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风起祭寒食

一个人

历史沿革 寒食节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起初节日的日期和时长很不确定,后来逐渐固定在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也就是清明节前一两日。<br>  寒食节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它的起源主要有禁火说、改火说和子推说三种。因此,寒食节也被称为禁烟节、冷节和百五节。那个时期人类对火非常崇拜,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是神灵,每年都要祀火。每当仲春时节是新年的开始,要有一套隆重的祭火仪式。但火又会给人类造成灾害,每到初春季节,尤其是黄河流域,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春雷发生也易引发山火。因此,进行祭祀活动的仪式之一,便是要把上一年传下来的旧火种全部熄灭,也就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这个过程被称为改火或请新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人们把象征谷神稷的物品焚烧,称为人牺。以后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一般禁火与改火交替间隔时间为三到七日,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这就是寒食,以后成为节日后,这个节日也因此得名寒食节。寒食节曾是我国民间的第一大祭日,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命名的节日。从知名度来说,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知道寒食节的人并不逊色于其他节日,但如今重视它的人却为数寥寥。<br> 关于寒食节,流传最广的莫过于发生在山西介休绵山、家喻户晓、让人心生敬仰的故事。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流亡他国十九年,其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在最困难的时候,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后来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也就是著名的晋文公。晋文公分封群臣时,唯独介子推不求利禄,不愿受赏。他看到君主大势已定,便携老母隐居于绵山,从此不再露面。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但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进了山里。晋文公知道后想尽一切办法寻找无果,于是为了迫其出山相见,下令放火烧山。没想到介子推坚决不出山,结果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把介子推葬在绵山,在翼城的绵山顶上建祠立庙,晋文公盖了庙,塑造了介子推和他母亲的像,年年寒食节当天,他会带上了凉饭凉菜到庙里祭奠。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下令,今后每逢介子推死难之日,全民不生火做饭,吃冷食,以寄哀思。因此,绵山也叫介山,是公认的寒食清明文化发源地。 汉朝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 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统治者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于是,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了。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从此,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唐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寒食节,使节日增添了皇家色彩。在唐代以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由于和清明节相近,从唐代起就将寒食节、清明节合二为一了。开元年间,寒食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举国休3天。大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朝廷颁布法令。明确“自今以后,寒食同清明,休假五日。”寒食节已经成为华夏民族的重要节日之一。到了唐贞元六年,寒食节连同清明节的假期已经延长到7天。除了全民休假,宫廷内还会举行寒食内宴。 宋朝沿袭了唐朝寒食禁火风俗,将寒食节视为与冬至和春节并重的三大节之一。规定寒食7日假期,节日活动也更加丰富。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描绘了东京汴梁从郊外到城里,花光满路,箫鼓喧天的节日繁华盛况和上坟、探亲、游春、宴会和商店搭彩牌坊等各种风俗特征。这时的寒食节与清明节已经成为一体。 元代寒食节的内涵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娱乐化的节日娱乐主题活动。 明朝的假日少得可怜,一年也就那么十几天,寒食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明朝也把寒食与清明两个节日合到一起,主题还是以缅怀故人为主。每年的节日气氛依旧浓烈,人们感怀之余更欣慰家族新人的成长,体味生命的意义。 清初,随着汤若望历法改革,寒食节被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随着历史的推进,寒食和上巳两个节日已经慢慢融入了清明节,节俗也多被吸纳为清明节的活动内容,从此,人们大都熟知清明,已经很少提及寒食节了。但寒食所代表的对忠诚、廉洁和政治清明的赞许始终如一,为后人称道和传承。 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大部分地区把寒食节与清明节都等同起来,于是,人们逐渐只知道清明节,寒食节淡出了生活。但在山西大部分地区,至今还坚持保留了在清明节前过寒食节的习俗,榆社县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两天为小寒食。 节日习俗 寒食节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有扫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植树、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赐宴、赏花、镂鸡子、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百草、抛堶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禁火。古代人觉得生火是对神灵的不敬,可能会招致灾难降临。寒食节期间家家禁止生火,人们只能吃冷食。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着,从东汉到南北朝,此风俗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苏轼的《望江南 超然台作》中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就是寒食之后诗人煮茶的行为。 扫墓祭祖。寒食节扫墓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来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的习俗。祭祖时,一家或一族人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寓意沾先祖德泽。 踏青。寒食前后正是春和景明的时节。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李之彦在《东谷所见》中记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游览,尽欢而归”。明代的《帝王景物略》描述京郊踏青场景为:“寒食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子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史籍记载,寒食节时要插柳于坟、折柳枝挂在门户上,插在屋檐、寝室、灶间,戴在头或系在衣带上,插在瓶子里供献佛神,真的是门皆插柳。民间也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的说法。江南至今还有寒食清明吃青团的习俗。 荡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中就有“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的记述;宋代宰相文彦博的诗《寒食日过龙门》也有“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的描写。寒食节荡秋千是个流传很广泛的内容,原因是让义士介子推的灵魂坐着秋千上天。欧阳询的《艺文类聚》中记载:“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 蹴球。蹴球运动盛行于唐,据《文献通考》记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唐德宗、宪宗、穆宗和敬宗都爱好蹴球。关于寒食节蹴球,《州府元龟》有“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宴馔”的生动记述。宋代也有著名的《太祖蹴鞠图》。 咏诗。寒食节时,文人们思乡念亲、借景生情、感慨尤多。于是大都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仅《全唐诗》中就有唐玄宗、张说、杜甫、韩愈和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诗词300余首,宋金元词曲也有100余首,成为中国诗歌艺术中一枝奇葩。 净肠。寒食节提倡人们去野外采集野菜,不仅锻炼身体,而且也满足了人体所必须,一举两得。春季女子容易伤春,过节期间出来散散心,赏春踏青,能放松身心,预防精神疾病;男子虽然一般不伤春,但在春季肝气过盛,容易精神失常。以净肠活动缅怀先人,寄托哀思,起到了以悲克怒的作用,对肝的调理是相当有好处的。 节日饮食 寒食节吃冷食有许多样式讲究。寒食食品主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和青精饭及饧等;供品有寒燕、蛇盘兔、枣饼、细稞和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和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其中就有“蛇盘兔,必定富”的说法,寓意期盼民富国强;寒燕被叫做子推燕,就是取介休方言,表示念念不忘介子推的高风亮节。 寒食粥简单来说就是在寒食节前一天熬煮的粥,粥品种类繁多,人们较常食用的有大米粥、杂粮粥、大麦粥、梅花粥、杨花粥和桃花粥等。 寒食面一般都用荞麦面条做成,因为面要前一天煮好,到第二天再淋上冷的酱料直接吃,这就要求面要经久耐放。 青精饭又称乌米饭,是江苏地区寒食节常吃的特色点心之一,相传为道家所创。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中有这样的记载:“此饭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释家多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在江苏宜兴、溧阳、金坛、南京和皖南一带农村,每逢农历四月初八,有许多人家会用乌饭树叶来煮乌米饭。 青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传统特色美食,源于唐代,从那时起每到寒食节前,江南各地的家家户户就会蒸很多,一部分主要用来祭祀祖先,剩余的储存起来作为冷食在禁火的日子里食用。 馓子。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有寒食节吃馓子的习俗,古人将馓子称为寒具,寒食节和清明节逐渐合并在一起后,馓子也成了清明节食用的传统食物之一。苏东坡在《寒具诗》中写的“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就是馓子。 寒燕。寒燕是用面粉捏成大拇指一般大的飞燕、鸣禽、走兽、瓜果和花卉等形状的面食,蒸熟后着色,寒食节时插在酸枣树的针刺上面,装点室内,也可作为礼品送人。 蛇盘兔。蛇盘兔是陕西和甘肃等一些地区的小吃,其中,蛇代表介子推的母亲,兔子代表介子推自己,蛇和兔缠绕在一起,用来表达孝心。当地人在寒食和清明节的时候吃,以此表达对介子推的纪念。蛇盘兔的另一种意思,在民间风俗中是形容属蛇人和属兔人的婚姻的,关于蛇盘兔流传着要想富蛇盘兔和蛇盘兔必定富等几种说法。蛇盘兔在山西、陕西和甘肃某些地区流传十分广泛,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的追求。 在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和凉糕;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作为寒食日的食品,就是把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即成;一些山区灾这一天全家吃炒面,这种面是把五谷杂粮炒熟,拌上各类干果脯磨成的面。 节日文化 寒食节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文学作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有关介子推不言禄的记述,被《史记》和《资治通鉴》等历史名著反复引用。清代被收入古文启蒙读本《古文观止》。《中国散文鉴赏》第一篇就是介子推不言禄,成为中国古文的经典作品之一。自东汉以来,关于介子推的传说故事和碑刻,一直是研究三晋民间文学和金石艺术的重要史料。尤其在元杂剧、京剧、晋剧、明代小说中,都有许多介子推和寒食节的专门曲目和章回。在历代诗词作品中,题咏寒食节的诗词从战国的屈原、西晋的孙楚到现代从未间断,仅《全唐诗》中就有近三百首,宋代诗词和元曲也有一百余首,涉及到唐玄宗、张说等历史名人,杜甫、白居易和唐宋八大家等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成为研究中国诗词发展史的重要资料。在这里,撷取几首有代表性的诗词与大家共享。 韩翃在《寒食日即事》中说:“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通过描绘寒食节长安城内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皇城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也暗含了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的讽刺。 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写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这是一首扫墓的情景诗,通过乌鸦和喜鹊在黄昏时分喧闹的场景,以及风吹纸钱飘扬和古墓周围的绿意盎然的景象,描述了人们在扫墓时的悲伤气氛,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和对生死离别的深刻感悟。 窦巩的《襄阳寒食寄宇文籍》“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美丽宁静。那烟水初销、东风吹柳的自然景象不仅传达了春天的气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然而这种愉悦很快被孤独感所取代,因为诗人发现没有朋友陪伴,只能独自一人欣赏美景,于是,不禁想起远方的朋友。诗人选择在这个节日里写诗,不仅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也是为了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诗僧云表的《寒食诗》写的很直白:“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这首诗描绘了寒食时节城外墓地的情景,反映了人们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苏轼在《望江南超然台作》中说:“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寒食节日,作者登高远眺,眼前的春水荡漾、春花烂漫、烟雨蒙蒙的春日景象让他思绪万千。那超然台显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高台,而是精神上的高地,象征着超然物外心境。在特殊的日子里,作者因思乡叹息不已,为了排解思乡之苦,只好借煮茶自我安慰,表现出一种豁达超脱的态度。他借诗酒自娱,希望能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这不仅是对时光的珍惜,也是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李清照在寒食节创作了《念奴娇春情》:“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时年李清照33岁。这年三月初四,她的夫婿赵明诚因游览距青州约170里的名刹灵严寺离她而去,她深闺寂寞,却无可奈何,断肠心事难以寄托,于是创作了这首词。她描绘了春日的萧条景象,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对远行丈夫的思念和内心的孤独愁绪,反映了在春寒料峭的日子里内心的无奈和期盼。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传承价值 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加快民族复兴振兴速度和广度的今天,寒食和清明节文化得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人民的重视和支持,节日的许多精髓内容越来越得到恢复、创新和传承。2008年,介休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寒食清明文化之乡。同年4月,还举办了“我们的节日·中国传统节日论坛暨介休绵山首届中国清明(寒食)文化节;2011年,寒食节的传说被列入县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民间文学类名录。同年5月,介休寒食清明习俗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2023年4月4日,在绵山风景区举办了第十六届绵山寒食清明文化节活动。 寒食节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历经各朝代延续至今,虽经东汉周举、东汉末年曹操、后赵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断,却屡禁屡兴,从未间断,寒食习俗蔓延全国,深入民心。丰富多样的寒食活动,充实了社会生活,增进了社会人际和谐关系,对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不断前进起了重要作用。 寒食节蕴含的介子推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清明廉洁的政治抱负和功不言禄、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是古代社会伦理准则,是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纽带。介子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愿望,对于当代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寒食节让人们走进大自然踏青赏花、扫墓祭祖、感怀先人,从心里崇尚正义、奉行正道,寒食清明习俗,保护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寒食文化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是节日的精髓,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一脉相承,是华夏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之一,凝聚了深厚的民族精神,它把中华传统文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血液中,既是几千年来维系民族和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更是如今聚民心、凝国魂、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和精神理念。 寒食节从唐代放假7日踏青春游,演变为今天的旅游黄金周;由寒食禁火,演变为今天的护林防火;由寒食插柳,演变为今天的全民植树造林;由蹴鞠活动,联系到今天风靡全球的足球运动,作用不可低估,意义可谓深远。同时,寒食节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演变,也是对中国古代社会多个阶层意识形态的真实反映,是代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学的重要线索之一。 美好愿景 说起寒食节,人们不应该仅吟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寂寥,更要知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的自然人文景观。 在寒食节到来之际,心中自然又会惦念起至今还收藏在台北的书法绝唱《寒食帖》。一代大学士苏东坡的心声通过素笺墨迹,再一次如泣如诉地萦绕在耳畔:<br>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如今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br>  苏学士被贬黄州第三年寒食节,苍凉惆怅、孤寂无援的心情和失意的人生之叹无不让人感慨。那时留下的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书法作品,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更是流传千古,令人敬仰,真是名副其实的千年一叹啊!<br> 暖风拂面春光好,梨花风起祭寒食。今天,适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那依然静卧祖国宝岛的《寒食帖》是否知道,当代中华儿女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成就怡然,生活渐如人愿,一天比一天好;十四亿炎黄子孙更加翘首期盼一解千愁、祖国统一、民族团圆的日子早日到来;人们多么期望,在表面烟雨迷离,实际上孕育着春和景明、百花盛开的寒食节,我们能够怀着一片赤诚,亲手书写另一幅积极向上、神采飞扬、具有时代气息、充满希望、崭新的《寒食帖》,用知识和满腔热血,加快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步伐,使我们的民族不仅在经济上富裕和强大,而且在思想和文化上复苏和自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复兴,巍巍中华才能真正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才能无愧地告慰先祖列宗。<br><h5 style="text-align: right;">(2024年12月14日 西山脚下)</h5><div><br></div><h5><font color="#ed2308"> 【注】文章参考了网络资料。插图在网路基础上编辑制作。侵权必删。特此致谢。</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