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颍州府插花庙是一个有两千年历史的古镇,这里有“四个一”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一个美丽的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淮北平原上有一个风水宝地,名叫“吕家铺子”,她就是插花镇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2016年前,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刘秀起兵讨伐,兵败单骑逃命至“吕家铺子”,昏倒在一口水井旁。</p> <p class="ql-block">此时,一位头插鲜花的村妇,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从旁路过,见状便上前施救。村妇向附近一家饭铺讨要了一碗汤水慢慢给他喂下,又从水井中提了两桶水,为刘秀擦拭降温,并饮喂刘秀的战马。</p> <p class="ql-block">刘秀苏醒后,问其姓名以图报恩,村妇一边答道:“人命天定,你能活过来那是天数,不需报恩”;一边随手将大一点的孩子背上肩头,用手拽着小一点的孩子转身要走。她这一有悖常理的举动让刘秀十分好奇,追问道:“你应该背小一点的孩子啊!”村妇答道:“大一点的孩子是邻居家的,他父母因战乱而死,我一定会善待这孩子。”刘秀深受感动,在没有任何信物的情况下,望着恩人头上插着的那朵鲜花说道:“以后若汉军征战到此处,请在您家门头上插一朵鲜花,确保您家毫发无损!”。</p> <p class="ql-block">公元22年,刘秀其手下大将邓禹在此准备与新朝军决战。这位村妇得知消息后,悄悄地通知大家连夜在门头上插上一朵鲜花。第二天汉军看到每家门口都插有一朵鲜花,于是易地决战,“吕家铺子”免受战争涂炭而得以保全。</p><p class="ql-block">不久,该村妇仙逝,老百姓自发修建了一座庙宇,将这位头插鲜花的村妇塑像供奉在庙宇内,民间尊称这座庙宇为“插花庙”,尊称庙里的村妇塑像为“插花娘娘”。</p> <p class="ql-block">公元25年6月,刘秀登基称帝,派人到“吕家铺子”寻访这位村妇,以报救命之恩。得知村妇已经离世,便赐金花一朵,于农历二月十九举行盛大的插金花仪式。后来,这一天慢慢演变成插花的传统庙会,插花的地名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这个传说告诉我们:一是战争很残酷,和平是珍贵的。二是“插花”两个字是刘秀嘴中说出,插花镇是御口亲封的“皇镇”。再次,插花是一个“好人有好报”的地方。四要诚信至上。因为“插花娘娘”和邻居兑现了百姓之约,刘秀和百姓履行了君民承诺,所以“插花娘娘”才能永驻人们心间,刘秀才能成就帝王之业。</p> <p class="ql-block">阜阳全地区第一座农村影剧院,始建于1974年5月1日的插花影剧院。</p> <p class="ql-block">当时为了建影剧院,插花、冉庙两个乡镇的群众每人兑5毛钱,加上上级拨付资金,一共凑了30多万元。</p> <p class="ql-block">影剧院大门朝西,立面左右呈中轴对称,中间高两边低,主楼高耸,典型的苏联式建筑样式。左边窗口卖票,右边小门是入口,中间的大门是出口。</p> <p class="ql-block">插花影剧院主要用于放映电影。新到的电影胶卷在阜阳市内一轮放映单位放过之后,转到插花等二轮放映单位,一毛钱一张票。</p> <p class="ql-block">影剧院还能演戏。常香玉、马金凤、海连池、牛得草、张宝英等豫剧名家都曾带戏班来这里演出。</p> <p class="ql-block">1983年放映彩色电影《少林寺》,方圆十多里的群众都排队来看。</p> <p class="ql-block">影剧院成为了插花古镇的历史缩影。</p> <p class="ql-block">影剧院如今还在提高农村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p> <p class="ql-block">一所百年名校——插花中学。</p> <p class="ql-block">插花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据《阜阳县志》《阜阳县志续编》记载,学校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同治和光绪年间。</p> <p class="ql-block">清同治九年,董志诚力倡教育救国,捐地115亩,于插花集兴办崇实蒙塾,后又说服族人捐祠产300亩开办崇实义塾。</p> <p class="ql-block">1908年董志诚之子董帷书将崇实蒙塾、崇实义塾改为崇实学堂;1941年4月,董帷书、潘善斋、董曦之、董仲超等校董会成员呈请政府,将崇实学堂改为“安徽私立崇正初级中学”。</p> <p class="ql-block">1961年创办高中,是阜阳县和阜阳地区农村完中的龙头学校。</p> <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60年代的校长,由阜阳专员公署教育局副局长兼任,1965年的高考升学率达67%,被誉为“淮北教育一枝花”。</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插花中学教学设施齐全,有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大型计算机中心和语音室,有藏书数万册的图书馆,有崭新的拥有300多个座位的多功能阶梯教室。</p> <p class="ql-block">教学质量优良,每年都有几十篇教学论文获市、省、国家级奖,或在报刊上发表;该校教师也多人多次获得各级各类教学奖项,获得过数学市一等奖、省一等奖,国家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教工宿舍。</p> <p class="ql-block">插花中学的的校名可是郭沫若副委员长1958年亲笔题写。</p> <p class="ql-block">郭老一生只为全国72所大、中、小学题名,插花中学有此殊荣。</p> <p class="ql-block">1928年修筑的阜(阳)蚌(埠)公路通过古镇中央,带动了插花的经商业繁荣,也推进了饮食业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一碗美味的牛肉汤。</p><p class="ql-block">相传,插花牛肉汤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其创始人为高建才父子。高建才原是屠户,以宰牛卖肉为生,因所剩牛肉不易存放,多次尝试秘制配料,熬制高家牛肉汤。</p> <p class="ql-block">开枝散叶,历经传承,高家牛肉汤成为古镇的一张名片。</p> <p class="ql-block">高家后人既有秘方相传,又各自创新发展。阜阳市区上百家插花牛肉汤馆,最正宗的还是插花高家牛肉汤。</p><p class="ql-block">在插花镇上,高家牛肉汤馆群星闪耀。</p> <p class="ql-block">一头1500斤重的黄牛,宰杀、剥皮、破膛、去骨,大概可以出700斤肉。</p> <p class="ql-block">这些牛肉被分成四大块,漂洗干净,放入大锅中,加上水和秘制配料,要足足煮上8到10小时。</p> <p class="ql-block">顾客点餐后,店家就把粉丝和牛肉片往锅里一烫,没多会儿,捞出来浇上牛肉汤、洒上香菜,就是一碗正宗的插花牛肉汤了。</p> <p class="ql-block">味美量足,再加上一个烧饼就是美美一餐。</p> <p class="ql-block">岁月更迭,高家牛肉汤也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三毛、五毛、八毛一碗,变成了如今的每碗15元到30元不等。</p> <p class="ql-block">一碗汤也有了注册商标。</p> <p class="ql-block">高文彩老爷子给全国劳模吕东阳当过文书,有幸与1960年来阜阳县视察的 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同框。长孙高明星,凭借一碗汤也走进了阜阳市人大的会场。</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十年代,淮河防洪的重大工程茨淮新河开挖。茨淮新河全河段分4级控制,建有茨河铺、插花、阚疃和上桥4处枢纽,当时有3处在阜阳境内。为建好茨淮新河,阜阳地区12个县、181.55万人次的民工先后参与其中。</p> <p class="ql-block">茨淮新河全长134.2千米,是建国后最长的人工运河。茨淮新河灌区被列入国家大型灌区,灌溉面积21.23万公顷,受益范围涉及阜阳、亳州、淮南、蚌埠等4市的7县。</p> <p class="ql-block">经济推动古镇的发展,插花成为了副县级的建制镇,并被国家批准为全国重点镇,小镇的居民安居乐业。</p> <p class="ql-block">市场一撇。</p> <p class="ql-block">明日的插花会更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