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4日中午,作者岁月如歌从化州城区驾驶小车出发,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跳花棚发源地长尾公村。</p><p class="ql-block"> 在长尾公文化中心二楼拍摄跳花棚舞蹈道具、跳花棚舞蹈服装面具,跳花棚舞蹈图片、跳花棚舞蹈图书馆等、跳花棚项目简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跳花棚项目概况等。</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幅(视频)是作者岁月如歌,在跳花棚发源地化州市石湾长尾公村演出时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 跳花棚,广东省化州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p><p class="ql-block"> 跳花棚俗称“跳棚”,流传于广东省化州市石湾长尾公、卷塘尾等村,是民间“傩祭”活动中的舞蹈。相传,跳花棚从明朝末年起在化州代代传承,一直延续到当下。每当秋收后,村民便在草坪、土地庙或祖庙前搭棚准备傩祭。在举行跳棚傩祭活动前4天,在傩舞老艺人的带领、指导下,先在村中挑选16周岁以上的男子集中教练吟唱和舞蹈。 正日子那天,焚香供拜、接神安座后,再开棚门表演傩舞。届时,由村老发出号令,锣鼓齐鸣,表演者戴上用樟木雕成的面具,按“科本”一一上棚表演,边舞蹈边吟唱。科本有接神、安座、开棚门、小孩儿、道叔、秀才、后生唱歌、依前、陈九、锄田、钓鱼、判官、监棚、送虫、量棚、八仙、拆棚、独脚和尚十八科。吟唱内容多为农事耕耘、男女情感、生活趣谈、驱邪除恶以及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物阜民安、五谷丰登等。</p><p class="ql-block"> 2011年5月23日,跳花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Ⅲ-100</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幅(视频),于2024年12月14日在长尾公文化中心二楼展览馆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 化州“跳花棚”又称跳棚、高棚舞,是粤西傩舞的一种表演样式。起源于福建,相传由明代姚氏七世祖从福建蒲昌珠玑巷大井头村迁居化州时传入。</p><p class="ql-block"> 它与古代的“跳傩”有着渊源关系。据地方志载曰:明清时化州地方“正月朔后,觐光门外沙洲为棚,城乡社会择善歌者,着童子傀衣、傀巾,夤夜持铃合歌合舞,奏鼓乐,上下坛场缓步,俗呼‘跳傩’。”傩”源自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祭祀仪式,头戴面具,手持道具,是一种驱鬼逐疫的民俗文化,后来发展为集文学、艺术、宗教、神话传说等为一体的文化丛系。可见,“跳花棚”是一种傩舞表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间宗教迷信色彩。</p><p class="ql-block"> “跳花棚”属于粤西民间风俗文化,它的产生与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早在唐代至宋元时期,中原、福建、浙江等地的大批居民纷纷迁入粤西地区,与当地的南越民族杂处。他们不仅带来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还带来了各自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祭祀礼仪,成为粤西风俗文化的重要来源。有史料记载;“闽南恩波流粤土;雷阳德泽接莆田。”阐述了粤西地区文化的源流。因此,化州“跳花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渗透着中原、吴越文化的特色,同时又与本土文化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粤西傩舞艺术。</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幅(视频)是作者岁月如歌,在跳花棚发源地化州市石湾长尾公村演出时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 2011年,广东省化州市傩舞“跳花棚”,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日化州,非遗文化不仅以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著称,也焕发出活态传承的蓬勃生命力,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中。 金秋十月,各地锣鼓喧天花灯璀璨,鱼龙竞舞这些都已是欢庆丰收寻常之景了或许会在寻常瑞兽的龙腾虎跃之中看到一张张人兽难辨却眉目生动的面孔那是行傩祈福的人们戴着面具载歌载舞,载笑载言这就是化州跳花棚跳花棚又称跳棚、高棚舞,主要分布于化州市石湾街道长尾公村、卷塘尾村等地,是民间“傩祭”活动中的舞蹈。据史料记载,明朝末年跳花棚已在此地流传。它有固定的演出场所,年年在相同地点以竹木搭棚演出;它有固定的“科本”,以化州傩戏跳花棚中道叔科“七鬼仔”的36种跳法为主,编成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为主旨的民间艺术舞蹈,保留远古巫术舞蹈的风格和中国深厚农耕文化的特质,主要包括棚笠祈雨,垦地开荒,祭土勤耕,辛勤收获,丰年希望等五大篇章。 傩舞文化根植于乡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发展机遇下,将傩舞作为独特的文化资源进行重新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傩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将极大丰富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促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p> <p class="ql-block">舞蹈特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表演形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传统的化州“跳花棚”与当下的“跳花棚”,在舞蹈形式和表演风格上有一定的区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中有过记载:“‘跳花棚’是根据‘傩戏’的表演形式进行的,面具是根据戏曲人物造型佩戴的,表演是按照十八个固定‘科本’(或唱本)演出的。有些表演形式如‘接神科’或‘安座科’等,人们都是跪拜烧香,嘴中吟诵着经文,这样有些类似于农村每年春节时的‘游神’。”</p><p class="ql-block">这种表演形式是道教活动的典型代表。传统“跳花棚”的主要表演风格具有幽默夸大和搞笑粗犷的效果。但是,当下的“跳花棚”在表演形式和表演风格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幅(视频)是作者岁月如歌,在跳花棚发源地化州市石湾长尾公村演出时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幅(视频)是作者岁月如歌,在跳花棚发源地化州市石湾长尾公村演出时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幅照片是作者岁月如歌(于2024.12.14在长尾公文化中心二楼展览馆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编 辑:岁月如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石湾长尾公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制作时间:2024年12月1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