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百塔》之三原城隍庙铁塔

凯旋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图 王胜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陕西历史文化名城”——三原,史称“甲邑”,古称“池阳”,位于今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因“其地西有孟侯原、南有丰原、北有白鹿原”而得名。上古先民即居于此,夏史无考,商周称焦获,汉唐曰池阳。为古京畿之地,在隋唐之际被赞誉为“三辅名邑”。自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置三原县,历隋唐宋元,经明清民国,至今已有1570多年历史。因土厚水利,产出丰富,素有“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美誉。明清两代,三原得地利之便、政策之良、陕商之勤勉,造就传统商业之辉煌,作为西北经济文化中心长达五百年之久,时人赞称“龙镇小长安”。得益于悠久的历史,三原境内古迹众多,概而言之曰:“一桥一塔一城隍,一村一镇一大院,双杰故居四唐陵,宏道书院关学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城隍指的是城隍庙,三原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永乐至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多次增建、复修,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位于县城内东大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城隍是古代神话中守护城池的神,后为道教所信奉,自三国起至清代末历代建庙祭祀。能够成为城隍神的人基本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一些有政绩的地方官,在去世之后,本地的百姓为了表彰他的功绩,供奉为本地的城隍神,并且希望他在天之灵依就能够保佑本地的百姓。 第二类是国家的功臣,其生前曾经拯救了国家和百姓,人们为了表示感激之情,将他供奉为城隍神。第三类是生前正直的人,如为官清廉,为人正直等,去世以后,人们认为他在冥界一样能够保持其正直的品德,保护本地百姓,将他供奉为城隍神。第四类是行善的人死后成为城隍神,这些人通常在生前为本地的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人们为了纪念他,同时希望他在冥界也能够为老百姓做好事,就将他供奉为城隍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原城隍庙供奉的唐代名将三原人李靖。城隍庙古建筑群建筑风格和形式集中体现了明代庙宇结构的特点,布局错落有致,严谨宏伟。以均衡对称的正统方式,按主次布局在纵横轴线上。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砖雕影壁、木牌楼、庙门、木牌楼、石牌楼、戏楼、木牌楼、拜殿、大殿、无梁门(垂花门)、明禋亭、寝宫;两侧对称排列盘龙铁幡杆1对、石狮1对、东西碑廊、东西廊庑、钟楼、鼓楼、东西配殿及铁醮炉(即铁塔)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影壁为水磨砖砌,正中砖雕“鲤鱼跳龙门”图案。东西碑廊嵌有摹刻岳飞书诸葛亮《前出师表》《后出师表》碣石40方。全部建筑琉璃盖项,雕梁画栋,富丽堂皇,肃穆壮观美若宫殿,体现了中国古建筑平面轮廊规正,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疏密得当,刻镂精致,纹饰典雅的特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铁旗杆建造于清代咸丰年间,照壁北边东西2端各有一个。高13米,共重两万余斤。用生铁铸成,有龙、斗、旗、朱雀等物装饰。铁龙缠绕旗杆,翘首向天,姿态生动。顶上一副铁对联为“畿察动先”“念知幽处”。造型风格独特,国内尚属少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铁醮炉(即铁塔)为明代八角三层醮炉式铁塔·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原城隍庙”附属建筑,位于城隍殿右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铁塔仿木结构,通高6米,底径1.71米。底部为叠涩须弥座,铸有覆莲瓣、兽头及八足着地等装饰。塔身一层铸转角倚柱,柱顶饰龙首衔环,上为叠涩仰莲瓣出檐。二层每面辟镂空壶门,门两侧铸神人、侍从等形象,转角为龙缠柱装饰,柱顶为斗栱出昂,额枋正中铸一兽头,上为出檐椽头、瓦垄和脊兽等。三层铸转角七踩斗栱,上为出檐椽头、瓦垄和脊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塔顶置仰覆莲座,承立狮,托宝瓶式塔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原城隍庙铁塔作为明代建筑的一部分,见证了三原城隍庙的历史变迁。尽管经历了多次自然灾害和历史动荡,这座铁塔仍然屹立不倒,成为了研究明代建筑艺术和技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对于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城市保护神信仰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了解明代建筑艺术和中国古代城市保护神信仰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三原城隍庙及其铁塔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客可以在游览过程中欣赏到精美的建筑艺术,感受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此外,三原城隍庙内还设有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和碑刻,其中包括岳飞书《出师表》和于佑任的书法真迹,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三原城隍庙铁塔不仅是一座古老的建筑,更是三原城隍庙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屹立不倒的铁塔看见过盛世的风花雪月,乱世的刀光剑影;铁塔沐浴过文人骚客矫情词藻,帝王将相寄于上天的嘱托。缘聚缘散,日月轮转,在静默的铁塔面前,尘封往事如烟如梦……</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时光飞梭春换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红凌绕身倚微风,</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屹立千年迎日月,</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唯有醮炉傲骨铮。</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