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区家校合育班主任提升第二阶段活动——垦利区董集实验学校班主任论坛

羊毛卷卷

<p class="ql-block">  为发挥名班主任的带动作用,提升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增强班主任家校合作的工作能力,垦利区董集实验学校于2024年12月13日下午开展“家校合育”共同体日常能力提升第二阶段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主持人王长燕老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重大意义,共同体成员叶英老师在家校合育工作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验。</p> <p class="ql-block">  杨海梅老师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了分享:</p><p class="ql-block">1. 要定期沟通:</p><p class="ql-block">建立定期的家校沟通机制,如家长会、家访、电话访谈或家校联系本等,是维持良好关系的关键。这不仅能及时解决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还能增进双方的情感联系。</p><p class="ql-block">2. 要正面激励:</p><p class="ql-block">在沟通中,多使用正面激励的语言,强调孩子的进步与成就,即便是面对挑战,也应从成长的角度去解读。正面的反馈能够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同时也促进家校间的和谐氛围。</p><p class="ql-block">3. 要共同规划:</p><p class="ql-block">家校双方应共同参与孩子的学习与成长规划,确保教育目标的一致性。这包括设定短期与长期的学习目标、规划课外活动、培养兴趣爱好等。共同规划不仅增强了家校合作的紧密度,也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p> <p class="ql-block">  卞希玲老师分享了与家长沟通可以从沟通态度、要做好沟通准备和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等方面入手。</p><p class="ql-block">一、沟通态度:以诚相待,尊重为先</p><p class="ql-block">在与家长沟通时,我们应以诚相待,摒弃虚伪与掩饰,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p><p class="ql-block">二、沟通准备:明确目标,梳理思路</p><p class="ql-block">有效的沟通往往离不开充分的准备。在与家长沟通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沟通目标,即希望通过这次沟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p><p class="ql-block">三、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因人而异,灵活应变</p><p class="ql-block">沟通方式的选择同样至关重要。有的家长喜欢面对面的交流,认为这样能够更直接地感受到对方的情感与态度;而有的家长则更倾向于通过文字或电话进行沟通,认为这样能够更加冷静地思考问题。</p> <p class="ql-block">  张俊环老师分享的主题是艺术沟通——与家长有效交流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家校合作如同一股不可或缺的春风,吹拂着孩子们成长的每一步。而在这股春风中,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则是教师手中那把精细的雕刻刀,塑造着家校共育的美好图景。如何与家长沟通,既坚持底线,态度明确,又能以温柔的形式进行,避免提出过分要求,成为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艺术。</p><p class="ql-block">一、刚柔并济,平衡之道</p><p class="ql-block">“刚”并非冷漠,更非强硬对抗。与之相辅相成的“柔”,则是我们沟通中的润滑剂,是理解、尊重与包容的体现。它要求我们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以温柔的话语、耐心的倾听、同理心的理解,去感知家长的担忧与期待,从而建立起信任的桥梁。当家长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与关怀,他们更愿意开放心扉,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之路。</p><p class="ql-block">二、态度明确,温柔表达</p><p class="ql-block">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态度的明确性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清晰、直接地传达教育理念、教学安排以及孩子在校的表现,让家长了解我们的工作重点与期望。但同时,这种明确性不应以生硬或指责的方式呈现。相反,我们应通过温柔的语言、鼓励的眼神、积极的肢体语言,将信息包裹在理解与尊重的氛围中,让家长在听取建议时感受到的是支持与鼓励,而非压力与指责。</p> <p class="ql-block">  刘峥嵘老师以掌握沟通艺术:与家长和谐对话的秘诀为题。</p><p class="ql-block">一、表扬为桥,搭建心灵通道人类天生渴望被认可与赞美,家长亦不例外。在与家长沟通之前,不妨先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给予真诚的表扬。这不仅是对他们付出的肯定,也是为接下来的对话铺设一条温暖的情感之路。</p><p class="ql-block">二、批评有方,注重方式与时机当然,沟通不可能总是赞美之词,面对分歧或需要改进的地方,批评在所难免。但关键在于,批评要讲究方式与时机。直接而尖锐的指责往往会适得其反,引发对方的防御心理。更好的做法是,采用“三明治法”。</p> <p class="ql-block">  周飞认为建立同盟军,家校合育才能合作共赢。</p><p class="ql-block">1.分享挑战与困惑:在与家长交流时,不妨分享一些教育过程中的真实挑战和困惑,比如某个孩子的特殊行为问题、学习难点等。这样的分享能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与努力,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这些问题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需要家校共同努力去克服的。</p><p class="ql-block">2.邀请家长参与决策:在遇到重要决策时,如孩子的课程安排、兴趣班选择等,主动邀请家长参与讨论,甚至让他们在某些方面拥有决策权。这种做法不仅体现了对家长的尊重,也让家长感受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p><p class="ql-block">3.表达期待与感激:明确表达对家长的期待和感激。让家长知道,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而教师的努力也离不开他们的理解和帮助。这种正面的情感交流能够进一步增强家校之间的信任与合作。</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家长代表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为孩子的成长赋能,家长们积极聆听、不时记录,从中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在家长问答圆桌会议环节,针对家校合育工作存在堵点难点问题解读,共同体成员进行了现场问题答疑解惑。</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李校长作总结发言,在今天的论坛中,我们听到了许多来自一线的困惑与挑战。如何更好地应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如何在家校之间搭建更加有效的沟通桥梁?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教育的初心与热情?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每一位班主任,也是我们整个学校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课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不应该感到畏惧或沮丧。相反,它们正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正如一位哲人所说:“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问题才是问题。”因此,我希望每一位班主任都能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态,勇于尝试新的方法,敢于接受新的理念,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