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近读了一篇标题为《〈再见爱人〉越看越恐婚》的文章,它认为婚姻如一场博弈,把其中的权力关系剖析得淋漓尽致。文中提了一个问题,爱与权力可以共生吗?得出一个结论:在婚姻关系中,“爱是上限,人品是底线。只有用权力制约权力,才能为爱留出空间。”</p><p class="ql-block"> 这让我联想到亲子关系,如果对这种人世间最天然,没有附加条件,不容选择、不容回避的关系抽丝剥茧,我们所看到的又何尝不是一种权力关系呢?</p> <p class="ql-block"> 孩子一诞生,父母就对Ta有了绝对权力。比如叫什么名字,如何喂养等,父母的权威无处不在。孩子长大点儿,逐渐学会表达自己的欲望。父母又会用科学道理引导Ta,吃糖对牙不好,看电视对眼睛不好,不好好吃饭长不高,不好好洗手会生病……你看,知识毫不犹豫地充当了权力的“帮凶”。</p><p class="ql-block"> 我家两个宝宝,姐姐四岁半,弟弟两岁半。有一天我听到了这样的对话:弟弟说“我不要长大”,姐姐就跟他讲“长大了,我们就可以想几点睡几点睡,想吃冰淇淋就吃冰淇淋,想看电视就看电视……你要不要?”弟弟马上说“我要!”权力,就是这么成功地把孩子诱惑了。</p> <p class="ql-block"> 当一个孩子说“我已经是大人了”时,往往不会意识到这是在颠覆原有的亲子关系。唐纳德·特朗普就用一句“我迟早要独当一面”,轻描淡写地逐步从父亲手中夺去了决策权(电影《飞黄腾达》)。幸好,这种颠覆在大部分家庭像季节交替那么自然。而在另一些家庭则可能就会发生激烈冲突。比如埃隆·马斯克的长子就为了性别权力与父亲反目,跟家庭决裂。当这位权利欲极强的父亲,在世界舞台上叱咤风云、攻城略地的时候,却不得不坐视儿子变成女儿,再离他而去。</p> <p class="ql-block"> 孩子就这样一点点从父母手中收回自己的权力,总有一天Ta和父母之间达成一种动态平衡,不再一方替另一方做决定。这是一种零和博弈,此消彼长,没有共同增长的空间。表面上是年龄的改变,实际上是知识、见识、能力、资源的较量。每一个新事物、新设备、新工具的出现,都是为年轻人助力、为老年人减分。某一时刻父母忽然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于是就有了这句常用语“你翅膀硬了是不是?竟敢反驳老子了!”其实这句话说出时,已经是强弩之末了。</p><p class="ql-block"> 终于有一天,孩子不再遮掩地说“你们都退休了,就别瞎操心了。就好好颐养天年吧。”这时候不妨就坡下驴吧,收一收脾气,别再挣扎了。毕竟,家人的和睦,比一城一地的得失重要得多。</p> <p class="ql-block"> 亲子关系是自然界最为紧密、坚韧的关系。离婚的屡见不鲜,断绝亲子关系的却极为罕见。并不是因为这种关系更容易相处,而是因为包容度更高。然而,这种强韧性偶尔也会纵容权力被滥用。一位大姐讲了她的经历:她退休正好孙女出生,儿子全家搬回来住,吃喝拉撒都靠她照顾。整整七年,比上班都累。终于孙女上学,他们搬回自己家,她还没喘口气,儿子又说要二胎。她说“雇保姆吧,我带不了了。”儿子竟威胁她“你不管,我们就不生”。大姐很生气,说“生不生是你们的权力,管不管是我的权力”。儿子甩下一句“看你老了靠谁!”扭头就走了。这一幕让我意识到,亲子关系也同样是“爱是上线,人品是底线”。</p> <p class="ql-block"> 这就回到了最初的问题,爱和权力可以共生吗?是的!我认为,爱与权力的纠缠共生恰恰是亲子关系最重要的特点。权力往往喜欢穿着爱的外衣,“我为你好”是权力实施的初衷,也常常是它越界的理由。所以“只有用权力制约权力,才能为爱留出空间。”并不适合亲子关系。因为亲子关系的两端——婴儿和暮年,是没有权力能力的。这时候我们依然看到了爱,纯粹的,没有附加条件的爱。</p><p class="ql-block"> 亲子间既相互关爱依赖,又相互较劲。一代代人的成长,就意味着权力更替。没有博弈,就无法实现后浪推前浪的社会进步。没有爱,家就没有了温馨、和谐,以及每个家庭成员的尊严和权益,底线也就形同虚设。当你看到父母如何用目光轻抚婴儿时,你可以想象爱这条上线可以有多高。家暴、虐待、遗弃则告诉我们人品这条底线多么不可靠。这就需要社会的介入,不是道德层面的,而是法律上的一条刚硬的红线。</p><p class="ql-block"> 或许,维持爱与权力的共生和平衡,才是家应有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图片来自小红书,感谢作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