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到城市。我的回忆二

海神yxg

<p class="ql-block">         进城后的生活:</p><p class="ql-block">1960年下半年,我从孝感农村转到武汉市,</p><p class="ql-block">江岸区工农兵路的3920部队,开始了新生活,</p><p class="ql-block"> 我转学在我们部队大院外的新建街小学读三年级,刚从农村来到城里,有很多的不适应,首先我的语言多带孝感方言味。穿着也有乡土气。加上在农村因饥饿而行成的一付大肚子,在校内受到同班同学岐视。同学们笑话我是乡里伢,大肚子土里土气,讲的乡音难听,骂我乡里伢,吃巴巴。但我只好慢慢地接受和改变。</p><p class="ql-block"> 我初到武汉,吃饭是有了保障,每天按定量在部队家属食堂用餐,早餐是一两一个的二面馒头,(大麦面和小麦面混合制作的)一两稀饭。这比起我在老家没有饭吃的情况大有好转,但我的饭量大。这点东西根本吃不饱。时间长了,我才发现我们班上有个同学,就住我们部队东门口,他家是菜农,家中有很多的莲藕,他家每天都会把藕蒸熟后食用,我到他玩,他给过我一节耦品偿。我觉得很好吃,于是我提议,我每天用我的一个小馒头换他家的一节藕吃,他们愉快的接受了,就这样我吃一两稀饭,然后,再带上一个馒头,上他们家换一节藕吃,这样就可以基本吃饱了,他也高兴我也吃得饱,双赢!</p> <p class="ql-block"> 初到部队大院,我家住在小平房,和陈连沛是邻居。同时我和他住的是同一宿舍,因为当时的小平房,房间很小,一间也就十多个平房,没有厨房和侧所。厨房就在野外,卫生间是一栋楼一个公用侧所的。所以,家中人多了住不下,就让二家的小孩子合住一间房。</p><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在省柴油机厂上班,属硚口区,因为,当时电力紧张,各区工厂是错时上班的,我们住地是江岸区,工厂是周一休息。而硚口区是周三休息。工厂离我们部队大院也有点远,所以,母亲一般住工厂内不回家,只有周三休息才回来。我父亲在教学区(我们俗称新营房)上班,教学区和我们所住的家属区也有一定距离,所以,除了星期日休息回家外,平日一般也不回家,这样我就和陈连沛成了好朋友,他年龄比我大,学历比我高,我把他当成大哥哥,总在他们家玩,在他们家听收音机。最爱听小喇叭,每天会准时在收音机旁收听,一天不卯。</p><p class="ql-block"> 我一个人生活,完全是独立生活,我的一日三餐是在家属食堂用餐,我父亲每个月给我十元钱的生活费。粮食就是我自己的定量,好象是28斤吧。我就按这个标准来自己安排一个月的生活。当时我们在食堂吃饭,是在食堂自己制定一个月的规划,月底,食堂会发给每个用餐人员一张食谱。一张你个人一个月的用餐标准订单,我会填上每个月从一号到三十号,一日三餐的饭菜单,就是每顿吃什么菜,主食是几两米饭或是什么面食几个。28斤粮食就是一天九两。早餐二两,一个小馒头,一两稀饭,中餐和晚餐各三两干饭。有时也会吃个油饼,油香什么的,除了主食一天14分钱外,还有17分钱可以安排吃菜,这样天天除了吃素菜外,一周还可以吃一二次浑菜,但饭不够吃,每天食堂内有免费的用菜汤脱开水制的汤。这是不要钱的。可以多喝点这种汤充饥。</p><p class="ql-block"> 这个十元生活费可能是从61年开始的吧,60年正三年大旱,粮食很紧张。蔬菜也稀少,我记得每天就是订的三分钱一盘的炒老无油包菜叶。就这种菜也不是管够的。有时吃着吃着,饭还没有吃完菜就没有了,食堂餐桌上有免费的酱油供应,于是我就用酱油浇在米饭中吃。再加上喝点:“神仙汤”,也还是可以的。所以,那时一个月是不足十元钱的。 后来,我家老二出生了,母亲把我嫁嫁请来照顾,家中才有人开火做饭吃,但我还是在食堂吃饭。有时嫁嫁会问我在食堂吃饱了吗?我会回答吃饱了。其实我心里很想再吃点,但行动上不敢。我知道,我的定量在食堂,父亲定量也在干部食堂。家中也没有多的粮食。再后来又添了二弟,家中请了个保姆。三不知我也会加点餐,当然。我上中学后粮食也加了,由28斤变成32斤了。加上我到城市后,生活有了保障,肚子有点油水,饭量也随之有所减少了,再也不感到饿肚子了。</p> <p class="ql-block"> 也不知是从几年级开始,我和王金兰同学编到了一个班,她们家也在小平房住,就在我家后面一排房子,她是一位漂亮女生,学习成绩在班上名裂前矛,但我的成绩不行。所以,放学后,有家庭作业的话,我就爱上她们家去做,好让她教着我一点。这样一来我的作业也好完成任务,同时我也有个地方消耗课余时间,我还和她共同养了一纸合桑蚕,在我们那栋房子的后面有一颗不大的桑树,我每天负责爬上去采集桑叶。采集新鲜桑叶来喂养蚕宝宝。</p><p class="ql-block"> 那段时间,金兰开始学骑自行车,于是我就成了她的帮手,不意乐呼地跟在后面,扶着她的自行车后衣架,帮她把舵,她学骑车我就这样屁颠屁颠跟在后面奔跑。这也是一种童真的快乐吧!</p><p class="ql-block"> 大概是六二年底吧,我们家搬家到大平房十六栋去了。同时陈连沛家也搬到十六栋,我们住在中门口,他家在东门口。我的邻居是金竟,所以,我和金竟就二个人住了一间房子,那时同住十六栋的还有黄兵家,朱清华家,毕四娥家,陈军贤家,谢秀丽家,朱凡家,齐海武等人的家。还有几户记不清楚了,我们家和金竟家共用一个厨房,我母亲常和金竟妈妈发生矛盾,吵了几回架,谁也不服谁,闹得很愉快,在一起也比较尴尬,幸好时间不长金竟家般走了,换了和李春汉家做邻居。这样一来,就不用和金家吵架了,我们和春汉家共用一个厨房,二家关系处理得非常好,李叔叔和苏阿姨对人非常和蔼可亲。到十六栋后,我们家就再也没有动过,陈连沛家后来又搬回小平房去了,齐海武家也搬走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大平房我结识了新朋友,玩得好的有十三栋的“史胖子”(史宝恩),小平房的“马虎子”(胥绪湘)和“臭国华”,(曾国华) 还有“马家辉”(张连成),“媒婆”(梅跃文),“强盗”(陈军贤),“黄牙伢”(郑跃东),这时王金兰家搬那儿去了,我不知道了,慢慢也失去联系。陈连沛家也去得少了,因为,史胖子小学五年级时和我一个班,这人聪明动手能力也强,会些无线电知识,我也非常热爱无线电,因此,我成了史胖子的终实粉丝,虽然他比我小,但我就是崇拜他,成了他的跟班,他到哪里我到哪里,他做什么我也做什么。我和他从六五年开始玩无线电,我们从简单的矿石收音机开始,到后来装晶体管多管收音机,因为玩这东西是要有钱做支持的,但我们又没有钱,我们是想方设法的搞钱,捡破烂。节约生活费,到耙场挖弹头捡弹壳换钱,反正是想法搞钱买无线电元件,另外,我们俩还到处跑交电商店淘便宜处理品元件,六六文革大串连,在外串连也尽量节省开支,留下钱在外淘了点元件回来。 最后,宝恩终于装成功一部晶体管四管的收音机,整机元件装在一个塑料肥皂合中,小巧玲珑,美观大方,这可乐坏了他,我也跟着分享着他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我们常上旧货市场淘这种处理品元件</p> <p class="ql-block">当时就装这种线路四管机</p> <p class="ql-block"> 我们家和史胖子家不住一起,我住在十六栋,他家住在十三栋,他的家就在我们这栋房子后面的西边与我家并排而立,平常我爱到他家去玩,但他父亲不喜欢我和他家胖子在一起玩,他认为我们是些玩物丧志的小孩子。所以,我和胖子决定,利用学到的无线电知识,在二家之间装一部电话,说干就干,我们用在废旧物品店淘得的旧电器。拆下的漆包线做电话线,用从商店购买的便宜送话器和授话器做电话机,硬是在二个家庭之间,架起了一部简易电话机,并且可以通话了。漆包线比较细,我们将它顺每栋房子后面的屋沿排水沟,向前架设,先从他们十三栋将线飞架至十五栋的后面排水沟,再顺着排水沟一直向着十六栋方向前进,再飞过十五栋到十六栋。一直通到我家的后窗户进室内,安上一个倒顺开关,接上一个小手电用的灯泡,连上我们用送话器和授话制作的简易电话,要打电话,就向对方发送信号,对方家的灯就会发亮。接到对话的信号后,将倒顺开关反向合上,就可以进行通话,平时不通话就把倒顺开关反向推上。不过我们架的这种漆包线架的电话线,虽然很细,也比较高,一般不容易被人发现,但还是有于我们为敌的小孩子发现,他们几次破坏了我们的电话线,我们只好重新架线接上。</p><p class="ql-block"> 为了检验我们的电话机性能。我和史胖子二人还带上这种简易电话,爬上我们部队办公室大楼的房顶。因为,部队总机室就在这栋楼,从总机室出来的所有电话线都在楼顶的屋沿沟内排例摆放着。上去后,我们二人分工合作,一人将二根邦着大头钉的电线,在总机室出来的电话线上扎试,就是先将大头钉插入任何一根电话线不动,然后,再用另一根线的大头钉去插试别的线,当二个带大头钉的线插对了一对电话线,就可以通话。我就负责插线,史胖子负责监听,我插呀插。终于听到胖子耳机内传来的总机女兵的声音,“喂,请问你要哪里”听到这声音我人二 兴奋极了,同时也吓得不敢吭声,听了总机二句问候,赶紧拨下线路大头钉,悄悄地跑下楼,赶紧离开大楼,灰溜溜地跑回了家中,害怕被部队战士发现。回家后,我们终于发现,我们这简陋土电话能管大用了。后来,发现没有什么动静,我们的行为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于我们胆子又大起。我们又在晚上悄悄爬上房顶,去偷听过二次电话。但再后来就不敢多去了,怕时间长了会被发现而被人捉住。这事在后来部队办家属子女学习班时,还成了一桩罪名,就窃听军事密秘,这是后话。</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们当年制作电话的器材</p> <p class="ql-block"> 有一段时间,部队大院在大搞基本建设。在红楼后面盖服务社,澡堂,理发室和小灶食堂。当房子盖成一层半后。工地成了 我们的儿童乐园,我们一帮子弟天天放学了,无事就到未俊工的空房子里嬉笑打闹,捉迷藏。后来,用于澡堂子的锅炉运到了现场,我们还爬到锅炉中玩,有一天,我父亲打我比较重,我跑出家门就躲在锅炉中不敢回家。在里面我看到父亲在外面到处找我,我就是不敢出来,晚上,我还跑到红楼进门的楼梯口下面杂乱物品中躲了起来。硬是一晚上没有回家,可这事以后,我就生了一场病,得了“伤寒”,生病后,父亲把我送到新营房住院,原本住院应该有好吃的, 亲戚朋友来看我,会买点水果什么的,可我偏偏得了个不能吃东西的病,每天只可吃流食,天天就是喝稀饭,或者是喝藉粉糊糊,等病情略有好转,能进食时,我又出院了。真是没有口福呀。</p><p class="ql-block"> 后来,澡堂子锅炉房旁边的大烟筒高高耸立着,于是,我们一帮发小就打赌看谁敢爬上去,大家就开始比谁爬得高。我没有爬上最高顶,但也接近顶端了。</p><p class="ql-block"> 我在新建街小学上学时,有好几个部队家属是我们学校的老师,我父亲平日不在家,一到星期天回家,常会听一些家属老师向我父亲告我的状,特别是红楼的石老师。她就爱说我怎么学习成绩不好,怎么怎么淘气,因此,我父亲就会用皮带抽打我一顿,因此,我最不喜欢过周末,见到我的父亲,就象老鼠见到了猫。同时也最不喜欢石老师。</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们幼儿园在搞什么基本建设时。在院内草坪堆了不少红砖,于是我们一帮发小就跑到幼儿园去玩,一天我们在一起玩仗的游戏,我和国华在相距不远的地方,各自用红砖磊了一个圆圈当作碉堡工事。于是 我们再各自捡些碎砖当武器。然后,我们躲在碉堡用碎砖相互攻击对方。二人玩得正欢,忽听国华在碉堡内一声大叫,唉呀!</p><p class="ql-block"> 只见国华手捂着头站起来。好象在流血,我感觉得不好了,他一定是被我打破头了,我赶紧跑到对面去看望国华,幸好幼儿园离咱们部队卫生所很近,我赶紧扶他去医院作包扎。在医院把伤口处理完后。我给国华讲,这事千万不要告诉你父亲,母亲说是被我打的,就说是你自己不小心摔倒碰的,他也答应了,然后,我们就各自回家了。我回家不久,就见梁阿姨拉着国华来到家,梁阿姨来时,我父亲母亲均不在家,都在上班,只有我外婆在家,于是梁阿姨向我外婆投诉到。“看看你家小孩子把我们国华打的头破血流,他是用砖头打的,这要是一下打死了怎么办?”我外婆连连陪不是,说:“等他父母回来一定让他父母好好管教他。”当时我心里很是恨国华,咱们不是说好不告诉大人的吗,怎么一回家就把我出卖并和母亲找上门来呢?梁阿姨说了一会就拉着国华回家去了。这事我只是当时很生气,但过后我们还是好朋友。</p><p class="ql-block"> 我和宝恩,国华三人是最要好朋友,经常在一起玩耍,嬉闹。有一天我们三人在一起卖废品得到二角钱,玩累了后决定用这笔“臣款”买一瓶汽水过把瘾,我们买到汽水后,就来到我们十六栋前的东头。三人你一口我一口的把这瓶汽水分享完后,为了纪念这有意义的一事件。我们掏出小刀在我们房头围墙边的一颗大法国梧桐树上,刻上了一行字“我们三人今天喝汽水一瓶”。在那物资贫乏的年代,人们的生活都不富裕,三人能喝瓶汽水也会让我乐得行。</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们的玩具也很少,都是自己制作的,当时,玩得最多的要数弹弓了,有的人用木头制作,可以打石子,威力较大,但材料不好找,有此弹弓的人极少,多数人是用铁丝制作,铁丝制作的弹弓有二种,一种比较简单点。有一种复杂点,内似手枪,还有扳机可以扣动扳机发射子弹,这种弹弓的子弹一般都是用纸折叠而成的,威力不大。             </p><p class="ql-block"> 我们部队教学区(新营房),离我们住的机关和家属区大院有一段距离,我们部队那时每周至少要放一场电影,先在我们机关家属大院内放,然后,再到空军医院,新营房教学区放。但我们这帮孩子对电影特爱,不论放什么电影,不论放几场,我们都必需到场观看,每当在新营房播放时,我们大院一帮孩子就会结伴前行,到新营房必需经过新营房前门外的一片菜农的居住地,这些菜农的子弟嫉妒我们的优越生活,会在我们经过他们居住区时,用弹弓偷袭我们,开始我们没有准备,会吃亏,后来,我们会用我们的弹弓反击他们,仗着人多我们跑步通过。再后来,我们在用弹弓打鸟时,发明了一种叫“铁溜子”的武器,就是用铁丝代替纸张用来制作的子弹,这东西威力很大,用它来打鸟,枪法准的,一打一个准。胖子的弹弓就打得很准,他发现的麻雀很少能逃脱的,往往是被打得皮开肉绽,倒地身亡。后来,我们用这种“铁溜子”和菜农子弟作战,打得他们哭爹叫娘,再也不敢象以前那样气焰嚣张了。我们再通过菜农居住地就安全多了,但天黑我们还是不敢单独通过。因为除了看电影,我们有时也会有一二个人去营区打乓乒球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就象这样,和菜农子弟开战。</p> <p class="ql-block"> 在们部队大院内。住平房的都是中层干部家庭,住红楼和白楼的,都是部队领导干部的家庭,这些领导的孩子,很多都是在“八一”子弟学校上学的,他们和我们普通干部子弟子女有些格格不入,我史胖子,国华,郑跃东,陈军贤,就和红白楼的刘杰,朱建国,牛湘沙等人为敌对关系,有一次,双方矛盾加深,双方约架,我方由史宝子找了社会上一成员,刘杰方找大院子弟袁克力,在工农兵路兵站门口打斗,我和史胖子前去观战,结果是我方败下阵来,不欢而散。 现在回想起来就觉得好笑,我们于刘杰的矛盾,让二个不相干的人在那里大打出手,真不知他们为什么?</p><p class="ql-block"> 一次,我和陈军贤,郑跃东等人,到黄浦路长江去游泳。回家后,陈军贤这小子把这事告诉了我的父亲,父亲听到气急败坏,用皮鞋和皮带狠狠的抽打我,当时,是我外婆看不过劝说他,不要乱用东西打人,要用扫地的竹扫把条打,打不坏还痛。这样我才免遭毒打。</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们在大院内,为了做弹弓子弹,我们在幼儿园碉堡那里,偷剪了不少铁丝网,我们用那铁丝做弹弓子弹,有一天我和史胖子到江岸货场去玩,就带着这种铁丝。我们看到火车来了,把铁丝放到钢轨上让火车去压,等火车开过后,我们马上跑去把铁丝捡起来看,结果发现铁丝被压得非溥如刀片,于是,我们就用这种铁丝刀当刀用, 在车站玩的时间长了,发现货场有一种溜放车,就是货车在这编组时,把列车拉上溜放台,然后,再把车箱一节节摘下让它从溜放台自己往下溜放到各行车道,重新编组发车,觉得这种溜放车好玩,因此,我和胖子常会爬上去玩。一日,胖子,我,还有马虎子,一起来到江岸货场爬火车。我们三人爬上一列慢慢开行的货物列车,我们以为是上溜台的货车,三人高高兴兴地在火车上谈笑风声,火车轰隆隆地开着,不一会,火车速度明显加快,但并没有引起我们注意,我们还在等待着溜放,列车越开越快,一会我们看到火车开到了卢沟桥边了,这才发现不妙,这列火车不是溜放车,是出站正常行驶的列车,于是我们就急了,准备跳车。因为,我们三人同在一个车箱,挤在一起跳车不方便,史胖子就他艺高人胆大,立马从我们这个车箱跳到后面一节车上去了,他率先从那节车箱跳下去了,我是第二个从我们这节车箱慌慌张张跳下去的,我跳下来的位置就在卢沟桥头。跳下后,我爬起来一看,还好,只是脸上略有擦伤。没有什么关系,当时,也没有看到胖子,于是我顺着铁路自己回家了,胖子跳下后毫发无损,他先回家,马虎子最后一个跳下来,他就没有我们幸运了,他跳下后将头摔破了,当时是头破血流,他忍着疼痛,自个儿走下铁路,找到黄浦路上执勤交警,请求帮助,后来是警察将他送去医院包扎的。</p><p class="ql-block"> 回部队大院后,这件事轰动了整个大院,在后来的一场电影放影前,部队将我们爬火车的事制作成幻灯片,说我们三人是看了铁道游击队的电影后,为了学习飞虎队员的爬车本领,跑到车站去练习爬火车,结果,摔得头破血流的。让别人千万不要学我们,这下我们三人可算是出了名了,成了有名的“飞虎队员”。</p> <p class="ql-block"> 记不清是64年还是65年,部队大院在新营房修建游泳池,新建的是一个标准游泳池,一是供部队学员训练用,二也可供家属子弟娱乐用,长五十米,宽二十五米,分深水和浅水二部分,署假其间,部队家属委员会鼓励我们子弟中大点的孩子,到泳池工地去打工。并可以每天给我们发一元五角钱的工钱。这对于我来说可是天大好事。一是可以和大家一起干点正事,二是可以赚到不少工钱,所以,我就积极参加了,开始是乘座部队十轮大卡,到聂口部队仓库去拖红砖。因为路程较远。还要慢慢装车,半天时间是回不来的,中午还要在仓库里吃顿午餐,是要我们自己带干粮在仓库用中餐的,当时,参加这项劳动的有,我,陈连沛,王利芬,朱玉分,吴莲莲,还有几人我就不记得了,中午大家都是带的馒头在那吃,由于我们家请的保姆不会做面食,她给我做的馒头面没有发起来,做出的死面馒头,难看又难吃。中午我都不敢拿出来让发小们看到,躲在一旁悄悄吃掉。</p><p class="ql-block"> 拖了一段时间砖后,砖拖够了不用再拖了,就让我们在工地筛沙子,干些其他杂活,到了游泳池倒地坪的时候,往往晚上还要加班,我也参加加班,反正我回家也没有事,加班也是筛沙。到了晚上十一点还有加班饭吃。每人一碗肉丝面,这是我平日很少能吃到的美食,所以,吃得非常开心。一个假期结束,我赚到了四十多元钱,领到工钱非常高兴,我自豪的将钱一手交给了母亲。</p><p class="ql-block"> 游泳池建好后,我们部队组织的夏令营,就会组织我们发小到游泳池去学游泳,不会的同学在浅水区练基本功,会的同学就要围饶游泳池练距离,一圈下来是一百米。因为,不是一整圈。只是在深水区转圈,不到浅水区妨碍别人学游泳。要求大家要尽量多游几圈,练好了将来好参加市内组织地横渡长江的活动。我当时游泳还行,因为我小时在农村老家就常到河塘中游 泳。只是姿式不正确,主要就是狗刨式,经过这次游泳池内叔叔们的指点,我学会了蛙泳和仰泳,也能游到二百米远。但我确没有能参加,我们部队组织的游泳队,去参加市内组织的横渡长江活动,因为,我放署假后被我父亲把我送回农村乡下劳动去了。</p><p class="ql-block"> 除了游泳 ,部队夏令营还组织我们,在院内开展各种棋类活动,有象棋,军棋,跳棋,还有乓乒球,这些活动在部队小俱乐部内进行,足球,蓝球活动就在小草坪开展,还组织我们搞射击瞄准练习。瞄准练习就在大草坪开展。练了一段时间瞄准,就让我们到新营房耙场进行了实弹射击。</p> <p class="ql-block"> 那次我参加实弹射击,叔叔给每人发三发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子弹,按规定程序装弹完毕。就听指挥叔叔发口令说:开始射击。于是我屏住呼吸,瞄准耙心,扣动了扳机。只听呯的一声,枪拖使劲朝后一击。不过我知道这枪有后座力,我把枪托紧紧顶住,没有受到冲击,于是我又接连扣动了二次扳机,将三发子弹迅速发射完毕。就等报耙的叔叔报耙,只听报耙说:九环,九环,十环!哈!共打了二十八环,成绩优秀。听后我可高兴了,多少天来的练习没有白费功夫!</p><p class="ql-block">                      余新国          2023.7.16</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