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人物志(14)——国学大师陈寅恪

曙光映像

<p class="ql-block">陈寅恪。</p><p class="ql-block">1890年—1969年,享年79岁。</p><p class="ql-block">陈寅恪的研究范围甚广,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古代宗教史、西域民族史、蒙古史、古代各民族语言、敦煌学、中国古代文学,以及史学方法等,都作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并称为“清华四大哲人”,</p><p class="ql-block">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四大导师”,</p><p class="ql-block">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p><p class="ql-block">与王国维、章炳麟并称“近代国学三大师”,</p><p class="ql-block">被誉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p><p class="ql-block">著作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柳如是别传》等,并编有《陈寅恪集》。</p><p class="ql-block">(一),世家子弟。</p><p class="ql-block">1890年,生于湖南省长沙府(今长沙市)。出生时,祖母黄氏因其生值寅年,故取名寅恪(恪为兄弟间排辈)。</p><p class="ql-block">父亲为陈三立,母亲为俞明诗,均通晓诗文。</p><p class="ql-block">曾自述生时“先祖拟以鹤寿字余”,但“此字未曾使用”。另一说字为彦恭,也未曾使用。</p><p class="ql-block">祖上原居福建上杭属客家。</p><p class="ql-block">六世祖陈腾远由闽入赣,定居义宁州竹里(今九江市修水县)。学者因其籍贯而称其为“义宁先生”。</p><p class="ql-block">出身世家,祖父陈宝箴、父亲陈三立、长兄陈衡恪(陈师曾)皆为其时名士。</p><p class="ql-block">儿时启蒙于家塾,学习四书五经、算学、地理等知识。对《说文解字》及高邮王氏父子(王念孙、王引之)之学,极用苦功。</p><p class="ql-block">1900年,时年10岁。祖父陈宝箴去世,父亲陈三立举家迁居江苏金陵(南京),在家中开办思益学堂,教授四书五经、数学、英文、体育、音乐、绘画等课程,先后延聘教师有王伯沆、柳翼谋、周大烈。陈寅恪在其中学习,“终日埋首于浩如烟海的古籍以及佛书等等,无不浏览”。陈家两代素来倡议新政,“思益学堂”领风气之先采用现代化教育,陈三立与教师相约一不打学生、二不背死书,一派新式作风,深得当时两江总督张之洞赞赏。如此家学渊源下,陈寅恪自小除打好深厚的国学底子,眼界并扩及东西洋,留学日本前便“从学于友人留日者学日文”。</p><p class="ql-block">(二),留学海外。</p><p class="ql-block">1902年,时年12岁。2月,与长兄陈衡恪随母舅俞明震(受委派到日本视察学务)东渡日本。4月,回南京。</p><p class="ql-block">1904年,时年14岁。二兄陈隆恪考取官费留日。初冬,跟随二兄同赴日本,在某校跟班进修(关于此年陈寅恪第二次赴日,陈寅恪本人晚年回忆说是与陈隆恪一同考取官费留学,但亦有人披露他其实是以“亲属滞在”理由赴日,日本外务省的签证时间是半年,并不准延期,故陈寅恪在当地的小学借读半年)。</p><p class="ql-block">1905年时年15岁。,因足疾回国,</p><p class="ql-block">1906年,时年16岁。插班考入上海吴淞复旦公学。</p><p class="ql-block">1909年,时年19岁。夏,自复旦公学毕业。秋,由亲友资助赴德,考入柏林大学。</p><p class="ql-block">1911年,时年21岁。秋,入瑞士苏黎世大学。</p><p class="ql-block">1912年,时年22岁。春,因资费不足,由瑞士暂时归国。</p><p class="ql-block">1913年,时年23岁。春赴法,就读巴黎政治学院。</p><p class="ql-block">1914年,时年24岁。春,江西省教育司司长符九铭电召陈寅恪回江西南昌,阅留德学生考卷,并允诺补助其江西省留学官费。</p><p class="ql-block">1915年,时年25岁。春,至北京,曾担任全国经界局局长蔡锷三个月左右的秘书。</p><p class="ql-block">1916年,时年26岁。湖南省长兼督军谭延闿(陈三立旧交)延聘陈寅恪至湘,供职于湖南交涉使署。在此期间写有《琐窗寒》《破阵子》《浣溪沙》三词,发表在《东方杂志》。</p><p class="ql-block">1917年,时年27岁。冬,经由上海赴美,入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习梵文、巴利文二年。</p><p class="ql-block">1921年,时年31岁。秋,赴德入柏林大学研究院,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勒(F.W.K.Mullder)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知识,具备了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等八种语言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当时国内时局动荡,江西省教育厅官费一时停寄,此数年间,陈寅恪在德生活至为艰苦。</p><p class="ql-block">(三),执教清华。</p><p class="ql-block">1925年,时年35岁。回国。这时,北京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研究院国学门,由胡适建议采用导师制,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人为“四大导师”(一作“四大教授”,“导师”中还有加上李济的情况)。</p><p class="ql-block">陈寅恪因为经济拮据,先预支了清华薪金,才由德国归国。归后,他因父病暨母兄葬事请假一年。</p><p class="ql-block">1926年,时年36岁。秋,始到清华任教。当时的研究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认为他“最为学博识精”。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力荐陈寅恪为导师,并向人介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p><p class="ql-block">1928年,时年38岁。在上海与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唐筼结婚。二人育有三女。</p><p class="ql-block">1929年,时年39岁。在所撰“王观堂先生(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他当时在国学院指导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课,同时对佛教典籍和边疆史进行研究、著述。</p><p class="ql-block">1930年,时年40岁。清华学校易名为清华大学,陈寅恪任中文、历史、哲学三系合聘教授,为中文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开专题课,如“佛经文学”“世说新语研究”“唐诗校释”“魏晋南北朝史专题研究”“隋唐五代史专题研究”等。在此期间,陈寅恪注意研究佛经之译本,并以高丽藏本校梁慧皎《高僧传》。还曾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一组组长、故宫博物院理事等职。</p><p class="ql-block">(四),颠沛流离。</p><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7日,时年47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直逼平津。正在北京就养的父亲陈三立义愤绝食,溘然长逝。在与兄弟数人治丧完毕后,陈寅恪离京转津南行,11月下旬才到长沙,因为当时清华拟议迁往长沙。未几,时局变化,清华大学临时校址又决定迁往云南。于是再度携家南下,经香港转道云南。抵港后,因夫人唐筼心脏病发,暂时滞留香港。</p><p class="ql-block">1938年,时年48岁。只身经滇越铁路去云南蒙自,到蒙自后即感染疟疾。未几,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陈寅恪遂在蒙自授课。才过数月,学校又归并为“昆明西南联合大学”。</p><p class="ql-block">1939年,时年49岁。由蒙自移居昆明,寓靛花巷青园学舍,而其家属则滞留香港达四年之久,搬家六次。在西南联大授课,主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并为研究生开“白居易”课。英国牛津大学聘请陈寅恪为汉学教授,授予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职称。暑假后,离昆明赴香港,计划全家由香港去英国牛津大学任教,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被逼暂居香港。9月,重返昆明。</p><p class="ql-block">1940年,时年50岁。三月,由昆明到达重庆,出席中央研究院会议。由于夫人唐筼仍卧病香港,陈寅恪于暑假后再至香港,待机赴英,但没有成行,遂就任香港大学客座教授,并继许地山之职任中文系主任。</p><p class="ql-block">1941年,时年51岁。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占领香港,陈寅恪立即辞职闲居,日本当局持日金四十万元委任他办东方文学院,他坚决拒绝。</p><p class="ql-block">1942年,时年52岁。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陈寅恪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他又一次拒命,在5月5日出走香港,取道广州湾至桂林,暂时任教于广西大学。</p><p class="ql-block">1943年,时年53岁。8月,由桂林启程北行,于11月抵重庆,因病滞留。随即转赴成都,因为全家患病,于年底才到成都,遂教于燕京大学。这一时期,在繁忙的教学与忧患疾病之中,他仍致力于学术研究,先后出版了《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两部著作,对隋唐史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为后人研究隋唐史开辟了新的途径。</p><p class="ql-block">(五),供职岭南。</p><p class="ql-block">1945年,时年55岁。因生活艰苦,营养不良,导致左眼失明。是年秋,牛津大学约请陈寅恪赴伦敦治疗眼疾,希望能痊愈,并留牛津讲学。于是由成都搭机去昆明,再经印度乘水上飞机去伦敦。抵英后虽经治疗,也无法复原。</p><p class="ql-block">1946年,时年56岁。春离英归国,绕道美国,4月抵达纽约,原拟再试医疗,后听说美国名医也无良策,遂决定不登岸,只与赵元任夫妇及留美学生周一良、杨联陞等晤叙。10月,经南京转沪乘轮船返回清华。</p><p class="ql-block">1947年,时年57岁。春,修改前在成都所草撰《元白诗笺证稿》。冬,天气寒冷,清华因经费不足,无力供应暖气,需要住户自理。不得不将所藏巴利文《大藏经》及东方语文各书,如蒙古文《蒙古图志》、突厥文字典等,卖与北京大学东方语文系,用以购煤。</p><p class="ql-block">1948年,时年58岁。10月间,北平(北京)即将解放,携家避入城内,暂住于长兄陈师曾(陈衡恪)家,又迁入中研院宿舍。第二天,又从南苑机场搭乘一便机往南京。在南京只住了一晚,又乘夜车赶往上海。在上海,接受广州岭南大学校长陈序经聘约,年末,乘秋瑾号轮船去广州,住进岭南大学西南区52号。到广州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屡次电催陈寅恪赴台,陈寅恪不往。在岭南大学,兼任历史、中文两系教授。</p><p class="ql-block">1950年,时年60岁。冬,《元白诗笺证稿》线装本印成。</p><p class="ql-block">1952年,时年62岁。夏,迁居东南区1号楼上。是年,全国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名义取消,原中山大学迁入岭南大学校舍,继续担任中山大学教授,为历史系、中文系讲授两晋南北朝史、唐史、唐代乐府等三门课程。</p><p class="ql-block">1953年,时年63岁。开始撰写《论再生缘》。</p><p class="ql-block">1954年,时年64岁。国务院派原在清华任其助教的汪篯来广州,迎其入京,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陈辞谢不就,荐陈垣代替。</p><p class="ql-block">(六),晚年及逝世。</p><p class="ql-block">1955年,时年65岁。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同时任全国政协三、四届常委。《历史研究》编委。</p><p class="ql-block">1958年,时年68岁。批判“厚古薄今”运动开始,陈寅恪受到批判,遂不再教课,专力著述。</p><p class="ql-block">1960年,时年70岁。7月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p><p class="ql-block">在助手的帮助下,晚年的陈寅恪把《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以外的旧文,编为《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并写有专著《柳如是别传》,最后撰《寒柳堂记梦》。他的助手黄萱曾感慨说:“寅师以失明的晚年,不惮辛苦、经之营之,钧稽沉隐,以成此稿(《柳如是别传》)。其坚毅之精神,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p><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陈寅恪被戴上“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他的著作也成了批判的对象。助手黄萱与公家所派护士三人相继被赶走,仅自出资供轮班代替之护士一人得留。而抄家前后不绝。经此冲击,陈寅恪的身体更见虚弱。临终前,他嘱咐把他在广州的藏书全数赠送给中山大学图书馆。</p><p class="ql-block">1969年10月7日凌晨5时30分,陈寅恪因心力衰竭,伴以肠梗阻、肠麻痹,在广州逝世,享年79岁。11月21日,夫人唐筼辞世。</p><p class="ql-block">“文革”结束后,组织上为他作了彻底平反,恢复名誉。</p> <p class="ql-block">《陈寅恪的家族史》。</p> <p class="ql-block">祖上福建上杭。客家人。</p> <p class="ql-block">六世祖由闽迁赣。定居九江修水县。</p> <p class="ql-block">祖陈宝箴。</p> <p class="ql-block">1890出生于湖南长沙。</p> <p class="ql-block">父陈三立。</p> <p class="ql-block">长兄陈衡恪。</p> <p class="ql-block">,1900,10岁,随父母迁居南京。</p> <p class="ql-block">1902,12岁,与长兄陈衡恪随舅母东渡日本🇯🇵2个月。</p> <p class="ql-block">1904,14岁,随二兄陈隆恪赴日本🇯🇵,在当地小学借读半年。</p> <p class="ql-block">1906-1909,16-19年就读上海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p> <p class="ql-block">复旦公学为今复旦大学前身。</p> <p class="ql-block">复会公学毕业证。</p> <p class="ql-block">今复旦大学。</p> <p class="ql-block">1909,考入德国🇩🇪柏林大学(今柏林洪堡大学)。</p> <p class="ql-block">柏林洪堡大学。</p> <p class="ql-block">柏林洪堡大学。</p> <p class="ql-block">1911年,入瑞士苏黎世大学。</p> <p class="ql-block">瑞士苏黎世大学。</p> <p class="ql-block">《陈寅恪集》。</p> <p class="ql-block">元白诗笺论稿。</p> <p class="ql-block">书信集。</p> <p class="ql-block">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p> <p class="ql-block">陈演恪书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