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图:弓之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位于盐城黄海之滨的丹顶鹤珍禽自然保护区,以及周边的缓冲区,都属于江苏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黄海湿地候鸟栖息地范畴。冬天来了,以丹顶鹤为代表的一些鹤类鸟禽,也由北向南迁徙到了这里。由于丹顶鹤对寒冷的耐受性较强,从黑龙江等地出发飞到江苏盐城海涂湿地的丹顶鹤,大部分就停留在这一带越冬而不再向南飞去,在保护区和缓冲区范围拍摄到它们靓影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而与丹顶鹤同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白头鹤、白枕鹤等鹤类,它们也眷恋这片可以越冬的湿地。但它们数量同样稀少,单独结群迁徙的情况也不多见,在野外以较近距离拍摄它们机会更是难得。不过观察拍摄“国二”保护级别的灰鹤,机遇则相对要多一些。下面几图就是笔者近来拍到的灰鹤画面,只是距离约三百米开外,清晰度差了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而白头鹤虽然从全球视野观测数量濒危,在中国的数量也仅比丹顶鹤稍多些,但就在我们这儿的珍禽保护区及周边区域,还是较容易发现它们的族群,笔者一眼可见的就有10多只,而且它们常与灰鹤混群而栖。这是因为它们数量稀少,而灰鹤的群体相对庞大,白头鹤与灰鹤混群在一起,安全感会增加许多。自然界里许多动物混群的缘由都是如此。这其实也是长期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另一种共生现象:迁徙的群体越庞大,其个体受到外敌攻击的概率就越小。鹤类和雁鸭类鸟禽采取这样的策略迁徙和越冬是非常普遍的。比如下面几幅图中,就有多只白头鹤混群于灰鹤的较大群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混群飞翔时,不同种类的鹤在空中的飞行姿态,大体也会保持一致,远远望去,并不容易发现它们种群之间的差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较近距离拍摄到丹顶鹤白头鹤灰鹤的飞版镜头不容易,我也顺便凑合着发几幅图吧,争取以后能拍到更精彩的,与大家分享。</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