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悟性心理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学的重要贡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孙泽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心理学与中国医学在运行模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认清这一点,可以避免一些观念乱象。</p><p class="ql-block"> 中国医学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西医,一种是中医。西医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医学,因为当初来自西方国家,故称西医。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基于经验承传下来的医学,故称中医。其实,这种约定俗成的称谓并不严谨,严谨的说法应该是中国医学所包括的两种模式,不是西医与中医,而是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p><p class="ql-block"> 同样,中国心理学也有这样两种模式,一种是现代心理学,一种是传统心理学。现代心理学来自欧洲,而传统心理学来自本土。我们应该承认,在中国当下心理咨询业务中所使用的心理学技术,多数来自现代心理学,少数来自传统心理学。中国心理学家们在使用现代心理学技术的时候,融入了很多自己的心得,改进了操作程序,扩展了适用范围,提高了治疗效果。这种态势和中国医学大致相同。</p><p class="ql-block"> 从总体上看,两种心理学各有各自的特点,现代心理学是偏于理性的心理学,而传统心理学是偏于悟性的心理学。如果说理性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优势,那么悟性心理学则是中国传统心理学的优势。</p><p class="ql-block"> 应该指出的是,中国传统心理学特别重视开发人的悟性。尽管这一点尚未引起业界的充分关注,但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对于中国传统心理学重视悟性这一优势,如果我们只站在中国传统心理学自家的立场来看,它会停留在玄学范畴。祇有我们以平等心看待现代心理学和传统心理学,并且从心理学发展源头进行对观考察,才能把关联悟性的玄学转变为心理学。</p><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心理学是在儒释道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传统心理学有两个核心概念:识神与元神。识神的运行方式是分析(一分为二),也叫分别心,是思维二元化过程;元神的运行方式是合一(二合为一),也叫无分别心,是思维一元化过程。与深层心理学相比较,识神相当于意识,而元神相当于无意识。识神的心理属性是理性,而元神的心理属性是悟性。二者相反而相成,缺一不可。</p><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心理学认为,识神与元神之间的关系很像一棵生长着的树,识神是树的地上部分,即树的干和枝叶,属于后天信息系统;而元神是树的地下部分,即树的根,属于先天信息系统。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归根复命”的主张,可见中国传统心理学对于开发先天信息系统,守护元神,彰显悟性是非常重视的。</p> <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心理学有关元神的论述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阴符经》,我们常常以此为傲。实际上,相似的概念在欧洲的传统文化中也很早就存在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努斯(nous)的概念,与元神非常接近。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与基督教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经院哲学,对欧洲的心理学发展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作为深层心理学核心概念的无意识(unconsciousness),最初是由中世纪著名神学家托马斯 阿奎那提出来的。弗洛伊德的贡献在于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把无意识这个经院哲学概念转变成心理学概念,创立了影响全世界的深层心理学,他本人也成为现代心理学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p><p class="ql-block"> 弗洛伊德生活在欧洲理性至上的时代,他宣称自己是坚定的理性主义者,放弃了非理性疗法催眠术,甚至认为宗教是一种普遍的强迫神经症,是人类智力发展的障碍。正是这种认知上的固执,让弗洛伊德对于无意识的认知出现了严重的窄化。在弗洛伊德看来,无意识只是一个巨大的仓库,堆满了被压抑的欲望、记忆和情感,是心理问题的根源,是麻烦制造者。换句话说,弗洛伊德只看到无意识里面有乌云,却没看到无意识里面有阳光,忽略了无意识本身所具有的自我疗愈功能。</p><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心理学对于元神的看法要比深层心理学高明得多。用慧能禅师的话来讲,元神里面有乌云,也有阳光;乌云是烦恼,阳光是悟性。心理疗愈的本质,在于启动元神的自我疗愈机制,拨云见日,彰显悟性,如此才会有云开日出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太乙金华宗旨》说:“ 学人但能守护元神,则超生在阴阳之外,不在三界之中,此为见性方可,所谓本来面目也。”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心理学非常重视元神这个先天信息系统。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必须把元神这个概念从玄学层面提高到人文科学心理学层面 ,只有这样,才能为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 《归根心理学》 是我在1990年写给辽宁中医学院本科生的气功学教材。在这本教材中,我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对元神进行了深度诠释。</p><p class="ql-block"> 在认知层面,元神是能够超越固有观念的束缚、整体直观地认识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叫做悟性。悟性是先天本能。</p><p class="ql-block"> 在情感层面,元神是以敬畏与大爱为核心的激情,叫做归根激情,也称为归根意识。归根意识能够衍生对父母的爱、对故乡的爱、对祖先的爱、对民族的爱、对祖国的爱、对大自然的爱,是一切社会美德的源泉。</p><p class="ql-block"> 在行为层面,元神体现出高度的大局意识和整体意识,以及高度的责任意识。</p><p class="ql-block"> 以上这三个方面是构建完善人格的三个不可或缺的相关项。</p><p class="ql-block"> 识神与元神构成了人类意识之树,识神是树的干和枝叶,而元神是树的根。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识神在疯长、高大空前,而元神却在不断的萎缩,出现了树大根浅的状况。这种识神与元神的严重冲突,导致归根意识逐渐淡薄,这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焦虑与抑郁的根本原因。我在《归根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无根综合征。所以在心理疗愈层面上,我们不能只关注理性,而忽略悟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悟性要比理性更加重要。</p><p class="ql-block"> 在现代心理学的视域中,只有理性、只有后天信息系统,而对悟性无感、对先天信息系统无感。这也许是现代心理学的学术传统。这个传统来自英国学者约翰 洛克。洛克的大作《人类理解论》和《政府论》都曾入选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他是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家,但他却提出了一个影响欧洲几代心理学家的学术观点——白板说(tabula rasa)。洛克认为,人的心灵在出生时就像一块白板或一张白纸,没有任何先天的观念或知识,所有的观念和知识都是通过后天的经验积累而来的。这种认知,在社会学上或许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心理学上会导致唯理性论、唯后天论,会形成心理学发展的瓶颈。</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传统心理学看来,人的心理生态之中不只有理性,还有悟性;不只有后天技能,还有先天本能。中国的儒释道文化特别重视开发先天信息系统,特别重视悟性,把开悟作为成佛作祖的衡量标准。也许正因为如此,悟性在人们心目中成为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如果我们把悟性从儒释道的玄学层面提高到人文科学心理学层面,就会发现,悟性是与生俱来、人人本有的能力,而且悟性的运行机制体现了大道至简,它的基本功能相当于珠算学的清盘,我们暂且称之为心理清盘。所谓清盘,是在开始使用算盘之前,必须把算盘上下两组算珠进行归位,各自远离横梁,使算盘成为空盘状态。清盘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程序,也是一个重要到不能再重要的功能。没有这个清盘程序,计算就一定会陷入混乱。现代人当中这种心理清盘功能已经被大大地弱化了,这是一种潜在的危机。</p> <p class="ql-block"> 悟性是元神的能力,通过心理清盘程序,让心理生态系统的运行处于最佳状态。道家的虚静,佛家的空性,都是对这种最佳状态的象征描述。</p><p class="ql-block"> 悟性是先天本能,但若不进行开发,它就会逐渐退化。儒释道的修炼就是开发悟性的实用技术,其中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方法,可以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宝贵的资源。就方法学而言,尽管儒释道中有“道法三千六百门”甚至“八万四千法门”的说法,但总的原则只有一个。这个总原则,佛家叫涅盘,道家叫得一,儒家叫惟精惟一。说法虽有不同,本质上是一样的,就是设法实现思维一元化。</p><p class="ql-block"> 前面说过,识神的运行模式是分析(一分为二),这是思维二元化的过程;元神的运行模式是合一(二合为一),这是思维一元化的过程。两者的适度平衡是正常思维的保障。识神与元神之所以有冲突,是由识神的过度思维二元化引起的。过度思维二元化在佛学叫做狂心,在心理学叫做思维奔逸倾向。释迦摩尼曾在《佛遗教经》中用“毒蛇、恶兽、怨贼、大火”来形容这种过度思维二元化所带来的危害。解决这个问题,释迦摩尼给出的办法是“制心一处”,就是设法把思维从分析转变为合一,或者说把思维从二元化转变为一元化。所谓涅盘,其本义是“止息”。止息什么?止息狂心。故《楞严经》说:“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当然,这个重要认知,不止见于佛家,也是道家和儒家的共识。可以这样说,实现思维一元化是中国传统心理疗法的根本大法。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传统心理疗法属于精神合一疗法,与现代心理学的精神分析疗法形成了互补关系。</p> <p class="ql-block"> 在儒释道文化中,实现思维一元化的技术叫做修炼。修炼能够带来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好处,如好心境、好胃口、好睡眠、好思路等等。修炼是改变旧习惯、建立新习惯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p><p class="ql-block"> 在修炼过程中,如果思维一元化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会让修炼者产生一种瞬间的神秘体验,在这种体验中,平素所研究的课题一下子呈现出全息的样貌,各种曾被忽略的相关项会清清楚楚地展现出来,从而获得久思未解的答案。这种现象叫做开悟。我在《归根心理学》第十三章详细描述了我的开悟体验。</p><p class="ql-block"> 必须强调说明一点,开悟现象被宗教界刻意神秘化了,这种认知严重阻碍了开悟现象的心理学化及其实际应用。我们必须懂得,开悟是人人可及的心理境界,而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开悟是认知的新起点,而不是认知的终点;开悟是人格完善的筑基工程,而不是竣工典礼;开悟能够帮助人们构建最佳心理生态,让人们活的更加健康,活得更加开心,活得更有尊严,活得更有价值。</p><p class="ql-block"> 上面所谈到的,不是一个很轻松话题,因为它花费了我五十多年的时间才摸索到“三理三性三环节”这个体系,为传统心理学提供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的理论架构,而且是分了几个阶段才有所收获。如果说《归根心理学》是1.0版本,那么《意向流管理学》就是2.0版本,而《唯识新论》则是3.0版本。这个话题之所以不轻松,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这个话题的信息传递,体验是第一位的,语言文字是第二位的,如果没有一定的体验,无论怎么讲也很难取得共识。其二,这个话题的适用范围是人文科学心理学,而不是自然科学心理学。人文科学心理学和自然科学心理学各有各自的运行规律,不能相互替代。分不清两者的关系,试图用自然科学心理学的规律强行解读和规定人文科学心理学,必然会导致心理乱象。这个道理不可不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本文是为李明教授主持的2024-2025 首届心理中国论剑循道大会所写的书面发言稿)</b></p><p class="ql-block"><b></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