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近现代巨匠《陈师曾》

杨泉海

<p class="ql-block">说到中国美术界的重量级人物,陈师曾绝对是绕不开的大咖。梁启超曾评价他:“现代美术界,可称为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今天有幸参观中国美术馆,陈师曾先生的山水画展。当走进展厅,瞬间感觉有一首无声的诗从画中扑面传来,将大自然的美景细腻地铺展在宣纸之上。看,先生笔下的山水,奇峰罗列,江水澄澈,仿佛走进人间仙境。哈哈,爽……再看先生用墨彩交织勾勒出的山水神韵,无论山石的纹理、树木的葱茏、云雾的缭绕,都无不精妙绝伦。</p> <p class="ql-block">陈师曾的家庭背景很厉害,爷爷是晚清名臣陈宝箴,父亲陈散原(陈三立)和谭嗣同、吴保初、丁惠康并称为晚清四大公子。他和祖父、父亲、胞弟陈寅恪一起,被文史界称为“陈门四杰”。</p> <p class="ql-block">陈师曾小时候就是个神童,6岁时随祖母出游西湖,看到桥壁上的荷花,回家后凭记忆画出了生动的荷花图。从小他就随祖父识字、画画,显示出极高的天赋。4岁时在湖南长沙结识了著名书画家胡沁园和王湘绮,向他们请教国画,又受业于精通文学、金石书画的周大烈,这些经历为他打下扎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后来,陈师曾随俞明震等留学日本,与鲁迅等人同居一室,两人朝夕相处,共同理想让他们时常交谈至深夜。</p> <p class="ql-block">1909年,鲁迅和陈师曾学成回国。鲁迅在浙江一所学校当化学教员、监学,而陈师曾则担任江西省教育司司长等职。回国后,两人交往甚密,据日记记载有70多次相聚,互赠礼物18次之多。鲁迅常找陈师曾帮他写字、画画、刻印章,还帮自己的亲戚朋友等刻印。虽然鲁迅每次都付酬金给陈师曾,但他们自我调侃亲兄弟明算账。</p> <p class="ql-block">有一次,两人碰上一对新人结婚,鲁迅开玩笑说:“你们看师兄师曾看新娘子入迷了,师曾兄心花怒放了。”此时在画坛陈师曾已是名人,而鲁迅还默默无闻,但鲁迅对陈师曾的画从来不加以评判,可能是专业差距和主张不同。</p> <p class="ql-block">在日本留学期间,陈师曾与李叔同相识了,并与之交往甚密,惺惺相惜,相见恨晚。经常在一起探讨和交流对诗词、绘画、书法及篆刻的理解和认识。回国后依然经常联系。陈师曾为李叔同刻印数方,(陈师曾的治印是得吴昌硕真传的),而李叔同在杭州出家之前,也将自己收藏的许多藏品赠与陈师曾留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陈师曾在法源寺与齐白石相识时,齐白石还尚未出名,因二人都曾师从胡沁园习画,可谓师出同门,由此结成莫逆之交,齐白石的成名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陈师曾的帮助与提携,1922年陈师曾应日本画家之邀,赴日本参加中日绘画联展,他除了携带自己的绘画作品外,还把齐白石的一些画作带到了展览会上,引发日本画坛的轰动,齐白石由此一举成名。就是拜他门下的王雪涛、李苦禅、梅兰芳等也都是载入文化艺术史册风云人物。</p> <p class="ql-block">1918年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成立,陈师曾受邀成为研究会的中国画导师,同时还在北京多所美术专门学校任国画教授。期间发表众多的美术专业学术论文,提出文人画的价值。流传下来的陈师曾的美术作品,不难看出其通过创新形成的独树一帜的笔墨格调,其实在骨子里,扬州八怪徐渭、石涛、龚贤、沈周和陈淳等画家对陈师曾都有着很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陈师曾对文人画特有好感,他在《文人画之价值》一文中提到:“归结为文人画应有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四要素组成,具此四者,乃能完善。盖艺术之为物,以人感人,以精神相应者也。”陈师曾在美术界的地位依然无人能撼动。</p> <p class="ql-block">陈师曾是中国意笔人物画现代转型的先觉者,被吴昌硕题为“朽者不朽”,梁启超评其为“现代美术界,可称第一人”。1923年9月17日,在南京去世,终年48岁。</p> <p class="ql-block">陈师曾(1876-1923),《八桃》</p> <p class="ql-block">陈师曾(1876-1923),《芭蕉栀子》</p> <p class="ql-block">陈师曾(1876-1923),《竹石》</p> <p class="ql-block">美篇共赏,期待与您共勉,谢谢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