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b>杭州市西湖区碧波路之江文化中心。展陈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展厅分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宣传、教育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公共文化空间。 9:16分参观<b>通史陈列馆-浙江一万年。</b>浙江,山川毓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一万年上山,稻作起源;五千年良渚,文明璀璨;两千年古越,精耕勤战;一千年两宋,东南乐土;一百年红船,辟地开天。这里有王朝都城,是文明礼仪之邦;这里有海上丝路,是万方辐辏之地;这里有诗情画意,是江南风雅之所;这里有百工竞巧,是青瓷丝绸之乡。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勇于拼搏的传统,千百年来激励浙江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谱写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绚丽篇章。 2024年11月12日周二9:02分来到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参观。 <h3><b>文明圣地-史前时期的浙江。</b>浙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百万年前已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距今一万年起,上山、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崧泽、良渚、好川、钱山漾、广富林等考古学文化,构成了浙江地区史前时期绵延不绝、交融多元的文化谱系。从采集渔猎到农业经济,从平等族群到复杂社会,浙江成为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最璀璨的一颗。</h3><div><b>鸿蒙初开。</b>浙江地形复杂,广布的丘陵山地、低平的沼泽原野、曲折的河流海岸,让这里具备了多样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旧石器时代古人类主要在苕溪、钱塘江流域活动。他们生活在洞穴或旷野,使用打制石器等工具,以采集、渔猎等方式,从大自然中获取生存资源。<br></div><div><b>人类的出现与扩散。</b>人类大约在700-500万年前与黑猩猩分道扬镳,地壳运动、气候变化导致非洲东部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适应环境存活下来的南方古猿在400-300万年前开始直立行走。200多万年前人类用灵巧的双手改进工具,基因变异解放了肌肉对颅骨的束缚,人类脑容量短时间内增加到1200毫升。智人凭借生理优势、团体协作能力,适应不同环境,迅速繁衍,扩散到全球。语言、审美、原始宗教是后世开创文明的基础。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实证子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div><div><b>百万年的文化根系。</b>浙江境内已发现120多处旧石器地点,目前浙江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是长兴县七里亭遗址,年代距今约100万年,是浙江文化的根系所在。浙江旧石器石制品工业归属于南方砾石工业,以锤击法为主修理石器,石制品主要有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手镐等,个体较大、制作粗糙。重要遗址有安吉上马坎、长兴银锭岗和紫金山、嵊州兰山庙等。<br></div><div><b>砾石石器。</b>砾石石器生产的主要特点是以砾石为原料,直接将砾石加工成各类工具,很少对片状坯材进行加工。生产程序要比加工石片石器简单。砾石工业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出现的年代比石片工业早,从早更新世一直延续到晚更新世。<br></div><div><b>石球。手镐。砍砸器/石核。</b>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00万-11700年),长兴林城镇采集、安吉上马坎遗址出土。</div><div><b>砸击法/锤击法/砸砧法。</b></div> <b>建德人犬齿化石。</b>1974 年考古工作者在建德市李家镇乌龟洞的上层堆积中发现一枚晚期智人右上犬齿化石,距今不超过5万年,这是浙江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古人类化石。<br><b>动物骨骼。</b>长兴合溪洞出土的晚更新世动物化石上有人工砍痕、用火痕迹,包含了丰富的人类活动信息,为研究末次冰期中国华南地区古人类生存行为方式提供了宝贵资料。<div><b>小型工具。</b>石制品以优质燧石为原料加工成小型工具,采用锤击法及砸击法生产石片,以单向、复向、交互的修理方式将毛坯加工成工具,有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等。<br></div><div><b>石片/石核/尖状器/石钻/石核。刮削器/燧石雕刻器/燧石石片/燧石刮削器。</b>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00万年-11700年),2005-2006长兴泗安镇采集/2004-2005年安吉上马坎遗址出土。</div><div><b>鹿下颌骨。</b>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00万年-11700年),2010年长兴合溪洞遗址。</div><div><b>磨制石器。</b>新石器时代上山文化(距今约11000-8500年),2005年小黄山遗址。</div> <div><b>万年后明</b>。浙江史前文化肇始于距今约1000年的上山文化。它与之后的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崧泽、良渚、好川、钱山漾、广富林等文化一起共同构建了浙江多姿多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体系,并以独树一帜的文化特色和领先世界的众多发明,书写下人类文明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b><br></b></div><b>从旧石器到新石器。</b>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者区别是: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多用磨制石器。定居和制陶是否出现也是差异所在,但物质生活呈现多样的组合,如何获取生活资料,更反映本质差异。前者主要以采集渔猎为生,直接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后者出现农牧业。时空流转,二者占比的逐渐变化,是区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重要依据。<div><b>1/山西沁水下川(距今23900-16400年),旧石器时代。</b>出土石器有石斧、石锛,以及中国最早的石磨盘磨棒。通过微痕分析确认了用于收割草本植物穗的石片镰刀,显示出对植物类食物开发的加强。</div><div><b>2/陕西延安龙王辿(距今20000-15000年),旧石器时代。</b>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磨刃石器,以及稀有的蚌壳器物。<br><b>3/山西临汾柿子滩(距今21000-8500年),旧石器时代。</b>通过对碾磨石器的淀粉残留物分析,发现石磨盘磨棒用于加工橡子、谷物、豆类和块茎。</div><div><b>4/河北阳原虎头梁(距今16300-14700年),旧石器时代。</b>出土石器包括细石叶、石片等。遗址可以区分出不同功能,有营地、作坊和屠宰地点。陶器最初是在狩猎采集的背景下出现的。<br><b>5/北京东胡林和转年(距今11000-9000年),新石器时代。</b>发现了墓葬,出土了磨制石斧、镇嵌细石叶的骨刀、磨盘磨棒、磨制石斧、夹砂厚胎陶器。<br><b>6/河北徐水南庄头(距今10510-9690年),新石器时代。</b>出土了磨盘磨棒、骨锥骨镞、陶器和狗骨。<br><b>7/河南新密辛家沟和山东沂源扁扁洞(距今11000-8600年),新石器时代。</b>出土了装饰绳纹和刻划纹的筒形罐、石磨盘磨棒。<br></div><div><b>8/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距今25000-9000年),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b>出土大量石器、骨器、蚌器,陶器年代近20000年,为目前最早的陶器。还发现了大量稻属植硅石以及可能用于收割的蚌镰。<br><b>9/湖南道县玉雄岩(距今18000-11000年),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b>出土了骨制、角制工具、磨制蚌器,以及年代古老的陶器绳纹尖底罐。还出土了大量鹿骨、鸟类骨骼,应是重要食物来源,发现食用水稻的证据。</div><div><b>10/广西桂林瓶皮岩(距今12000-8000年),新石器时代。</b>出土了石制、骨制、蚌制工具,陶器为圜底罐。<br><b>11/浙江浦江上山(距今11000-8500年),新石器</b>时代。出现定居村落,人们开始使用大口盆、罐、盘、碗等多种陶器,彩陶尤为精美,食用水稻、橡子等。</div><div><b>浙江新石器文化分布示意图。</b></div><div><b>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址分布图。</b></div><div><b>稻源上山。</b>上山文化以最初发现地浦江县上山遗址命名,分布在衢江、武义江、浦阳江、灵江流域,是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距今11000至8500年。多个遗址保存了丰富稻谷遗存。湖西、下汤遗址浮选出的稻谷具有驯化初级阶段原始栽培稻的特征,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上山文化稻作农业起源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农业社会发展的重大突破。<br></div><div><b>下汤遗址。</b>仙居下汤遗址是略呈椭圆形的环壕聚落,总面积约 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达2米,其中上山文化时期铺设的红烧土广场已清理器物坑20余座。<br><b>桥头遗址。</b>义乌桥头遗址是上山文化中晚期的环壕聚落遗址,东、南、北三面人工环壕,西面被河流冲刷,面积约3000平方米。中心台地发现房址、器物坑、墓葬等丰富遗迹,出现乳白色和红彩两种彩陶。<br></div><div><b>远古中华第一村示意模型。</b>上山文化已经出现定居聚落。其早期浦江上山遗址发现挖墙基、立木柱的建筑形式,以及埋藏保存完好的大口盆、石球、磨盘等灰坑遗迹。中晚期嵊州小黄山遗址、永康湖西遗址和义乌桥头遗址等均发现环壕,呈现更为复杂的村落形态,仙居下汤遗址还发现铺垫红烧土的广场和出土罐、壶、杯等组合的器物坑,充分展现了是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生活场景。</div><div><b>稻作起源。</b>上山文化遗址保存了丰富的、具有驯化特征的水稻遗存,它证明了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古人已经认识了水稻的食物属性,并初步掌握了稻作的技术,开始了稻作农业的实践,这是人类文明所迈出的关键性一步。<br></div> <div><b>下汤遗址全景/桥头遗址环壕西南转角。</b><br></div><div><b>带凹槽石器/穿孔石器。打制石器。</b>新石器时代上山文化(距今约11000-8500),2005年小黄山遗址出土。</div><div><b>石球。属和稻壳稻叶的陶胎。</b>新石器时代上山文化(距今约11000-8500),2001-2006年上山遗址出土。</div> <b>炭化稻米。</b>人类在栽培谷物之前经历了长时间采集野生谷物的阶段,相比于野生稻,栽培稻的驯化特征有种子颗粒变大、穗上种子数量增多、种子落粒性与休眠性减弱、短芒或无芒、株形挺拔紧凑等。考古发掘中谷物种子落粒性的强弱变化被认为是重要的驯化性状,是水稻越来越依赖人类生存的表现。野生稻成熟后种子大部分自然脱落散布出去,而栽培稻成熟后则不易掉落传播,人们可以等到谷粒成熟后一起收割。稻谷在人类以特定的收获和播种方法长期干预后,慢慢发展出成熟后不落粒的特性。<div><b>稻谷</b>。新石器时代上山文化(距今约11000-8500年),2001-2006年上山遗址出土。<br></div><div><b>现代野生稻/现代籼稻/现代粳稻。</b></div><div><b>水稻的收割。</b>上山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人类对水稻的收割行为,表明人类对水稻的生长进行了干预。刃部带有"镰刀光泽"的石器正是水稻的收割工具,从微痕判断,收割方式可能是掐穗。<br></div><div><b>水稻的加工。</b>稻谷颗粒外有硬壳,需要脱粒、去壳后食用。上山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石磨盘、石磨棒,是主要碾磨脱粒工具,也可用于碾磨橡子、芡实菱角等食物。<br></div><div><b>上山遗址分布示意图。</b></div><div><b>石片。</b>新石器时代上山文化(距今约11000-8500年),2001-2006年上山遗址出土。</div><div><b>上山遗址掺杂稻壳的陶片。</b></div> <b>石磨盘石磨棒。</b>新石器时代上山文化(距今约11000-8500年),2006年上山遗址出土。<div><b>石磨盘石磨棒(2)。</b>新石器时代上山文化(距今约11000-8500年),2005年小黄山遗址出土。上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多件石磨盘,通常与磨石或磨棒成套。这套石磨盘石磨棒出土于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形体硕大,坚实厚重,盘面凹陷,有密密麻麻的小坑。磨石小巧圆润,适于手握。稻谷颗粒外有硬壳,即俗称的糠,糠带芒刺,所以稻谷需要脱粒、去壳后食用。上山文化的石磨盘、石磨棒可以用作碾磨脱粒工具,也可以将橡子、栗子等磨成粉,再做成食物。<br></div><div><b>石片石器割稻示意图。</b></div><div><b>最早的曲酒证据。</b>不明物体的淀粉颗粒/块茎类食物;米饭淀粉颗粒/稻米;霉菌孢子/霉菌。生长中的酵母菌/酵母菌;米糠残留的峰型植物化石/谷売;薏仁淀粉颗粒/薏仁。</div> <b>单耳陶大口盘(2005年小黄山遗址出土)。陶大口盘(2001-2006年上山遗址出土)。</b>新石器时代上山文化(距今约11000-8500年)。<div><b>泥条盘筑法。</b>制作时先把泥料搓成长条,然后按器型的要求从下向上盘筑成型,以一种子母口的方式拼接一泥条存在一个凸面和凹面,再用手或简单的工具将里外修饰抹平,使之成器。手制(泥条盘筑法)陶器示意图。<br></div><div><b>单耳陶大口盘(2005年小黄山遗址出土)。陶大口盘(2001-2006年上山遗址出土)。彩陶片(2005年小黄山遗址出土)。</b>新石器时代上山文化(距今约11000-8500年)。</div> <b>陶罐(2005年小黄山遗址出土)。陶筒形罐(2019年下汤遗址彩陶)。双耳罐(2005年小黄山遗址出土)。陶罐(3,2005年小黄山遗址出土)。</b>新石器时代上山文化(距今约11000-8500)。 <b>最早的彩陶。</b>上山文化彩陶分乳白彩和红彩两种,器表装饰太阳纹、"卦符"形纹以及点彩、折齿纹等,体现了上山文化先民的观念和信仰。红色和白色陶衣施加于胎体后再彩绘,陶胎烧成温度 800-900°C,陶衣和高硅质黏土原料的乳白色彩的受热温度不低于600°C,存在二次烧成的可能,这是目前世界上所知年代最早的彩陶。<div><b>上山文化太阳纹、波点连线纹等彩陶纹饰。上山文化波点连线纹、卦象纹等彩陶纹饰。</b><br></div><div>石磨盘石磨棒(2001年上山文化遗址出土)。陶盆(2021年桥头遗<b>址出土)。陶圈足盘(2005年小黄山遗址出土)。陶折肩壶(2023年永康长城里遗址出土)/陶杯(2001-2006年上山遗址出土)/陶杯(2005年小黄山遗址出土)。</b>新石器时代上山文化(距今约11000-8500)。</div> <b>宴享和祭祀。</b>上山文化遗址出现了多处仪式性活动遗存,其中义乌桥头遗址发现了“中心台地”遗存和曲酒遗迹,仙居下汤遗址也发现了“红烧土广场”和器物坑等遗存,均可能与宴享和祭祀活动有关。<div>陶双耳壶(2021年)。陶圜底罐(2018年)。新石器时代上山文化(距今约11000-8500年),桥头遗址出土。<br></div><div>陶圈足罐。新石器时代上山文化(距今约11000-8500年),2018年下汤遗址出土。<br></div><div>陶釜/陶支座。陶釜。木轮轴。新石器时代跨湖桥文化(距今约8000-7000年,2001年跨湖桥遗址出土。</div> <b>陶圈足罐。陶双耳罐。陶圜底罐。</b><div><b>陶圈足盘。</b>新石器时代跨湖桥文化(距今约8000-7000年),2020年跨湖桥遗址。</div> <b>陶圈足盘。</b><div><b>陶圈足盘。</b>新石器时代上山文化(距今约11000-8500年),2005年小黄山遗址。<br></div><div><b>义乌桥头遗址。</b>是上山文化中晚期的环壕聚落遗址,东、南、北三面为人工环壕,西面被河流冲刷,面积约3000平方米。中心台地发现房址、器物坑、墓葬等丰富遗迹,出现乳白色和红彩两种彩陶,有明确的太阳纹。桥头遗址为研究上山文化聚落形态、陶器工艺及与跨湖桥文化的传承关系都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材料。<b>带有太阳形纹的彩陶片/陶壶/圈足盘/陶盆。</b></div><div><b>仙居下汤遗址。</b>是略呈椭圆形的环壕聚落,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达2米,包含上山、跨湖桥、河姆渡、好川四个阶段考古学文化,其中上山文化时期的铺设红烧土广场已清理器物坑20余座。石锛/平底罐/平底双耳罐/筒形罐。<br></div><div><b>浦江上山遗址。</b>位于浙江省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上游的浦江县黄宅镇境内,面积2万多平方米,是中国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也是浙江的源头。2000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浦阳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调查期间被发现。2001年、2004年至2006年进行了四期考古发掘,发现挖墙基、立木柱的建筑形式,以及埋藏保存完好的大口盆,并与石球、磨盘等共出的灰坑遗迹。上山遗址1号房址/上山遗址南区发掘场景/磨石.磨盘.陶盆.石球。</div><div><b>上山遗址分布图。</b></div><div><b>上山文化。</b>是浙江地区目前所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得名于浦江县上山遗址,分布在衢江、武义江、浦阳江、灵江流域,是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距今11000至8500年。人类在栽培谷物前,经历了长时间采集野生谷物的阶段,除了食用稻谷,上山文化先民频繁利用稻叶、稻壳作为陶器的羼合料,持续的与管理干预加速了野生稻的驯化。目前已发现嵊州小黄山、龙游荷花山、仙居下汤、义乌桥头等遗址。上山遗址掺杂稻壳的陶片/小黄山遗址房址/桥头遗址发掘区全景。<br></div> <b>多彩文化。</b>浙江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钱塘江南北还分布着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等多姿多彩的文化,他们风格各异又互有联系。这个时期农业已经出现并有长足发展,但采集渔猎所获资源在生活中还占有相当大比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文化不断融合,生产性生计方式占比不断增加,文化共性愈发显著。<div><b>跨湖桥文化</b>。因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于钱塘江及其大小支流,如曹娥江、浦阳江、金华江、衢江等,少数遗址扩展至灵江上游地区,距今8-7千年。该文化承继上山文化发展而来,同时与长江中游彭头山文化、皂市下层文化以及淮河流域贾湖文化、顺山集文化有关联,反映出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发展中存在的共性。<br></div><div><b>跨湖桥遗址。</b>位于萧山中南部的湘湖之滨。经历次考古发掘,出土了釜、豆、罐、钵甑等黑陶和彩陶,斧、锛、凿、杵、磨盘等石器以及漆木弓和骨耜等器物。特别是遗址还发现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br></div><div><b>陶深钵/陶钵。陶双耳罐。陶圈足盘。彩陶/陶线轮/陶纺轮。骨哨形器/骨钉形器/骨针/骨锥。木梭/石斧。</b>新石器时代跨湖桥文化(距今约8000-7000年),2001年跨湖桥遗址出土。</div> <b>鹿角。骨耜。圣水牛头骨。石锛/木锛柄。</b>新石器时代跨湖桥文化(距今约8000-7000年),2001年跨湖桥遗址出土。 <b>井头山遗址。</b>余姚井头山遗址是中国沿海地区目前所知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址。贝丘是滨海或者河岸地带先民丢弃贝、螺等介壳形成的特殊遗址类型。井头山遗址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清晰反映了全新世早中期中国沿海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该遗址的发现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与全新世海洋环境变迁研究的重大突破。<div><b>海洋文化。</b>井头山遗址是中国先民适应海洋、利用海洋的最早例证,表明浙江沿海地区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源头区域。它的发现为 8000年前江浙沿海地形地貌环境和海岸线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br></div><div><b>贝器/鹿角器。骨镞/骨锥/骨匕。石斧。陶盆。桃核。</b>新石器时代井头山遗址(距今约8300-7800年),2019-2020年井头山遗址出土。</div> <b>狗头骨/猪头骨。鹿头骨。贝器。鹿肩胛骨。贝器。</b>新石器时代井头山遗址,2019-2020年井头山遗址出土。 <b>陶釜/陶支架(复制品)。</b> <b>文化面貌。</b>遗址被海相沉积覆盖,自然遗存中有大量胶结着牡蛎壳的小块礁石,贝类主要有泥蚶、海螺、牡蛎、缢蛏和文蛤等5大类,动物骨骼以鹿科为主,还有一些猪、狗、圣水牛、水獭等动物的骨头,以及海鱼的脊椎骨、牙齿和耳石等。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器、贝器、木器、编织物等。出士的木桨说明居民能够制造水上航行工具。两件髹漆木器是我国考古发现迄今最早的漆器。<div><b>井头山贝丘部面。</b>新石器时代井头山遗址(距今约8300-7800年),2019-2020年井头山遗址出土。采集、捕捞贝类是一种安全且回报率很高的生计方式,居住在海边或河湖沿岸的人通常将大量食用剩余的贝壳、鱼骨抛弃堆积在住所附近,其中还夹杂石器、陶器等,形成内容丰富的贝丘遗址。贝丘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沿海从辽东到广西均有发现,井头山遗址是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贝丘遗址,为研究海岸变化、探索早期人类遗址提供了新资料。<br></div><div><b>井头山遗址出土贝壳。</b></div><div><b>近江牡蛎壳。团聚牡蛎壳。牡蛎礁石。</b>新石器时代井头山遗址(距今约8300-7800年),2019-2020年井头山遗址出土。</div> <b>陶釜/陶支架(复制品)。蛤蜊壳/蚶壳/海螺壳/蛏壳。</b>新石器时代井头山遗址(距今约8300-7800年),2019-2020年井头山遗址出土。 <b>鹿角。蜒螺壳/中国耳螺壳。铢带拟蟹守螺壳/蟹钳。海鱼脊椎骨。</b>新石器时代井头山遗址(距今约8300-7800年),2019-2020年井头山遗址出土。<div><b>农具。</b>河姆渡文化已经进入了耜耕农业阶段,除了不同形制的骨、木耜作为开荒的农具,还有一些播种和收获农具,可以较清晰地复原当时"火耕水耨"的稻作生产方式:火烧秸秆和杂草,翻耕和平整土地,散播或点播水稻种子,引水灌溉,掐穗收获等。<br></div> 贝器。 <b>施岙古稻田。施岙遗址地理环境。</b><div><b>河姆渡文化。</b>得名于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5300年,主要分布于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地区,向东跨海扩展到舟山群岛,向南影响到今台州,向西达绍兴。河姆渡文化发现了大量的原始农业遗存、典型的木构建筑、丰富的器物和动植物遗存,是中国南方建筑传统的源头,是中国稻作农业起源和发展阶段的重要代表,是中国史前艺术的一个高峰。<br></div> <b>河姆渡遗址。</b>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1973年发现,经过两次考古发掘,发现大片干栏式木构建筑、灰坑和墓葬,出土陶、石、玉、骨、木、牙、角等各类器物六千余件,以及丰富的动植物遗存。它的发现为认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六七千年前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演变具有重要价值。<br><div><b>施岙遗址。</b>位于宁波市余姚市,总面积90余万平方米。遗址发现有凸起的田埂组成的"井"字形结构路网,以及由河道、水渠、灌排水口组成的灌溉系统。土壤中含有较多水稻颖壳、小穗轴、杂草和少量陶器残片,据此推测遗址所在区域是古稻田。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大规模稻田。<br><div><b>河姆渡遗址遗迹/河姆渡自然环境。古稻田内木构排水沟设施/田埂底部铺垫的树枝/独木舟出土情况。井头山贝丘部面。</b></div></div><div><b>自然遗物-动物遗存。</b>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很多有机质能够很好地保存下来,贝丘遗址通常能够反映古人的食谱。井头山出土贝类主要有泥蚶、海螺、牡蛎、缢蛏、蛤等5大类。动物骨骼以鹿科为主,还有一些猪、狗、圣水牛、水獭等动物的骨头,另外还有海鱼的脊椎骨、牙齿、耳石等。</div><div><b>骨耜。</b>类似现代的铁锨,是河姆渡人进行稻作农耕生产的高效农具。利用水牛的肩胛骨或盆骨略加琢修,中间的两个竖向小孔穿绳与木柄捆扎固定,横向的方銎插入一小木条和竹片,供踩踏以辅助用力。河姆渡文化分布的宁绍地区,多粘软的淤泥质滩涂,实验考古验证了骨耜的实效性。<br><b>带藤骨耜</b>。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5300年),1973-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br></div> <b>稻谷堆积。</b><div><b>稻谷和稻叶/炭化米。</b>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1973-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div><div><b>陶器。</b>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灰褐陶为主,还有不少夹炭灰黑陶,少量陶器表面施以彩绘。主要器形有釜、罐、盆、盘、钵、豆、盉、器座、支脚等,后期出现了陶鼎。陶釜有敛口和敞口带脊两种形制,腹部外表多拍印绳纹,是当时的主要炊器,与马家浜文化的腰沿釜相似。部分盆、钵刻划有猪、鹿、鸟、龟、稻穗、树叶等动植物和几何图案,反映河姆渡人的审美趣味和自然崇拜观念。<br></div><div><b>五叶纹陶块/陶支架。陶尊。陶钵。陶釜/陶灶(复制品)。</b>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5300年),1973-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div> <b>陶盆。陶豆。刻纹陶盆。石斧(柄、藤复原)/石斧/石锛。</b>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1973-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 <b>陶方盂/陶钵。陶盘。陶盉。带榫木构件/双凸榫木构件/柱头榫木构件。</b>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1973-1977年河姆渡遗址。 <div><b>干栏式建筑。</b>适用于潮湿地区,防潮的同时还可以避免虫蛇侵犯,在现代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及东南亚地区仍常见。干栏式建筑的立柱大小及数量反映了建筑的规模,结合民族学资料,可大致复原河姆渡人的居住状况。<br><b>村落生活。</b>新石器时代,面积达数万平方米的村落已较为常见,多选址在河湖、沼泽附近。一些村落有环壕围绕,以木栅栏或水道围护,居住区和墓地分布在不同空间。房屋有半地穴式、地面式,还有干栏式木构建筑。定居村落的出现促使人类与周边自然环境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人类选择某些动植物进行驯化,部落规模逐渐扩大。<br></div><div><b>角质柄器。</b>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5300),1973-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div><div><b>干栏式建筑。<br></b></div><div><b>工具。</b>新石器时代没有金属工具,很多石质农具、工具与后代的铜器、铁器形制类似,功用相通。石斧、石锛等用于砍伐和加工木材,建筑房屋,其用法与现代的斧、刨相似。</div><div><b>企口板。石凿/石刀</b>。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1973-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div><div><b>植物遗存。</b>橡子出土情形/刚出土橡子/炭化莲子/麻栎果/南酸枣核/柿核/炭化树叶/树舌灵芝块。<br></div> <b>干栏式建筑。</b><div><b>木鸟形器。</b>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300年),田螺山遗址出土。器形扁平,一侧为鸟的形状。器身中间突起一道宽脊,宽脊背面为凹槽。器物用途不明,和其他蝶形器类似,可能是某种仪式用具。河姆渡附近的湿地是多种候鸟迁徙的经停地,丰富的鸟类资源为河姆渡人提供食物,也提供了审美与精神信仰的素材。<br></div><div><b>漆木碗。</b>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1973-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这只漆木碗用整段圆木镂剜而成,敛口,鼓腹,矮圈足,瓜棱形外表髹朱红色漆,出土时尚略有光泽,可惜剥落较为严重。<br></div><div><b>双鸟纹象牙蝶形器。</b>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1973-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蝶形器有象牙、木、石三种质地。此蝶形器为象牙质,有残断痕迹。正面平整,有线刻纹饰。反面制作粗糙,中间做出纵向凹槽用以捆绑器柄。器身上有数量不一的小孔,可能用于穿绳绑缚。正面阴刻图案的中间为常见的重圈纹,外缘呈火焰状,两侧对称各有一与其相连的鸟纹,昂首相对而望,且略有繁简之别。关于其题材有"双鸟朝阳""双鸟㫒日"等说法。周边刻有弧线、点线纹样,连接穿孔,环绕在双鸟周围。<br></div> <b>猪纹陶钵</b>。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300年), 1973-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圆角长方形,器表打磨光亮,内壁较粗糙,有条状横向磨擦痕迹。长边两侧各阴刻一猪,长嘴,竖耳,高腿,短尾,粗鬃,腹略下垂。刻纹线条流畅、刚劲干练。猪的腹部均运用了阴刻重圈和草叶纹等装饰纹样,这类纹饰常见于河姆渡文化。器身两侧猪首朝向不同,纹样不完全一致,其中一侧相对小且纹饰简单,这种对称动物纹略有繁简的现象也常见于河姆渡文化的各类器物上。<div><b>稻穗纹陶钵。 </b>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300年),1973-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腹部可见阴刻的稻穗一株和动物残体二个。推测原器腹部两侧刻有两组对称的稻穗、动物组合纹。稻纹样由点、线组成,动物纹样与“猪纹陶钵”的猪的手法一致,残见芽叶纹,表现手法非常筒练,具备很高的概括能力。<br></div><div><b>蚕纹象牙端饰。</b>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300年),1973-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端饰下方截面处为椭圆形,中腔近长方形,表面打磨光滑,略有划痕和开裂痕。器身上部阴刻6只蚕纹,蚕纹下方刻一圈三角斜线型纹样带。两长边各有2个穿孔,穿孔压于纹样带下端,从内侧看,两孔有连通趋势。类似的素面器物在罗家角遗址也有出土。</div> 蚕纹象牙端饰。 <b>骨镞。石弹丸/陶弹丸。</b>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300年),1973-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div><b>扬子鳄骨骸/扬子鳄头骨/海洋鱼类椎骨/鲨鱼脊椎骨/鲸鱼肋骨。</b><b>淡水鱼骨。南酸枣/橡子。芡实/菱角。</b>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2004-2014田螺山遗址出土。</div> <div><b>田螺山遗址。</b>2001年在河姆渡遗址东北方向7公里处,发现总面积为三万多平方米的田螺山遗址。从2004 年开始陆续开展了五次考古发掘,出土典型的河姆渡文化古村落遗迹,如多层次的干栏式木构建筑、木构寨墙、独木桥、二次葬、食物储藏坑、古水田,以及大量动植物标本和生产、生活遗物。田螺山遗址是一处典型的河姆渡文化早期聚落遗址,是重现中国南方史前社会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状况的一扇重要窗口。<b><br></b></div><b>鹿关节骨。</b>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300年),田螺山遗址出土。河姆渡文化时期,鹿不仅是重要的食物资源,还提供了生活用品的原材料,人们切割鹿的肢骨,制作骨笄、骨锥、骨鱼鳔等各种骨器。<div><b>圣水牛头骨。鹿头/狗头骨。木鸟形器。</b>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div><div><b>漆木碗。</b>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300),1973-1977年河姆渡遗址。<br></div> <b>食物资源。</b>史前生计方式大体可分采集渔猎和农耕畜牧两种,人们采用多样的生计方式应对多变的自然生态环境。采集渔猎直接从自然界获取食物,农耕畜牧的产生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河姆渡时期水稻、菱角、芡实、桃、梅的生长,可能已出现人工干预或栽培,家畜饲养也有一定的规模,形成了南方地区饭稻羹鱼传统生活方式的初期形态。<div><b>龟腹甲/鳄鱼下颌骨。鳄鱼鳞片。圣水牛蹄尖。鹿角。麂角。</b>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300年),2004-2014田螺山遗址出土。</div> <b>装饰艺术。</b>河姆渡人精心制作各种装饰品和艺术品,用刻有花纹的骨笄固定头发,用玦、璜、管、珠等玉石制品作装饰。兽骨、牙、角制作的艺术品上刻有多种纹样和符号,应与原始信仰有关。陶塑品种多样,加工方式简朴,有模仿日常生活用具的玩偶,也有飞禽走兽,还有陶塑人头像。<div><b>木筒形器。</b>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5300年),2004-2014年田螺山遗址出土。</div><div><b>圆雕鸟象牙匕形器</b>。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300年),1973-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整体呈小身大尾的鸟形,以圆雕和线刻结合的技法雕刻而成。鸟首上雕刻出圆眼、钩状鸟喙。胸腹部略呈方形,阴刻由弦纹、斜线组成的纹样。尾部呈舌形,光滑扁平。反面中部有一横脊,上钻一孔,以作穿绳悬挂或绑缚组合之用。<br></div><div><b>角质梭。骨匙/玉璜/玉玦/鱼骨饰/象牙笄/角坠/骨笄。陶塑人头像/陶塑动物。</b>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300年),1973-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div> <b>纺织加工。</b>衣服的起源历史可以追溯到数万年前,早期的纺织原料均为有机物,较难存留下来。利用葛、苎麻、汉麻等植物纤维,纺线织布结网,是村落生活的重要内容。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大量陶纺轮、骨针、骨锥、角梭等小型木质、骨质工具,还有一些可能是定经杆、机刀、梭和布轴等织机部件。参照民族学材料,河姆渡的纺织机可能是一种水平式踞织机,与今天部分少数民族还在使用的踞织机类似。<div><b>陶埙。陶纺轮/骨针/管状骨针。木绞杀棒/骨匕。</b>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300年),1973-1977年河姆渡遗址。</div><div><b>陶鼎。</b>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距今6000-5300年),1973年嘉兴双桥遗址出土。</div> <b>马家浜文化。</b>得名于嘉兴市马家浜遗址,主要分布于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及上海地区,距今7000-6000年,是环太湖流域已知年代最早的考古学文化,其后续发展为崧泽文化。浙江境内主要遗址还有湖州邱城、桐乡罗家角和谭家湾、余杭吴家埠、临平茅山、长兴江家山等。呈现出南北融合的文化特征,与河姆渡文化关系密切,也受到来自江淮地区古文化的影响。嘉兴马家浜遗址 1.45万平方米的居住区南侧发现了15万平方米古稻田,是同时期居住区和稻田区关系最为明确的遗址。<div><b>陶罐(嘉兴马家浜遗址出土)/陶釜(桐乡石门罗家角发掘)/陶盉(嘉兴马家浜遗址出土)。</b>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距今6000-5300年)。</div><div><b>骨锥/角质锥。角质靴形器。</b>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300年),1973-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div><div><b>石刀(湖州邱城遗址出土)/石钺(嘉兴马家浜遗址出土)。</b>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距今7000-6000年)。</div><div><b>砺石。石锛。</b>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嘉兴马家浜遗址出土。</div> <div><b>灿烂文明。</b>文明的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农牧技术的进步,物质储备增加,人口不断增长,社会规模扩大。良渚文化时期,高等级聚落和墓葬表明社会阶层明显分化,精美器物映射出宗教和礼制的光芒,大型工程反映出社会协调和动员能力,这些都是步入文明阶段的重要体现。<br></div><div><b>崧泽文化。</b>上承马家浜文化、下启良渚文化,距今6000-5300年,主要分布在环太湖地区。1996年嘉兴南河浜遗址首次发现了崧泽文化祭台,随葬玉钺、玉璜的高等级墓葬,刷新了对崧泽文化社会发展程度的认知。良渚古城遗址范围内石马兜、官井头、北村等崧泽文化遗址的发现,为迅速崛起、高度发达的良渚文明找到了历史的根基。<br></div><b>陶簋。</b>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距今6000-5300年),1957年湖州邱城遗址出土。<div><b>双鸟纹象牙蝶形器。</b>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距今7000-5300年),1973-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前有说明。</div><div><b>陶钵。陶杯。</b>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1957年湖州邱城遗址出土。</div><div><b>陶壶。</b>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1973年嘉兴双桥遗址陈天。</div> <b>茅山遗址马家浜文化时期房址/1959年马家浜遗址的发掘现场。</b><div><b>石凿。</b>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距今7000-6000年),嘉兴马家浜遗址出土。</div><div><b>陶猪(湖州邱城遗址出土)/野猪獠牙(桐乡石门罗家角遗址)/陶纺轮(嘉兴马家浜遗址出土)。</b>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div><div><b>陶豆。玉璜/玉玦。</b>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距今7000-6000),嘉兴马家浜遗址。</div><div><b>良渚文化。</b>因1936年施昕更发掘的余杭良渚遗址而得名,距今<br>5300-4300年,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其文化因素直接影响了周边地区。主要特征是高度发达的稻作农业、土筑和水利为代表的宏大建筑工程、反映原始宗教信仰和身份等级的用玉制度,是五千多年前最为耀眼的区域文明,具备了早期国家形态。良渚古城和外围水利系统的发现,表明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br></div> <div><b>水利系统。</b>主体位于良渚古城西北部,由十几条水坝组成,可分为山前长堤、谷口高坝和平原低坝三类。低坝系统利用人工堆土将平原孤丘连接起来,包括狮子山、鲤鱼山、官山、梧桐弄等坝,再连接到北侧的塘山长堤,组成南边的低水坝群。高坝系统在山谷谷口位置筑坝拦水,由岗公岭、老虎岭、周家畈、蜜蜂垄等坝组成。低坝与高坝形成连接的梯级水库。整个水利系统有超过13平方公里的库区和4600余万立方米的库容,具有调水、运输、防洪、灌溉等综合功能。<br></div><div><b>良渚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b></div><div><b>石钺。</b>是良渚时期的武器之一。这些出自反山12号墓的石钺与平民墓葬中的石钺在用料和造型方面均有不同。用料上其石料与玉矿存在"伴生"关系,是较稀有的材料;造型上它们通体光泽明亮,刃部两端柔和圆润,没有实用痕迹,应是权力的象征物。<br></div><div><b>石钺。 </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1986年反山12号墓出土。石钺是良渚社会的武器和工具。这些出自反山12号墓的石钺与普通居民随葬的石钺在用料和造型方面有所不同,也被称作"花石钺"。根据相关研究,这类石钺的石料与玉可存在"伴生"关系,属于较为稀有的材料;同时此类石钺通体光泽明亮,刃部两端柔和圆润,不见明显刃角,推测应是权力的象征物,考古资料显示,这类石钺均出土于良渚文化高等级墓葬。<br></div> <b>陶罐/陶盆/陶盉。陶罐。陶豆。</b>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距今6000-5300年),1957年湖州邱城遗址出土。<div><b>成组玉锥形器。</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1986年反山12号墓出土。一组九件,出土时呈集束状放置在墓主人的头部。其中一件为方锥体,琢刻神人兽面纹,其余均为圆形,素面,底端榫部有一可供系挂的小孔。玉锥形器的使用有明显的等级区分,这样九件一组集束状出现的锥形器,是目前为止所见此类器物的最高规格。<br></div> <b>良渚社会等级示意图。</b>王和王族(既掌握神权又控制军权,随葬玉钺和玉琮,良渚社会君临天下的最高统治者)→贵族(掌握军权,多随葬玉钺或玉琮,仅次于王和王族)→工匠和武士(手工业管理者和兼职战士,多随葬石钺)→平民(普通居民,仅有少量随葬品)。 <b>不同等级的随葬品。</b><div><b>良渚聚落等级示意图。</b></div><div>一级聚落(都邑,良渚古城遗址,居住1-3万人);二级聚落(区域中心,临平玉架山遗址,6个环壕共同组成一个聚落);三级聚落(基层聚落,海盐仙坛庙遗址,居住40-60人)。</div><div><b>良渚玉器。</b>装饰品是人类社会身份地位的体现,表明社会的等级分化。良渚文化的玉器种类极多,有延续之前传统的装饰用玉,如璜、镯、珠、管等,也有逐渐脱离实用转向与宗教相关的仪礼用玉,如琮、璧、钺等。除了装饰自身,良渚先民还常在不同材质的器物上安装镶嵌玉饰,反映出对精致生活的追求。<br></div><div><b>半圆形玉牌。</b>呈半圆形,正面弧凸,琢刻神人兽面纹,背面凹陷,斜向钻有三对隧孔。出土时位于墓主的头部,应是"冠帽"上的饰件。<br></div><div><b>玉半圆形饰。玉柄形器。</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1986年反山12号墓出土。</div><div><b>莫角山宫殿区。</b>部分利用原有山坡堆土修筑大型人工土台,其上3个小土台应为建筑基址。通过历年考古发掘和勘探,明确了大莫角山的四面边界、堆筑方式,发现了围绕大莫角山的围沟遗迹,并在顶部揭露出两排7座土台房基。小莫角山是莫角山上最小的宫殿基址,发掘4座房址,揭示了宫殿区内房址形态及聚落布局。莫角山宫殿区、王陵及贵族墓地、皇坟山台地等构成了良渚古城的核心区域。<br></div> <div><b>石钺细节图。</b><br></div><div><b>玉璧。琮式玉管/玉长管/龙纹玉管。玉镯。</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1986年反山12号墓出土。</div> <div><b>反山王陵。</b>位于良渚古城莫角山遗址西北角,是一座高出周边地表4米的人工堆筑高土台。1986年在反山西部发现良渚文化大墓11座,其中以12号墓为核心的良渚文化早期高台墓葬九座,出土各类随葬品1200余件(组),其中玉器1100余件(组),是已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玉器数量最多、品种最丰富、雕琢最精美的高等级墓地。<br></div><b>玉镶插端饰。玉卯孔端饰/玉贯孔端饰。玉锥形器/玉锥形器套管。玉柱形器。</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1986年反山12号墓出土。 <div><b>玉梳背。玉串饰。玉长管/玉三叉形器。</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1986年反山12号墓出土。</div> <b>玉琮。</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1986年反山12号墓出土。器身瘦高,每个角雕琢"神人.兽面.神人"相叠的一组半神人兽面纹,这种组合比较少见。神人头顶刻2道弦纹带,眼部为管钻重圈,并刻划有眼角。神人的鼻、兽面的椭圆大眼和鼻部均减地突出,内部刻划细线纹。神人与兽面的脸庞以弧线表示,脸上无细刻纹。良渚玉琮的神人善面纹均以四角为中轴向两侧展开,由此使纹样呈现出立体造型。<div><b>玉琮王。</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1986年反山12号墓出土。</div><div><b>玉琮。</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1986年反山12号墓出土。雕琢两节神人兽面纹,纹饰较为繁缛。肉眼难识。每组弦纹线条有6-7条不等,弦纹之间填以椭圆状螺旋线。兽面纹之眼睑斜上侧细部刻划也较有特色。风化严重。<br></div> <b>反山12号墓随葬品示意图。</b><div><b>玉串饰。玉榫头端饰。</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1986年反山12号墓出土。</div> <b>玉琮王。</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1986年反山12号墓。 <b>玉串饰。玉榫头端饰。</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1986年反山12号墓出土。<div><b>玉柱形器。</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1986年反山12号墓出土。高圆柱形,器表风化严重。器身雕饰竖向4列横向3层共12幅图像,图像的形式有两种:一为神人骑跨在神兽上的形态;另一种为单独的神兽纹。神人头部及兽面减地突出,肢体为细纹刻划而成。两种图案上下左右错落布列,互为间隔,形成错落旋转的纹饰布局结构。纹样刻划如此复杂的柱形器是极其罕见的。<br></div> <b>玉琮。</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1986年反山12号墓出土。整器呈圆镯形,转角部位不明显。雕琢两组神人兽面纹,由于转角不明显,以致两侧弦纹多是相连的,鼻部转角折棱线也不明显。神人眼为管钻。 <b>玉琮。</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1986年反山12号墓出土。截面呈圆角方形,折角圆钝。四角琢刻上下相叠的2组神人兽面纹,兽面纹旁刻有鸟纹。神人额上刻有2组平行弦纹,弦纹带间夹涡旋纹组成的纹样带。神人的鼻部、兽面的眼部和鼻部、鸟纹均减地突出,并密布细刻纹。神人眼部、兽眼及鸟的重圈纹外圈均为管钻而成。极为纤细、缜密,在玉琮中可算琢刻精致的作品。<div><b>玉带盖柱形器。</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1986年反山12号墓出土。<br></div> <b>上2个玉琮前面有介绍。</b><div><b>左三:玉琮。</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1986年反山12号墓出土。四角各雕琢上下两组简化神人善面纹。弦纹刻划比较浅,管钻重圈眼,个别或有限角。沁蚀严重。</div><div><b>玉柱形器。</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1986年反山12号墓出土。</div> <b>玉钺瑁/玉钺。</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1986年反山12号墓出土。 <b>反山12号墓。</b>位于反山王陵核心位置,出土各类随葬品658件(组),包括目前所见最大的玉琮、雕琢神人兽面像的玉钺和特殊的豪华形瑁镦等。这些玉器从选料到工艺都是良渚玉器中的极品,反映出墓主尊贵的地位。从随葬品的组合、种类综合来看,反山12号墓是迄今发现良渚文化中等级最高的墓葬。<div>反山12号墓玉器随葬场景/反山12号墓玉器出土细节/M12玉琮王出土情況/M12玉半圆形饰出土情况。<br></div><div>反山M12:87柱形器纹饰细节图。</div><div><b>玉柱形器。玉带盖柱形器。</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1986年反山12号墓出土。</div> <b>玉钺瑁/玉钺。</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1986年反山12号墓出土。 <b>瑶山遗址。</b>位于良渚古城外东北约5公里的小山丘上,在顶部揭露一座形态规整的祭坛遗址,其上叠压高等级贵族墓葬群。遗址依山堆筑营建,有三重土色遗迹,从内到外依次是赤色土方、灰色土框和黄褐色土框。共发现墓葬13座,分东西两行排列,南侧为男性,北侧为女性,随葬以玉器为主的各类器物两千余件。<div>1987年揭露遗址全景(自南向北摄)/瑶山遗址南侧石坎和北侧石坎。</div> <b>璜。</b>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的传统玉器,在马家浜和崧泽文化时期,璜大多呈条形或桥形,单独穿绳引线勒系于颈部作为佩饰。良渚时期,璜多为半圆片状,常与管、珠等玉器穿系连缀,构成成组玉佩。<div><b>玉梳背。</b>也称冠状器饰,形态上与良渚神徽的冠帽相似,以前一直被认为是嵌在神偶头上的一种玉器。1999年海盐县周家浜遗址中发现了和象牙梳连接在一起的冠状器,从而揭开了其功能之谜。在反山、瑶山墓地的高等级墓葬中都随葬有冠状器,表明冠状器和梳子的组合是身份地位的象征。<br></div><div><b>玉管串。</b>玉管、玉珠在良渚文化玉器中数量最多,是组成组玉挂饰的基本元素。它们或单独组装成串,或与玉璜复合成串。玉管一般有圆柱形、琮形等。玉珠器身大小不一,素面,中有对钻圆孔,少数为隧孔。<br></div><div><b>玉管串/玉璜。玉璜。玉管串/玉璜。玉梳背</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1987年瑶山11号墓出土。</div><div><b>玉器上线图。戴玉镯示意图。</b></div> <b>玉管串。玉镯。玉粒/玉瓣形饰。玉管饰。玉锥形器/玉长管。</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1987年瑶山11号墓出土。 <b>玉串饰。</b><div><b>玉珠串。玉珠/玉管/绿松石珠/玉坠/玉龙纹管/玉端饰/玉圆牌/玉弹形器。</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1987年瑶山11号墓出土。</div> <b>玉器柄。</b>整体呈"凸"字形,打磨光滑。底部呈横置的圆柱体,中间凸出部分顶端琢一横槽,槽内有一排钻孔痕,应是由实心钻连续横向钻成。此玉器可能曾镶插在木制或角制的其他器物上,作为手柄使用。由此可见良渚人不仅重视自身的装饰,对于器物的美观性也要求极高。<div><b>纹饰线图。</b></div><div><b>玉手柄。玉柱形器/玉带盖柱形器。</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1987年瑶山11号墓出土。</div><div><b>玉纺轮</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1987年瑶山11号墓出土。扁平圆饼形,截面呈梯形。对钻圆孔,出土时青玉圆杆穿在其中。圆杆头部梃部皆由圆收扁,头部穿孔孔径0.1厘米,梃端钻孔残,原本可穿绳悬吊,便于手搓捻动。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玉质带杆纺轮,仅见此一例,这为了解纺轮安杆方式和使用方法提供了直接的证据。<br></div><div><b>玉璧。</b>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余杭出土。玉璧表面可见线切割的痕迹。玉料切割主要采用线切割或片锯切割,线切割是以植物纤维或动物皮毛制成的软性线绳,配合石英和解玉砂等加水后拉锯、错磨以切割玉料的一种方法。</div><div><b>实心钻发展出的透雕工艺。</b>先钻开中孔,再以砂绳分三个方向拉拽而成。<br><b>管钻、实心钻。</b>是分别用竹子等管状物和较细的实心工具,加砂加水后进行钻孔的方法。<br></div> <b>打样和雕刻细纹。</b>主要用石英、燧石等材质的尖利石器在玉器上反复刻划。<div><b>大榭遗址二期晚段盐灶群平面。大榭遗址二期土台(制盐生产区平面航拍)/大榭遗址陶釜/大榭遗址陶罐。</b></div><div><b>陶鼎足。</b>新石器时代钱山漾文化(距今4400-4200年),1956年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div><div><b>玉龙首圆雕。</b>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晚期-良渚文化早期(距今约5300年)。/<b>玉琮。</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1987年瑶山11号墓出土。</div><div><b>石钻芯(杭州老和山出土)/玉钺(1987年瑶山11号墓出土)/玉梳背(1986年反山16号墓出土)/玉三叉形器(1987年瑶山3号墓出土)。</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div><div><b>瑶山11号墓。</b>位于瑶山墓地北排中部,瑶山11号墓出土成组圆牌、玉梳背、玉璜、玉镯、玉锥形器等537件玉器,纹饰精美、造型别致,墓主应是良渚文化早期的一位女性贵族。<br></div><div><b>良渚文化的刻划符号。</b>目前已发现良渚时期的刻划符号一千余个,它们既有图画性质的表意性符号,也有线条简单的指示性符号,但其真正含义仍是未解之谜。<br></div> <div><b>玉器加工。</b>良渚玉器制作过程采用了线切割、片锯切割、管钻、实心钻、刻划抛光等成熟的琢玉工艺。玉料切割主要采用线切割或片据切割,均需结合解玉砂和加水后才能拉锯、错磨。<br></div><div><b>纹样演变。</b>圆雕玉龙首出现在崧泽文化晚期到良渚文化早期,是兽面纹的原型,通过比对可以清晰看出二者间的关系。此外龙首纹作为良渚早期纹样经常出现在玉管、玉牌饰、玉璜等器物上。<br></div><div><b>良渚之后。</b>随着良渚文化走向晚期,在距今4500 至3800年的浙江大地上好川文化、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相继发展。它们与良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也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br></div><div><b>钱山漾文化。</b>因湖州市钱山漾遗址考古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于环太湖地区,远及浙东和舟山群岛,距今约4400-4200年,包括钱山漾、桐庐城堂岗、宁波大榭等遗址。钱山漾遗址发掘的绢片经鉴定为家蚕丝织物。大榭遗址发现制盐遗迹是目前我国最早的史前海盐业遗存。<br></div> <div><b>好川文化。</b>因遂昌县好川遗址而得名,距今约4500-4000年,主要分布在浙南的瓯江流域,包括好川墓地、江山山崖尾遗址、曹湾山遗址等。主要器形有釜、三足盘、鬹、盉、三喙罐、豆、杯等。镶嵌几何形曲面玉片的髹漆觚和柄形器,集中体现了好川文化的玉作、漆作工艺水准。<br></div><div><b>广富林文化。</b>以上海市松江广富林遗址而得名,距今约4100-3800年,主要分布于环太湖地区,远及舟山群岛。茅山遗址广富林文化时期农耕层上发现迄今唯一的牛脚印,舟山群岛岱山姚家湾遗址发现陶窑一处,长达5.4 米。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先后存续,填补了环太湖地区良渚文化到马桥文化之间的缺环。<br><div>好川文化、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遗址分布示意图。<br></div><div><b>玉璧。</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余杭安溪出土。良渚文化玉璧一般光素无纹,但这件玉璧有两种刻符。一面阴刻盾形层台,中间为一只飞鸟的纹饰,另一面符号形如"玉璋"。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良渚文化刻纹玉璧,弥足珍贵。</div></div><div><b>陶鼎。</b>新石器时代钱山漾文化,1956年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div><div><b>陶壶。</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龙潭港。</div> <b>日常生活。</b>良渚文化时期的环境优越,日常生活中,追求精致是良渚人不变的情怀,胎壁匀薄的黑陶和制作精美的漆器反映出良渚人精湛的工艺。<div><b>陶豆(余杭良渚出土)。陶簋(余杭良渚朱村出土)</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div><div><b>陶壶。陶豆。陶豆(2)。</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余杭良渚出土。</div><div><b>陶壶。</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龙潭港。</div><div><b>工具、农具。</b>良渚石器种类多样、工艺高超。斧、锛等用于木作;石钺是武器,作为随葬明器时也成为身份、等级的标识;石镞用于狩猎;带柄和V形石刀可能用于切肉;石镰专门用于掐穗收获;石耜数量不多,可能与流行木耜有关,大斜柄石刀,又称"破土器",或用于除草。还有多孔石刀.石纺轮.石钻等。<br></div> <div><b>陶澄滤器。</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吴家埠出土。<br></div><div><b>石钺。陶杯。陶壶(2)。</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余杭良渚出土。</div><div><b>玉纺轮/石纺轮。</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余杭长命采集。</div> <b>绢片。磨制石器/石锄。石刀/石钺/石锛/陶纺轮。</b>新石器时代钱山漾文化(距今4400-4200年),1956年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div><b>好川文化出土器物/广富林文化出土器物。</b></div><div><b>陶杯(嘉兴双桥遗址出土)/陶杯(龙潭港出土)。</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div> <b>带木柄石锛。</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2008年征集。<div><b>有肩石刀(旧藏)/石刀(余杭钟家村出土)。</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div><div><b>石刀(1964年安溪苏家村出土)/石刀(杭州半山出土)。石锛(余杭良渚、余杭、余杭老和山、余杭良渚出土)。</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div><div><b>着黑陶高领罐。</b>肩头弄文化(距今4000-3500年),江山市峡口镇肩头弄出土。</div><div><b>石镞(余杭良渚出土2个,1964年安溪苏家村出土1)。</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div> <b>犁形石器(余杭茅庵前出土)。犁形石器(余杭石鸽出土)。</b>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div>10:14分此部分内容参观结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