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隰县小西天景区出来,广场有本地产品在售卖,试吃了一下玉露香梨,真好吃,香甜爽口,汁多无渣。买了十个放车上。</p><p class="ql-block">出隰县,上高速,约150公里,用了不到两小时,来到了洪洞县广胜寺景区。距离几公里外,就能看到远处半山上的一处高塔,那里就是我们要去的广胜寺。</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停车场,停车场很大,由于不是旅游旺季,车也不多。停车费一次10元。</p> <p class="ql-block">旅客中心售票处和进口距离停车场有近两百米。门票全票68元。来回交通车票20元。广胜寺分上寺和下寺。下寺在山下,距离游客中心约1公里,上寺飞虹塔在山上,2.3公里盘山公路。如果不买交通车票也可以,下寺走十几分钟就到了,上山就需要多一些时间了。</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是一个新建的大广场,广场上有新建的大牌楼,登山交通车在百米之外。</p><p class="ql-block">坐上交通车,很快就到了广胜寺上寺。</p> <p class="ql-block">山门外,这一块石碑,标明了广胜寺的身份,属于1961年第一批国保单位,这是国宝中的国宝。</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初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初名阿育王塔院,又名俱卢舍寺,唐代改称广胜寺。历经多次损毁与重建。建筑群落布局严谨,造型别致。</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广胜寺上寺示意图,来自网络截图。</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分为上、下两寺和水神庙三处建筑。其中,上寺的飞虹塔和大雄宝殿是明代重新修建的,其余主要建筑则保留着元代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下图是下寺和水神庙示意图,来自网络截图。</p> <p class="ql-block">飞虹塔是中国古建筑的瑰宝,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留有工匠题款、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它被誉为“世界最高的多彩琉璃塔”。</p> <p class="ql-block">央视86版《西游记》中《扫塔辩奇冤》唐僧扫塔的取景就在这里。也是黑神话悟空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世传广胜寺有三宝,第一宝就是飞虹琉璃塔。除了被认证为世界最高多彩琉璃塔外,它的琉璃样式精彩绝伦,每一片,每一块,每一个造像,每一个花式都会让你拍案叫绝。</p> <p class="ql-block">第二宝是《赵城金藏》。这部藏经是当年玄奘从天竺取回来的梵文经卷的中译善本,现存于北京国家图书馆,全世界只有这一部,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并称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原件原来就存在飞虹塔后面的弥勒殿里。临汾博物馆里有其中的一卷副本在展出。</p> <p class="ql-block">第三宝是水神庙的元代壁画。水神庙是祭祀霍泉神的风俗性祭祀庙宇,在水神庙明应王殿内四壁绘有近二百平米的元代壁画,尤以南壁东一幅戏剧壁画著称于世,被人们誉为广胜寺文物的第三宝。</p> <p class="ql-block">上寺飞虹塔后面,依次为弥勒殿,大雄宝殿和天中天殿(毗卢殿)。</p> <p class="ql-block">游完上寺,有购回程票的可以坐景区的车往下寺,没购回程票的可以步行约一公里到下寺和水神庙。</p> <p class="ql-block">坐车到下寺,会经过看似大水池的地方,这是著名的霍泉泉眼池,在这个长57米,宽16米的池子里,有108个泉眼,泉水涌出量约为每秒4立方米,一年四季几乎出水均衡。</p> <p class="ql-block">霍泉从唐朝开始有记录其管理利用情况。现在的广胜寺和霍泉以前为赵城县所辖。前面说到的赵城金藏就是因为1933年在赵城县广胜寺发现的而命名为赵城金藏。霍泉利用惠及赵城县和洪洞县,也因此引发争执和械斗,最终他们以特别的方式协商分水比例,即赵城七分,洪洞三分。之后他们共同筑庙祠神,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水神庙。水神祭祀的活动延续至今,有兴趣的可以在农历3月18日到广胜寺镇来观看。</p> <p class="ql-block">水神庙和广胜寺下寺是联结在一起的。进门先见广胜寺的国保石碑,碑上方一座岫岩玉雕中国龙。</p> <p class="ql-block">进入下寺的山门——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进入前佛殿。</p> <p class="ql-block">再到后佛殿。佛殿匾额为四字金文“宝筏金绳”,题款为当年赵城县“知县李寿芝”。宝笩金绳来自李白寄孟浩然的诗“金绳开觉路,宝笩渡迷川”。</p> <p class="ql-block">按参观的路线,从这里就转入水神庙了。水神庙的遗存主要在明应王殿、仪门和戏台。精华都在明应王殿内的四壁元代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明应王殿是祭祀水神明应王,至于霍泉水神为什么称为明应王,史载莫衷一是。但是宋徽宗赐明应之庙额确是明确的。</p> <p class="ql-block">古代壁画以往见到的多数是宗教内容的,水神庙壁画几乎都是人间烟火。</p> <p class="ql-block">其中两幅非常难得的是《唐太宗千里行径图》和《元杂剧图》。下图是《唐太宗千里行径图》。相传霍山神曾引唐太宗攻打霍邑。桥上拄着拐杖的老者就是乔装打扮的唐太宗,其后有身穿官袍、手持笏板的文官和身披铠甲、双手作揖的武官,二人与他拜别。这幅图画表达了当地人民对唐太宗在霍山一带所立战功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元杂剧图》。图中有《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的题图。粉墨登场的演员11人,生,旦,净,末,丑俱全。</p> <p class="ql-block">水神庙的戏台,同时也是水神庙的山门,现在山门不开了。戏台建成至今已经历了800年多风雨洗涤和人间沧桑,站在它面前,仿佛看到一幕幕元杂剧的悲喜画面在演出,偶尔,还会看到自己的身影。历史在不断重复着,但却回不到从前了。</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的杰作值得看看,值得观赏。这里的每一处建筑、每一幅壁画、每一片琉璃,都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心血。脚下的石板路仿佛在低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霍泉的流水带着你我的希望走向更远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