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新冠封闭的日子,大都蜗居在家,天天核酸,不能远行,最大的乐趣是去城里的酒店小住,记得去过几个有名气的五星级烧包,不提;想说的是去过N次的香山饭店,那是尽享西山精华的福地,周边有说不尽的风光,一直想写写而不能。有意无意地忽然在北里屯看见革成转称颂端木老的文字《想起端木蕻良》,提到了一篇《香山碧云寺漫记》,是1957年登载于报纸上的游记,因写的是熟悉的香山,大感兴趣,很想知道大儒名家笔下的西山景致而不得,没想到革成竟有收藏,夜半三更如饥似渴拜读,真是妙文,很是养眼养心,竟有了多日不曾有的写点什么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香山饭店,名为五星级,其实设备老化,差不多也就 三星而已,可圈可点的不过是设计师贝聿铭那些奇奇怪怪的框框与院里水池里的小鸭子。值得流连的是周边的古迹今胜,但我也就拜谒过卧佛、中山冢,带学生登顶过香炉峰什么的,懵懵懂懂说不全 </p><p class="ql-block"> 端木先生的漫游让人大开眼界,他遍历香山的每一个角落,跟着他神游了西山全景,了解了风景名胜的历史渊源,的的确确的文化之旅,写得随意灵动,大家之作!</p><p class="ql-block"> 端木前辈写这篇游记时已人过中年,我所感动的,我所难忘的是,是他热爱生活的阳光心境、活泼生动的别具一格,那是知识分子没有受到运动冲击的心态平和的年代,鸣放的事还没有收网,不想评论什么,复习下端木老的大作,摘取几段华彩,慢慢体会他的好心情</p> <p class="ql-block"> 他的开头,很是别致,写的是遥望西山的惊喜:</p><p class="ql-block"> “城市里的居民是不能常常看见山的,但是,住在首都的人便会有这种幸福。倘你路过西郊,猛然向西一望,你便会经历一种奇异的喜悦,好像地平线上突地涌现了一带蓝烟,浮在上面的绿树,也几乎是历历可数。当这个时候,你就会记起刘梦吉的“邻翁走相报,隔窗呼我起。数日不见山,今朝翠如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他的笔下,香山的绿色竟化幻成“一带蓝烟”,好朦胧,好美丽,这样的文字,是鲜活的是引人入胜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写鬼见愁,也是落笔到心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那西郊的居民或者是一个幸福的过客,纵目望着西山的时候,眼睛就会止不住的看在山腰一片松林上,这一片密密的松林就是驰名的森玉笏,从森玉笏爬上去便是鬼见愁,游过西山的人常常上面引为骄傲的呢!”</p> <p class="ql-block">他写中山墓,很是浪漫主义、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我爬到塔上的时候,正是游人最稀少的时候,一阵鸽铃从我的头顶上斜过,我才看到有一群鸽子正在蓝天上展翅飞翔。我站着的地方正是一个伟大先驱者的衣冠冢,这时,使我默默地复诵他的遗言:和平,奋斗,救中国!”</p> <p class="ql-block"> 主题碧云寺更是闲适惬意,让人回念那山那水那树,你我有过相同的游历,却不曾写出这么活泼的文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寂寂的堂前只听松子落地有声。一棵由印度传来的树静植在院子的西边,乾隆曾有御制娑罗树歌,现在在双清别墅里面。这时,太阳西斜,山里已有些阴影了,红鱼在石桥下面浮游,水色深翠,松影在下,愈显得水潭深沉无比,其实这不过是个浅浅的水潭。夏天的时光,人们都愿意坐在它的周围,吃这里山泉煮水沏的茶。碧云寺山门前面还有一道流泉,山后也有一道,无冬历夏,都在奔流,这两道泉水似乎有意的给碧云寺带来更多的美丽,它们就像两串珍珠似的把碧云寺环绕起来。尤其是人们一走到山门前面,悬桥下面,便流泻出碎玉般的一股流泉,叮咚有声,要在夏天顿然使人有种清凉的感觉,禁不住会像孩子似的奔到桥头去看鸣泉下泻,要是在冬天,万物都在封冻了,惟有这注活水依然喷涌不停,而且水边的水草也依然是那么娇绿,人们也还是要奔过桥栏去雀跃之感。”</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起看看先生笔下的樱桃沟:</p><p class="ql-block"> “樱桃沟在碧云寺东北方,在一个山环里面,有悬崖,有清溪,有乱石,有古树,在山石坪台上面,还有个小小的花园,有草亭,有石蹬,有花有草,人要坐在这个地方看脚下流去的溪水奔腾跳跃,还向乱石丛里拍溅着水花,是谁都会感到生命的欢喜的。我从碧云寺是取道这里回来的,我以为香山碧云寺的游人们,要是从樱桃沟回来,那你便会在北方的山坳里同时又看到了江南的草色波光,当林中传来一两声练鹊的鸣声的时候,使你不能不感到,整个山谷都充满了生命的欢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樱桃沟是我们熟悉的地方,这段文字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那奔腾跳跃的溪水,那拍溅的水花,那生命的欢喜,生命的欢乐,这灵动的文字,孩子般的喜悦,从文风上看有没有萧红后花园的影子呢,我以为是有的。</p> <p class="ql-block">2010香山樱桃沟</p><p class="ql-block"> 与西城外国语的孩子在一起,那时还年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