大青山下访李白

花山行

<p class="ql-block">  去大青山是因为李白。</p><p class="ql-block"> 在网络时代,一切都是流量为王,李白应该属于自带流量的大明星,他的足迹到了哪里,或者留下了诗篇,这里就会从人迹罕至到门庭若市,安徽省当涂县大青山就是这样的一块地方,因为长眠着诗仙李白,这里成为了国家5A级风景名胜景区。</p><p class="ql-block"> 适逢周末,我们一行人慕名来到了当涂县李白文化园,李白文化园依林傍水,山青水碧,林壑优美,鸟道迂曲,苍松翠柏掩映着粉壁黛瓦,处处都是景,处处皆有诗。一行人首先到了牌坊下,这是一座三门四柱冲天式青石牌坊,正面题词“诗仙圣境”,出自中国书坛泰斗启功先生手笔,背面是当代草圣林散之题写的“千古风流”。李白确实是一个很优秀的文旅宣传大使,在他笔下,这里的山水充满了诗情画意,灵动而富有生气,让本来默默无闻的地方变得声名鹊起,吸引了诸多文人墨客、游客纷至沓来,寄情山水,寻访诗仙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在李白文化园,最能体现“诗仙圣境”的,莫过于太白碑林了,108幅李白的代表诗作刻在石碑上,整座碑林采用了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风格,环水而建,古朴典雅,青砖黛瓦,颇具徽派建筑特色。我们都是从小读着李白的诗长大的,对碑林里的大多数诗都是耳熟能详。大家的兴趣点在于,探寻不同的石碑出自于哪位大书法家之手笔,由于年代久远,有些已经模糊,有些还可以隐约辨识,据导游介绍,这些书法家中,有毛泽东、鲁迅、郭沫若、于佑任、启功、林散之等,太白碑林将诗歌、书法、建筑艺术熔于一炉,游人置身其中,一路游览一路吟诗,身体和灵魂,悄然走到了一起,心也变得沉静下来了。</p><p class="ql-block"> 偌大的李白文化园,除了牌坊和太白碑林,还有太白祠、青莲书院、太白草堂、祈梦园、陇西院等景点,最吸引我们的却是太白墓。李白一生游历名山大川,他见到的形胜之地很多,为何他会选择归宿安葬在安徽当涂呢?经过导游的介绍,我们得知,李白虽贵为唐代“顶流明星”,在他心中,也有一颗熠熠闪光的“星”,那就是南齐著名诗人谢朓,在李白诸多诗歌中,都掩抑不住对谢朓的仰慕之情。再加上李白族叔李阳冰时任当涂县令,故李白去世时,李阳冰将李白葬于当涂县城南五公里的龙山东麓。与龙山隔河相望的青山,是南齐著名诗人谢朓常游之地,谢朓任宣城太守时,多次游玩青山,被眼前景色所陶醉,遂于青山南麓建造故宅一处。后来,李白生前好友范作之子范传正为了遂李白的遗愿,他同后来的当涂县令诸葛纵合力将李白墓迁葬于青山西麓。李白一生追求浪漫,这应该也算是浪漫主义诗人最后的浪漫吧。</p><p class="ql-block"> 李白的墓,完整地保存了唐代名人墓葬形制,墓的正面呈八字展开,中间是一块大理石石碑,上面书写着“唐名贤李太白之墓”,墓身为圆形,西周花岗岩围砌,上面覆种着茅草,墓前有一个祭品台,上面摆放的不是什么瓜果、菜蔬,而是几个盛满酒的杯子。我以为是游人礼节性的祭祀,同行好友拍拍我的肩膀,示意我回头看,我回头一看,不禁大吃一惊:方见入口内墙的两边,横陈琴台造型的酒案各二,上面满满当当都是酒瓶。由于太靠墙,故进入墓区时并未注意到。近前一看,有茅台、五粮液、汾酒、泸州老窖等各种品牌酒,也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酒,甚至还有自己酿的酒,目测足有百瓶以上。这真得是一道奇景了,以前看到墓前祭酒,倒在杯中倾洒在地,偶或整瓶酒摆放在祭台,却不曾见过这般形式感十足的“酒阵”。李白生前爱酒和诗,后人们用这种最虔诚、最朴实的方式悼念诗仙、酒仙,饮者留其名,伟大的作者、真正好的作品永远留在老百姓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诗人,是什么样的山能让诗仙在这里安然长眠?只有大青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