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如果以人生喻四季,那么,人到中年,正是人生的秋天。</p><p class="ql-block"> 步入人生之秋,许多的困惑凝聚起来,化做对生命的追问:人来到世界是来干什么的?生存的意义到底在哪里?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这个从少年时代就盘旋在脑海里的疑问越来越清晰,而答案却越来越模糊。在三十岁生日那一天,一个念头在脑海中电光石火般闪现:人之所以对年龄如此敏感甚至害怕,乃是源自对死亡的恐惧!看到身边那么多或年轻的或年老的甚至年幼的生命一个个从这个世界消失得无影无踪,那种对死亡的恐惧更是无以名状:生命短暂,人生无常!好像是海德格尔说过,一切哲学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死亡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我不是哲学家,平时也缺乏对死亡的系统思考,但以我最简单的理解,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因为思考死,所以才想着生,才想到怎么过好有且只有一次的生命。子不语怪力乱神,当有人问孔子生死之事时,孔子云:“不知生,焉知死?”意思先要思考生,过好生,才有资格去思考死,在生的问题没有解决之前,思考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孔子的话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认真思考过死亡,他又怎么可能去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呢?因此,这句话完全可以反过来问:“不知死,焉知生?”思考死无疑是有意义的。从死亡边缘回过来的人之所以更加珍惜生命,就在于他不仅思考过死,而且与死照了一面!周国平把这种对死亡的思考称做“有意义的徒劳”:说它有意义,就在于对生的警示和告诫;说它徒劳,是因为一个活着的人是不知死到底是怎么一桩事,无法与死对话,无法知道死那边的事!由此,我们只取思考死亡“有意义”的那一面。</p><p class="ql-block"> 在人生的秋天中,人的生命就像那颗高旋在天空中的太阳,这个太阳已经偏离了正午,正在一点点地向西边斜去。虽然没有近黄昏,但那种“夕阳无限好”的感慨却已在心的一角悄悄滋生。“中年是一杯下午茶。”董桥这么说。这杯茶的时间在下午,而下午的时刻已然不多。没有体会其中的苍凉况味时,是无法体会其中的无可奈何之感的。“人到中年万事休”,到了这一年龄阶段,许多的目标早已模糊甚至消失,心海的浪花已经难以激起,生活的激情正在一点点消退。而这一切就在于死亡的一天天临近!这是一种消极情绪,对自己是有害的。但如何摆脱它,却难以找到一个良方。</p><p class="ql-block">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求长生不老,费尽心机,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一切都烟消云散了。《红楼梦》是把这种悲哀表达得最为深切的。在我看来,该书写的不是什么“一曲对封建社会的挽歌”,而是感慨所有人都“难逃那一日”的一曲对生命的悲歌!记得父亲面对社会上的种种不平曾经愤慨地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是公平的,那就是每一个人都会死的!”我曾经想以种种理由进行辩驳,但终究没有说出来。在这个亘古而又永恒的问题面前,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种宿命的悲哀从人一出生就开始了,只是刚出生的婴儿是不会这么想的。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沉沦在这个问题中,不能自拔就更不应该。毕竟人是有智慧的一个种群,我们的先哲也早就开好了处方:赶紧生活!不要沉湎于过去,也不要尽去耽想未来,就把今天的事做好吧!把所有的时间和思绪都投入到感兴趣的事情中去,这是医治对死亡恐惧的最好办法,除此之外,别无良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