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古人云:“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慈,子必参商”,这句话是出自《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传说高辛氏二子不睦,迁于两地,分之参商二星。 说的是君主昏庸无能,残暴不仁,臣子就会投靠其他国家,甚至于敌对之国。做父亲的不仁慈善良,儿女就像天上的参商两星宿,永远不会出现在一起,既父子弟兄不和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又有一说:“: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为父望”。意思是国君是臣子的准则,国君于无道,做臣子的就可以离开他,投向别的地方。国家是人民的准则,国家混乱不上正轨,人民就奋起攻击,正如毛主席说的,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父亲是儿子的准则,父亲邪恶,儿子就远走他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君臣之间,君主要对臣子负责任,做出榜样,如果君主昏庸无道,臣子便可弃暗投明;父子之间,要以父亲为主,父亲要为儿子负责任,做出表率,儿子要听从父亲的,如果父亲不仁,儿子也可远奔他乡;夫妇之间,丈夫为一家之主,要负起责任,做出表率,妻子要随顺丈夫,但丈夫要是不走正路,妻子也可改嫁。</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看惯了多少兴衰成败,目睹了无数名人轶事,更加清楚地诠释了上面万古不变的道理!那些历史上的叛徒固然可恶,罪无可逭,但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原因,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因素。</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的甚至于是被逼无赖,走投无路,或者中计被俘,比比皆是!比如明末清出著名汉奸洪承畴等,其实当时的环境多少有些无奈之举了,喜欢历史的同学可以探究一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更不用说当今的父子关系,夫妻之间了,都被这个时代大潮冲击的体无完肤,颠倒黑白了。就算是大人物,我们耳闻目睹的不在少数,真是叛变时时有,忠贞鲜难求!只是他们的所作所为,扑朔迷离,一时难以分辨是非,只有等时光这把杀猪刀来判别是是非非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时候,就像这颗树,看起来还是枝繁叶茂,庞然大物,不过仔细端详,就知道它的根已经腐朽不堪,摇摇欲坠了。也许只需要一夜风雨,就会荡然无存!就看风雨来的迟早的问题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