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出游时间:2015年3月</p><p class="ql-block">制作时间:2024年12月</p><p class="ql-block">配乐:我和我的祖国</p> <div>D12:从保山去楚雄</div><div> 今天的计划行程是保山到昆明,约500公里,计划跑7小时,然后到昆明后再游览云南民族园、金马碧鸡坊和翠湖公园。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从保山一上路就发现高速公路修路,只能下来走省道,路况差不说还遭遇堵车,在一个小村子中一动不动地待了近一个小时,吃饭只能靠干粮解决。堵车使人特别沮丧,周围的景致也顾不上了只盼车子早点启动。车子走走停停晃到天黑时才进到楚雄境内。看来今天到昆明的计划要泡汤了,这时外面也下起了不小的雨,风雨交加的更加令人不安。此时已经在车上呆了十一二个钟头了,人困马乏的都想赶快找个地方住下再说,车上的领导决定当晚住楚雄。赶到楚雄住下已是晚上9点钟了。从保山到楚雄,400多公里跑了14个多钟头,真是此次西南游路程中最辛苦的一天。<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 D13:从楚雄去西双版纳<br><div> 昨天晚上的雨下了一夜,早上还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们冒雨乘车向昆明方向赶去。天色阴的很重,空中还响起了沉闷的雷声,一阵闪电把街区照的通亮,雨幕中楚雄房屋成片街道纵横,路灯下淫雨霏霏给人湿漉漉的感觉。车继续向前走,下雨的势头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我们原来的行程安排是昆明市内的三个景点再加上几十公里外的石林,雨中游览会给老人们增加诸多不便,车上领导决定调整行程,先绕过昆明赶往500多公里的西双版纳,游完版纳后再重游昆明和石林。</div><div> 大巴经玉溪、普洱,下午6点钟我们到达西双版纳州首府景洪市。又是赶路的一天,从楚雄到版纳,600公里12小时。</div> ▲<br>路过普洱时,漫山遍野的都是普洱茶树,不仅有灌木,还有乔木的,据说普洱最古老的茶树有1800年的现在还在采摘。 ▲<br><div>进入西双版纳,田野上的景色就不一样了,主角变成了香蕉。路边宽阔的河谷中是成片的蕉林,香蕉树个头不高每棵树干旁都绑着一个蓝色的长长的塑料袋包裹着一串串的香蕉,有的塑料袋都快拖到地上了。虽然我们对香蕉一点也不陌生,但成片的蕉林对我们这些北方人还是非常新奇。</div><div> 当晚住西双版纳首府景洪市。</div> <div>D14:游览中国科学院热带植物园和曼听公园</div><div> 吃过早饭我们就乘车去中国科学院热带植物园。植物园位于勐腊县勐仑,离景洪市区有80多公里,大巴要跑将近两个小时。路上导游给我们讲起了版纳和云南的风俗民情。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中国56个民族云南占了26个(包括汉族),其中25个少数民族中的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傣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傣族曾多次在云贵高原建立政权,后因中原王朝及其他民族的挤压,逐步向中南半岛及南亚次大陆迁徙,分布在泰国、老挝、缅甸、越南、柬埔寨、印度等多个国家,泰国、 柬埔寨、越南等国的“泰族”,老挝的“佬族”,缅甸的“掸族”,印度的“阿萨姆族”和中国的“傣族”都是一个民族。傣家人住的吊脚楼,底层养牲口,楼上主人,一家人住在一起用不同颜色的帘子隔开:老人用黑色的、刚结婚的用红色的、未婚的用白色的。云南和其它地方一样有许多奇特的风俗,成为“云南十八怪”:“鸡蛋用草串着卖”是说云南山路多为了防止鸡蛋破碎用草把鸡蛋扎成串卖;“摘下斗笠当锅盖”是说云南的用具都以竹子为原料锅盖就形似于内地的斗笠;“三只蚊子一盘菜”是说云南天气炎热终年蚊蝇不绝蚊子个头都比较大;“老太爬山比猴快”是说云南高山深谷当地的妇女们练就了一身矫健的身板与脚劲七八十岁的老人登山往往如履平地;……。导游诙谐的谈吐使我们排遣了行程的无聊,不知不觉中就到了植物园的门口。</div><div> 澜沧江支流罗梭江在这里刚好拐了一个弯,把陆地围成一个葫芦形的半岛,人们就把它叫做葫芦岛,植物园就建在岛上。热带植物园是1959年在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领导下创建的,是一个以热带雨林为主,集科研、植物种质保存、科普和生态旅游等为一体的中国最大植物园,是目前中国保存物种最多的植物园,国家5A景区。植物园占地面积900公顷,共栽培6000多种世界珍稀热带植物,使葫芦岛上成为热带雨林中的一颗璀璨的绿宝石。这里已经建成了热带果树资源园、荫生植物园、棕榈植物园、水生植物园、民族植物园、药用植物区、龙脑香植物区、香料植物区、竹类植物区、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区、榕树园、名人名树园等十几个专题园。</div> ▲<br>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大门 ▲<br>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游览图 ▲<br>跟着导游进入热带植物园 <div> 进入植物园区,观光车蜿蜒在绿树草坪和鲜花簇拥的道路上,路边的山坡上翠湖边到处是一片五彩缤纷植物的海洋,那鲜艳如火的花海是三角梅,那安卧碧潭的是睡莲,那绿荫如盖的是榕树,……更多的是叫不出名字的树木花卉,来到版纳才知道什么是孤陋寡闻,进到热带植物园才体会到什么叫目不暇接。</div><div> 观光车第一站停在棕榈植物园,棕榈的植物学分类: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棕榈目→棕榈科,目前已知有202属,大约2,800余种。该科植物比一般都是单干直立,不分枝,叶大,集中在树干顶部,多为掌状分裂或羽状复叶的大叶,一般为乔木,也有少数是灌木或藤本植物。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大约有22属60余种。进入棕榈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身形笔挺直冲云霄的棕榈树林,与湖中高大的倒影相连显得更加雄伟壮观。导游告诉说这是大王棕。因为长得和导弹的形状十分相象,所以又叫导弹棕,据说它还是古巴的国树。园中还有高大的油棕、叶子为植物界最大(叶片长20多米,宽3—4米)的董棕,树干下部粗大如酒瓶状的酒瓶棕……,导游告诉我们大多数棕榈树寿命约为30至80年,只在生命结束前开一次花,产生种子后死去。<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 ▲<br>大王棕,又名大王椰子。乔木,单干,叶簇生于干顶,叶片大,长达3米以上,干粗壮雄伟,中下部膨大,呈佛肚状,径达40厘米以上,为棕类之王,是显示热带壮丽风光的典型树种,树形优美,广泛作行道树和庭园绿化树种。 ▲<br>湖边的大王棕 ▲<br>斑马董棕。董棕是棕榈科大乔木,叶片是植物界最大的,长5-6米,宽3-4米。这是一棵斑马董棕幼苗,因树干有条纹,故名。 ▲<br>腰果,双子叶植物纲→无患子目→漆树科→腰果属。常绿乔木,树干直立,高达10米。果实是一种肾形坚果。原产于美洲。腰果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炒菜,也可作药用,为世界著名四大干果之一。 从棕榈园出来就是榕树园,榕树的植物学分类: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荨麻目→桑科→榕属→榕树。榕树以树形奇特,枝叶繁茂,树冠巨大而著称。枝条上生长的气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称之为“支柱根”。榕树高达30米,可向四面无限伸展。其支柱根和枝干交织在一起,形似稠密的丛林,因此被称之为“独木成林”。 ▲<br>榕树的气根 ▲<br>绞杀现象是这片原始森林中的一道奇特的景观,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比比皆是。绞杀植物大多是榕树,这些绞杀植物的种子多通过鸟类的粪便或者被风刮到棕榈树、铁杉树等易于榕树生长的树干上,等到发芽后,其根就植入被绞杀植物的底部。绞杀植物缠绕棕榈树、铁杉树等茎干上,与被绞杀植物争夺养料和水份,绞杀者慢慢成长为既附生又自主的热带植物。若干年以后,绞杀植物的根牢牢隔断了棕榈树、铁杉树的水份供给,被绞杀植物就会因营养和水份不足而逐渐死去。 ▲<br>又一个绞杀! ▲<br>团花树,茜草科团花属植物。为深根性树种,枝疏叶大,侧根发达。杆通直,生长非常迅速,一年能长高5米。因为生长迅速,被称为“奇迹树”。 ▲<br>红皮铁树,蝶形花科,属名贵用材树种。纹理细致。木质坚硬,可作雕刻和建筑用。 接着我们又来到奇花异卉园,这是一个热带奇花异木的专题花园,有观果植物如神秘果、木奶果、可可、气球果、乳茄;有观茎植物如酒瓶兰、象腿树、佛肚树、山乌龟等;有观花植物如无忧花、老虎须、猫须草,红花西番莲、金杯花、重瓣纸扇,草花植物虾衣花、太阳花等;有花叶植物如红桑、白缘龙舌兰等;还有感应植物如跳舞草、含羞树、时钟花等。这些植物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这是大开眼界。 ▲<br>奇花异卉园 ▲<br>跳舞草,多年生豆科木本植物,小叶灌木。其侧生小叶能随着温度和光照以及声波的变化而旋转舞动,因而得名。 ▲<br>地涌金莲,芭蕉科→地涌金莲属→地涌金莲。原产中国云南,为中国特产花卉。地涌金莲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之一,也是傣族文学作品中善良的化身和惩恶的象征。 ▲<br>发财树,学名光瓜栗。木棉科瓜栗属常绿小乔木。株型美观,耐荫性强,为优良的室内盆栽观叶植物。因名字吉利招人喜爱。 ▲<br>这棵树,无叶,枝头一簇黄花,非常独特。可惜没有把名字记下来。 ▲<br>光棍树,光棍树属大戟科灌木,高可达4~9米。原产东非和南非。由于那里的气候炎热、干旱缺雨,蒸发量十分大。在这样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为适应环境,原来有叶子的光棍树,经过长期的进化,叶子越来越小,逐渐消失,终于变成今天这副怪模样。光棍树的白色乳汁有剧毒。 ▲<br>金刚纂,别名麒麟阁、霸王鞭。大戟属肉质灌木状小乔木,乳汁丰富。原产印度。 ▲<br>酒瓶棕,棕榈科椰子属植物,单干,树干短,肥似酒瓶,树高可达3米以上。干茎膨大奇特,叶形株姿优美别致,是优良的庭园、绿地或盆栽观赏植物。 ▲<br>佛肚树,大戟科麻疯树属的肉质灌木,茎基部膨大呈卵圆状棒形。原产于中美洲,佛肚树株形奇特,一年四季开花不断,是中国栽培已久的室内盆栽佳品。 ▲<br>旅人蕉,旅人蕉科植物,树干像棕榈,高5-6米。原产非洲马达加斯加,为园庭绿化树种。闻旅行马达加斯加的人,倘于口渴时,可用小刀戳穿其叶柄基部而得水,故有此名。 ▲<br>金杯花,又名金杯藤。茄科、金杯藤属多年生常绿大型藤本。茎及枝条粗壮。全株具有毒乳汁。开花时花冠杯状。浅黄色。金杯藤是优良的藤架植物。 ▲<br>这种开五角星形黄花的灌木,没有记住它的名字。 ▲<br>无忧树,豆科小型乔木。佛教传说的一种异树,高5-10米。羽状复叶,叶柄非常柔软无法支撑叶片,因而嫩叶呈垂状,细看宛如一件被雨打湿了的紫色袈裟。无忧树,相传释尊于此种树下诞生。在西双版纳,傣族全民信仰小乘佛教,许多与佛教有关的植物都得到了广泛种植和崇拜,无忧树就是其中一种。 ▲<br>植物园中的园林小景 ▲<br>绚丽多姿的三角梅 ▲<br>色彩斑斓的灌木花丛 ▲<br>巨大的藤类植物的藤蔓已经有碗口粗了,像秋千一样悬挂在路边,坐在上面挺浪漫的。 ▲<br>名人名树园,是国家领导人和国内外政要、名人手植的名木的纪念林。 ▲<br>蔡公村,著名植物字家蔡希陶教授领导下创建的,一个集科普、旅游、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1995年,经过近五十年的建设,这个研究基地被命名为蔡公村。 ▲<br>树海行,表现了以蔡希陶为代表的一代代版纳植物园人,在“扎根边疆、献身科学”的科学精神鼓舞下,为中国热带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做出的历史贡献。 ▲<br>蔡希陶先生亲手植下的龙血树。龙血树,龙舌兰科龙血树属乔木。龙血树原产于非洲佛得角。叶蓝绿色,树液深红色,故名龙血树。从龙血树的木质部提取出来的血竭为名贵中药材品种,深红色。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之效。 <div>▲</div><div>铁树王。园内有三株巨大的铁树,一雄两雌,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从野外引种而来,是云南省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铁树,树龄近千年,被广大中外游人誉为“铁树王”,堪称稀世之宝。</div> ▲<br>江泽民手植树海红豆。豆科含羞草亚科落叶小乔木,高5-10m。嫩枝微被柔毛。种子近圆形至椭圆形,鲜红色,有光泽,可作装饰品。 ▲<br>李鹏手植树铁力木。藤黄科铁力木属常绿乔木。木质细密,可供军工、造船、建筑、特殊机器零件和制作乐器、工艺美术品之用。是云南特有的珍贵阔叶树种。 ▲<br>罗干手植树锡兰龙脑香。龙脑香科大乔木,世界著名的有用材用树种,材质坚硬,有世界硬木材之称,其木材纹理细致,坚硬耐用,耐湿力强,可制造船只,桥梁,家具等。 ▲<br>苦丁茶。冬青科冬青属苦丁茶种常绿乔木,中国古书称之为“皋卢茶”,为药、饮兼用之名贵保健珍品,已有2000多年的饮用历史。 ▲<br>望天树。别名擎天树,龙脑香科大乔木,高40-60米。木材坚硬、耐用、耐腐性强,不易受虫蛀;材色褐黄色,无特殊气味,纹理直,结构均匀,加工容易,刨切面光滑,花纹美观,是制造各种家具的高级用材 ▲<br>望天树,热带雨林中最高大的树木,形如其名。(网络照片) ▲<br>大果榕。桑科榕属乔木。树干上长满了像无花果一样的果实。大果榕成熟果实的深红色果肉,可作水果食用,味清香蜜甜。 ▲<br>这棵小花非常美,不知名字是什么。 ▲<br>波罗蜜。也称木菠萝,世界著名的热带水果,属桑科桂木属常绿乔木。原产于热带亚洲的印度,在热带潮湿地区广泛栽培。 ▲<br>菠萝,凤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巴西,16世纪从巴西传入中国。凤梨与菠萝在生物学上是同一种水果。 凤梨与菠萝的区别:菠萝削皮后有“内刺”需要剔除;而凤梨削掉外皮后没有“内刺”,不需要刀划出一道道沟。 ▲<br>鸡冠刺桐。豆科刺桐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鸡冠刺桐是花卉苗木观赏树种中优良的树种。 ▲<br>藤本园中的巨花马兜铃。马兜铃科植物。花朵的主要部分只有一片,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巨大的、带有纹理的兜状物,而不像普通的花朵那样拥有对称的花瓣。浅褐色的花瓣足有半米长,据说是植物中花最大的。巨花马兜铃是一种依靠花的臭味儿来吸引昆虫帮助其授粉的植物。 ▲<br>藤本园中的锦屏藤。葡萄科,白粉藤属多年生常绿草质藤蔓植物。 <div> 热带植物园太大了,如果细看得有几天时间才行,信息量太大,岁数大了这边看那边忘,只能说西双版纳我曾经亲近过你。</div><div> 版纳的第二个景点是位于橄榄坝的傣族园,因为正在修路大车过不去,导游带领我们到回景洪路上的一个傣族村寨作为补偿。寨子与瑞丽“一寨两国”的银井村的风貌差不多,还没有银井村修的漂亮,我们匆匆在村子里走了一遭就离开了。</div><div><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 <p class="ql-block">《云南游》词十五首之十一</p><h1> 贺新郎 <b>游热带植物园</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河洛翁</span></p><p class="ql-block"> 植物大观园。万物齐聚葫芦岛[1],争奇斗艳。</p><p class="ql-block">三角梅花红胜火,董棕巨叶如船,导弹高耸云端[2]。</p><p class="ql-block">榕树气根荡秋千,</p><p class="ql-block">缠寄主缓慢绞杀惨[3]。</p><p class="ql-block">雨林中,杀机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美奇花异卉园,</p><p class="ql-block">酒瓶象腿佛大肚[4],</p><p class="ql-block">地涌金莲[5]。</p><p class="ql-block">树叶知羞花跳舞[6],</p><p class="ql-block">无忧花儿灿烂[7]。</p><p class="ql-block">旅人蕉擎巨人扇[8]。</p><p class="ql-block">更有名人栽名木,</p><p class="ql-block">树繁叶茂英名相传。</p><p class="ql-block">树海行,</p><p class="ql-block">蔡公贤[9]。</p><p class="ql-block"><br></p><h5>自注:</h5><h5>[1] 中国科学院热带植物园位于澜沧江支流罗梭江围成的葫芦状半岛上。</h5><h5>[2] 大王棕因为长得和导弹的形状十分相象,又叫导弹棕。</h5><h5>[3] 绞杀植物缠绕寄主植物的茎干上,与寄主植物争夺养料和水份,若干年以后,绞杀植物的根牢牢隔断了寄主植物的水份供给,最终因营养和水份不足而逐渐死去。</h5><h5>[4] 酒瓶兰、象腿树、佛肚树是三种观茎植物。</h5><h5>[5] 地涌金莲,芭蕉科植物,原产中国云南,为中国特产花卉。地涌金莲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之一,也是傣族文学作品中善良的化身和惩恶的象征。</h5><h5>[6] 跳舞草、含羞树是两种感应植物。</h5><h5>[7] 无忧,常绿乔木,枝叶浓密,花大而色红,盛开时远望如团团火焰因而得名。</h5><h5>[8] 旅人蕉,热带风光的观赏植物,叶鞘呈杯状能贮存大量水液,供旱漠旅人提供紧急的水源,故而得名旅人蕉。</h5><h5>[9] 蔡希陶,我国著名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热带植物园创始人。</h5><h5><br></h5> ▲<br>传统的傣族民居 ▲<br>傣族村寨的街道 ▲<br>牛心果。是番茄枝科植物牛心番荔枝的果实。原产热带美洲。果实有点像台湾的释迦果。果实可作水果食用,也可入中药。具有清热止痢,驱虫之功效。常用于热毒痢疾,肠道寄生虫病。 返回景洪市区后我们去参观版纳的第三个景点曼听公园。曼听公园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公园,傣族习惯把她叫做“春欢”,意为“灵魂之园”,过去是西双版纳傣王的御花园,传说傣王妃来游玩时,这里的美丽景色吸引了王妃的灵魂因而得名。 ▲<br>曼听公园大门 ▲<br>进入曼听公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周恩来纪念碑。周总理身着傣装,左手端水钵,右手持橄榄枝参加泼水全身铜像。 1961年4月13日周总理来到美丽的孔雀之乡——西双版纳景洪,和边疆各族人民共同欢庆一年一度的傣历新年泼水节 。当年景洪交通闭塞,周总理乘飞机到达思茅后改乘汽车,澜沧江大桥正在建设中,只能乘渡船过江。人民共和国总理的到来,小城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扶老携幼,怀抱鲜花拥向街道拥向码头,用民族的最高礼节来迎接人民的总理。四月的西双版纳正是凤凰花盛开的季节,火红的凤凰花树下周总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头裹白色包头,手持银盆与各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留下了周总理爱民亲民的经典形象。 ▲<br>周总理纪念碑留念 ▲<br>公园中的傣式建筑 ▲<br>芭蕉已经挂果了 ▲<br>公园中花草繁茂,郁郁葱葱。好多热带植物都叫不出名。 ▲<br>这种树干上长满一嘟噜球形果实的,可能和热带植物园刚认识的大果榕是同类吧。 ▲<br>公园中的人工湖 公园有一个很大的驯象场,每天上下午各有一场驯象表演。我们赶到驯象场时表演已经开始了,半圆形的看台上坐满了人,看台和驯象场中间隔着用粗钢管焊成的护栏,可能是怕大象野性发作时伤及游人吧。护栏内圆形的场地上,两头成年象在几名驯象师的引导下表演着各种节目。这两头大象都有两米多高,重量足有几吨吧,但这两个庞然大物丝毫没有笨拙的感觉,不紧不慢的动作倒是给人沉稳大度的印象。它俩时而正襟危坐,肥硕的屁股坐在特制的铁椅子上纹丝不动,时而两前肢腾空像人一样直立着悠闲地漫步,偶尔还会随着音乐声跳一曲慢三;它们会向游人作揖表示欢迎,会作头顶地、脚朝天的倒立,还会乘坐特制的平板车绕着场地环游。 ▲<br>公园中的驯象表演。身披彩毯的大象,四只象脚稳稳地站在一个不足一平方米的铁凳子上,可谓训练有素。 ▲<br>表演完“金鸡独立”,再表演“正襟危坐”。肥硕的屁股坐在小铁凳子上,样子憨态可掬,却让人为铁凳子捏把汗。 ▲<br>大象休息时不时围着护栏踱着方步漫步,走到哪里都是游客围观的主角。 ▲<br>大象不时伸出长鼻子,与游客嬉戏。 ▲<br>大象直立起身,用两只后腿模仿人走路,看着挺绅士的。 ▲<br>大象投篮,百发百中,没有一个投不中的。 ▲<br>投篮精彩,踢足球也不含糊。长鼻子一甩,就把足球踢进球门了。 ▲<br>平板车表演,把控方向的还是无所不能的长鼻子。 ▲<br>呼啦圈表演,把一大摞铁圈玩的滴溜溜转。 <div>▲<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div>最惊险的是用鼻子用粗壮的前肢给小伙子做胸部按摩,真让人为小伙儿捏一把汗。一旦失“手”,小伙子小命难保。</div> <div>▲</div><div>原来在内地的动物园见过简单的大象表演,像这样完美的近距离的驯象表演还是第一次。云南没有白来。<br></div> <p class="ql-block">《云南游》词十五首之十二</p><h1> 念奴娇 <b>看驯象表演</b></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河洛翁</span></p><p class="ql-block"> 身披彩毯,长鼻甩,</p><p class="ql-block">两只大象登场。</p><p class="ql-block">步履款款显绅士,</p><p class="ql-block">丝毫不露拙相。</p><p class="ql-block">时而端坐,时而倒立,</p><p class="ql-block">随乐起舞忙。</p><p class="ql-block">驾车环游,不输顽皮儿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绝柔软长鼻,灵活自如,</p><p class="ql-block">神臂巧屈张。</p><p class="ql-block">轻挑孩童稳稳坐,</p><p class="ql-block">夺蕉如同探囊。</p><p class="ql-block">十米远投,百步点球,</p><p class="ql-block">赛场似健将。</p><p class="ql-block">帅哥无虞,象脚按摩胸膛?</p> 出驯象馆,我们又到公园里逛逛。 ▲<br>曼听公园的传统傣式建筑 ▲<br>树上长着长长的“豆角”,不知是什么树。 ▲<br>棕榈树丛中的傣式阁楼,一层层金色的飞檐,层层收拢聚成一座金塔,非常漂亮。 ▲<br>开着美丽的黄花的仙人掌类植物 ▲<br>美丽的傣式白塔,透射着南传佛教的气息。八座小白塔簇拥着一座高大的白塔,每座小白塔还连着一座三角形屋顶的券门,工艺精美,非常漂亮。 ▲<br>金色的佛坛,八尊菩萨围着金坛跌坐,金坛上一个舞蛇的神像。不知道是什么佛教故事。 ▲<br>又一座金色的佛坛 ▲<br>棕榈树下挂满了一盆盆吊兰状的盆景,不知是什么意境。 ▲<br>出曼听公园北门是西双版纳总佛寺。这里曾是解放前西双版纳地区的最高统治者召片领及其土司头人拜佛的圣地,是西双版纳佛寺中等级最高的佛寺。总佛寺是缅甸来的两个僧人于7世纪兴建的,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西双版纳建立最早的南传佛教寺院。总佛寺历史上历经多次损毁,历经5次重建。如今的总佛寺焕然一新,金碧辉煌,再逢盛世重光。修葺一新的总佛寺由佛殿、佛学院教学楼、莲花极顶亭、僧房几个部分组成。 ▲<br>总佛寺富丽堂皇的寺庙建筑 ▲<br>这些寺庙建筑与后来在泰国见到的,几乎是如出一辙。因为本来就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出自一源。 ▲<br>佛堂前面的金狮,龙头金身,还有一对翅膀,和中原文化的狮子不一样,但都是吉祥瑞兽。 <div>▲<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div>佛寺大殿“雄罕”是总佛寺的主要建筑,大殿前是释迦牟尼的行者金身像,沿佛像两侧的台阶上去就是佛寺大殿。大殿正中的台基座上,供奉着一尊高2.5米的释迦牟尼佛金像。金像左右及前面,又供奉着十四尊高不过一米的各种佛像。基座下台还又供着大小佛像九尊,整个大殿显得格外的庄严辉煌。</div> ▲<br>雄罕大殿侧影 ▲<br>这座亭子上有一面鼓,当是鼓楼,登鼓楼的台阶旁两条体态丰满的金龙,非常富丽堂皇。 ▲<br>鼓楼上的铜鼓,与中原地区的牛皮鼓不一样。 ▲<br>金龙扶梯侧影 ▲<br>雄罕大殿侧影 ▲<br>总佛寺的其它建筑 <div>▲<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div>大殿东北侧是由中国佛教协会、云南省佛教协会和泰国友人投资修建的佛学院,“U”字形的三层楼房前有鱼池佛亭,琉瓦飞檐、雕龙画凤,富丽堂煌。大殿四周还有几座富丽堂皇的高大殿宇,每座殿宇都是重檐飞翘金塔高耸,红瓦白墙门廊鎏金,屋脊中央以宝瓶装饰,屋脊屋檐上有大量凤凰孔雀龙狮子花卉等装饰,造型朴素大方风格独特,尽显傣族工匠高超的建筑工艺和智慧。</div> 其实古建筑也是文化交融的产物,总佛寺的建筑除了浓郁的南传佛教建筑特点外,也融入了许多中原文化的元素并本地化了,例如在不少殿宇建筑中都有龙和狮子的造型,但龙和狮子都长上了翅膀清一色的金黄色。最夸张的是殿宇楼梯的护栏都是两条金色的龙,长着龙鳞,张着翅膀,吐着象牙,是汉傣文化融合的象征。由于傣族与东南亚各国地缘、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的源远流长,总佛寺还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寺中曾接受泰国佛教界人士敬赠的释迦牟尼佛像20余尊,泰国王室也为总佛寺重建捐资,普密蓬国王和诗琳通公主都在此留下足迹。它成为是中国云南与东南亚、南亚佛教国家之间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文化载体。 <div>▲</div><div>棕榈树丛中的曼听公园大门非常漂亮,满满南国异域风情。</div> <p class="ql-block">《云南游》词十五首之十三</p><h1> 蝶恋花 <b>周总理在云南</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民总理人民爱,</p><p class="ql-block">音容笑貌神州处处在。</p><p class="ql-block">芒市景洪边陲地,</p><p class="ql-block">总理两度进村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左手端盆右绿枝[1],</p><p class="ql-block">头扎白布包头笑开怀。</p><p class="ql-block">每年傣家泼水节,</p><p class="ql-block">万众期盼总理来。</p><p class="ql-block"><br></p><h5>自注:</h5><h5>[1] 景洪的曼听公园有一座纪念周总理身着傣装,左手端水钵,右手持橄榄枝参加泼水全身铜像。</h5><h5><br></h5><h5><br></h5> 当晚仍住景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