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习字 林散之谈书道五法之五:谈墨法(二)

静趣同山

<p class="ql-block">今天书写林散之先生谈书道五法之五:墨法下半部分,这部分是先生对他一生学书经历的全面总结。他谆谆告诫学书者:</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唯有学之,方知其难。盖有学之而未能,未有不学而能者也。”</b></p> <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余学书,初从范先生,一变;继从张先生,一变;后从黄先生及远游,一变;古稀之年,又一变矣。唯变者为形质,而不变者为真理。审事物,无不变者。变者生之机,不变者死之途。 书法之变,尤为显著。由虫篆变而史籀,由籀变而小篆,由小篆变而汉魏, 而六朝,而唐、宋、元,明、清。其为篆,为隶,为楷,为行,为草。时代不同,体制即随之而易,面目各殊,精神亦因之而别。其始有法,而终无法,无法即变也。无法而不离于法,又一变也。如蚕之吐丝、 蜂之酿蜜,岂一朝一夕而变为丝与蜜者。颐养之深, 酝酿之久,而始成功。由递变而非突变,突变则败矣。 书法之演变,亦犹是也。盖日新月异,事势必然,勿容惊异。 </p><p class="ql-block">居尝论之,学书之道,无他玄秘,贵执笔耳。执笔贵中锋,平腕竖笔,是乃中锋;卧管、侧毫,非中锋也。学既贵专,尤贵于勒。韩子日“业精于勤”,岂不信然。又语云“学然后知不足。”唯有学之,方知其难。盖有学之而未能,未有不学而能者也。余初学书, 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入宋、元,降而明、 清,皆所摹习。于汉师《礼器》、《张迁》、《孔宙》、 《衡方》、《乙瑛》、《曹全》;于魏师《张猛龙》 《敬使君》、《爨龙额》、《爨宝子》、《嵩高灵庙》张黑女》、 《崔敬邕》;于晋学阁帖;于唐学颜平原、柳诚悬、杨少师、李北海,而于北海学之最久, 反复习之。以宋之米氏,元之赵氏、明之王觉斯、董思白诸公,皆力学之。始称右军如龙,北海如象,又称北海如金翅劈海,太华奇蜂。诸公学之, 皆能成就,实南派自王右军后一大宗师也。余十六岁始学唐碑;三十以后学行书,学米;六十以后就草书。草书以大王为宗,释怀素为体,王觉斯为友,董思白、 祝希哲为宾。始启之者,范先生,终成之者,张师与宾虹师也。此余八十年学书之大路也。</p> <p class="ql-block">《书写〈林散之先生谈书道五法〉后的感受》</p><p class="ql-block">这部书虽在十多年前初学书法时读过,那时是雾里看花,不解其意。今之再次重温并书写,豁然开朗,感受颇多。</p><p class="ql-block">当我完成林散之先生谈书道五法——品、门、工、笔、墨全文的书写时,内心仿佛经历了一场深度的洗礼,那感触犹如涟漪般层层荡漾开来。</p><p class="ql-block">林散之先生的这部谈书道五法,虽然只有六千五百余字,但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书法爱好者学习的道路。它让我重新审视书法艺术,不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字形美观,而是深入探究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人格修养以及艺术哲理。书写完毕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幅完整的作品,更是一种对书法艺术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和热爱。这将激励我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沉醉于书法的世界,不断探索、不断前行,去充实更美的退休生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24.12.14侯新月书写编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