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往事』④ 赛罕区水务局始末 ·补记(4)文/保年

人文

<p class="ql-block">  当时除了防汛和水保工作外,还有一项引水灌溉管理的工作也很重要,就是实施好《大小黑河使水章程》的使水办法。当时各乡村还是处在高级社时期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还不是纯粹的集体经济模式,因此,各村的引流大小黑河之水浇灌农田常常会出现争水、抢水的现象。“老郊区人民委会”责成建设科,加强各原有灌渠对大小黑河的使水灌溉管理,并在各乡组建成立水利委员会,安排专门工作人员负责农田引水灌溉。</p><p class="ql-block"> 这时,曹云宝同志和建设科的水利干部下乡实地考察,根据各乡各溉域的河流引水、山沟引洪以及渠道分布情况,分别在各个乡设立了灌区水利委员会,后再依据各乡村受益面积多少和地理位置,选派或委托(顾聘)专人负责管理水委会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由于《大小黑河使水章程》规定了河道分段管理的使水办法,所以,当时老郊区辖区内大黑河分有3个段和小黑河也是3个段可由建设科直接领导和分管。段内的沿河乡均设有灌区水利管理委员会(简称水委会)。</p><p class="ql-block"> 1958年5月,原郊区人民委员会召开了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决定第二次扩大郊区的行政区划,各地均成立了人民公社。经上级批准,将原土默特旗管辖的朱亥、美岱、南讨什号(今西讨什号)、八拜、南毫沁营5个乡划归郊区管辖。遂之大黑河第2段左右岸灌区和第3段左右岸灌区共12个引水渠口(亦称“龙口”)变更为郊区建设科管辖。此时,建设科水利方面业务工作进一步扩大。这一时期,由李永德任建设科长,恒坚继续任副科长。</p><p class="ql-block"> 是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倡党政合署办公,郊区党委和郊区人民委员会合署后,因办公场所紧张,只好新选办公地址。后来,郊区党委、人委一些下属机构随之也从旧城(今玉泉区)南楼巷和南柴火市街一并搬迁到内蒙古第二毛纺厂新建职工宿舍大院(现山丹住宅小区一带)合署办公。此时,区属<b>建设科</b>和<b>农牧科</b>合并,划归到党委直接领导的<b>农牧部</b>,水利方面原由<b>建设科</b>分管的业务及职能全由<b>农牧部</b>领导和管理。当时的农牧部部长是王锁桂。这也算是一轮机构改革吧!</p><p class="ql-block"> 时至1960年春,上级又提倡党政分家。此时,“老郊区”才正式成立了郊区<b>农牧林水局,</b>局里下设一个<b>水利股,</b>有了<b>水利股</b>这个名称,<b>水利</b>也就有了<b>“正式名份”</b>,似乎这些从事水利工作的干部和职工一下子感觉到有了自己的“<b>家</b>”。好不高兴!很快,<b>水利股</b>的办公室也搬迁到原郊区党政机关新建起的办公大院(现原郊区电影院后面的家属住宅小区),分给<b>水利股</b>3间砖瓦房(平房)用做办公室,办公条件大有改善,原先一个<b>建设科</b>才有3间土平房。</p><p class="ql-block"><b>(未完待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