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丰县画乡诗社召开皇家鹿苑历史爱好者茶话会 2024年12月13日,县残联五楼小会议室,窗明几净,灯光闪亮,宽敞舒适。东丰县画乡诗社皇家鹿苑历史爱好者茶话会正在这里召开。 县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县老年文养协会书记乔刚主持会议。全县部分皇家鹿苑历史研究者、著作者及工作者应邀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由县图书馆原副馆长、残障人士安学臣同志,线条式地介绍了《东丰简史》(远古至现代部分)编撰历程,扼要地阐述了东丰县五千年的人类活动历史,鲜明地指出了我们国家一部分重要历史人物,在东丰的活动时间、地点和过程。安学臣同志退休后,利用三年时间,查阅了五十多部历史资料,编写出十三章、三十节、二十二万字、三百余页的历史资料书籍,为学习、了解和掌握东丰历史,特别是皇家鹿苑的始末,提供了详实的历史资料。 紧接着,八十四岁的我县著名学者应玉石老师,以《乾隆皇帝在辽源地区驻跸行围初考》为题,介绍了清朝皇帝驻跸行围线路图和养鹿官山图。较详细地讲解了乾隆帝在我县仁合、大兴、秀水、南屯基、横道河等地驻跸和行围的情况。同时对如何挖掘和开发提出了建议。 《东丰梅花鹿乡土教材(试行)》,是一面山学校原校长史忠和退休后编写的。在茶话会上,史忠和老师,简要介绍了这本教材编写的由来、目的及主要内容。目前,还在修改之中,近期即将定稿。 三位老师的皇家鹿苑历史的研究成果,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安学臣老师的《东丰简史》,史料详实、脉络清晰、文笔流畅、观点鲜明、意义重大。在东丰皇家鹿苑历史研究中,必将占有一席之地。<div> 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王士臣、县老年文养协会会长赵杰,向安学臣同志颁发了“残障志士,文养楷模”的匾额,籍此对他的著述成果给予鼓励。<br></div> <p class="ql-block"> 最后,王士臣做了《发挥优势,自觉出击,助力皇家鹿苑历史文化传承》的会议小结。首先,对三位老师退而不休的勤奋精神、严谨态度、丰富才学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重温历史,增强珍惜家乡俗称的荣誉感;推荐能人,增强歌颂家乡历史的使命感;积聚力量,增强传承家乡文化的责任感。他表示,对《东丰简史》《东丰梅花鹿乡土教材》《乾隆皇帝辽源地区驻跸行围初考》,要向有关部门推荐。他号召全县广大诗友,要利用诗社会员多、人才多、渠道多等优势,结合本人实际,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投身到东丰皇家鹿苑历史文化的研究行列,让家乡的文化底蕴更深厚、家乡历史更丰富、文物古迹更鲜明,以史为鉴,创新发展,谱写出更加灿烂的历史新篇章。他最后说:我们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响应新一届省委关于“三地三摇篮”红色资源展陈体系建设的号召,在业务部门的领导下,为皇家鹿苑历史和红色东丰的研究与开发,贡献诗友们的力量。</p> 会议期间,县残联副理事长杜文忠等,受理事长付吉东之托,看望了残障人士安学臣及与会人员,并与大家合影留念。<br> 茶香阵阵,沁人心脾;话语滔滔,令人兴奋。与会人员纷纷表示,不负厚望,积极参与,率先行动,为皇家鹿苑历史的研究取得更好的成果出一把力。<br> 会议在温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撰稿人:王士臣</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24年12月13日</div></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