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代“三先生” 取义成仁泽万民

自然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按: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我三爷的故事。三爷和我爷爷是亲叔伯弟兄,他们从小在一个锅里吃饭长大。三爷是凭一己之力改变了长峪村及其方圆几十里村庄命运的典范!正是由于三爷当年的努力和无私奉献,在抗战期间就在村里办起全离石县的第一所高小(小学、完小),使长峪村及其周围几十里村庄的孩子教育,不仅在战乱中没有受到影响,而且比以前还大大进了一步。长峪村也由此成为远近文明的“文化村”。可惜的是,今天在册人口仍然有上千的长峪村,连小学和幼儿班都没有了💔💔💔想起来真是无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长峪村勤忠都一甲</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人物典范之四</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又是一代“三先生”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取义成仁泽万民</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献之遗照</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长峪村勤忠都一甲东沟一支,曾经出过两位“三先生”,第一位为我近一代的祖先张继录(见本家谱 页《人物典范》一章《耕读传家 始得兴隆》一文),第二位为近六代的张荣廷。张继录为张荣廷的直系祖先,二人虽然相隔160余年,但均为十里八乡所称颂的“三先生”,足见我长峪村勤忠都一甲张氏家族在历史上的荣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荣廷,字献之,为张继录第六代孙,张玉琦之孙,张长龄之三子。清光绪22年(公元1896年)出生于山西省柳林县长峪村。20岁以前,献之受父亲教导,多读四书五经及其古典文学,在弟兄三人中,读书最多,被乡人尊称为长峪东沟的又一代“三先生”。献之20岁与下庄村刘长荣之女刘素贞结婚后,又在岳父的资助和倡导下,就读于基督教会在本省汾阳办的学校(相当于现行的高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献之一生志存高远,淡薄名利,品德高尚,吃亏为福。在婚后两年内父母相继去世后,献之弟兄三个开始分家。献之主动提出自己不计划以种地为生,让两个哥哥分到能多打粮食的近地、好地,而他只要离村子很远的、不能用牛耕的陡坡地。当时主持分家的家族兄长感觉这种分法太不合理了,但在献之的一再坚持下,两个哥哥推让不过便尊重了献之的意见。</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献之妻刘氏遗照</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献之在汾阳基督教会学校毕业后,受汾阳基督教公理会委派,后先在临县曲峪镇等地从事教会工作。由于从小受传统文化教育和尊君报国等思想的熏陶,献之意识到外来的基督教并不可能拯救中华民族,为此不到三年即毅然脱离教会,转而涉足于教书育人工作,先后任教于薛村、穆村、杨家坪等小学。后又鉴于各方面的原因转从政,在临县、石楼、汾阳、中阳等县的一些地方任区公所助理员,在汾阳任区民政助理员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受当时“实业救国”观念的影响,1929年,献之辞去公职,和其堂弟张荣印及郝家庄村的张全忠、张全元合资,在柳林镇开办了一个以“荣全成”为名称的商号,主要经营服装、百货、杂货等。货物均以1.5%的微利销售,深得柳林三川、南北两山众多乡亲们的信赖,也吸引了大量的回头客,商店每天顾客盈门,生意兴隆。为了提高“荣全成”商号的声誉,扩大经营,无论长峪村的人还是其他的亲朋好友,只要钱紧,献之均允其赊账购买。</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令村人称颂的是献之事业发展后不忘奉献家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献之在外拼搏稍有结余后,便自掏腰包,亲自主持,斩崖凿石,修通长峪村口至圪叉以沟长达五百余公尺的通行大道,并在村口和圪叉以沟口建起石两座拱桥,结束了历代夏涉泥水、冬被冰封的难行之苦,方便了乡亲。这些石桥至今还在服务着长峪村人。献之热心于公益事业的这种义举,远近闻名,为乡人所钦敬,成为代代相传的佳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未料到,由于阎锡山与冯玉祥、李宗仁等倒蒋失败后逃至大连,阎锡山政府所发行的钞票全部作废,献之所经营的“荣全成”商店所卖下的钱全部成了一堆废纸,难以继续坚持,最终被迫关门。而外欠货款尤以长峪村的为最多。在股东清账时,这些欠款自然而然就都划到献之名下。当时有个叫高林海的人主动提出来要替他出去要账,献之说:“赊账的人都是些穷人、老实人,并不是赖账,而是没钱给不起。只要大家都能度过这兵荒马乱的年月,比甚也强。”于是他拿起欠款的账本毫不犹豫的扔进火里,全部烧掉。由此可见献之的高尚品德和为人大度。</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侵占我国大好河山,献之投身于抗日救亡工作,受聘担任离石县粮服管理供应处处长、县供给部主任等职,负责抗日军队的粮食、服装筹备供应等工作。鉴于抗战中学校屡遭破坏,而献之又有从教的经验,故又受聘担任离石县政府教育科长职务,从事全县教育事业的整顿恢复。</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抗日战争中渴望取得知识的流亡学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当时,国民党离石县党部的部分分支机构,为了躲避战争移住长峪村。为了与日寇争夺文化阵地,拯救中华民族,献之组织一些有文化的知名人士回到长峪,个人出资买下了槐树坪的一院房舍,在长峪村创办起当时离石县境内第一所两级小学校(初小、高小),这在民族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且处于兵荒马乱的当年,也算是一个县里的“高等学府”。当时聘任较有名的教师有柳林清朝拔贡贺雨亭(贺昌之父)、穆村贾万忠(贾浪平之父)、下眉子的张书探(中阳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习厚之父)、长峪村张福玲(张荣枫之父)、张荣耀(快大之父)、贯头村的刘成林等。长峪高小吸引了周圆几十里的青少年,使不少在日寇铁蹄下失学的青少年和不愿接受日寇奴化教育的学龄青年,受到正规的中华民族传统教育。同时献之还在长峪村设立了教学师资训练班,对全县有志于教育工作的人进行了培训,为恢复和整顿全县教育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跨越阶层的必备条件。长峪村在近几十年来一直被方圆几十里称为有名的文化村,正是由于在献之的努力下,长峪村培养出来的这些教师和学生,后来不少人都走向抗日前线,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解放初期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长峪村归属的中阳县几乎每一个单位都有长峪村人或者在长峪村学校毕业的人。而能在城里立住足,就能使后代比在农村有更优越的条件接受到城市教育和熏陶,这是长峪村至今为止在外工作的人比其他村高很多的重要原因。因此可以说,正是由于献之当年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才改变了长峪村及其方圆几十个村以及不少家庭数代人的命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同时,受献之教书育人理念的影响,献之的后辈中有16人从事教育事业,其中不乏有大学校长、中学校长、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也包括太原市的名师等(详见本家谱 页《人物典范》一章《满门园丁勤耕耘 桃李芬芳泽后人》一文)。</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5 年日寇投降后,献之携全家定居于山西省太原市。1949 年太原解放后,献之伙同几位乡友在太原市五龙口开了个饭店。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饭店被公私合营为五龙口国营饭店,献之就任饭店物品保管兼会计,直到 66 岁退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献之生前与家人合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一排:献之妻刘氏、献之、刘氏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二排,四子张复兴,张鼎兴妻张清连、长子张鼎兴、三子张普兴</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献之妻子刘素贞,生性温柔,人品端庄,俭节持家乃常人难比。夫妇二人育有鼎兴、勃兴、普兴、复兴四个儿子,后辈中更是人才辈出,许多为硕士生、博士生。素贞于 1955 年寿终于太原,享年 59 岁;献之于 1969 年寿终,享年 74 岁。1975 年献之夫妇的尸骨由儿孙扶灵还乡,安葬子柏树迂祖坟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著立家谱,追念前人,目的在于启迪后人沿着成功前人的足迹走下去,从而少走弯路,取得新的辉煌。</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回望献之的一生,从小好学上进,知书达礼是基础;成年后吃亏为福,仗义疏财以立身;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又以民族大义为重,不惜投入巨资教书育人。这些高尚的品德,决定了献之本身的功德圆满,也决定了其福泽后人,后人个个成才,人人优秀,既是献之家教之必然,更是献之积德之硕果。此应为族人所铭记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