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子民

朱树清

<p class="ql-block"> 大 自 然 的 子 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朱树清/陈言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是大自然的子民,</p><p class="ql-block">世世代代伴壶瓶山相偎,</p><p class="ql-block">山峰一年年地变换彩衣,</p><p class="ql-block">默默奉献,无怨无悔……</p><p class="ql-block">——题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8年夏天,是国人不堪回首的一段日子。从松嫩平原到长江中下游平原,万顷碧波骤变为肆虐的洪魔,人类赖以生存的居所和土地被冲得百孔千疮。但是,在同一时间,湖南石门县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却是另一番景象:“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p><p class="ql-block"> 同一时间,两种遭遇。有关人士说,这是保护和破坏大自然的两种结果。</p><p class="ql-block"> 壶瓶山地处长江流域内的湖南石门县、湖北五峰、鹤峰三县交界处,面积约600平方公里。1982年4月命名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p><p class="ql-block"> 据1979年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50多次考察,现已查明保护区的动植物多达6500多种,其中属国家级重点保护的124种。如有活化石之称的珙桐,现今在地球上几乎灭绝,但这里保存着4万多亩,为国内外保存面积最大的珙桐群落。全球濒危动物华南虎,专家们认为全国仅存二三十只,保护区内也多次出现它的足迹。世界自然基金会派遣美国科学家科勒(C·M·Koehler)及夫人两度来此考察,证实了华南虎的存在。科勒博士在考察报告中说:华南虎的闻名可与长城相提并论,对它的保护成功就是对全世界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1993年8月5日,中国林科院研究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委宋朝枢先生在此考察后,称赞壶瓶山是国内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壶瓶山是第四纪冰川期遗留的产物,如今已成为全人类共享的财富。而为了保护这笔财富,当地干部群众不知作出了多少牺牲和奉献!</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野兽伤人事件经常发生。据保护区管理处保护科科长廖先盛介绍,仅他个人所知的就有7起。</p><p class="ql-block"> 固然,丰富的动物资源可以生存是因为壶瓶山具备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但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积极有效保护这里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是另一个重要因素。成立保护区前,此处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仅存8头,现增加到30多头,猕猴由8群70多只繁殖到15群800多只。10多年来,当地群众主动销毁狩猎工具7000余件,放生野生动物1.3万多只。他们以牺牲自己的口粮乃至生命,确保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p><p class="ql-block"> 保护区3万多人口,本来可供耕种的面积就不大,且多是一些挂披地,土壤贫瘠,只适应种植玉米、红薯、马铃薯等类粗粮,而人均税负8年间又增加了一倍,就是风调雨顺年景,也难以果腹。</p><p class="ql-block"> 据保护区管理处调查,一般年份,遭受野兽践踏争吃的粮食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40%以上,核心区内的泉坪、神景洞、金钣山等村更甚,一般在60%以上。成群的野兽春天抠种子,夏天吃苗子,秋天啃果子,使当地群众生活处于极度困难之中。</p><p class="ql-block"> 金钣山村5组村民汪顶中,一家4口人。去年夫妻俩辛辛苦苦种植了6亩玉米,这是他家一年的口粮啊!可是5月份,一群黑熊将它践踏得颗粒无收。来到地里看后,汪顶中不禁泪水涟涟。第二天,他来到管理处反映情况,但这位中年汉子未向政府提出任何要求。象汪顶中这种情况,这个村就有8户。</p><p class="ql-block"> 自保护区设立以来,当地群众以大局为重,连年退耕还林。至去年底,14年间,保护区退耕造林达10万亩。30万亩轮歇地变成了绿荫蔽日的森林。有的甚至不惜放弃生死相恋的故土,迁移他乡。仅去年,核心区就有近300人迁至外乡生活。现在,保护区植被覆盖面积已达97%,森林覆盖率由建保护区时的54%提高到80%。</p><p class="ql-block"> 去年底,石门县政府发布通告,自今年1月1日起,该保护区禁伐一草一木,这意味着当地农民失去了一切经济来源,大批农民将迁徙异乡。</p><p class="ql-block"> 壶瓶山人,你们的牺牲没有白费,你们为人类创造了惊人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科学考察证实,这里的80万亩林木每年向空中蒸发水分26453万吨,直接蓄水1596万立方米,凋落物变为有机肥23940万公斤,吸收二氧化碳5320万吨,每天释放氧气3884公斤,每年吸滞尘埃361.7万吨,这些效益是无法用货币计算的。有效的保护为海内外科学工作者提供了难得一见的场所,为人类探求大自然的奥秘提供了条件。</p><p class="ql-block"> “长在深闺人未识,一朝出世天下惊。”当壶瓶山这块大自然不可多得的神秘之地闻名于世时,你们,大自然的子民,全人类会记住你们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作 者 简 介</p><p class="ql-block">zuozhejianjie</p><p class="ql-block">朱树清,原名朱时文,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作品入选《经典短诗·当代方阵》、《中国新诗选》等多部诗集。散文集《走遍万水千山》已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陈言谋,《常德日报》社编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