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是个好书法。从书法专业角度看,她远远超过书法教科书上的名家,但在书法这个圈子里,此人无名可稽。</p><p class="ql-block">这样,我们就知道,好书法不一定出在书法圈子里,更不会出在社会热捧的书法大家身上。历史是,近现代更是。</p><p class="ql-block">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天灾人祸战争病疫性格命数气运遭遇,世界社会动荡无常,一张纸片能留存在世的概率少之又少;二是古人所谓“高书不入俗人眼。”好的书法作品是不受大众欢迎的,更别提今日放弃美学教培的国度。</p> <p class="ql-block">易安华(1900年—1937年12月12日),字福如,号济沈,1900年生 ,江西省宜春县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任第87师营长,战地升任该师522团团长。1937年, 参加淞沪会战,战地升任该师第259旅少将旅长。11月,奉命撤退上海。旋即率部投入南京保卫战,担任中华门右翼阵地之防守。12月10日,雨花台失守,中华门三面受敌,部队转攻莫愁湖。转战中,易安华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7岁。</p><p class="ql-block">这个书法作品是他写给妻子的绝笔信。</p><p class="ql-block">如果没有这个绝笔信,我们只能知道中国曾经有过一个叫易安华的英雄的抗日国军少将,而不得知道我们的近现代还有一个叫易安华的书法人。</p><p class="ql-block">国军易少将不朽!</p><p class="ql-block"> 甲辰大雪后郑世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