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梦回盛唐

贝贝舟

<p class="ql-block">说到石窟,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佛教,自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佛造像也在中国产生。早期的寺院和石雕都是印度风格的,到了东晋中国式佛造像才出现了雏形。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大力支持佛教,中国的佛造像达到了隆盛时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正是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占地面积31.7平方千米,为人文景观。现存2345座佛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俯瞰图 </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时,终于清末,是历史上开凿累计时间最长的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简史:</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3年)前开凿。</p><p class="ql-block">公元493年至528年间,塑造了适合中原地区汉民族审美和文化的“秀骨清像”的佛像,修建了古阳洞等。唐朝时期历经四帝建造佛像,其中包括潜溪寺、宾阳南洞等。</p><p class="ql-block">宋代龙门石窟新凿洞龛,并为保护卢舍那雕像。</p><p class="ql-block">清代,乾隆帝曾游幸龙门,在龙门香山寺留下御碑亭。</p><p class="ql-block">1997年,开展龙门奉先寺遗址考古调查与保护工作。</p><p class="ql-block">2001年,由加拿大国家美术馆收藏的看经寺内的罗汉像,送还龙门石窟研究院永久保存。</p><p class="ql-block">2007年,卢舍那大佛结束了面部修缮工程,对大佛除尘除污,封堵大佛自身和周边细缝。</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景区主要由西山石窟、东山石窟、白园和香山寺四大景点构成。景区内多为皇家石窟。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全景(手机横屏欣赏)</p> <p class="ql-block">↓2021年3月,游龙门石窟留影。</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等方面的资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是石窟寺艺术中国化的完成之地和集大成者,不仅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还承载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p> <p class="ql-block">↓网友视频带你走进龙门石窟…</p> <p class="ql-block">“龙门”之名来自于隋炀帝。龙门石窟曾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自春秋战国以来,这里就有一个形象化的称谓“伊阙”。后隋炀帝在洛阳营建东都城,因宫殿城门正对着伊阙,而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龙门”,延用至今。</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随拍…</p> <p class="ql-block">北魏时期</p><p class="ql-block">龙门由大禹在治水中所开凿,其石窟则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3年)前几年开凿。在禹凿龙门之前,龙门山是一个相连的整体,不分东西两山。伊水在龙门山之南积聚,受阻于此山无法向北流出,形成了一片汪洋,时常洪水泛滥。因此,大禹凿开龙门山,使龙门山分为东西两半,伊水便得以从两山中间向北流出。龙门山可作东西两山的统称,在其被伊水(伊河)分为两半后,其东山于武则天建香山寺后而专称“香山”,而西山则继续称“龙门山”。</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大规模的开窟造像时期为公元493年至528年间,北魏孝文帝、宣武帝和孝明帝时期共计35年。北魏塑造出了适合中原地区汉民族审美和文化的“秀骨清像”“褒衣博带”和谐统一、臻于完美的佛像,这种造像风格被称为的“中原风格”。现存最有代表性的洞窟有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洞和魏字洞等,全部在龙门西山,而且大多是皇家石窟。其中古阳洞是北魏皇室、贵族造像最为集中的洞窟,也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为丰富的洞窟。龙门石窟2800块碑刻题记中,仅古阳洞就占了800多块;著名的魏碑“龙门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宾阳中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追福开凿营建的,以铭记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进汉化改革和促进民族大融合的历时功绩。仅有记载可查的用工就达80多万个,前后历时24年。</p> <p class="ql-block">唐朝时期</p><p class="ql-block">第二次大规模的开窟造像时期是公元636年至746年间,唐代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前后历经四帝,共计110年。其造像约占整个龙门石窟的三分之二。形成了风靡中国、韩国、日本的寺窟造像风格——“大唐风范”。最有代表性的洞窟,在龙门西山的有潜溪寺、宾阳南洞、敬善寺、奉先寺、万佛洞等;在龙门东山的有大万伍佛洞(擂鼓台)、高平郡王洞、看经寺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唐代三分之二的造像中,又有80%出自唐高宗、武则天当政时期,这时期是龙门石窟最为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龙门石窟的造像,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艺术造诣上,都达到了顶点。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奉先寺。其劈山而造,九尊大型雕像依山凿石而成,居中的卢舍那大佛更是高达17米多,仅头部就有4米、耳长1.9米,其面部形象被学者们誉为中国雕塑史上伟大的典范,代表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p> <p class="ql-block">宋代,分布有陈抟“十字卷碑”、宋真宗“龙门铭碑”。宋朝还在龙门石窟新凿了一些洞龛,并为保护卢舍那雕像,加盖了9间木构屋檐式建筑,俗称“九间房”。</p> <p class="ql-block">明代,惠简洞窟外门楣表面,以阴线刻出五个方形及半圆形碑首碑形题记,时代均为明万历31年3月吉日立,为捐资修路的题记。</p> <p class="ql-block">清代,乾隆帝于1750年游幸龙门,在龙门香山寺留下御碑亭。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西逃。回京时途经龙门参观了古阳洞,下令把洞中主佛释迦牟尼整修成老君像,洞改名“老君洞”。</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6公里处的伊阙峡谷间,由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四个景点组成。</p><p class="ql-block">从龙门石窟景区入口进入,景点沿伊河两岸分布,先后可以浏览禹王池、潜溪寺、宾阳中洞、宾阳北洞、万佛洞、奉先寺、漫水桥、礼佛观景台、香山寺、白园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的参观路线主要有总路线: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西山石窟:大石门(景区入口)-松林-禹王池-宾阳三洞-摩崖三佛龛-万佛洞-奉先寺-古阳洞-药方洞。东山石窟:擂鼓台三洞-千手千眼观音像龛-看经寺-二莲花洞。香山寺:蒋宋别墅-乾隆御碑亭-观景台-石楼-钟鼓楼。白园:青谷-乐天堂-诗廊-琵琶峰。</p> <p class="ql-block">千年石窟寺</p><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说的石窟准确的来讲应该为“石窟寺”,石窟寺最早起源于古埃及,通常是指就着山势,从山崖壁面向内部开凿的庙宇建筑,里面供奉宗教造像或者宗教故事壁画。古埃及的石窟寺的建筑与艺术形式影响深远巨大,影响至亚洲。</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p><p class="ql-block">拓跋宏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推行汉化最重要的措施是迁都洛阳,太和十七年(493年)八月,孝文帝拜辞冯太后永固陵,率领群从百官,步骑百余万从平城出发南伐,于太和十七年(493年)九月底抵达洛阳。时值深秋,阴雨连绵,大军就地休息待命。当时许多鲜卑大臣虽不愿内迁,但更畏惧南伐,故只得相从,不敢再提出异议,遂定迁都大计。</p> <p class="ql-block">↑《孝文帝出行图》中所有的人都是峨冠博带,宽衣大袖,反映了孝文帝汉化改革以后北魏的衣冠制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的开凿</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大小石窟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个。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烧洞、慈香窑、路洞等,为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p> <p class="ql-block">宾阳三洞开凿于北魏时期,是北魏的宣武帝为他的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后因为发生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宾阳中洞、南洞、北洞)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溪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以上两洞的洞窟及窟顶装饰完成于北魏,佛像完成于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龛、万佛洞、惠简洞、奉先寺、净土堂、龙花寺、极南洞等为唐代代表洞窟。</p> <p class="ql-block">潜溪寺又名斋祓堂是龙门西山北端的第一个大洞。唐高宗年间(650-683)凿造,相传曾是宰相李藩的别墅,清代原建木结构窟檐。</p> <p class="ql-block">宾阳北洞始凿于北魏,完工于唐代初年。位于“宾阳三洞”中宾阳北洞的正壁主尊阿弥陀佛像,高约10米,结跏趺坐,双手平分指天地。因主尊阿弥陀佛像的手印,恰似卖萌可爱的“剪刀手”,游客至此纷纷拍照。</p> <p class="ql-block">看经寺洞,龙门石窟“特窟”之一。位于龙门东山万佛沟北侧,是唐武则天至玄宗时期开凿的一座皇家洞窟。与同一时期其它洞窟最大的不同是该窟正壁上没有主像,而是在洞窟地面中央建坛,上置佛像供人拜佛。据考证,该窟为禅宗开凿,洞窟造型为禅宗曾人打坐礼佛的禅堂。</p><p class="ql-block">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如二莲花洞、看经寺洞、大万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p> <p class="ql-block">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龛,位于龙门石窟西山南部,始雕年代说法不一,唐代上元二年(675年)完成,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p> <p class="ql-block">武则天与卢舍那大佛</p><p class="ql-block">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的造像。这个大像的雕造,与一代女皇武则天有着密切的关系,据闻洛阳当地人因“卢舍那”三个字拗口,通常以武则天像称之。</p> <p class="ql-block">奉先寺在开窟造像时,别具匠心,一反常规,不采取全部开凿洞窟的方式,而是依山就势在露天的崖壁上雕造佛像,烘托出一种浑然天成的浩然大气。</p><p class="ql-block">在佛教中,佛有三身,分别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报身佛卢舍那佛和应身佛释迦牟尼佛。卢舍那佛,梵文Locanabuddha,即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佛智的佛身。“卢舍那”的意思就是智慧广大,光明普照。报身是佛的修行依因果感召而来的报应身,是修行圆满、大彻大悟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卢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作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即公元672年,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p><p class="ql-block">武则天为了能在男尊女卑的中国封建社会登上并坐稳皇帝的宝座,她意识到了佛教的重要性,并充分利用佛教为自己制造舆论。登基前,武则天指使僧人怀义等伪造了一部《大云经》,声称弥勒菩萨将以女身降临此世界为王,“则天是弥勒下生,作阀浮提主。”登基以后,武则天又诏令在龙门石窟的双窟南洞和摩崖三佛龛以自己的形象为蓝本雕造弥勒佛像,并自称“慈氏越古金轮神圣皇帝”,不仅以弥勒佛自居(“慈氏”是“弥勒”的意译),而且以转轮圣王自居。</p> <p class="ql-block">摩崖三佛龛地处西窟,凿造于武周时期,所造三佛代表过去、现在、将来,系典型的三世佛题材,这一窟因临山摩崖造像且题材为三佛而称为摩崖三佛龛。崖壁上为三坐佛,以弥勒佛为主尊居中,左、右二结迦坐佛,其中弥勒佛形象传说也是根据武则天形象雕刻。</p> <p class="ql-block">之后,武则天下令在全国建造佛寺,亲自过问《华严经》的译场工作,并为译本作了序;她赐高僧法藏以“贤首”称号。亲自出迎从印度取经回国的高僧义净,对于佛教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华严宗”,就是她支持创立的佛教宗派。武则天“助脂粉钱二万贯”,支持开凿龙门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也是她的佛教业绩之一。</p> <p class="ql-block">↓奉先寺</p><p class="ql-block">在龙门石窟数以千计的像龛中唐代营造的约占60%。奉先寺,是龙门石窟唐代最具代表性的石窟。崖壁上的九尊雕像,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们精湛的石雕技艺,更彰显了盛唐强大的国力。当我们立于佛前,静静凝望,似乎可以想见大唐盛世繁华。龙门石窟不仅有精美的石窟造像,丰富的碑刻书法,更通过文学、音乐、人文、宗教建筑、医学等众多形态展现艺术之美,成为“中国最大的露天石刻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摩崖像龛南北宽36米,东西进深40.70米,由西京实际寺善导禅师等人主持修建,为一巨型露天窟龛。</p><p class="ql-block">传说,有一年唐高宗和皇后武则天居住在东都洛阳的皇宫中。有一天清晨,武则天正在梳妆。唐高宗在一旁夸赞道:“梓童(皇帝对后妃的爱称)相貌端正,雍容华贵,有菩萨之仪态。”武则天听了这话,心里暗暗高兴。她灵机一动,立刻抹开了眼泪。高宗吃惊地说:“梓童为何如此悲伤?”武则天抽泣着说:“眼前纵有千般好,百年之后还是一堆枯骨,有谁知道我的模样?”高宗说:“这有何难?孤命画工为梓童作幅精美的画像。”武则天撒娇说:“画像虽好,只是薄薄一纸,不能流传千年。”这下子,高宗可作难了,想了半天想不出门道,只得问武则天:“依卿之见?”武则天嫣然一笑说:“陛下说妾有菩萨之相,何不在龙门山上开窟造像?”唐高宗恍然大悟,说:“这有何难!”于是一面命画工为武则天画像,一面命人在龙门西山半崖上开凿九间房大的露天佛龛,取名奉先寺。准备工作就绪后,高宗命人选拔技术高超的石匠,按武则天的画像雕凿了一座大佛像。</p> <p class="ql-block">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部高4 米,发髻呈波纹状,面部丰满圆润,眉如弯月,目光慈祥,眼睛半睁半合,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嘴边微露笑意,显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卢舍那大佛的面部表情慈祥恬静,眼睛中显现出智慧的光芒,嘴角露出微微的笑意,头部略向下俯,似乎正在关注面前的礼拜者,令人感到可敬、可亲、可畏, 这正是武则天夺取政权所需要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卢舍那大佛至今上半身保存完好,下半身虽然手足有些残破,但其整体所显示的当时佛雕的高超技艺仍令人叹服。</p><p class="ql-block">大佛两旁,还有两位弟子、两位菩萨、两位天王、两位金刚。弟子和菩萨表情安祥而虔诚,天王神态严肃,金刚气势威猛,把大佛衬托得格外庄严、雄伟。卢舍那大佛造像落成以后,武则天以皇后的身份,亲自主持了卢舍那大佛的开光仪式,在当时极为轰动。</p> <p class="ql-block">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而力士像就更动人了,只见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去过龙门石窟的人会发现,石窟的佛造像被损比较严重,绝大多数的佛首都被盗挖,为了了解这段被盗的历史,我特意翻阅了《谁在收藏中国:美国猎获亚洲艺术珍宝百年记》一书。日本学者冈仓天心在1893年无意中发现了龙门石窟遗址,返回日本后他用在宾阳中洞拍摄的照片办了讲座。后来陆续有很多外国学者到达了龙门石窟并拍摄了大量照片,这些人的描述引发了外国收藏者及文物贩子的注意,掀起了内外勾结盗取龙门石窟珍贵文物的风潮,龙门石窟遭受的人为破坏主要发生在这个时期。</p><p class="ql-block">↓卢舍那大佛 </p><p class="ql-block">“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千年帝都”洛阳几经兴衰,最盛时当属隋唐时期。龙门石窟,这座雕刻在石头上的千古绝唱,便是盛唐气象的最佳见证。</p><p class="ql-block">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曾这样评价龙门石窟:</p><p class="ql-block">唐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而龙门石窟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唐朝。</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白天的石窟是宏伟、壮观的,那当夜晚降临时,皎洁的月光则让它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中显得立体与永恒。夜游龙门,灯亮如昼,洞窟像龛似点点星光缀于山间,身处其中,伊阙的迷人夜色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夜游龙门”活动</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景区于2020年4月10日面向旅行社上线运营龙门夜间游览“夜游龙门”参观旅游活动,由旅行社统一组织运营。线路依托龙门文物遗产资源、自然山水、石刻艺术、书法艺术、悠然的夜景等构成。该项活动具有专属的游览时段,路线、导览讲解,突出“素、雅、静、禅、修”龙门特色文化元素和夜间游览特征,具有“诗乐伊渡·伊水禅意游”“寻悟梵境·石窟品鉴游”“静心悠赏·伊阙胜迹游”三大特色主题线路,围绕龙门历史文化、石刻艺术、传说故事、诗词歌赋、山水风光等开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的营建</p><p class="ql-block">南北长达1公里的龙门石窟,位于古都洛阳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之上。因地处都城之南,古代帝王拟己为“真龙天子”,故得此名。</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宋历代的营造,在这里形成了南北长1公里,具有2345个窟龛、10万余尊造像和2800余品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p> <p class="ql-block">东汉初年,佛教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公元65年,汉明帝派遣使者从洛阳出发出使西域,开始了中国第一次“西天取经”。此后,汉明帝又诏令修建了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洛阳成为中国佛教早期传播和佛事活动中心。</p><p class="ql-block">到了北魏,崇佛尚佛之风尤盛。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皇室延续佛教信仰,大量兴建佛寺,开凿石窟。根据《洛阳伽蓝记》的记载,当时的洛阳寺院林立,多达1300余所,龙门石窟也在此时开始营建。此时的洛阳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技艺,大兴雕塑之风。这时的雕塑由原有粗狂雄浑的风格变成了“秀骨清像”,厚实的衣着改为“褒衣博带”。这也开始了佛教传入中原后造像艺术中国化、民族化的进程。</p> <p class="ql-block">↑维摩诘居士像</p><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的第二个营建高潮是隋唐时期。隋文帝、武则天等统治者除了支持佛教文化外还积极推动造像工程,进一步提升了艺术性。而采用的立体感手法让佛像显得高大雄伟,打造了众多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看经寺</p><p class="ql-block">如今东西两山是石窟最为密布的区域,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p> <p class="ql-block">↑西山上有50多个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大、中型洞窟;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的劫难</p><p class="ql-block">然而,也许瑰宝总是要在种种浩劫中才得以涅槃重生。龙门石窟自建造以来,受到过两次最严重的人为毁坏:首先是唐武宗时期的“会昌法难”,系官方公开毁灭,如今龙门多处被毁遗迹,均系此时形成。</p> <p class="ql-block">↑残缺佛像</p><p class="ql-block">第二次被毁在民国时期,民国政府为从南京迁都洛阳做准备,在修建龙门西山临伊河道路时,亦炸毁大量山麓佛龛。这一时期还有大量的民间盗窃,以日本、美国文物商人公开收购为主导,民间掀起了疯狂的盗卖运动,著名的龙门石窟《帝后礼佛图》便是在此时被盗往美国。</p> <p class="ql-block">↑残缺佛像</p><p class="ql-block">如今,当我们来到这里时,现存的塑像依旧能带来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与心灵上的洗礼,但那些泯灭在过去的珍品,则被后人用文字永存于历史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的特色</p><p class="ql-block">1.经典皇家品质</p><p class="ql-block">走进此处,人们常感叹它庞大的规模、优美的造型和讲究的题记。作为众代皇家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窟内的大部分工程都是由贵族承担,此举在石窟开凿史上堪称少之又少,故成为了该石窟最大的特色——贵族石窟。用如此顶级的人力、物力所打造出的盛景也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为“体现了我国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p><p class="ql-block">平山壁、凿佛洞、为佛像设计造型....每一尊塑像的背后都是对物力、财力、人力的考验,都有专门的石窟署、营福署把控工程中的各个环节。</p><p class="ql-block">西山的宾阳洞就是其中的典型。</p><p class="ql-block">宾阳洞,由宾阳中洞、宾阳北洞、宾阳南洞三个洞窟组成,是我国正史中唯一有确切记载的石窟。宾阳三洞前后营造时间长达24年,用工80余万人,但北魏时只完成了宾阳中洞,宾阳南洞、宾阳北洞则直到隋唐时期才相继完成。</p><p class="ql-block">宾阳中洞作为北魏造像风格的洞窟,与北魏早期的云冈石窟造像有着巨大差异。北魏迁都洛阳后,吸收了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力和深厚的汉文化,一系列汉化改革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同时也使造像风格深受南朝士族审美影响,从而在龙门石窟开创了一种“秀骨清像”的造像风格。</p> <p class="ql-block">宾阳中洞窟内除了佛像外,用高超技术雕刻出的浮雕也是一大亮点。精美绝伦的《帝后礼佛图》,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但令人痛惜的是上世纪30年代被盗凿贩卖流散到海外,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内。</p> <p class="ql-block">↑《魏孝文帝礼佛图》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北段刻《魏孝文帝礼佛图》,孝文帝头戴冕旒,身穿衮服,在诸王、中官及近侍宫女和御林军的引导、簇拥下,缓缓行进。</p> <p class="ql-block">↑《文昭皇后礼佛图》现藏于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南段刻《文昭皇后礼佛图》,文昭皇后莲冠霞帔,后随戴莲冠的贵妇,在众宫女的引导、簇拥下迎风徐行,方向与北段相对。整组浮雕,虽人物密集,但排布错落有致,古代工匠们用严谨的构图、简明的线条,刻画出一副生动的北魏皇室贵族的礼佛场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绝美的古碑刻</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是中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清代武亿称其为:“龙门不仅为石镌佛场,亦古碑林也”。</p><p class="ql-block">全石窟共记2860多块碑刻题,其中颇负盛名的有《龙门二十品》、褚遂良的《伊阙佛龛碑》与宋真宗《龙门铭碑》,充分彰显了魏碑体、唐楷书体等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p><p class="ql-block">《龙门二十品》精选自石窟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其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仅有一品在位于老龙洞外的第660窟(慈香窟)。其风格融合了南北书体的优点,字形端正大气,刚劲有力,形成了独特风韵的艺术美。</p> <p class="ql-block">↑龙门二十品,局部</p><p class="ql-block">如其中的《步舆郎妻一弗为亡夫造像记碑》讲述了管理皇帝乘坐轿子的微官——步舆郎张元祖——不幸身亡后,其妻一弗思夫心切,特为他造像祈福,希望他免去地狱轮回之苦,直升慈爱无欺的佛国境界的感人事迹。</p> <p class="ql-block">↓龙门二十品</p><p class="ql-block">龙门二十品的称号始自清代。龙门石窟中很多碑刻题记,经过历朝的推崇,到清代中期,人们从这2800多快题记中,精选出了二十块有代表性的作品,成为“龙门二十品”,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中。“龙门二十品”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字型端正大方,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在中国书法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龙门二十品中的第一珍品”。它一改南朝靡弱的书风,用方笔为基调,记录了比丘慧成为亡夫造佛像的缘由及愿望。文与格栏均阳刻凸起,以阳刚之美流传后世。</p> <p class="ql-block">↑《伊阙佛龛之碑》通高约5米、宽1.90米,因碑额上刻有“伊阙佛龛之碑”六个大字,也被称为“伊阙碑”。</p><p class="ql-block">此碑原为北魏宾阳中洞的造窟碑,是宣武帝为孝文帝、文昭皇后开凿的发愿碑文。贞观十年,为纪念长孙皇后,魏王李泰在此洞开窟造像。考虑到要节省费用,所以他磨去原有碑文,经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谏议大夫褚遂良书写,雕刻成了这一唐碑。</p> <p class="ql-block">它是国内所见褚遂良楷书的代表之作,因在凹凸的崖面书写,无法精雕细琢,于是字形大于碑志,舒卷自如,极尽开张跌宕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伊阙佛龛之碑》宋拓本 《龙门铭碑》通高175厘米,宽144厘米,共300余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真宗赵恒游龙门时,对该处风光大加赞赏,特写下“龙门铭”并令御书院镌刻于石上,从而就有了这块与《伊阙佛龛之碑》并称为“两伊双壁”的佳作。</p><p class="ql-block">目前,此碑仅有下半部分保存完好,借助相关文献可知,其内容为“高阙巍峨,群山逶迤” “结而为山,融而为谷”“乃固王城,是通伊水,形胜居多,英灵萃止”。</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主要景点推荐:</p><p class="ql-block">从开凿到结束,400年的岁月在这里沉淀,留下了灿烂的石窟艺术,包含着生活在那几个朝代的古人的种种愿景。若想在有限时间内一览石窟精华,那这几个地方一定不能错过:</p><p class="ql-block">1.古阳洞</p><p class="ql-block">古阳洞是龙门众石窟中最早开凿且内容最为丰富的佛窟,有着“龙门石窟第一窟”的美誉,据传老君曾在此修道练丹,故而又叫老君洞。该窟创自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原本是孝文帝为嫡祖母冯太后营造的功德洞,但恰逢这一年正是孝文帝大刀阔斧进行迁都、实施汉化政策的重要时期,因此在高11米的洞中还集中了一大批支持孝文帝改革的皇室贵族、名门望族的发愿造像。</p> <p class="ql-block">古阳洞洞内有各式的造像龛多达1000余个,秀骨清像的佛像造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北魏孝文帝为祖母冯太后营造的功德窟,是龙门石窟造像群中开凿最早、书法艺术最高的一个洞窟,也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洞内四壁及窟顶雕刻各式佛龛,是中国石窟中保存造像题记最多的一个洞窟。</p> <p class="ql-block">虽然它是开凿时间持续最长的洞窟,可丝毫看不出开凿初期的不成熟,反而呈现出了造型奇异之美:主像释迦牟尼像身穿双领下垂式袈裟,面容清瘦,眼含笑意,安详地端坐在方台上,侍立在主佛的菩萨仪态从容。</p> <p class="ql-block">在古阳洞数个佛龛中,多次出现“二佛并坐”,即“在一个圆拱龛中,左右并坐着两尊佛像。” 而此形式在龙门石窟中、后期的窟中是不多见的。</p> <p class="ql-block">2.万佛洞</p><p class="ql-block">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壁雕刻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像而得名。整个洞窟金碧辉煌,满壁生辉的万佛与群像雕刻相互衬映,为世人描绘了一幅西方极乐世界的理想画卷。</p> <p class="ql-block">万佛洞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说明了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圆润,两肩宽厚,流畅的衣纹运用了唐代浑圆刀的雕刻手法。主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在洞内南北两壁整齐地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厘米高。在南北两壁的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乐人,舞伎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洞口南侧还有一尊菩萨像,菩萨通高85厘米,头部向右倾斜,身体成S形的曲线。</p> <p class="ql-block">窟顶环绕莲花藻井,阴刻楷体大字:“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卅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把万佛洞完工的时间、主持人的姓名以及造像的数量记载得十分清楚,从整体布局及规模显示出大唐王朝的繁荣与昌盛。</p> <p class="ql-block">3.奉先寺</p><p class="ql-block">奉先寺是唐高宗和武则天亲自参与主持经营的皇家造像工程,拥有龙门石窟规模最大的一组摩崖群雕雕像。气势磅礴、雕刻精湛,体现了大唐王朝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也是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p><p class="ql-block">↓手机横过来欣赏</p> <p class="ql-block">奉先寺为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最为辉煌、造像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群雕,气势瑰丽而磅礴,充分显现着皇家石刻的恢宏气派。最为知名的卢舍那大佛位于其中。</p> <p class="ql-block">最为知名的,也是龙门石窟中最高大的造像——卢舍那大佛——就在该窟内。此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高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据说这是按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真容所造。</p> <p class="ql-block">在大佛身旁,饱经沧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叶,温顺聪慧的小弟子阿难,表情矜持、雍荣华贵的菩萨,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同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p> <p class="ql-block">↓朝拜卢舍那大佛,一睹武媚娘风彩…</p> <p class="ql-block">↓西山石窟</p><p class="ql-block">西山石窟汇聚了90%的石窟造像,是景区精华之所在。西山石窟包含龙门桥、禹王池、宾阳三洞、莲花洞、万佛洞、奉先寺、古阳洞、药方洞等景点。34</p> <p class="ql-block">↓龙门桥</p><p class="ql-block">龙门桥是传说“鱼跃龙门”的发生地,雄伟秀丽,倒映在澄澈的伊水之中,晕染得山水共一色。</p> <p class="ql-block">↓禹王池</p><p class="ql-block">上方有一柱造型奇特的石笋,相传为大禹治水时所用,禹王池因此得名。在龙门众多的溪流山泉中,禹王池水势最盛,景色最美,水中更有锦鲤嬉戏。</p> <p class="ql-block">↓宾阳三洞</p><p class="ql-block">北魏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皇家洞窟,是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后祈福所营造。中洞的“华盖”窟顶、三世佛造像、布满岩壁的彩绘浮雕堪称宏观巨构。北洞还有网红“剪刀手”佛像,人称“史上最萌佛像”,其成为景区“网红”,吸引众多游客。</p> <p class="ql-block">↓莲花洞</p><p class="ql-block">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作为装饰。莲花洞中莲花周围的飞天体态轻盈,细腰长裙,姿态自如。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即释迦牟尼外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二弟子是浅浮雕,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小千佛位于莲花洞南壁上方,生动细致,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药方洞</p><p class="ql-block">药方洞有中国最早的石刻药方。窟门两侧甬道上刻有唐代140余种药方,记录病名有40例,针灸疗法20种,涉及药物更是多达173种,药方洞因此得名。失音、恶刺,甚至是霍乱、瘟疫,治疗这些疑难杂症的药方都记录在这个洞窟里。</p> <p class="ql-block">东山石窟</p><p class="ql-block">↓擂鼓台中洞</p><p class="ql-block">擂鼓台中洞,又名大万伍佛洞。是一座武周禅宗窟,洞顶作穹隆形,并有装饰华丽的莲花藻井,造像是一佛二菩萨,主佛为双膝下垂而坐的弥勒佛,壁基有二十五尊高浮雕罗汉群像,从南壁西起到北壁西止。罗汉群像构成一个半环形装饰带,罗汉群像均罗汉身旁都刻有一段从《付法藏因缘传》里摘录的经文介绍该罗汉的身世及特点。所刊经文中多杂以武周新字,是武周时期禅宗所经营的洞窟。</p> <p class="ql-block">↓擂鼓台北洞</p><p class="ql-block">擂鼓台北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擂鼓台北洞为穹隆顶,马蹄形平面,高4米,宽4.9米,窟顶为莲花藻井,周围环绕四身飞天。其因风化剥蚀已不清。北洞的主像,中洞的三尊佛像以及南洞的一尊佛像,是民国时期从别处搬移进去的。洞内三尊大坐佛中,东壁的主佛为毗卢遮那佛意为日,即除暗遍明之意,因此又称“大日如来”,它头带宝冠,胳膊上带着臂钏的菩萨装形象,像高2.45米,结迦坐于0.9米高的须弥台坐之上。在北洞的前壁南侧,雕有八臂观音一尊,像高1.83米,赤足坐于圆形台坐上,在前壁的北侧还雕有四臂十一面观音,像高1.9米,赤脚立在圆形台坐上。</p> <p class="ql-block">看经寺</p><p class="ql-block">看经寺为唐朝武则天时期所雕刻,双室结构,前室崖壁有数十个小龛造像,主室进深1170厘米,宽1116厘米,高825厘米,平顶,方形平面,四壁垂直,三壁下部雕出高均180厘米的传法罗汉二十九祖(正壁11身,两壁个9身),为中国唐代最精美的罗汉群像,是据隋代费长房《历代法宝记》刊刻的。这种不雕佛像仅雕罗汉的大窟,似是一大型禅堂,可能是禅宗所主持开凿的。看经寺是龙门东山最大的一个洞窟,29尊传法罗汉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看经寺罗汉像</p> <p class="ql-block">↓四雁洞</p><p class="ql-block">四雁洞是一个盛唐时期的中型洞窟。该洞窟的窟顶是一个莲花藻井,莲花藻井的四周有四个飞天的四飞雁环绕,奇特的是这四只雁的腿都十分细长,和鹤腿相似,四雁洞之名即来源于此。佛经中曾以五百雁来双喻五百罗汉的故事。洞内雕刻四雁以寓意的手法,以雁来比喻罗汉,在龙门石窟中仅此一处。</p> <p class="ql-block">↓二莲花洞</p><p class="ql-block">二莲花洞位于四雁洞南面,是一组双窟,模式相同,所以称为二莲花洞。二莲花洞约凿于武周至唐玄宗时期。二洞的造像雕饰与布局完全相同。窟内顶部的藻井都覆莲图案。洞内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中间主佛为阿弥陀佛,手施降魔印。洞窟的规模介于大、中型洞窟之间。雕像的手法较为成熟,颇具唐风,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香山寺</p><p class="ql-block">香山寺位于洛阳城南13公里处的香山西坳,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白园一脉相连,并肩邻立。香山寺微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日照)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当时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宋金时期香山寺犹存,元末废弃,清康熙年间重修,清末民国初年,香山寺又渐荒芜。解放后,香山寺又进行了多次修葺,2002年,新香山寺借鉴唐代风格,对蒋宋楼,乾隆御碑亭,衣钵塔等进行修缮。在原址上新建了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整修了天王殿、罗汉殿、步游道等。</p><p class="ql-block">↓石楼</p><p class="ql-block">武则天在洛阳称帝时,十分青睐清幽雅致的香山寺。她多次到香山寺中石楼游幸,并在石楼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千古传颂的典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九老堂</p><p class="ql-block">白居易晚年在洛期间,长住香山寺,与李元爽等八位老人组成“香山九老”,每日饮酒赋诗。</p> <p class="ql-block">↓白园</p><p class="ql-block">白园位于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东山琵琶峰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墓园,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1961年,国务院公布白居易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园内主要景点有青谷区、乐天堂、诗廊、墓体区、日本书法廊、道诗书屋等10余处。青谷区位于两山之间,有白池、听伊亭、石板桥、松竹和白莲。乐天堂依山傍水,内有大诗人白居易的汉白玉塑像,瞻仰书中走出的文人风情。诗廊依山而建的百米长廊,陈列有白居易诗歌27首,妙笔生花,风格各异。在这里既可回味在课本上读到过的白居易传世名作,又可以领略书法艺术之美。34</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其他看点:</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碑刻</p><p class="ql-block">↓伊阙佛龛之碑</p><p class="ql-block">在龙门西山宾阳中洞与南洞之间,有一座中国石窟寺中现存最大的摩崖碑刻——伊阙佛龛之碑。伊阙佛龛之碑原是北魏宣武帝为孝文帝、文昭皇后开凿功德窟的发愿碑文,被魏王李泰抹去原碑文,重新刻于唐贞观十五年,由岑文本撰文,大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碑额上用篆文镌刻着“伊阙佛龛之碑”六个字,也被称为“伊阙碑”。碑高约290厘米,宽190厘米,碑文由唐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全文1800余字,用骈文体的体裁一气呵成,辞风华丽,造句工整。褚遂良用楷体书写正文,字体端庄,笔力挺劲。康有为曾评价此碑“清虚高简”,刘熙载高赞此碑“兼有欧虞之胜”。因此伊阙佛龛之碑作为初唐书法的代表作品。</p> <p class="ql-block">↓陈抟“十字卷碑”</p><p class="ql-block">陈抟“十字卷碑”位于龙门西山石窟北端潜溪寺之南,有宋代道教哲理大师陈抟所书“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十字卷碑,这句话赞颂了道家始祖老子。陈抟是中国道教史上著名人物,为人放荡不羁,其书法寓刚劲于柔刃之中,减笔变形,出奇制胜。碑高68厘米,横长200厘米,藏于龙门石窟的墨迹为横版式。碑面还刻有诗、文三段,皆为楷体,书体笔法豪放潇洒,浑厚奇伟。</p> <p class="ql-block">↓龙门铭碑</p><p class="ql-block">龙门铭碑位于龙门东山看经寺北侧,为宋真宗游龙门时赐书刻碑,刻立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三月。此碑与龙门西山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并称为两伊双璧。据《宋史》记载,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宋真宗入西京拜先皇陵,游幸龙门,并亲自赐书刻碑。碑高175厘米,宽144厘米,正书13行,每行25字,共计300余字。碑文用笔劲健,字形规整,北宋真宗皇帝对龙门风光描述“高阙巍峨,群山逶迤” “结而为山,融而为谷”“乃固王城,是通伊水,形胜居多,英灵萃止”。</p> <p class="ql-block">造像</p><p class="ql-block">↓优填王造像</p><p class="ql-block">优填王像,即为印度憍赏弥国国王为释迦牟尼佛所造旃檀像。随着佛教在印度的传播,该像开始传播起来,随着佛教的东渐,佛像也由西域传入中国。唐代贞观十九年,玄奘由印度求法归来,带回了“刻檀佛像一躯,背光座高尺有五寸,拟憍赏弥国出爱王(即优填王)思慕如来,刻檀写真像”。龙门地区初唐时期流行雕凿优填王像,或与玄奘从印度带回的雕像粉本有关系。</p> <p class="ql-block">↓域外人造像</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中现存的开窟造像的域外人不仅有天竺(古印度)人,而且也有康国(西域古国名,唐时系粟特昭武九姓国之首,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一带)人等,反映了他们对佛教的信仰。其中在距离龙门西山北部珍珠泉15米的新罗像龛,是古朝鲜王国在龙门石窟的唯一造像龛,反映出新罗国与唐朝在文化交互上具有密切联系。</p> <p class="ql-block">↓天乐西来</p><p class="ql-block">在龙门石窟现存的十七种乐器中,有九样从西域传来的。汉魏以来由波斯、印度通过佛教传来了曲颈琵琶和五弦琵琶,对中国的音乐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雕刻在唐代开凿的万佛洞两壁壁基的伎乐人,他手持曲颈琵琶,身上丝带仿佛也随着音乐起舞飘扬,有不同凡俗、飘飘欲仙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建筑</p><p class="ql-block">↓爱奥尼亚柱头</p><p class="ql-block">爱奥尼亚柱头源于古希腊,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爱奥尼柱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在龙门石窟宾阳中洞门券拱下雕刻一对柱头,带有明显的希腊“爱奥尼亚”式柱头痕迹,属于古希腊爱奥尼亚风格式石柱,是典型的希腊文化艺术之一。龙门出现的这种希腊式石柱是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多元文化交融之产物。</p> <p class="ql-block">↓佛塔</p><p class="ql-block">佛塔起源于古印度,又名塔婆、浮图等,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建筑形式,承载了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样式精美,结构精巧。 随着佛教的传入,佛塔这种建筑形式也传入中国,在龙门塔的形式主要有阁楼式塔、密檐塔、覆钵塔等。</p> <p class="ql-block">装饰</p><p class="ql-block">↓西域纹样</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的装饰纹样中,多有经丝绸之路传入的西域乃至欧洲的图案造型。古阳洞北魏龛楣常见的联珠纹、葡萄纹、忍冬卷草纹雕刻,也传达出西域传统艺术题材的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西域服饰</p><p class="ql-block">在宾阳南洞北壁有开凿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的立佛一龛,佛之通身着“曹衣出水”式薄衣贴体式通肩袈裟,从而洋溢着一种笈多艺术秣菟罗样式“湿衣佛像”的雕刻风格,这显示出有唐初叶以来,秣菟罗佛教艺术对龙门美术形态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4.名人足迹</p><p class="ql-block">可能很多人知道龙门石窟是对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的完美展现,也惊讶于石刻技艺的精湛。其实,这里不仅是佛教文化的殿堂,还是众多名人向往之地。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就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晚年在洛阳任官,对龙门情有独钟,不仅重金重修龙门香山寺,还自号香山居士,常常与结交的一众洛阳名士欢聚该寺畅谈人生。</p> <p class="ql-block">此外,据《十六观经》载,龙门石窟东山的西方净土变龛也是白居易为作功德而出资开凿的。</p> <p class="ql-block">白居易死前嘱咐后人将自己葬于东山琵琶峰之上,也就是现在的“白园”,永生与这片净土相伴。</p><p class="ql-block">↓白园的明山秀水,花木树石无不体现出诗人性情和自然完美融合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网友龙门石窟游玩攻略…</p> <p class="ql-block">曾经,信仰崇拜让人们找到了摆脱痛苦的途径,给予人生活的希望。</p><p class="ql-block">时间流转至今日,龙门石窟这些造像在风雨飘摇后,不仅继续聆听着苍生百姓的悲欢离合,还连同当年工匠的精神为后世再现着往日的辉煌,呈现着鬼斧神工般的殿堂级艺术。这种穿越时空的美,值得我们在此驻足,在此用心感受。</p><p class="ql-block">(以上部分图文源自网络,侵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