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雷峰塔游记

金鱼

<b>雷峰塔。</b>杭州市西湖区南山路15号。 <b>雷峰塔。</b>又名"黄妃塔",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很多人的"雷峰塔情结"源于白娘子传说,尽管旧塔在1924年就倒塌了,如今这座是在原塔基上新修的,里面有电梯和空调,但并不妨碍你来此寻访白娘子的踪迹。雷峰塔本身是整个景区一大看点,新修的雷峰塔更像一个博物馆,从底座往上共有5层。检票后先乘坐电梯(当然也可爬旁边的楼梯)到塔基遗址,这里可以看到被玻璃围起来的旧塔的残破底座,里面满地都是零钱,也算是雷峰塔一景。这一层还有一些地宫出土的文物展,以一座阿育王塔甚是精美。再往上,来到塔的底层,这一层展出的是大型东阳木雕壁画《白蛇传》,非常细致。从这里继续往上才开始正式登塔,里面有步行的楼梯,也有手扶电梯,大多数时候都需要排队。登塔赏西湖全景,塔里每层楼都展示着一些诗文、壁画,但大多数人登塔是为了看景。雷峰塔高处的视野很好,不仅可以看西湖全景,还可以俯瞰对面净慈寺的全貌。尤其是晚上,西湖沿岸的灯光勾勒出整个西湖的轮廓,景色醉人。除了雷峰塔之外,景区内还有夕照亭、妙音台、放生池等小景点。其中塔前的放生池里有一块巨大的假山石,挂满了被放生的旱龟;佛舍利馆里可看到佛螺髻发舍利。 2024年11月11日周一13:11分到达雷峰塔景区。放生池。 放生池。 放生池。 照壁。雷峰塔景区平面图。<div><b>雷峰夕照,塔影横空。</b>雷峰塔始建于公元977年,奉藏有释迦牟尼佛螺髻发舍利,1924年坍塌,2002年10月重建于原址,西湖南岸"雷峰夕照"意境再现。雷峰塔享誉海内外,在数以千计的中国古塔中,它是为数不多的几座有着丰厚历史文化内涵且游赏魅力也超乎寻常的名塔之一。从建筑学上讲雷峰古塔是中国造塔工艺成熟的重要标志,木结构楼阁式八面塔,形制新创,影响深远;雷峰新塔承原塔形制,更具世纪新姿,钢构框架,有效保护遗址,铜制构件,精美古朴庄严。从风景审美上讲雷峰塔是西湖山水空间南部轮廓线的制高点,是西湖风景名胜区与人文完美和谐相结合的点睛之笔。从民俗文化的意义上讲《白蛇传》的广泛流传,与这座七级浮屠绾结起密不可分的联系,雷峰塔又成了西湖女性化风度并充盈着爱情故事神秘、浪漫意味的形象载体。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雷峰塔是承载神奇传说和千年历史的文化见证。<br></div> 雷峰塔景区景色。 13:21分进入景区。 雷峰塔雄姿。 雷峰塔雄姿。 雷峰塔雄姿。 <b>雷峰塔雄姿。</b><div><b>雷峰塔遗址平面图。</b>2000年2月-2001年7月为配合雷峰塔重建,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雷峰塔遗址及地宫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情况表明,雷峰塔的塔基、副阶保存基本完整,塔身局部保存较好,地宫保存完好,均为五代吴越国末年的遗存。塔基为八角形生土台基,外缘包砖砌石,对径近43米,比地面高出1.2-2.5米。副阶进深5.3米,每边有宽1.2-1.5米的方形柱础各四个。塔身对径25米,现残存底层3-5米的高度,为套筒式回廊结构,由外及里由外套筒、内回廊、内套筒、塔心室四部分组成,是吴越国后期典型的佛塔造型。内、外两层套筒用塔砖实砌而成,回廊、门道、塔心室则是人们可以进出活动的空间。奉安"佛螺髻发"的佛塔地宫就处于塔心室下方。<br></div><div>登上雷峰新塔饱览西湖山水风光和杭州城美丽、繁华的景像。清代画家蓝深绘"雷峰夕照"图。在雷峰新塔上看西湖南线、城隍阁、净慈寺、苏堤和刘庄。十景团圆顺人心,又见宝塔升南屏。登上雷峰新塔顶,但见西湖山水风月无边。远眺新塔全貌。<br></div> <b>《大方广佛华严经》石刻。</b>根据考古工作者对发掘出土残石经的拼对、复原,完整的一块石刻佛经通高约1米,厚10或17厘米,经文分上、中、下三栏,每排镌刻17字,以莲荷、忍冬等佛教上常用的花纹作边饰,字体为阴刻的欧体楷书。《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教重要教派华严宗的主要经典,大本《华严经》有两个译本,一是东晋佛陀跋陀罗翻译的60卷本,另一个是武则天时于阗僧人实叉难陀翻译的80卷本,主要论述了"法界缘起"的世界观,以及讲解菩萨的修习过程。雷峰塔遗址出土的石刻《大方广佛华严经》属于唐译本,卷首有"于阗三藏实叉难陀新译"题款。《华严经》残石在1400多件石刻中占十分之九,虽残缺较多,仍余七万多字,占《华严经》经文的八分之一,现存石刻只见"三十四卷《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一"以前的内容。<div><b>《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石刻。</b>雷峰塔遗址中出土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石刻约百件,四千余字,约占《金刚经》全文的五分之四,保存相对完整。《金刚经》是十六国时期姚秦三藏鸠摩罗什翻译,鸠摩罗件(344-413),祖籍天竺,生于龟茲,从小出家,佛学造诣很深,闻名西域各国。弘始三年(401)后秦灭西凉,鸠摩罗什被国王姚兴请至长安翻译佛经,并尊为国师,去世前的十余年间,与弟子共译大小乘经律论35部294卷,《金刚经》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部。<br></div><div><b>华严经跋。</b>敬天修德,人所当行之。矧俶忝嗣丕图,承平兹久,虽未致全盛,可不上体祖宗,师仰瞿昙氏慈忍力所沾溉耶?凡于万机之暇,口不辍诵释氏之书,手不停披释氏之典者,盖有深旨焉。诸宫监尊礼佛螺髻发,犹佛生存,不敢私秘宫禁中,恭率宝贝创窣波于西湖之浒以奉安之。规模宏丽,极所未见,极所未闻。宫监弘愿之始,以千尺十三层为率,爰以事力未充,姑从七级,梯旻初志未满为慊。计砖灰、土木、油钱、瓦石与夫工艺像设金碧之严,通缗钱六百万,视会稽之应天塔。所谓许元度者,出没人间凡三世,然后圆满愿心。宫监等合力于弹指顷幻出宝方,信多宝如来分身应现使之然耳,顾元度有所不逮。塔之成日,又镌《华严》诸经围绕八面,真成不思议劫数大精进幢。于是合十指爪以赞叹之,塔因名之日皇妃云。吴越国王锐俶拜手谨书于经之尾。<br></div><div><b>忠懿王像。</b>钱俶(929-988),原名钱弘椒,字文德,北宋建立后避宋太祖之父赵弘殷讳去"弘"改名钱俶。钱元瓘第九子,吴越国的末代国王。后汉乾祐元(948)继承吴越国王位,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初,赴开封纳土献地,从此羁留北土,终生未得南归,死后被谥为"忠懿王"。钱俶毕生崇信佛教,统治两浙期间,于境内造经幢,刻佛经,兴建寺院宝塔不计其数,于公元972-977年建造了著名的雷峰塔,并作跋于《华严经》未尾。跋文全文共291字,现残存162字,因跋文中有"塔因名之日皇妃云"的记载,而使雷峰塔初名真相大白。北宋宣和二年(1120)雷峰塔遭到战乱的严重破坏,至南宋庆元年间(1171-1195)重修,全塔建筑和陈设一派金碧辉煌,尤以黃昏时与落日相映生辉蔚成胜景,被命名为"雷峰夕照"而列入西湖十景。南宋以后"雷峰夕照"一直为游人所必到。明嘉靖后期(约1550年后),入侵东南沿海的倭寇围困杭州城,纵火焚烧雷峰塔。灾后雷峰塔仅剩砖砌塔身,通体赤红。从此它和西湖北岸的保椒(宝石)塔被喻为"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div><div><b>南宋李嵩 《西湖图》中的雷峰塔。记载南宋雷峰塔重修的《淳佑临安志辑逸》节影。</b><b>明李流芳《檀园集.雷峰瞑色图》书影。</b></div> 佛教尊者画。 佛教尊者画。 佛教尊者画。 佛教尊者画。 雷峰塔重建工程进行中/雷峰塔遗址考古发掘现场/1959年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同志在雷峰塔遗址旁视察。《雷峰回忆》丰子恺。雷峰塔重建落成典礼。浙江省暨杭州市党政领导参加雷峰塔工程奠基典礼。充满沧桑感的雷峰塔残存塔身。<div>雷峰塔遗址。</div> 雷峰塔遗址。 雷峰塔重建工程于2000年冬奠基后进展顺利,2002年秋如期落成。新塔是一座八面、五层楼阁式塔,通高71.679米,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全塔装饰清丽、雅致,陈设丰富、精美。<br>雷峰峰塔回到了夕照山/雷峰新塔檐脊兽头/雷峰新塔仿木结构铜制斗拱/雷峰新塔汉白玉雕花栏杆/雷峰新塔檐角。<div>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民间盛传雷峰塔塔砖具有"辟邪""宜男""利蚕"的功能,因而塔砖屡遭盗挖。1924年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砖塔身终于轰然坍塌,塔砖秘藏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面世,"雷峰夕照"胜景却从此名存实亡。<br>雷峰塔砖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有腾龙图案的雷峰塔檐面滴水残块/此情此景和人们分别已久/雷峰塔铭文砖和藏经砖。<br></div><div>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砖砌塔身呈现的残缺美以及与《白蛇传》神话传说的密切关系,成为西湖十景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名胜,连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来游览和品题。<br>《白蛇传》连环画/20世纪初的雷峰塔/清《西湖志》插图《雷峰西照》/雷峰塔砖塔身最后的写照(20世纪20年代)。<br>从白堤看雷峰新塔/夜幕下的七彩雷峰/玉童子(雷峰塔地宫出土)/"雷峰夕照"胜景再现于西湖山水之间,人们跨世纪的愿望实现了。远看雷峰塔和三潭印月小石塔,仿佛能听到它们在演奏弦乐四重奏/从西湖南线看雷峰新塔。<br></div> 雷峰塔遗址。 雷峰塔遗址。 <b>雷峰塔简介。</b>雷峰塔地处西湖南岸夕照山,景区占地8公顷,是杭州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977年吴越国王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祈求国泰民安而建造了雷峰塔,雷峰老塔历经战乱,屡遭毀损。1924年9月25日古塔终因年久失修而轰然倒場。1999年底浙江省暨杭州市人民政府顺应民心,决定在原址基础上重建雷峰塔。2002年10月25日千年胜迹雷峰塔重建落成,同年11月景区正式对外开放,雷峰新塔通高71米,占地三千多平方米,是一座八面、五层的楼阁式塔,雷峰塔的重建重现了"雷峰夕照"和"一湖映双塔"的景观,新塔无论在景观建筑还是文化内涵上,都具有鲜明、独特的风格和个性。<div><b>雷峰塔-龙佛木雕作品。</b>雷峰塔-龙佛(地宫出土文物)木雕模型是雷峰塔建筑文化和佛教文化的主要代表,由中国工艺大师杨建强花费三个月全手工制作。作为景区代表性工艺作品永久保存。雷峰塔模型高68.5厘米,按 1:69 比例制成。龙佛模型高54厘米,按 0.9:1比例制成。两件作品为卯接结构,不使用任何金属钉扣,均为榫接而成,底料使用天然花梨木。全部以手工凿、雕、修、刮、磨、据、刻、镂等精心制作而成。制作工艺复杂,制作要求极高。首先将创意稿用墨线勾画放大到木材上,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轮廓与内轮廓,然后凿粗坯、凿细坯、细坯凿成再修光,运用精雕细刻及薄刀法修去细坯中的刀痕凿垢,使表面细致完美。刀迹清楚细密,或圆滑、或板直、或粗犷,把作品意图准确地表现出来,最后打磨抛光,根据作品整体需要,将作品用粗细不同的木工砂纸搓磨,直至理想效果。<br><b>雷峰新塔塔刹。夕阳西下似火珠将坠,雷峰塔下的西湖水面如金镜初开。雷峰塔重建后,雷峰夕照景区以崭新的风貌在西湖名胜古迹中大放异彩。孤峰犹带夕阳红。</b></div><div><b>有字无孔铭文砖</b>。建塔用的长方形砖多在砖之纵端模印有文字,阳文,有些为反体,不甚精湛,共有160多款。按文字性质的差别,大体分为四类:第一类系民间捐造,数量最多,多印捐助者乡里、姓名或姓氏。少量有加印捐助数量。文字大多为入窑烧造前阳刻上去,以彰其施舍功德。第二类系官方制造的塔砖,数量仅次于前者。上多印"官"字,也有"王""天下"等文字。第三类为纪年砖。有"辛未""壬申"等款。吴越归宋前依然不用北宋年号,只以干支纪年。第四类为地名砖。仅有"西关"一款。古塔1924年倒塌后,现场发现的带字残砖甚少。完整铭文砖作为考古价值颇高的文物得到了保护。<b><br></b></div> <b>藻井。</b><div><b>有孔无字藏经砖</b>。有孔藏经砖,是雷峰塔独具匠心的藏经载体。圆孔一头露在砖缘,一头深入砖身,并不横贯。孔洞的设计深度多为10厘米,刚好与经卷宽度匹配。佛经以小木棍卷成花炮状再被置于圆孔内,外端再以黄泥护封,个别则以木塞封口,巧妙地为佛经营造了一个密封的保存环境,古人的苦心巧思可见一斑。砖孔内的经卷为"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篋印陀罗尼经",在1924年雷峰塔初倒时从顶层的有孔藏经砖中发现的,黄绫包首,全长2米,版心高6厘米,卷首题刊三行,接着是扉画"礼佛图",后面即为经文。开宝八年(975)八月刻印。纸质绵密,刻印精工,体现了当时吴越国发达的雕版印刷工艺。藏经砖可谓是古雷峰塔得到佛祖庇佑的象征。<br></div> 排队等电梯上楼。 登高俯瞰西湖景色。 登高俯瞰西湖景色。 登高俯瞰西湖景色。 登高俯瞰西湖景色。 登高俯瞰西湖景色。 登高俯瞰西湖景色。 登高俯瞰西湖景色。 登高俯瞰西湖景色。 登高俯瞰西湖景色。 登高俯瞰西湖景色。 登高俯瞰西湖景色。 登高俯瞰西湖景色。 雷峰塔内木雕。 雷峰塔内绘画。 雷峰塔内木雕。 窗外的景色。 雷峰塔景色。 雷峰塔。 登高俯瞰西湖景色。 吴越钱氏崇信佛教,当未代国王钱俶之时更是敬佛有加。从后周显德二年(955)开始,钱俶效仿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故事,用金铜精钢制成八万四千小塔,颁发境内,成为佛教史上的一段佳话。阿有王历史上确有其人,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公元前271年即位。他一生征伐屠戮,杀人甚多,后皈依佛教,在佛教史上被奉为"转轮圣王"和"法王"。造塔是无量的功德,阿育王造塔是为赎己身罪孽,而钱俶造塔则是为保佑家国平安,二者目的迥然不同。这种颇具异域特色的小塔相传作藏经之用,中藏宝箧印陀罗尼经,故称"宝箧印经塔",此外一些塔的铭刻题记中有自名为"阿育王宝塔"的,知此塔又可称"阿育王塔",又因小塔多以铜、铁等普通金属铸造,外表涂金,所以俗称"金涂塔"。钱椒造塔号称"八万四千",所谓"八万四千"不过是佛家成数,极言数目之巨,并非指实际数量,但于此也足见当时造搭之多了。全涂塔实物,历代多有传世,现今考古出土者日渐增多,多见于五代至元明时期的佛塔地宫、塔顶及塔身中,以吴越国故境发现最多。寻常所见阿育王塔多以铜、铁为料,而雷峰塔地宫出土的纯银阿育王塔世所罕有。诸塔的形制大同小异,纯银阿育王塔比常见的金涂塔体量稍大,塔身镂刻佛本生故事,山花蕉叶线刻佛传故事,从塔身镂空处可见里面的金棺,记载中的"佛螺髻发"应供奉在里面。常见的金涂塔塔身也镌刻同样内容的佛本生故事,但塔身中空,山花蕉叶只是简单地镌刻坐佛和护法力士。<div><b>纯银阿育王塔(螺髻发)。</b>塔通高35.6厘米,纯银制作。塔自下而上可分为四个部分:底座;塔身;塔身四角耸立的四根蕉叶状山花;塔身正中立有五重相轮的塔刹。在塔身与山花蕉叶上镂刻了佛传及本生故事。塔身内藏有奉安"佛螺发"的黄金棺。保存如此完好的银质阿育王塔在国内是首次发现。<br></div><div>这是纯银阿育王塔刚刚露世时的照片。当时塔在铁函中被安放在倒扣的"千秋万岁"铭鎏金银盒内。地宫早年曾进水,塔底部已是锈迹斑斑,而上部虽经千年却依旧光彩夺目。<br></div> <b>翠芳亭。佛舍利馆。</b><div>15:46分离开雷峰塔景区,前往西湖塔宴饭店吃晚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