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格致古社藏品拍摄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件汉代宫女俑,楠木料漆雕作品。漆器颜色已经褪去,包浆紧贴木身,且深吃了进去,已经分不出是包浆还是楠木身了。楠木纹缩水严重,木筋外突,几近碳化了。宫女束发讲究,高髻成角状布列。宫女取跽坐姿,上身直立,发式为高髻类,非宫中佳丽不能有这等范式。着“v”形领,衣衫简洁,裙摆自然。她凝神远望,神态有些惆怅,该注视着什么呢?她是谁?是在等待高贵主子的宫中娇贵,还是正在受罚的身份低下的婢女奴家?又何故一跪就是两千载,将多少喜怒岁月掩埋……</p> <p class="ql-block">要欣赏宫女俑艺术,必须了解宫女的概念与历史演变。</p><p class="ql-block">《说文解字》中有这样的记载:“妾,有罪女子”,也就是说,“妾”的本义,就是女奴隶。而最早的宫女,则来源于女奴隶,再扩展一些,还有女俘及罪犯的妻子等。</p> <p class="ql-block">汉宫女,在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汉代,妇女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男女之间的恋爱也比较自由,但是毕竟是封建社会,男权占绝对的主流,儒家学说也对妇女地位一再压制。宋朝程朱理学把三从四德、三贞九烈的思想灌输到整个社会,此后女子地位与遭遇就没那么幸运了。</p> <p class="ql-block">宫女是分级别的,在宫中负责管理君主日常生活事务的人,其地位较高,往往还带有官职,这些人被称为女官。而其他只从事劳役工作的宫女,就只是单纯的侍婢或奴婢了。</p> <p class="ql-block">我国封建王朝,历代都规定,宫女必取自良家女。如著名的王昭君,便属良家女。但上官婉儿,因为父亲的缘故,却是罪人之女,像她这种人,如果没有特殊机会,就只能从事如宗人府一类的苦役。</p> <p class="ql-block">从民间挑选宫女,对各个朝代来说,都是日常性的工作。东汉规定,每年八月要派遣内廷官员和精通相术者,到各地阅视良家女。挑选标准是:年龄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丽,合法相。到了唐代,朝廷会定期向良家征选女子,这些人最早的的身份都是宫女。除了姿色出众,或有特殊机遇成为妃嫔外,大多数人,都只能以普通宫女身份供职宫中,了却一生。当时挑选宫女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漂亮。至于其他条件,甚至是否婚嫁,都不在考虑之列。</p> <p class="ql-block">清代情况有了变化。在这里,秀女和宫女有了严格的区分。秀女的入选者,必须是八旗少女,且三年选一次。清宫嫔妃共分八个等级,即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和答应,前五级带有编制,后三级则无数量限制。</p> <p class="ql-block">秀女一旦入宫,便享受贵人待遇。而宫女则不是,她们首先是奴婢,要想升级,必须经过答应和常在两个阶段。宫女是一年一选,她们入宫后,主要是服侍内宫各位后妃。需要说明的是,宫女的挑选范围,是内务府所属三旗一般人家的女子。即清朝起家时,由皇帝自领的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他们中年满十三岁的女子,都要经过挑选,凡选定的,大部分到宫中做宫女。</p> <p class="ql-block">一般说来,宫女并无等级之分,但根据她们服务的对象不同,其实际地位也有所差别。比如,皇后身边的宫女,肯定比答应、常在身边的宫女,带有很大的优越感。在此期间,如果被皇帝看中,还可升为妃嫔。一般是入宫三年,或年满二十五岁,可出宫回本家,另行出嫁。</p> <p class="ql-block">到后来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因为汉人女人漂亮者太多了。就像顺治帝也无法抵挡这种美丽诱惑。所以后来汉人宫女甚至也可以当皇后,比如,嘉庆帝的生母就是汉家女——孝仪皇后。一个好听的解释是,清朝廷为了实现“满汉一体”的团结目标。</p><p class="ql-block">回过头看这件宫女,其扬眉吐气的精气神,与汉代蓬勃向上的社会气势相得益彰,看到这一点,才算您是基本看懂了内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