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蒙古国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其自然地理、社会人文、历史演革均与我国有着千絲万缕的联系。</p><p class="ql-block"> 蒙古国位于亚州内陆,北与俄罗斯相邻,南与中国交界。国土面积为156.65万平方公里,在世界排行第19位,也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p><p class="ql-block"> 中国与蒙古国有着漫长的边界。边界线长达4672.7153公里。中蒙边界横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是我国北部边疆的核心地段和北大门,也是首都北京的安全稳定屏障和护城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p><p class="ql-block"> 蒙古国是位于我国雄鸡版图正北方的邻国,其东、西、南部均被我国领土所包裹,我国“三北”地区自然条件的变化与蒙古国自然地理状态密切相关,其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地表植被、气候特征等自然环境及演化,均对我国边疆地区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密切关注蒙古国自然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对于新时代推进我国边疆地区治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蒙古国地理位置</p> <p class="ql-block">蒙古国山脉河流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蒙古是个多山的国家,地势较高,起伏较大。全国山地面积约77.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一半以上。平均海拔1580米,最高4374米,最低560米。地形种类有山脉、高原、丘陵、准平原和戈壁沙漠等。</p><p class="ql-block"> 其地形分布,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多山,东部为高平原,中部和南部为丘陵戈壁,沙漠主要分布在大湖盆地。</p><p class="ql-block"> 山脉主要有蒙古阿尔泰、戈壁阿尔泰、杭爱和肯特四大山脉,构成了蒙古的骨干地貌。</p><p class="ql-block"> 蒙古国阿尔泰山脉和戈壁阿尔泰山脉位于蒙古国西部和西南边境地区,横跨中蒙边境,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1500余公里。山高谷深,峰峦叠嶂,群山交错,难以通行,且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气候变化剧烈,经济开发较差,不利于人员与车辆集团行动。</p><p class="ql-block"> 杭爱山脉长约700公里,横亘于蒙古北部偏西地区,山势险要,多山间河谷和桌状地形。大部分山区对骑乘行动无大影响,载重车辆离开公路不便机动,是蒙古国北、中部与西部地区交通重大障碍。</p><p class="ql-block"> 肯特山脉位于蒙古国北部,长约250公里,岩石嶙峋,狭谷和阶地间错,穿越山区的道路稀少,通行困难。</p><p class="ql-block"> 戈壁区包括蒙古国中部、南部地区和西部的大湖盆地,由丘陵平地、山间盆地、沙地和剧烈沙地化的卵石掀斜地组成,地形复杂,植被单调,景观荒凉,不易隐蔽,大部地区严重缺水,对人员及车辆行动影响甚大。除沙漠和西南戈壁外,车辆尚可通行,人员骑乘活动较为有利。</p><p class="ql-block"> 东蒙古高平原由起伏不大的丘陵盆地、陷落地、准平原、沙地和部分山地组成,地面结构简单,植被单调,山前地带有沼泽,春季和雨后泥泞,不利于车辆行动,其余地区便于人员及车辆行走,但宿营及补给困难。</p><p class="ql-block"> 从蒙古国地形分析,乔巴山一塔木察格布拉格突出部、乌兰巴托一扎门乌德地区,以及西南部的北塔山地区,较便于人员车辆通行,但地广人稀,水源缺乏,气候变化大,人车集团行动就地补给和宿营较为困难。</p><p class="ql-block"> 按照地形特征及自然景观,蒙古国可分为四大自然地理区,即杭爱一肯特山区、阿尔泰山区、东蒙古高平原区和戈壁区。</p> <p class="ql-block">蒙古国地貌图</p> <p class="ql-block">阿尔泰山脉</p> <p class="ql-block">蒙古国西部戈璧</p> <p class="ql-block">蒙古国西部沙漠</p> <p class="ql-block">蒙古国西部珍稀野生动物双峰骆驼</p> <p class="ql-block">蒙古国西部珍稀野生动物戈壁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蒙古国主要河流有55条,分属北冰洋水系、太平洋水系和亚洲中部内陆水系,绝大多数流程较短,流量较小。河水补给主要靠雨水和潜水。河流是蒙古国境内最主要的给水源。</p><p class="ql-block"> 蒙古国大多河流发源于山区,上游河谷狭窄,水流湍急,下游水面宽阔,水流平缓。河岸不高但陡峭。河底为砾石质、沙质或沙质淤泥,较平坦,可徒涉。除乌尔扎河水有污染外,绝大多数河流水质呈中性,适于饮用。</p><p class="ql-block"> 春汛为雪洪,发生于4-5月,水量增加不大。夏汛为雨洪,发生于7-9月,水量增加较大。夏汛期水位暴涨暴落,一般比平水期高出0.8-1.5米。色楞格河等主要大河,比平水期高出2.5-3米。雨后2-5天内及汛期涨水时不能徒涉。北部和东部河流的河滩多沼泽,汽车减速可通过,但雨后或春季翻浆期难以通行。封冻期为10月底至翌年5月初,约有半年时间被坚固的冰层复盖。冰厚0.8-2米,由漫滩处冻结到河底。春季淌凌时间短,秋季淌凌时间较长,有时形成冰坝,堵塞河道。</p><p class="ql-block"> 蒙古国境内大小湖泊约有3,500个,总面积16,016平方公里,约占领土面积1%。湖泊多分布在干旱草原或荒漠地带,较大的湖泊分布在西部大湖盆地。淡水湖包括所有外泻湖和北部森林草原地带的大小湖泊;咸水湖包括草原、戈壁、荒漠中的死水湖(属亚洲中部内陆水系),占湖泊面积的70%,水内分别含有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等化学成分,储量丰富。数年来,多数湖泊面积在逐年缩小,湖底逐年增高,湖泊周围有湖成阶地。水位年变化幅度在±0.5-±1.5米之间。</p><p class="ql-block"> 7-8月份湖内水温最高,小湖10月份,大湖11月份开始冻结;3月底至4月初融化;冰厚平均1-1.5米,冰面有裂痕。外泻湖水呈蓝色,透明度高。死水湖透明度低,一般不超过2-3米。</p><p class="ql-block"> 北冰洋水系包括色楞格河、锡什里德河及其支流和库苏古尔湖,几乎全部源于杭爱和肯特山区。流域面积323,000平方公里,占蒙古国总面积20.6%。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接近70米,水量占蒙古国河流总水量52.1%。河水流向北或东北,沿途支流汇入较多,水量逐步增大。流经山区时落差不明显,河谷尚宽,两岸植被为山地草原和山地丛林。</p><p class="ql-block"> 太平洋水系包括鄂嫩河、乌尔扎河、克鲁伦河和喀尔喀河,分布于肯特山东部、蒙古东部高平原和大兴安岭支脉。流域面积216,000平方公里,占蒙古总面积13.8%。肯特山东部河网较稠密,流量较大,由此向东和向南,河网变稀,水量变小,沿途很少汇入,加之蒸发和渗入地下,下游水量减少。两岸植被在山区为山地草甸和山地丛林,在高平原区为杂类草原。</p><p class="ql-block"> 亚洲中部内陆水系包括科布多河、布尔根河、札布汗河、特斯河、拜达里格河、图音河、翁金河等,分布于塔本博格多山至蒙古东部高平原一线以南广大地区,流域面积约占蒙古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这一带雨量少,蒸发大,除蒙古国阿尔泰山脉有较大冰川,雨量稍大、河流水量稍多外,一般河网稀疏,每平方公里仅10米。河流流程很短,时令性很强。戈壁地区和东部高平原的流水多为小溪,系潜水露头,一般流经几公里或几十公里后就消失在松散干燥的土壤中,河水消失处为盐渍地或小湖泊。</p> <p class="ql-block">蒙古国河流湖泊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色楞格河是蒙古国境内最大的河流。起源于伊德尔河与木伦河汇合处,向北注入贝加尔湖,流经剧烈切割的中山。全长992公里,在蒙古国境内长593公里,汇水面积282,050平方公里,落差每公里1米,流域内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101米。上段从河源至额金河口长310公里,穿流在1,500一2,500米的群山中,河谷宽窄相问,大部分为2-4公里,部分沼泽化,有4级阶地和河漫滩。两岸为草原植被,河滨林分布较广,仅在北坡有落叶松林。下段从额金河口至蒙俄边界,长283公里,河谷宽约10-25公里,穿行于山间。右岸转为长丘,左岸为森林,漫滩高出枯水位0.5-0.7米,遇发洪水即被淹没。河上有木筏流放和船舶运输,从苏赫巴特尔至色楞格可通航。河内盛产狗鱼、鲈鱼等多种鱼类。</p><p class="ql-block"> 鄂尔浑河是色楞格河最大的支流,源于杭爱山脉苏巴尔嘎海尔汗山。全长1,124公里,汇水面积132,835平方公里,落差每公里2.3米,流域内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85米。上游和支流多瀑布。上段从河源至图拉河口,流经山地森林草原,河谷窄处谷坡陡立,宽处左坡陡、右坡缓。谷地有阶地和河漫滩。河谷内的乌盖湖,面积为27平方公里,是鄂尔浑河水的“调节器”。下段从图拉河口至色楞格河,流经丘陵性草原,谷地宽窄相间,宽处10公里,窄处仅1公里,谷地呈槽状,谷坡不陡或徐斜。河漫滩宽0.1-4公里,为草甸所占。从鄂尔浑河口至哈拉河口长约123公里,轮船在洪水季节可延长航程至图拉河口,共长310公里。额尔敦昭附近,河水用于灌溉和发电,有370公里的引水渠。河内产细鳞白鱼,狗鱼等经济鱼类。</p><p class="ql-block"> 鄂嫩河是太平洋水系中水量最充沛的河流,发源于肯特山脉北坡,汇入黑龙江,全长808公里,蒙古境内长445公里,汇水面积40,220平方公里,落差每公里1.1米,流域内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150米。上游流经山地泰加林,河谷宽阔,土地沼泽化。中游流经比高为200-350米的山间谷地,谷坡陡峭,右坡甚于左坡。在巴特希热特县附近,河谷宽为100-150米,谷坡覆盖针叶林。支流稠密,沼泽化程度较高。下游河谷拓宽,谷坡变缓,河床分岔。河内产鲹条、鲤鱼等近20种鱼类。</p><p class="ql-block"> 克鲁伦河是太平洋水系最长的河流,发源于大肯特山南侧博格多河与查干河的汇合处,流经肯特省、东方省的经济中心,向东北注入呼伦湖。全长1,264公里,蒙古国境内长1,090公里,汇水面积116,455平方公里,落差每公里1.2米,流域内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10米。河谷严重沼泽化。上游谷坡陡峭,河岸沙砾质。温都尔汗以西,左岸山地,右岸为丘陵性草原。温都尔汗到乔巴山段为典型的草原河流,个别河谷有悬崖。过乔巴山后,流经低丘平原或平坦阶地,汛期经常泛滥成灾。下游可流放运输。水中产鲇、白肚鲟、棘鲈、鲫、鲤等鱼类,对蒙古国东部经济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科布多河是亚洲中部内陆水系的最大河流,源于塔本博格多山,注入哈尔乌斯湖。全长516公里,汇水面积58,000平方公里,落差每公里2米,流域内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0米。上段沿河山地高出谷底300-400米,谷宽0.3-6公里,河漫滩覆盖草甸和河滨柳林。中段河谷宽窄相间,多为3-10公里,两岸山地高出谷底200-260米。谷坡陡峭,岩石重迭,植被稀疏。阶地高2-15米,表面平坦。河漫滩上草甸茂密,经常被水淹没。下段流经矮山和荒漠,谷宽10公里,山地高出谷底150-200米。右侧谷坡陡峭。阶地平坦,无植被。河漫滩为草本植被,个别地段沼泽化。河内产棘鲈鱼。</p><p class="ql-block"> 扎布汗河源于奥特冈腾格里山,注入艾拉格湖,全长808公里,汇水面积71,210平方公里。全河可分四段。第一段自河源至雅玛特山峡谷,峡谷高出水面6.5米,峡谷末端高度不超过200米。第二段从峡谷末端至雅如河河口,流经沙漠地区,河东岸即蒙古沙漠。河谷宽1-3 公里,谷坡陡峭,河漫滩上有杨树和灌木。第三段自雅如河口至源于哈腊湖的活水通道。两岸是沙漠,河谷宽0.5-3.5公里,谷坡陡峭,谷底不平。在博格多河口以下有数公里深30-35米的峡谷。第四段从活水通道直至河口,穿行在荒漠中间。哈拉湖活水通道口下端有长1公里、宽40-250米的峡谷。河漫滩植被稀疏,分布有点状河滨柳。</p> <p class="ql-block">色楞格河</p> <p class="ql-block">克鲁伦河</p> <p class="ql-block">蒙古国风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蒙古国地处亚洲内陆,海拔较高且四面环山,降水稀少,空气干燥,属于极端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秋短暂,气候变化急剧,冷暖交替突然。</p><p class="ql-block"> 蒙古国全年可分为温暖期和寒冷期。温暖期的气候特点是风力增强,风向多变,气温上升,降水增加。在寒冷期,天空少云,以晴为主,天气恒冷,风力较小,降水稀少。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7摄氏度,气温受地形影响大,受纬度影响小。年平均降水量为200-300毫米,集中于夏季由北向南递减。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晴天230-260天,阴天只有50-70天。年辐射总量每平方厘米可达4000-4800卡,日照时数为2600-3000小时,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多200-500小时。</p><p class="ql-block"> 气压平均在1018-1027毫巴之间。1月份为1035毫巴,7月份平均在1000-1036毫巴之间。高压中心在大湖盆地,年平均为1054.7毫巴。</p><p class="ql-block"> 蒙古国地区视界开阔,能见度较高。在戈壁地区夏季常出现幻影,或缩远为近,放小为大。一般来说,冬夏两季不宜人员车辆集团行动,而春夏之交和秋冬之交较宜,尤以秋冬之交最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军两次经由蒙古国对日作战行动均选择在8月份。</p> <p class="ql-block">蒙古国气候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蒙古国夏季草原</p> <p class="ql-block">蒙古国冬季景色</p> <p class="ql-block">蒙古国沙尘暴侵蚀范围</p> <p class="ql-block">蒙古国境内沙尘暴景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蒙古国境内气温差异很大。极端气温年较差达90摄氏度,日较差达20-30摄氏度。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7摄氏度,北部地区在零摄氏度以下,戈壁和平原地区在零摄氏度以上。1月份的平均气温,北部地区为零下35至零下25度;戈壁和草原地区为零下20至零下15度。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52.9度(扎布汗省陶桑曾格勒县,1969年12月27日)。</p><p class="ql-block"> 7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5至20度。戈壁地区为20至25度,北部山区在15度以下。极端最高气温曾达到40.8度(乔巴山市,1969年6月21日)。</p><p class="ql-block"> 日最高气温在14-15时,日最低气温在清晨日出前。夏季在北部山区每增高100米,气温下降0.5-0.7摄氏度,而纬度每增高四度,气温才下降0.4摄氏度。冬季,山谷潴留湿气,遮挡日照,故有巅暖谷冷现象。</p><p class="ql-block"> 蒙古国气温的另一特点是寒潮早来晚去。北部地区初期寒潮发生在7月20日至9月10日之间,翌年的末次寒潮发生在6月1日至30日之间,无寒潮期仅60至120天。戈壁和草原地区的初次寒潮发生在9月20日左右,末次寒潮发生在翌年5月10日左右,无寒潮期可达140至150天。每次寒潮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至2天,气温下降到零下1-3摄氏度。</p> <p class="ql-block">蒙古国干旱草原</p> <p class="ql-block">蒙古国中部草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蒙古国地处中俄两国之间,与我国“三北”地区接壤,且呈嵌入形态,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前苏联政府加强了在蒙古国境内的战场准备,修筑铁路、公路,建机场、打水井,经营军事基地及军用设施,组织各项战役保障储备,使蒙古国在公路、铁路交通和航空领域以及城镇建设方面得到一定程度加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蒙两国在增进睦邻友好,开辟边境口岸,建设跨境公路,促进人员往来,发展边境贸易,增加人民福祉方面相向而行,使中蒙边境地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与稳定。</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于呼和浩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