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诗的真正标准:生机主义宣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李未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宣言一出,所有关于诗歌标准问题的争论从此都可以闭嘴。</p><p class="ql-block">此宣言之后,所有其他的诗论皆可弃诸一旁。</p><p class="ql-block">这不是狂妄,也不是盲目自信。</p><p class="ql-block">这是在一片混乱的当代中国诗坛,关于诗学真理最具价值的一次探索。</p><p class="ql-block">——写在文前</p> <p class="ql-block"><b>一 转变一些观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大写的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之所谓“诗”,绝非仅仅指“诗歌”这样一种文体,而是大写之诗——作为一切艺术共同本质的诗。</p><p class="ql-block">海德格尔之言“一切艺术,其本质皆是诗”。一语道破天机。</p><p class="ql-block">那么,所谓诗人,也同样是大写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诗歌,并非文学王冠上的明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既然诗是一切艺术的共同本质,那么一切艺术类别就不存在高低之别。文学更是如此。对诗歌文体的单项拔高,不过是狭隘无知的陋见。</p><p class="ql-block">对诗进行文体上的狭义化定义,将其与其他文体相区分,表面看似在维护各种文体的差异性,实际是在文学内部搞一元中心主义:一方面,将诗体凌驾于其他文体之上;另一方面,在诗体内部不断驱逐那些与主流形式不符的边缘文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3,艺术,并不高于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艺术源自生活,但高于生活。”这是一种多么可笑的论断呀!更可笑的是,这种观念还如此根深蒂固,几乎成了世所公认。</p><p class="ql-block">艺术源自生活,前半句我赞同。但要说它高于生活,我是一个字都不同意!言“艺术高于生活”,表面是对艺术的拔高,实际是对艺术的贬低。</p><p class="ql-block">因为它“高于生活”,它就变成了生活的奢侈品,只配少数人才能拥有。难道普罗大众就不配欣赏艺术了?</p><p class="ql-block">因为它“高于生活”,就不成为生活所必须,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可是,人类能没有艺术吗?</p><p class="ql-block">请相信,艺术不是少数人或人在极少数时刻饱暖+“淫欲”后的奢侈体验,而是任何人日常生活所必须。艺术生活本就是生活之一种,又何来高于其上之说?这本身就是一种逻辑谬误。哪怕是与作为生存的生活比较,它也不该被拔高,而应与之等量齐观,甚至低于后者——这种“低”,当然不是指其地位的低。唯其如此,艺术才能凸显出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必须时刻以艺术充斥我们的生活,生活才可真正称之为生活。<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没有艺术的时刻,是非人的时刻。没有艺术的世界,是非人的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生活,不是生命的机械活动,而应是充满美感与活力的生命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4,为何写诗?</span></p><p class="ql-block">布罗茨基说:“之所以写诗,首先因为写诗是良知、思维、认识宇宙的非凡的加速器。一旦领教过这种加速度,你便无法克制想要再次体验它的愿望;你会依赖这个过程,正如有人离不开毒品或烈酒。”</p><p class="ql-block">我想,没有比这更贴切的回答了。</p><p class="ql-block">一个作品也许会给创造它的人带去鲜花和掌声,带去声名,乃至丰厚的金钱,但最好我们还是放弃这种幻想吧。虽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回到写作的初衷,我们还是尽量少带点功利性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5,诗,“最无用”的艺术</span></p><p class="ql-block">诗/艺术,既非有用也非无用。明白了这一点,才可真正言诗。</p><p class="ql-block">非有用,是因为祂超越道德、功利等实用性。非无用,是因为它有一种比一切“用”都更有用的“大用”,即:通过对诗/艺术的审美体验,而让人遗忘自我,从而通向那神秘的存在。通过这种特殊体验,使人燃起对生活对生命对世界的热爱。请相信,这绝非叔本华所谓的暂时的“自失”。正因为“自失”是暂时的,所以诗/艺术必须时刻充斥人的生命。在此,必须重申这一句:没有艺术的时刻,是非人的时刻。没有艺术的世界,是非人的世界。</p><p class="ql-block">正因为祂既非有用也非无用,所以便不以崇高为追求,也不以娱乐为目的。拯救世界不是祂的责任,“为艺术而艺术”也非其目标。祂不以崇高为追求,却可以包含崇高;不以娱乐为目的,却不拒斥娱乐。祂无所不包,却无一为之。祂无一为之,却无所不为。</p> <p class="ql-block"><b>二 简单清算一下百年新诗</b></p><p class="ql-block">既是“清算”,在此则不意彰其功,只表其过;不称其是,只论其非。认清了他们的缺陷所在,便离写出真正的好诗不远了。</p><p class="ql-block"><b>尝试派</b></p><p class="ql-block">代表人物:胡适、刘半农、沈尹默</p><p class="ql-block">缺陷:自由散漫,中国新诗初创阶段的牙牙学语。</p><p class="ql-block"><b>浪漫派/创造社</b></p><p class="ql-block">代表人物: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p><p class="ql-block">缺陷:容易陷入歇斯底里夸大其词的滥情主义,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p><p class="ql-block"><b>新月派/新格律派</b></p><p class="ql-block">代表人物:闻一多、徐志摩</p><p class="ql-block">缺陷:有返古倾向,阻碍了现代诗驰向更广阔的天空。</p><p class="ql-block"><b>早期象征派</b></p><p class="ql-block">代表人物:李金发,后期创造社三诗人——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p><p class="ql-block">缺陷:晦涩难懂,佶屈聱牙</p><p class="ql-block"><b>现代派</b></p><p class="ql-block">代表人物:冯至、戴望舒、施蛰存、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废名</p><p class="ql-block">缺陷:对西方现代诗学的过分模仿,过分的象征与暗示,容易忽略现实。致命的颓废与茫然。</p><p class="ql-block"><b>九叶派</b></p><p class="ql-block">代表人物:穆旦、叶敏、辛笛、杜运燮</p><p class="ql-block">缺陷:后期流入玄学,与其最初倡导的“人的、人民的、生命的”文学旨趣相去甚远。</p><p class="ql-block">(至于新中国之后至改革开放前这一段历史的诗歌,大多沦为了政治的附庸,基本不值一提。)</p><p class="ql-block"><b>朦胧诗派→知识分子写作</b></p><p class="ql-block">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杨炼、西川、王家新、欧阳江河、臧棣</p><p class="ql-block">缺陷:后期陷入贵族化与精英化、呆滞死板,烟火气全无。</p><p class="ql-block"><b>早期神圣写作</b></p><p class="ql-block">代表人物:海子、骆一禾</p><p class="ql-block">缺陷:对形而上的神性与灵性的过分迷恋,导致对形而下的身体诉求及日常性的忽略。</p><p class="ql-block"><b>“第三代诗人”及其他</b>(见下文)</p> <p class="ql-block"><b>三 更新一下美学观念</b></p><p class="ql-block">先来看看一些曾经流行的美学观念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中国美学四大派:</b></p><p class="ql-block">01.蔡仪:美是客观的</p><p class="ql-block">02. 吕荧、高尔太:美是主观的</p><p class="ql-block">03.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p><p class="ql-block">04.李泽厚: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外国美学流派代表:</b></p><p class="ql-block">01. 古典主义:美在物体形式;</p><p class="ql-block">02. 新柏拉图主义和理性主义:美在完善;</p><p class="ql-block">03. 英国经验主义:美感即快感,美即愉快;</p><p class="ql-block">04. 德国古典美学: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p><p class="ql-block">05. 俄国现实主义:美是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们必须确立这样的世界观:<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们在世界之中,世界亦在我们之中。</span></p><p class="ql-block">那么,化而言之:<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美在世界之中,亦在我们之中。</span>前者是说美的可能性,后者是说美的现实性。</p><p class="ql-block">一方面:世间万象都具备可能的美感,万物皆可成诗。</p><p class="ql-block">另一方面:世上并不存在“美”这种客观的实体。美必然存在于主体与对象的审美关系之中,是心物关系中一种难以言说的微妙状态。从这点上来说,<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美,即审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美的本质是吸引。</span>在一种充满吸引的审美关系中,主体将暂时性地“自失”(叔本华语),而不自觉地向审美对象靠近(这种靠近更多是心灵上的)。值得指出一点,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并非总是主客分明,有时会产生错位(例如卞之琳的《断章》),有时又互为审美对象(比如情侣间的相互欣赏)。</p><p class="ql-block">既如此,美就必然是当下的、在场的,是正在发生的事件。只要明白了这一点,一切美学理论皆可抛诸脑后。</p><p class="ql-block">审美的在场性,必然要求一切文学艺术的创作,必须正视当下性。诗,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是来自那些所谓诗人的臆想。<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诗,一定是诗者对当时当下之生命经验的提纯。</span></p> <p class="ql-block"><b>四 真实——诗的最低标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既然美即审美,而审美又必然是当下的、在场的,那就必然对真实性提出要求。如果一种审美关系的真实性是存疑的、甚至完全虚假的,那事物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美感,人也没法产生真正的审美体验。虚假的(包括虚幻的——比如服用致幻剂所产生的)审美体验,必将使人误入审美的歧途。</p><p class="ql-block">这个“真”,不仅仅指事物(即审美对象)的真,更重要的是指感知(即审美感知)的真。</p><p class="ql-block">注意,是“感知”,而非思想。不是对所谓事物本质的理性认知,而是感性直观。</p><p class="ql-block">如果非要思考的话,就请动用你的眼耳口鼻舌,动用你的身体,动用你的心灵——我们的身体,比所谓的思想更诚实;我们的心灵,比思想更深刻。唯有剔除一切人类文化前意识的、切身的、真切的感性直观,才能完成对存在的去蔽,才能抵达真正的存在之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庄子·天下》:“不离其真,谓之至美。”</p><p class="ql-block">至美者,必至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p><p class="ql-block">天地之大美,便是自然之大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约翰·济慈《希腊古瓮诵》:“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这就是我们在人间知道和应该知道的一切。” (Beauty is truth, truth beauty. That is all ye know on earth, and all ye need to know. )</p><p class="ql-block">要是不明白这一点,就等于什么都不明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席勒:“事物最真实的本性能够被真实地表达出来,那就是美。”</p><p class="ql-block">可是啊,太多虚假的表达遮蔽了事物原本的真实。太多臆造的美,越来越远离世界与人生的真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是否真实,这是界定诗与非诗的基本界限,是诗的最低标准。</span>真实之下无诗。真实之上,才可言诗。</p><p class="ql-block">不真的作品,都是假诗;不真的美感,都是假美。我们甚至可以说:不真的人,都是TMD假人。尤其在这个短剧+短视频+短篇网文横行,不讲事实逻辑、只讲爽感的“全名降智时代”,重申这一点,尤其必要,非常必要!</p><p class="ql-block">要表现事物真正的美,就必须呈现事物最真实的状态。注意,不是“模仿”,也非“反映”,更非“表现”,而是“呈现”。</p><p class="ql-block">不是对事物形象的简单模仿,也不是停留在表象的反映,更不是像现代主义者那样因对外界的麻木而转入内在的尖锐,而是对世界与人生的真实还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呈现”即“还原”,即去蔽,即敞开。</span></p><p class="ql-block">这个“真”,不是别的,而是“存在”之真容。存在之真,非呈现无以还原。</p> <p class="ql-block"><b>五 六字真言:生活·生命·生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何呈现,如何还原?</p><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们的创作必须基于真实。这包含三个方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事实的真实:</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尊重事实,我想,这应该是一个诗人最基本的素养。只可惜,能做到这一点的少之又少。</p><p class="ql-block">大多数诗者要么罔顾,要么抛弃,要么夸大,要么粉饰,只为了营造一种远离事实的虚幻的美感。这不仅愚蠢,而且可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想象的真实:</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点似乎不好理解:想象怎么个真实法?想象难道不该是与事实相对吗?</p><p class="ql-block">这是个误会。真实并不拒斥想象。从根本上说,离开想象,任何一种艺术,任何一种审美都无法成立。</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想象之真不在于其内容是否真实存在,而在于诗者在创作时的想象是否基于当时当下的真实情境。</p><p class="ql-block">作为读者,要判断这一点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那些善于伪装的作者)。我们似乎也只能寄希望于每一个创作者自身的真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存在之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要我们愿意尊重事实,只要我们的想象足够真诚,那么离抵达至真——揭开存在的“摩耶之幕”便不远了。</p><p class="ql-block">抵达存在之真,才是生命意义上的深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超:<i>“对诗而言,生命的深刻才是诗歌意义上的深刻。没有生命意义上的深刻,只有思考的深刻的诗歌,其实是肤浅的。”</i></p><p class="ql-block">这话不仅适用于诗歌,也适用于所有文学分支。在作品中无耻地贩卖思想、兜售哲学,那是对文学和艺术的亵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如何做到这“三真”呢?</p><p class="ql-block">不过简单六个字:生活·生命·生机</p><p class="ql-block">人类最本质也最本真的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日常生活中蕴藏着人世的全部真理。谁要是无视日常,便是无视人本身。</p><p class="ql-block">生活,便是生命的全部。当然,我所说的并不仅仅指物质生活。</p><p class="ql-block">表现精神生活固然重要。只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对人类灵魂生活的讴歌一度占据着文学史的绝大篇幅,而具体的日常却被诗人与作家们集体性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纵观历史上那些卓有成就的文学家,无一不是具备日常精神之人。</p><p class="ql-block">以知识分子写作为代表的后朦胧派诗人,他们的趣味一味停留在形而上的玄学层面,他们不知生活为何物。他们没有形而下的鲜活的肉体,只有早已臭得令人恶心的灵魂。</p><p class="ql-block">所幸,有第三代诗人们以口语化及日常性书写举起了反叛的大旗。</p><p class="ql-block">然而,是不是进入了日常,就进入了诗呢?</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很多所谓的口语诗人也正因陷入了这样的误区而不可自拔。</p><p class="ql-block">许多口语诗人的日常,只停留在表面的流水账,极其肤浅,甚至低俗下流。他们离诗还很远,因为他们进入了日常,却没有进入生命。</p><p class="ql-block">来吧,先让我们看一看他们各自的主张:</p><p class="ql-block"><b>他们诗派、非非主义</b>(代表人物:韩东、于坚、王小龙)</p><p class="ql-block">口号:<i>“诗到语言为止”</i></p><p class="ql-block">第三代诗人的崛起,客观上有对以知识分子写作为代表的精英写作“不说人话,专说鬼话”的纠偏,但未免走上了矫枉过正的极端。最后,诗歌只剩下一地无意义的能指和无意义的日常,只剩下一片虚无。</p><p class="ql-block"><b>“后口语”派</b>(代表人物:伊沙及“新诗典”众门徒)</p><p class="ql-block">口号:<i>“诗到口语为止”</i></p><p class="ql-block">他们主张用最纯粹的口语写作。可问题是,什么才是“最纯粹”的口语?真要如此,他们就该都用“更纯粹”的方言写作。但很可惜,他们总是把口水当口语,陷入一轮又一轮的口水战。他们不像诗人,倒更像流氓。</p><p class="ql-block"><b>“下半身”诗派</b>(代表人物:沈浩波、朵渔、尹丽川)</p><p class="ql-block">口号:<i>“诗到下半身为止”</i></p><p class="ql-block">诗歌沦落到下半身,只剩一片浪叫与呻吟。“下半身”诗人们,找回了身体,却丢失了头脑。</p><p class="ql-block"><b>废话主义</b>(代表人物:杨黎、乌青、赵丽华)</p><p class="ql-block">口号:<i>“诗到废话为止”</i></p><p class="ql-block">废话主义,其本质是对绝对真理的过分迷恋。废话无意义,因而也就无错误可言。废话主义者可能是常识哲学的忠实信徒。废话无意义,所以实在没什么好废话的。</p><p class="ql-block"><b>垃圾派</b>(代表人物:皮旦、徐乡愁)</p><p class="ql-block">口号:<i>“诗到垃圾为止”——崇低、向下,非灵、非肉</i></p><p class="ql-block">皮旦曾言,当一盆屎能被端上餐桌堂而皇之地讨论之时,就可以真正谈论诗歌了。</p><p class="ql-block">他们可真是善于“屎上雕花”的手艺人呀。可问题是,雕得再花里胡哨,能欣赏的恐怕也只有苍蝇。</p><p class="ql-block">当下中国诗坛,各大门派山头林立,党同伐异、日日掐架早已是常态,不一而足。</p><p class="ql-block">当然,我们也无法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在反宏大话语、反伪崇高、反精英主义方面,他们确实是时代的急先锋;在以口语化推广诗歌的平民化、大众化、普及化方面,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p><p class="ql-block"><i>“日常生活不等于诗。把日常生活情境写得不可重复,令人惊愕,屏息凝神,重新打量,容留自反性和意料之外的关联,诗歌于此才脱颖而出。”</i></p><p class="ql-block">陈超先生之言,一语中的。</p><p class="ql-block">生命是什么?</p><p class="ql-block">生命不是一堆无意义的、平面化的简单陈述。生命有喜怒哀乐、有悲欢离合,有不可复制的个体独特性。</p> <p class="ql-block"><b>六 生机——诗的最终目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光有生命还不够。生命,必有生机。了无生机的生命,与死物又有何异?</p><p class="ql-block">口语诗人,流派纷呈,主张各异。对于他们的理论,在此我无意一一驳斥。</p><p class="ql-block">他们之所以肤浅之所以低俗之所以无耻下流之所以啼笑皆非,其根源就在于:只见日常,不见生机。生机匮乏,这同样也是那些非口语诗人的症结所在。生机匮乏,这是所有下九流诗人的通病。</p><p class="ql-block">甚至,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生机匮乏,乃是当下所有劣质文艺作品的通病。</span></p><p class="ql-block">之所以如此,乃在于:一方面,我们受制于官方意思形态的压制;另一方面,我们又受困于市场化的盲目导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生机到底是什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生机,即生命力。是生命之核心,也是世间万物之根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生机是一种美妙的状态,是使万物是其所是成其所成的一种本真之态。</span></p><p class="ql-block">判断一种生命、一件作品是否具备生机、具备多大的生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强大的繁殖能力</p><p class="ql-block">这几乎是所有具备旺盛生机的生命的共同点。</p><p class="ql-block">没有繁殖,就没有生命的更新迭代。所谓“生生不息”,最的重要一点,就是指生命的繁殖能力。</p><p class="ql-block">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性能力的强度就是生命力的强度。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话传说中,从来不乏生殖崇拜。所以,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必谈性色变。在艺术创作中,同样不必忌讳。</p><p class="ql-block">对性的正常书写、正常表达,是一个生命健全之人的本能。当然,我们要小心,切莫流于表面、流于色情(注意,情色≠色情)。很多“下半身”与“垃圾派”诗人就是在这点上暧昧不明,才不断令人诟病。</p><p class="ql-block">那么,一件作品的繁殖能力又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其美感的多样性、鲜明性、及持久性。一件作品,越是经得起不同审美偏好之人的喜爱,越是具备多人多次与长时间的审美价值,越是具备可再创性,其繁殖能力(也就是传播能力)就越强。也就越具备生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健康的机体</p><p class="ql-block">一个生命,如果没有健康的机体,恐怕很难称得上有生机。</p><p class="ql-block">一具疾病缠身的身体,哪怕青春年少、哪怕正值盛年,也难以够得上生机。</p><p class="ql-block">健康的机体,是生机的基础。</p><p class="ql-block">动如脱兔、静若处子,是动物的生机;枝繁叶茂、芬芳载途,是植物的生机。</p><p class="ql-block">对于一件作品来说,是否圆融自洽、是否自然流畅,就是它是否具备生机的基础。</p><p class="ql-block">一件作品,如果晦涩不明、胡说八道、甚至狗屁不通,那就很难具备生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是否具备精气神</p><p class="ql-block">这应是所有动物是否具备生机的共同点,也是比之健康更重要的一个方面。</p><p class="ql-block">一个人,哪怕垂垂老矣,也可能老当益壮;一具身体,哪怕病魔缠身,也可能坚韧不拔。相反,一个四肢健全无病无灾之人,一旦没了精气神,就毫无生机可言。</p><p class="ql-block">作品也是需要精气神的。气韵贯通、灵气充盈、个性飞扬,便是一件作品的精气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是否具备生命意义上的深刻</p><p class="ql-block">对于人来说,意志力强大与否、灵魂境界的修养如何、对生命的热爱程度、人生体验的丰富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的生命是否深刻的重要参考指标。</p><p class="ql-block">作诗即做人。一个人达到了怎样的境界,他的创作也将抵达、或停留在同样的境界。</p><p class="ql-block">一个不热爱生命(既不懂自爱、也不懂爱人)之人,一个对人生没有深切体悟之人,一个意志薄弱、毫无灵魂修炼之人,你能期待其作品的深刻吗?可笑那些欺世盗名之人、附庸风雅之辈,他们不是在模仿深刻,就是在假装深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必须说明一点:<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生机并非生物所独有,非生命同样具有生机。</span></p><p class="ql-block">水是江河湖海之生机,雨雪风雷是天空之生机,光与热是宇宙之生机。</p><p class="ql-block">一块石头的生机在于坚不可摧,一座山的生机在于傲立苍穹,一场雪的生机在于还天地一色的纯粹。</p><p class="ql-block">生机的本质是一种力、一种能量,是一种维持事物自身、也使事物不断前进的强大能量。</p><p class="ql-block">生机便是最高级的真,也是最高级的美。因为,它揭示着最本质的存在。</p><p class="ql-block">生机更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真正的自由,不是没有界限为所欲为。而是哪怕障碍重重,我们也能生机勃勃地驰骋在这古老的大地之上。</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37, 35, 8);">“美的本质是旺盛的生命力!”</i></p><p class="ql-block">在《野鹅》一诗的开篇,玛丽·奥利佛如此信誓旦旦。这是一个生机主义者最简洁、最有力、也最浪漫的宣言。</p><p class="ql-block">努力创作出生机勃勃的作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诗人唯一的职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二零二四年十二月十三夜</i></p><p class="ql-block"><i>稿于四川广安</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