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富家子弟潘俊三,投身革命意志坚。</p><p class="ql-block">为求工农得解放,抛头洒血心无憾。</p> <p class="ql-block">潘俊三,字以贤,1894年生于邳州市岔河镇黄庄村一户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其父潘文让老人是种田能手,老夫妻持家有方,潘俊三从小聪智过人,父毌决心把他培养成材,出人头第,荣光耀祖。潘俊三从小读书十分刻苦,成绩出类拔萃,从小立下长大报效祖国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1915年他考取邳县第一高等学堂,学习更加努力,回乡看到家乡知识贫乏,人们落后,决定以文救国,离学回乡,在良壁村设立私塾馆。一边教书,一边宣传孙中山三民主义。五四精神激起他投身革命,积极参加游行示威,掌灯夜读李大钊的文章。</p><p class="ql-block">1919年考入徐州省立七师后,受李大钊、陈独秀高举反帝反封建义旗,倡导新文化运动影响,经过“五四”运动洗礼,与同学、挚友解慕唐、徐怀云、郭子化、戴蔚霞、冷启英等研讨革命真理,谋求报国之路,得到北大李大钊先生指导。“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积极参与解慕唐、徐怀云等人组建的赤潮社组织,创办《赤潮旬刊》,宣传马列,传播共产主义思想。</p> <p class="ql-block">毕业后回乡,正值土匪猖獗,民不聊生,他带领村民挖围沟,筑土墙,造土枪,抵御土匪,其弟献出18岁年轻生命。1922年冬应聘县一高任教,想到家乡人们更需知识,毅然辞去高薪,创办良壁高等小学。为掩护自己开展工作,加入国民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工作抛妻别子,投身地下工作。1927年任邳县国民党部长,借此护身,秘密为我党做了大量工作。1928年任岔河教育局长,积极发展党员,任岔河党支部书记。腥风血雨白色恐怖袭来,共产党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他毫不惧怕,夜以继日忘我为党工作,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国民党时时都在逮捕革命人士,有人建议他暂停活动,他坚定地说:“革命工作一刻也不能停!”他誓与敌人斗争到底!</p> <p class="ql-block">1926年冬,经解慕唐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翌年秋,北伐失利,奉命留守岔河、良壁一带。</p><p class="ql-block">1928年,“红邳县”如火如荼,潘俊三出任岔河乡政局长兼该地区党组织负责人,致力于党的建设。先后介绍谭美峰、董景澹入党,壮大党员教师队伍,组建岔河支部,自任书记。时有党员40余名,他组织农会办夜校,重建乡村小学。破除封建礼教,动员女人放脚,倡导婚姻自由。</p><p class="ql-block">1930年,邳县成立旧州暴动指挥部。潘俊三积极参与,献出家用长短枪3支,与沙洪远在邳北筹集枪支10余支交于指挥部。旧州暴动失败后,他“坚持革命方向,穿国民党马褂,做共产党工作。”</p> <p class="ql-block">潘俊三烈士墓碑</p><p class="ql-block">1933年农历11月,潘俊三遭叛徒出卖,在县党部会议室被秘密逮捕,当即审讯,要求交出邳北共产党员名单,潘俊三宁死不屈,即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也不承认参与旧州暴动。穷凶极恶的国民党反动派把他押送到徐州后又转解到国民党南京宪兵司令部关押。</p><p class="ql-block">1935年农历5月,南京国民党宪兵黔驴技穷,最后唆使叛徒谭某、张某出庭对质,潘俊三义愤填膺,痛斥叛徒“卑鄙可耻,革命高潮时,你比谁都革命,现在你比谁都孬种,我潘俊三为国家,为劳苦大众献身,义无反顾,光明正大。至于共产党的事,那是组织机密,不能告诉你们这些狗。是杀是剐随便,莫在我身上枉费心机。”就这样,横门冷对,英勇就义,时年41岁。</p> <p class="ql-block">潘俊三家乡人民清明节为烈士扫墓</p><p class="ql-block">陵园祭扫感触深,英烈精神闪光晖!</p><p class="ql-block">我村干群誓继承,爱党爱国下决心!</p> <p class="ql-block">北固英烈塑像</p><p class="ql-block">北固山前祭英烈,后人承前继马列。</p><p class="ql-block">重整旗鼓踏新程,继续革命创伟业。</p> <p class="ql-block">谢谢你的分享和鼓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