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日星期五,大宝独自制定了假期计划。她给自己设定的任务是完成老师布置的试卷。令人惊喜的是,不到七点,她便完成了90%,只剩下最后一道看图写话的题目。大宝显得异常轻松,随即邀请我一同探索折纸的乐趣。我们尝试了千纸鹤的不同折法,并延伸至折制孔雀。孩子还发现了一种戒指型的千纸鹤,兴奋地表示:“妈妈,如果你能折出这样的千纸鹤,那真是太厉害了!”然而,我却有些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一种娱乐方式,甚至略显不耐烦,一心催促她尽快完成剩余的作业。</p> <p class="ql-block">实际上,我本可以运用在《家长教练共修营》中学到的方法,即用一个成功引领另一个成功。通过帮助孩子实现她内心渴望的事物——学习戒指型千纸鹤的折法,以此激发她完成最后看图写话题目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约定,并给予充分的支持与鼓励,让她在享受乐趣的同时,也能顺利达成学习目标。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还能使她更加愿意配合家长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然而,由于未能及时察觉孩子的需求,我再次错过了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机会。这种忽视不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也可能导致她产生被忽视、不被理解的感受。我深刻意识到,作为父母,我们不能仅仅关注最终的结果,而应该更多地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需求与期望。只有当我们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避免因单方面施压而造成的隔阂。</p> <p class="ql-block">此次经历再次提醒我,必须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而不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们。未来,我将努力改正这一缺点,争取在尊重孩子个性的基础上,与他们共同成长,构建更加和谐的家庭氛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