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现在的山西在中国的众省份中并不出众,但是,它有着辉煌的历史,西周初成王子叔虞受封唐侯,其子燮父改称晋,故山西简称晋。也就是说在西周时期,山西已经是一个重要的诸侯国,而春秋时期晋更是春秋五霸之一。唐朝李氏家族是在山西发迹的,唐宋时期山西都是非常繁荣的地区。明清时期晋商的崛起,更是让山西闻名全国,名传海外。正因为山西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以及特有的气候,保留了大量的古代建筑,有“地上博物馆”之称。2020年我们曾计划去山西,结果被疫情拒之门外。2024年5月7日,与萍、铁君夫妇以及阿辜结伴,再次从重庆出发,探访山西大地。这次我们的目标主要是晋北,包括太原及其以北的阳泉、忻州、朔州、大同。</p> <p class="ql-block"> 到了太原,第一个打卡点——王郭村明秀寺。这座寺庙“始创于汉,累朝俟有重修”,现存的建筑主要为明清时期。以前庙内建筑多为琉璃瓦铺顶,又有“琉璃寺”之称。到寺前首先就是这悬山顶三开间的山门,古朴大方。</p> 山门两边起高墙,两端头分别是钟鼓楼。为十字歇山顶的亭阁形式,古朴中带着秀丽。 <p class="ql-block"> 山门殿中两尊金刚力士,据称为明代泥塑,高大健壮,威风凛凛。做武士装束,盔甲俨然,衣袂飘垂,十分逼真。</p> 过殿是一个悬山顶的小殿,锁着门,看不到里面。 大殿为绿色琉璃瓦歇山顶,正好和尚带领几个客人进去参观,我们赶紧跟上。 <p class="ql-block"> 这座寺庙原本有不少宝贵的文物,但是因前期保护不力,大部分被遗失或偷盗了。正殿后墙上是明代壁画,现已斑驳陆离,残存部分仍可见其笔触精妙,人物秀丽。</p> 殿中的观音像面部带有明显的山西人的特征,呈游戏坐,姿态自在,大气端庄。 山门两旁的钟楼、鼓楼相对而立,俨然自成一景。 <p class="ql-block"> 太原纯阳宫创建年代不详。相传长春真人弟子宋德芳曾主持过该宫观。现存建筑多为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扩建。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年),道士高炼昌增筑巍阁三层。纯阳宫在山西的道观里有着重要的地位,因地理位置称为“中宫”。</p><p class="ql-block"> 这是纯阳宫的大门,为后来修建的重檐歇山顶门楼,红墙绿瓦,不过门前这一对铁狮则是明代的。</p> <p class="ql-block"> 进得大门便是一座四柱三楼的木牌坊,单檐歇山顶,绿琉璃瓦覆顶,九踩斗栱繁复,典型明清风格。周围古木森森,虽是闹市之中,却有见之忘俗的意思了。</p> 牌楼之后便是这座道德之门,是庙观原来的大门,明代风格的砖造仿木结构三券门,上面的砖仿木构,斗栱和斗栱间的“栱眼壁”纹饰都不一样,十分精美。有意思的是,纯阳宫真正木构建筑却基本不施斗栱。 纯阳宫不大,宝贝却挺多,先看看立在牌坊旁的这只独角兽,是用生铁泥范法铸成,上面模具接口清晰可见,又有铭文“大明万历三十七年五月吉日造”。这只兽筋骨雄健,兽口大,耳朵竖起,头顶一只略带弯曲的独角高高耸立,甚是威风。 在神兽腹下还有两只幼兽呈嬉戏打闹状,神态活泼可爱。这只造型独特别致的独角兽名字叫獬豸,能辨是非曲直,识善恶忠奸,被人们视作勇猛、正直的象征,亦是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典型代表。 大门旁边的碑廊里有不少文物,包括:石头造像、碑、柱础之类,不过这个“涅槃变相碑”可是国家一级文物,也是纯阳宫一宝。 <p class="ql-block"> 纯阳宫有五进院落,最为神奇的是这第四进的九宫八卦院,也称九窑十八洞,为目前国内唯一建制。这进院落的中心是这座清代制式的方形三间两层亭。亭子一层为进深均三开间的方形建筑,柱头无斗拱,小式做法。二层为八角形攒尖顶阁楼式样,这样的设计使这座小楼秀丽轻盈,让这座方正的院落有几分灵巧之意。</p> 环绕着这座小楼,是一个按后天八卦的八个方位:震、巽、离、坤、兑、乾、坎、艮,八面围合的院落,整个院落下窑上楼,下层窑洞是围合成一体的锢窑,在四个角采用抹角手法充分利用了角部建筑空间,也形成了与八卦对应的八个方位。窑洞顶在东南西北四面建楼,四角上建亭,楼亭之间以围廊相通,布局上融合了道教理念与中式美学观念,兼顾了美观、实用、道家修行需要,十分精妙。 抹角处上部的九角亭也是一绝,不仅取九角,而且九角的分布并不平均,面向院内角密,朝向院外角疏,大大增加了建筑难度,却让亭子十分灵动,仿佛可以随风舞蹈。<br><br> 中间的楼亭有飞桥与北楼相连,整个院落的楼亭之间回廊四通八达,沿廊巡游,仿佛置身于琼楼仙阁,飘然于人间仙境。 由于建筑自成一体,加上院内绿植显得清幽不俗,使这个明明处于闹市之中的九宫八卦院,无端有了远离尘嚣的感觉。 潜真洞是第五进院落,正面为集洞、楼、阁于一体的建筑,东西两侧是木构二层楼,目前是作为博物馆使用。 这就是成列于潜真洞内的汉白玉常阳天尊像,雕造于唐开元七年(719年),通高2.56米,像高2.2米,由石像、底座、基座三部分组成,底座和基座以青灰色石灰岩制成。在我看来这尊造像是抽象艺术与写实艺术结合的成果,天尊人物刻画手法简洁,线条寥寥,却十分传神。天尊的衣褶和底座上的布帛则细腻写实,线条柔和,很是逼真。常阳天尊像是“纯阳三绝”之一。相传“常阳天尊”是春秋末年思想家、道家学派开创者老子,传说中的“太上老君”。因唐代皇室姓李,追认老子李耳为先祖,故唐朝时道教极为兴盛,这也是这尊造像得以流传的原因。 博物馆中还有从离石县移来的汉代画像石,上面的雕刻十分精美,最有意思的是神兽图腾,完全的汉代风格,与后来的理解大相径庭,看来别有意趣。 再看看纯阳宫中的其他造像也挺有意思,这是明代泥塑造像,不知是原型如此还是塑像人的手艺差距,似乎有点斗鸡眼的嫌疑,不过他身上的包包让我明白小时候背的书包是怎么来的。 底座上标着“明代泥塑仕女造像”,这与我理解的仕女挺有差别呀!若说这是明代女道士造像,我觉得更有可能。 这是成列在九宫八卦院的窑洞中的一座铜鎏金韦陀造像,标明是明代,这风格倒是明代风格,只是原本应该威风凛凛的韦陀却一脸迷茫,这还能镇妖伏魔不? 吕祖殿内的造像和壁画,尤其那壁画很是传神啊! 残存的壁画,虽时间久远,陈旧变色,仍可以想见当时的精美与鲜艳。 纯阳宫内的铁铸狮子和石雕狮子不少,都十分有趣,这头母狮昂然蹲立,下护着几只小狮,狮口紧闭,狮头微扬,仿佛说:“别惹我!” 重点是它的耳朵,如两个翘起的发揪,怎么看怎么滑稽,大大有损它的威严呀! 还有这头狮子,姿态也是活灵活现,就是那两耳朵,感觉像是哈巴狗一样讨喜。我发现纯阳宫的狮子耳朵都别有意趣,可惜当时没有多拍几张照片。 纯阳宫大门右侧有一座假山,山顶可见玄通弘教披云真人石棺和关公亭,关公亭内是明代关公铜像。关公在中国人的信仰中是一个十分神奇的人物,不管佛庙道观,都有他一席之位,可见其深得人心。 别看这纯阳宫不大,宝贝却多,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不虚此行! 顺便扫了附近不远的普光寺,一个基本是全新的寺庙。 进去一看又是一个儒释道合一的寺庙。 <p class="ql-block"> 彩塑壁画得力于中央美院的支持,看上去挺漂亮的。</p> <p class="ql-block"> 不过仔细一看,却是千人一面,失之刻板,不够精彩。</p> 参观山西博物院,三晋大地上宝贝实在太多了,随便点几样吧。 <p class="ql-block"> 这个,名“鸮卣”,就是猫头鹰性状的酒壶,样子实在萌趣呢!</p> 这座佛坐像挺秀丽的,人物面部尚有几分健陀罗风格遗存。 这个不知是手串还是臂钏,,挺符合现代审美的。 <p class="ql-block"> 参观过程中其实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先生,应该是带领一些朋友参观博物院,介绍文物的同时,提到山西的古建筑,他说:“悬空寺?里面的塑像没什么看头,建筑还行,不过也是明清的了。在山西,明清建筑不用看,五代、唐、宋、辽、金都看不完!”山西人的傲慢啊!</p><p class="ql-block"> 我们刚刚走进山西,对于这座古建筑的宝库充满向往,等我们一、一看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