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均生先生对陈式太极拳的贡献

光辉灿烂

<p class="ql-block"> 洪均生,1907 年出生于河南禹县,后随父在京城,少年因体弱多病而辍学。1930年间,散步时偶见北京《小实报》刊登一则消息,名武生杨小楼从陈家沟陈发科拳师学拳后身体转健重上舞台出演,遂拜陈式第十七代传人陈发科为师,开始习练太极拳。与师朝夕相随,得其言传身教15年,领悟陈式太极拳精髓。1944年,迫于生计投亲靠友寓居济南。</p><p class="ql-block"> 1956年春,洪均生先生从济南再度赴京,从师并探求陈式太极拳技法,拳法到理法都有了较大提升。后将此套拳法传于济南学生。</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洪均生拳师</h3> <p class="ql-block"> 洪均生先生颖悟过人,博览强记,文武兼优,以深渊的学识和武学修养,结合平时习惯动作,就近取譬,使学者易于领悟,越学越明,越学越深,越学越爱,是一位难得的明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洪均生先生以陈鑫先生的“缠法”(即:螺旋运动力学原理)为依据,与各拳种切磋,从推手到散手,每一个动作反复试验,逐一验证陈式太极拳技法,体会“理精法密”真实含义,将陈发科先生各种招式的理论讲解融汇于原来所学的套路中,为习练者开辟了一条掌握太极拳技法的微妙捷径。</p><p class="ql-block"> 洪均生先生以毕生精力研练陈式太极拳理法,熟识各家太极拳理论,融会贯通,结合教学实践,验证前人学说,有新的创见和解释,纠正了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和误识。他继陈鑫先生之后,在阐述陈式太极拳理法上作出了新的贡献。</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洪均生拳师拳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洪均生拳师拳法</h3> <p class="ql-block"> 洪均生先生根据陈鑫先生的缠法理论及实用拳法,结合对立统一法则和力学原理进一步阐发了陈式太极拳理论。他根据“腰为车轴”“立如平准”的原则,提出陈式太极拳要随遇平衡,步法不变,重心不摇不摆,只能左右旋转,纠正了“重心全部移于某腿”的错误。他首次提出手法上的公转与自转,公转的正旋、反旋,自转的顺逆以及腿部缠法的具体要求。他对双重作了科学解释,指出双重之病为前手前足同实,或后方手足全实,便为双重。前面双重,必出顶劲;后面双重,又必出丢劲。欲做到不犯双重,不丢不顶,全在周身上下相随的螺旋运动,变化的方向及时间恰到好处。 他首次提出眼法上的虚实之分,主张目视固定目标,纠正了原来练拳“眼随手运”的不实用眼法。以上这些理论都是创造性的,为后学研究陈式太极拳指明了方向。</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洪均生拳师拳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洪均生拳师拳法</h3> <p class="ql-block"> 洪均生先生十分重视陈式太极拳的技击性和实用性。特别对陈式太极拳的核心——缠丝劲进行了全面深刻的研究,并创造性地论述和实践了眼、身、步、手等武学理论,以及缠丝劲螺旋运动的公转与自转的运动关系,使拳法中更进一步体现了柔化刚发,精拿巧运。</p><p class="ql-block"> 洪均生先生秉承师训,拳架在严格遵守陈式太极拳缠法的原则下,以技击实用为本,与众有别,行拳缜密、端严、轻灵、沉着、超逸、含蓄、自然,缠绵之处见雄浑大气,理法耐人寻味无穷。</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洪均生拳师拳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洪均生拳师拳法</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顾留馨、沈家桢合著的《陈式太极拳》(1963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p> <p class="ql-block"> 顾留馨先生和陈照奎先生等所写的《陈式太极拳》于1963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此书对陈式太极拳大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解决了当时没有教材的问题,在继承老拳架的基础上,也改编了一些拳式,起了一些新名字。</p><p class="ql-block"> 洪均生先生是个学者型拳师,对拳理拳法钻研的很深,对文字要求苛刻,追求精准、完美。当他拿到这本书后,发现了书中的一些错误或欠妥之处,颇感惋惜。在其好友著名易经大师刘子衡的鼓励下,他决定重写陈发科先生所传的陈式太极拳。</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1989年11月1日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h3>  洪均生先生遵照陈发科先生讲解的实战技法,征得先师的允许后,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的一整套动作要领撰写成文,在极其简陋的起居条件下和难苦的环境中,几次搁置,耗用数年时间编写出《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书,于1989年11月1日由山东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br> 洪均生先生精通诗词,从美学的角度对太极拳法、技击美学做了高度统一的描述,写出了陈式太极拳“拳品”十三篇,用诗的语言评论“武艺高低亦人品为准”的武学思想,开导了太极拳美学崇德的先河,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可以说,洪先生几乎把前半生的练拳心得和后半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了这本书上,把六十余年研练太极拳的成果奉献给了后人。此书的出版为陈式太极拳的继承、发展与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世人称之为继武禹襄、陈鑫之后的第三位太极拳理论大师。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1年再版的《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银河版)</h3> <p class="ql-block">  洪均生先生于1996年去世,他的儿子和徒弟们为了给师母筹集养老费,于2001年再版了《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由银河出版社出版。</p> <p class="ql-block">(文中图片大多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