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携夫南游

朱虹老师

<p class="ql-block">这是一甲子姐妹情的延续</p><p class="ql-block">远在1965年,有这样一所历史悠久、名声远扬的女中,这里有这样一种传统——每年的初一、高一新生入学,对应的班级,例如初一(1)班和高一(1)班,结成姐妹班;对应的学号,结成“号姐妹”。于是,从小没有姐妹相伴的我,新奇而又激动的拥有了我的“号姐姐”常青———诗情画意的名字、高挑的身材、温暖的笑容,一下就扑进我的心里,再想想我的名字,总觉得有点“遥相呼应”。可能,这就是个“仪式”;可能,这就是个“传统活动”;可能,就是为了新生尽快找到“归属感”;……;不管别人,我是在意的、当真的、期待的…..。</p><p class="ql-block">下课遇到她我会向她笑,会悄悄告诉同学“那是我号姐姐….”</p> <p class="ql-block">随后经过动乱的年代、动乱的人,我们最初被神奇地分到一个纺织工厂,临开车的瞬间,我又被随着行李“扔到了”当年号称“小三线”的山里化工厂。</p><p class="ql-block">随后的几十年我们各自在不同的行业奋斗着、经历着、成长着,几乎失去了联系。</p><p class="ql-block">直到退休,在母校的百年校庆上,我们姐妹重逢!</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未见,当年是豆蔻年华,如今是华发添霜,但我们都依然没有陌生的感觉,依然是女附中北楼“号姐姐”拥抱“号妹妹”的模样!健康的身体、充裕的时间、共同的爱好、亲密的情感让我们重拾友谊和欢乐….</p> <p class="ql-block">母校的合唱团让我们可以每周相聚,台下唱歌享受,台上演出展示,感恩师恩,感受母校,焕发了我们心中的青春!</p> <p class="ql-block">把各自的老伴推上“前台”———我认识了才华横溢的方大哥,她认识了惜字如金的我家老高。我们一起享受田园风光,结识新朋友….</p> <p class="ql-block">姐姐一直想策划一次出游,终于在各种琐事的闪转腾挪后,于2024年11月18日成行了。计划是一次优哉游哉的慢享受,所以我们一致选择了软卧火车,第一目的地就定在福建上杭的金秋公寓,因为那里我去过两次,适合自由式旅行。</p> <p class="ql-block">福建是全国绿化面积最大的省份,上杭是红色历史和长寿并存的地方,不仅红花绿树,而且有灵动的汀江蜿蜒流过。毛主席诗词“…..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少年时我们就耳熟能详,如今身历其中….</p> <p class="ql-block">临江楼上招招手,阳明书院读读书;文庙门前致个敬,瓦子街头仔细瞧。</p><p class="ql-block">——如此开始我们“轻煮岁月慢煮茶”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小雨时断时续,不甘寂寞的我们穿行在密林中间,逛逛有“后花园”之称的“紫金公园”。</p> <p class="ql-block">本来五彩斑斓的花花叶叶,在雨中低垂、颤抖….</p> <p class="ql-block">人烟稀少的公园内,我们的声音惊动了鹅群,它们嘎嘎叫着向我们争先恐后飞驰而来———这些鹅的颜色柔和多彩,和我们北方的鹅不一样———看来游客喂食它们已经成为了常态,并条件反射地定格在它们“聪明”的脑海中。可惜我们随身空空如也,我们和鹅们对望着,最后它们聚头“开了一个小会”,失望地调头而去;留下了满怀歉疚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雨打的不仅是芭蕉,更是我们….</p> <p class="ql-block">来上杭,不能不去古田。又看到了那猎猎红旗路,绿绿油菜田。在新装的誓词台前重温誓词,和风雨中坚守的红军战士拉拉家常……</p> <p class="ql-block">“好汉坡”前又多了两条好汉!</p> <p class="ql-block">“客家缘”是个新展馆,是个言之有物、简明扼要的博物馆。把“客家”的概念和来源,图文、物、景地叙述明白。于是更加了解了土楼,理解了土楼,理解了“宗族”对他们的意义,理解了“宗祠”为什么重要。</p> <p class="ql-block">土楼或圆或方,围墙竟有一米二厚,外封闭,内敞开,俨然一个小城堡垒。可见以“客”为“家”,背井离乡,防兽御寇,是多么的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云水谣这个小村落因张大导演的电影而闻名遐迩。那参天粗壮的巨大榕树,那石板交错的茶马古道,那或急或缓的潺潺流水,配上那巨树下的竹椅,珠串般的石头断桥…..,看树枝亲吻水面,云天照进溪水,人跳跃在水面,真的如仙境、似梦幻…..</p> <p class="ql-block">看着农家大妹子“刷刷”削着水灵灵刚砍下的甘蔗,我第一次感到甘蔗不再“干”,而是“水灵灵”了,忍不住让她现榨两瓶甘蔗汁——果然清冽甘甜!看来以后运到北方的甘蔗,是入不了口了…..</p> <p class="ql-block">依依不舍云水谣,有机会再来….</p> <p class="ql-block">心心念念的茶山,我们终于来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带拐杖出游,事实证明———多余了———变得碍手碍脚。我们姐俩忙着拍照,腾不出手来拄拐杖,于是这成了二位老哥的“道具”。</p><p class="ql-block">看老哥俩笑眯眯的,有点老爷子的味道了哈!</p> <p class="ql-block">姐姐坐在陡峭的山顶边缘,我们都提着心呢…..</p> <p class="ql-block">装模作样,有点意思!我带的道具“茶女头巾”落车上了,不然一定更有风情。</p> <p class="ql-block">男同志做事认真,为我们提供了基本教学材料———什么是标准的“三叶茶”!</p> <p class="ql-block">路边绽放的小野花、迎风妩媚的芦苇、端庄的罗汉松都让我们感动,统统收入相机。</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茶山是用粉红色的樱花树“镶边”的,现在少数耐不住寂寞的樱花已经悄然绽放,大部分花骨朵儿依然蓄势待放,远看树端已呈弱弱的粉色。试想个把月后,碧绿的茶山被艳丽的粉红镶嵌,那将是一幅多么绚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小憩片刻,与茶山依依惜别….</p> <p class="ql-block">此前去过不少古城,基本上都是修复、重建后成为一个独立的“景点”,而汀洲古城却让我们感到了浓浓的烟火气——</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导航的标识处下了车,我看到一个小警察在匆忙的给一个挂牌院落门口的停的车拍照、贴条,我心里为该车司机默哀一秒钟后,赶紧问小警察:“哎!小伙子,古城在哪啊?”他打量我一眼,奇怪的说:“这就是古城啊!”“噢,不,我是说….,我们慕名而来看古城,应该看哪儿啊?”我有点怀疑我的表达方式了。他倒是明白了,说:“这院就是一个苏维埃遗迹,对面往里走是书院,往那边走有一个个城楼、城墙,再沿着河走有…..,坐公交车可以到杨成武故居….”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指点倒让我有点明白了:这个古城不是一个景点,而是一个活着的古城!就像有人在北京问你“哪儿是北京”一样,你只能告诉他“哪是故宫,哪是长城、哪是王府井….”</p><p class="ql-block">我们需要这样的指点…..</p><p class="ql-block">登城门楼的售票处服务员是专业旅游业人士,对我们这四位加起来三百多岁的老者,并没有因为免票而懈怠服务,相反,给了我们每人一张古城导游图,用笔标上主要景点,行走路线,饭店方位。一目了然!</p><p class="ql-block">行程有数,心里有底,溜达起来就轻松多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门洞里的大板凳也太豪横了——夏天避暑、冬天避风,就是个聊天、歇脚的社交场所。俺姐俩给守回门….</p> 古城的韵味都在背后了…. <p class="ql-block">沿城墙顺水而行,亭台楼阁,古树小桥,一步一景。</p> <p class="ql-block">这不,给我照出了金冠罩顶….</p> <p class="ql-block">你看巧不巧——纯正正从“纯正”下走过…..</p> <p class="ql-block">沿途的古迹和现代人的生活就这么穿插着,我们进文庙、拜孔子;过戏台,看牌坊;最终走进大门大户的“八喜楼”….</p> 二位爷有家主的风范了。 二位奶奶要登堂入室了! <p class="ql-block">“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p> 要拍成若隐若现更好… 姐俩喜洋洋 <p class="ql-block">这休息的一隅悠然自在…..</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十天已过,告别金秋,告别汀江———“下半场”的厦门,在等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厦门的七天六晚,我们选择了省心的方式———交给旅行社安排住宿和车辆,跟团游三天,路线我们定,其余时间自行安排。说实话这四个老头老太的自由度有点大,我还真担心厦门的小旅行社无法满足。</p> <p class="ql-block">入住“塔头”——一个比“曾厝安”更向东几公里的一个小渔村——全村几乎都是民宿和小饭店,不出两年,俨然就是另一个“曾厝安”。想轻松遛个弯儿,熟悉一下环境,实践一下“慢生活”,没想到下楼就让一个开“滴滴”的山东移民小伙子,貌似憨厚的蒙上了车,“五块钱带你们看金门”!我们想着“上当也不大”,就跟他去到一个视野好的路边,遥望对面最近的大担岛、二担岛。他还为我们拍下了这张照片。</p><p class="ql-block">接下来小伙子开始忽悠我们去“刚开放的老金门”。幸亏我曾去过离金门最近的“大嶝岛”,细追问,果然是此地,九年前是当地人带我们上的岛,现在旅行社也没有这条线,我们本也计划去一趟。于是我们在他带领下,与“登岛游”的“小旅行社”定了三天后的成行计划,并付了全天连车带游的400元全款。</p><p class="ql-block">双方都在暗自窃喜:他们喜不费多少口舌就拉来一车客人;我们喜不用费力再找途径了。</p> <p class="ql-block">清晨开始了我们的泉州行。大轿车在导游小赖的招呼下,三三两两地沿途“敛”齐了这个“泉州团”,一共20人。先看著名的“开元寺”,其中最著名的大概是那三块匾,而最最有噱头的是主殿正面牌匾上的四个大字如何读……</p> <p class="ql-block">我的感觉就是:哪里都是寺庙,庙里都有“大雄宝殿”,上面坐着的神仙熟悉又陌生…..</p> <p class="ql-block">古朴的塔和古老的树,把他们拍在一起觉得像是老两口似的“般配”。</p> <p class="ql-block">这是中国的“狮身人面像”….</p> <p class="ql-block">到泉州好像就是看“庙”来的,出了“开元寺”就奔了“少林寺”——南少林寺,听着有点意思,南少林寺也是少林寺啊,导游称它为“少林寺的南方公司”,让我想起了电视剧,想起了十三棍僧,想起了李连杰,想起那首动听的“牧羊曲”……,感慨人脑的跳跃式运行速度比计算机可快多了!</p> <p class="ql-block">写着错别字的大雄宝殿,巍峨的观音阁,亮丽层叠的廊顶,翘向蓝天的飞檐,都向我们展示着“少林南方公司”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棵据说神奇的宝树,围着它走一圈就能好运随身。我乖乖地走了一圈,老伴却笃定地说我“不虔诚”——知我者,老高也。</p> <p class="ql-block">终于找到了僧人们练功的“梅花桩”,比我想象的要细小许多,不够“威武雄壮”…..</p> <p class="ql-block">当年身轻如燕、单杠上翻飞的姐姐毕竟比我利索,被我扶上了“梅花桩”,我只单脚试了一下就彻底放下了上桩的念想,粗略计算一下,我要上去,不是一人“扶”能解决的,大概率要三人“架”…..</p> <p class="ql-block">有功底的人就是不一样,稳稳的亮相!我也试了一下,直立的瞬间,抢拍都困难…..秒倒!</p> <p class="ql-block">心有灵犀,不知姐俩看见什么了….</p> <p class="ql-block">简单的画面总让我有种岁月静好,花好月圆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唱起“少林,少林….”,不管南北,不问西东…..</p> <p class="ql-block">来一次蟳浦村,当一次簪花女——是去泉州的女子不可错过的良机。</p> <p class="ql-block">蟳浦村的大街小巷,不论男女老幼,几乎被簪花一网打尽。</p> <p class="ql-block">香火鼎盛的妈祖庙,俨然成为了一个“簪花美女拍摄基地”。我们姐俩几乎成为“孤立的另类”…..</p> <p class="ql-block">抵御不住花的诱惑和环境的压力,面对卖花老奶奶期待的目光(没准儿还没我们年龄大),我们让老奶奶给我们带上鲜茉莉花的手环,也算和“花”沾边了…..,结果就是一下午撸着袖子,举着胳膊….</p> <p class="ql-block">和两个簪花的小姑娘合个影,为我们和簪花留个念想,听说我们是北京来的,她们的照片会让北京人看到,小姑娘和老板都非常高兴,连续“咔嚓”了好几张……</p> <p class="ql-block">离开喧嚣的簪花市场,有点精疲力尽的我们来到了非洛阳的“洛阳桥”。</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以思乡情结命名的洛阳江和洛阳桥,是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齐名的四大古桥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跨海大桥,有千年历史,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腰酸腿疼的我们无力去丈量这近1公里的桥面路程,站在桥头顺桥远眺却是云天浩渺,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姐姐一溜小跑地奔向方大哥,方大哥笑得满脸灿烂,哪还见疲惫的痕迹?!</p> 一看就是放松状态…. <p class="ql-block">看着这些搁浅并拴住的小船,我理解了电视剧中施琅为什么坚持等潮出海征台。看来这个细节源于生活,不是无中生有。</p> <p class="ql-block">今天逛逛厦门市景….</p><p class="ql-block">早晨逛“曾厝安”就相当于“早晨逛夜市”,当然不会购物上当,但也注定一无所获。</p> <p class="ql-block">进村就看见开门不多的店铺,迎面就是“孙二娘….”,你敢吃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到了厦门就一再被推荐“沙茶面”、“沙茶X”,到底“沙茶”是个什么东东….</p> <p class="ql-block">竟然找到了我九年前住的地方,那时楼上住宿,楼下书屋+咖啡,很浪漫的地方;现在已经改成了“簪花”….</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干净美丽的海边,有点南国风味…..</p> <p class="ql-block">想起卞之琳的诗句“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p><p class="ql-block">———你在拍海边漫步,海边漫步的人在拍你……</p> <p class="ql-block">海边就是发呆的地方,不要辜负….</p> <p class="ql-block">姐俩自娱自乐:一起拍照,一起抒怀,一起发呆,还…还…一起玩起了“拍手歌”——童年的记忆,童年的情怀,童年的心,顿时弥漫身心。此刻,无与伦比的轻松、快乐、美好……</p> <p class="ql-block">常青—彩虹;彩虹—常青;难道不是上天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厦门不同于南方其他经济领先的沿海城市,厦门是文化底蕴深厚,文气浸润的地方。厦大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次无缘进校,在门口沾沾文气吧!</p> <p class="ql-block">集美学村是嘉庚精神的家园,衷心希望中国的教育多一些陈先生这样的纯粹者…..</p> <p class="ql-block">想放飞一下自我,后边的两个“监护人”都在吼着我们“别晃下去!”———兴致皆无!</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南普陀寺”,烟火缭绕,人声鼎沸。这佛门的“静、净”也是两难了!</p><p class="ql-block">摸摸狮子,沾点福气….</p> <p class="ql-block">抬头遥望双子塔,咋那么锋利呢?我不懂风水,这是冲着谁啊….</p> 法堂端正而庄严 <p class="ql-block">看到有“闲人免进”,僧人们隆重专门为其做法事的“有缘人”;看到有背着行囊,穿着咖色海青虔诚遥拜的众弟子;……</p><p class="ql-block">我更喜欢那古朴浑厚的匾额,上书“随缘”、“無我”…..,看来,“不忘初心”对谁都难…..</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所在——老院子。据说是为了给外国人展现中国、厦门悠久历史而建。</p> <p class="ql-block">老哥俩刚喝完北京的“二锅头”还不尽兴,这不,研究上厦门老酒了…..</p> <p class="ql-block">这条船不简单,从材质到防腐,值得研究….</p> <p class="ql-block">姐姐找到了自己初入职场的同行前辈,六十年前的纺织女工可是共和国的骄傲呢!</p> <p class="ql-block">我在和店铺老板“拉手还价”,那长袖管里的手指,真是一只一只的,非常灵动,让我不禁打了个“冷战”….</p> <p class="ql-block">这真是一间地面斜滑的房间,我们几乎连滚带爬,里面一个年轻的女孩适时扶住了我,我又接住了跌撞而来的姐姐……,这是在模拟海上行船吗?</p> <p class="ql-block">哼唱着“小小子,坐门墩儿….”,两个奶奶坐在灯笼下,台阶前…..</p> <p class="ql-block">要去鼓浪屿了!我们是跟团过去,不跟团当天回,自由玩耍,住岛慢慢享受。</p> <p class="ql-block">在鼓浪屿住一晚是最正确的选择。且不说避开了离岛高峰,避免了过度劳累,就是享受一下鼓浪屿夜晚也是值得的。接待我们的是个福建龙岩的姑娘,照顾我们四个老人,给我们安排了别墅的一楼,房间宽敞明亮,简洁舒适,小院清幽淡雅,晚上小楼门廊的穹顶,配上柔和的灯光,树影婆娑,饮一杯清茶,深吸口湿润的空气——这就是鼓浪屿了……</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最与众不同的可贵之处,本应是她的古建筑、她的精致的院落、她的儒雅文气;遗憾的是这些越来越难于寻觅。大多的建筑,主人不再,院落易主,重修成了各种不伦不类,经营成了全国各处都可见的“小市场”,只有教堂还大多维持着原态。</p> <p class="ql-block">花茶老板的热情,让我们逃也似的离开——因为不想买,怕辜负了人家的热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体育场旁边的街心公园,有马约翰的塑像。作为清华体育哥的方大哥自然倍感亲切。看着那句“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蒋南翔名言,我很自豪地说:我做到了!</p> <p class="ql-block">早晨上岛的游客不多,我们在“钢琴码头”目睹了“上货”的场面——</p><p class="ql-block">岛上是不允许有机动车的(除了救援之外)。这次有了观光电瓶车,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岛上的货物补给、垃圾清运都是靠人工拉运。这也是为什么不修通鼓浪屿的大桥、为什么限制登岛人数的原因。</p><p class="ql-block">一船“快递”到了,早早就有排着队的人力车等候在窄窄的栈桥上,人们用原始的传递方式,把货卸到一个个人力车上,人拉或推着,费力地走在斜坡的栈桥上,到了岸上再各奔东西…..</p><p class="ql-block">看着这些,作为游览、消遣的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趁着人少,太阳还不是太晒,向“日光岩”进发…..</p> <p class="ql-block">在爬山过程中,山上比过去添加了不少景观和缓冲休息处。</p> <p class="ql-block">在两位先生的护航下,我跟着姐姐一路攀爬,终于登顶!山顶上少有我们这样年龄的人,因而小小傲娇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吃完午饭,打道离岛!(顺便说一下,岛上有一家叫作“起灶”的餐馆,厨师的手艺非常了得,小炒做的绝不输大饭店。我们几个嘴刁的老家伙吃得是盆干碗净,真想跟着这个厨师一直吃下去。)</p> <p class="ql-block">和旅行社一联系,知道我们玩够鼓浪屿,想回来了,迅速安排了车辆在码头接我们,送回宾馆。这次我们对厦门这种小型零散人员的接待安排能力非常满意。他们每天都把相同要求的人拼在一起,这些人本来天数不同,前后不同,要求不同,人数不同,住处不同。他们每天晚上六点后会有第二天的导游联系你,从未有疏漏。他们就像打着一付麻将牌,要吃、要碰、要同花、要混色…..,最后还要胡牌。这种闪转腾挪,迅速反应,落实到位的能力,让我们佩服!年轻人真的不容易!年轻人真的了不起!</p> <p class="ql-block">金门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个放不下惦念。———</p><p class="ql-block">它是离大陆最近的岛屿;它是台湾的标志物;它是两岸始终维系的纽带;它是二十年炮轰主权宣示点….。他有太多的含义,亲也是它,仇也是它…..</p><p class="ql-block">我们乘着游轮行驶在看不见的分界线上,左岸是一排悬空的大红字,端正而庄严:“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右岸是一排白底红字,古朴而俊秀:“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还好,都是要“统一中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两岸渔民都虔诚供奉的妈祖,在这里是金身黑脸儿,面向大海,面向金门,守护着她的子民。有趣的是拍照时,她竟然和“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同框了。</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上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雕塑挺拔伟岸,日夜伫立在岛上,注视着台湾。你只有在海上才会看到郑成功的面庞,在岸上永远望其项背。民间一个传说,说只有你看见郑成功的脸,你才会成功。这可能也是游轮的销售秘诀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登上了大嶝岛,这里曾经被称为“老金门”,是当年国民党金门县的县党部。而我们这一代人更知道的是:这里是英雄三岛;这里是解放军的最前沿;这里曾炮轰金门二十年;这里不仅能打炮弹,还能打传单,还能打吃的;这里会打得血洒疆场,英雄辈出;这里也会隔日打炮、节假日停打、打前通知;…..;总之这是一个随着时间变迁、政策变迁而不断变迁的领地。</p> 男人们总是喜欢武器。 <p class="ql-block">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喇叭,曾经是大陆对金门对台湾最有力的武器,声音洪亮的女播音员曾是最优秀的战士。势均力敌,对方也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有意思的是,不久前,两岸这两位当年用大喇叭攻击对方的英雄战士,各自的巾帼英雄,在这个大喇叭下欢聚一堂,握手、相拥、品茗、拍照 、拉家常,倾诉一衣带水之情……</p><p class="ql-block">真不知道以后怎么给孩子讲这个故事…..</p> <p class="ql-block">岛上没有商品房,都是原住民,都是有民族色彩的建筑。他们有很多善良、淳朴民间故事和传说,他们有自己信奉的妈祖姑娘,他们的宗祠不是摆设,有人住,有人供,有人求助….</p> 这里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p class="ql-block">这里不是世外桃源,它有了巨大的免税店,我们买了金门的高粱酒和台湾的阿里山烟,这里填海造的厦门新机场,据说明年就会完成。再来时,可能真是不知道怎么讲这个“英雄三岛”的故事了….</p> <p class="ql-block">岛上最具盛名的是这棵独木成林的千年大榕树,它的气根都深深扎入地中变成一片森林。至今依然枝繁叶茂,大有再生千年的势头。只是这次这些许愿条把树挂得都看不到成林的气根了。但愿众生之愿不要累倒大榕树。我们告别之前也许个愿吧———愿大榕树枝繁叶茂,继续见证这些历史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厦门!再见了,福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