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瑰宝:那些流失海外的绝美壁画

贝贝舟

<p class="ql-block">去年7月,曾去过甘肃敦煌莫高窟,石窟里的壁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在常山书院发的帖子里又见到了精美绝伦的敦煌壁画,再发一美篇,欣赏一下那些流失海外难得一见的敦煌莫高窟壁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敦,大也,煌,盛也。</p><p class="ql-block">敦煌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是座熠熠生辉的文化宝库。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敦煌展现着文化和风俗的碰撞交流,壁画中的许多元素也体现了这种文明的互鉴。</p><p class="ql-block">↓莫高窟九重楼</p> <p class="ql-block">敦煌壁画精美又浩瀚,神灵形象、动物、器物、建筑、花鸟等元素包罗万象,但由于历史原因,至今仍大量流散国外,成为我国文化界的一大损失.....</p> <p class="ql-block">↓树下说法图 (唐)</p> <p class="ql-block">↓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图(唐)</p> <p class="ql-block">灿烂辉煌的敦煌艺术其壁画艺术蔚为大观</p><p class="ql-block">世界上四大国家级博物馆分别是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法国卢浮宫、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而拥有藏品800多万件的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独踞鳌头。它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家,多达2.3万件。所藏中国文物囊括了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陶瓷以及45卷《永乐大典》等超级国宝,可谓门类齐全,时间则跨越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其中收藏的十大“镇馆之宝”之“敦煌壁画”堪称东方遗珠。</p> <p class="ql-block">1907年和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两次来到莫高窟,利用王道士的信仰用金钱从王道士手中购买了大批藏经洞经卷及绘画,本内容以佛像、经变、故事图为主。其中斯坦因拿走的有200多件,现藏伦敦大英博物馆;法国伯希和拿走的有100多件,现藏巴黎吉美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王道士</p><p class="ql-block">王道士(1849-1931) 湖北麻城人。本名王圆箓,一作元录,又作圆禄。家贫,为衣食计,逃生四方。清光绪初,入肃州巡防营为兵勇。后离军,受戒为道士,道号法真,远游新疆。</p><p class="ql-block">约光绪二十 三年(1897)至敦煌莫高窟,在窟南区北段,清理沙石,供奉香火,收受布施,兼四出布道募化,小有积蓄,乃于莫高窟第16窟东侧建太清宫道观,即今“下寺”。</p> <p class="ql-block">↑↓清·道士 王圆箓</p><p class="ql-block">当时王道士把经卷卖给斯坦因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他多次求助官方予以重视,而且是逐级上报,但无人过问,致使他灰了心。二是为了完成他的宏愿,清扫洞窟,修建三层楼,架设木桥。三是唐玄奘沟通了他们的思想,斯坦因这个探险家追求事业的精神感动了他。因此他虽则思想极为矛盾,极不愿意外国人将这些文物带走,但在无奈的情况下,也只好让了步。现今在大英博物馆所藏敦煌壁画、绢本、写经均为斯坦因捐献。</p> <p class="ql-block">↓英国冒险家斯坦因一一敦煌莫高窟盗宝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敦煌莫高窟三清宫</p> <p class="ql-block">三清宫,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王圆箓于莫高窟三层楼的对面主持修建,俗称“下寺”,现已改建为“敦煌藏经洞陈列馆”。宫门左右有两幅壁画,为和合二仙。</p> <p class="ql-block">↓重修三清宫碑记</p> <p class="ql-block">↓敦煌藏经洞陈列馆</p><p class="ql-block">敦煌藏经洞陈列馆是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所辖的专题陈列馆,位于敦煌莫高窟南区北端三清宫内,与闻名中外的“藏经洞(第17窟)”毗邻。</p> <p class="ql-block">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中国的三大石窟之一,太著名了,国人可谓人人皆知。想必多数人也都知道那个发现了莫高窟藏经洞的王道士,也知道王道士把很多莫高窟的珍贵文物廉价卖给外国人的事情,这些珍贵文物的流失可谓是国之痛,民族之痛。</p><p class="ql-block">现在莫高窟已经是全国最著名的景点之一,门票要在一周前预定,每天进入莫高窟的游客如潮水一般,大有把莫高窟湮没之势。</p><p class="ql-block">在进入莫高窟的路口中间,有一座金色的墓塔矗立,这里是进入莫高窟景区的必经之处,但是,我观察了一会,没有一个人在这里驻足。由此可以肯定,游客中几乎没有人知道墓塔的主人,告诉你,这就是那个王道士的墓塔,大名王圆禄,曾经的莫高窟的大管家。</p><p class="ql-block">这座小小的墓塔,不单单是埋葬着王道士的躯体道士塔,此塔更多承载着的是国家那段屈辱的历史,是一座国耻之塔。</p><p class="ql-block">↓王道士灵塔</p> <p class="ql-block">道士塔呈葫芦状,中间镶有一块石刻的墓誌,因很多人拓片,墓誌已经呈黑色,但文字依然清晰可辨。网络上可以查到墓誌的全文,复制如下:</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太清宫大方丈道会司王师法真墓志</p><p class="ql-block">民國廿年古七月卅日,爲吾師王法真仙遊之百日,門弟子咸願碑記行略,請命紳耆,皆曰:“可。”何幸如之,夫吾師,姓王氏,名圓祿,湖北麻城縣人也,風骨飄然,嘗有出世之想,嗣以麻城連年荒旱,逃之四方,曆盡魔劫,灰心名利。至酒泉,以盛道,道行高潔、稽首受戒、孳孳修煉。迨後,雲遊敦煌,縱覽名勝,登三危之名山,見千佛之古洞。乃慨然曰:“西方極樂世界,其在斯乎?”于是建修太清宮,以爲棲鶴伏龍之所。又複苦口勸募,急力經營,以流水疏通三層洞沙,沙出壁裂壹孔,仿佛有光。破壁,則有小洞,豁然開朗,內藏唐經萬卷、古物多名。見者驚為奇觀,聞者傳為神物,此光緒廿五年五月廿五日事也。嗚呼!以石室之秘錄,千百年而出現,宜乎?價重連城,名馳中外也。觀其改建三層樓、古漢橋以及補葺大小佛洞,積卅餘年之功果,費廿多萬之募資。佛像於焉莊嚴,洞宇於焉燦爛,神靈有感,人民受福矣。惟五層佛樓規模粗具,尚未觀厥成功。陸前縣長嘉其功德,委為道會司,以褒揚之。今者羽輪雖渺,道范常存,樹木墾田,成績卓著,道家之香火可繼,門徒之修持有資。實足以垂不朽而登道岸矣。夫何必絕食煉形而後謂之飛昇哉。</p><p class="ql-block">子 趙明玉</p><p class="ql-block">千佛洞太清宮徒 稽首謹誌</p><p class="ql-block">孫 方至福</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墓誌概要阐述了王道士的一生,其中对于发现藏经洞,保护修复敦煌的佛楼着墨较多,当然总体都是肯定、褒奖之词。</p> <p class="ql-block">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有一篇“道士塔”的散文,此篇主要历数了清政府的无能和对敦煌文物的保护不力,也指责了王道士的愚昧无知,贪图小钱儿,出卖了国家的珍贵文物,结尾处的感叹是对当时国情的一种无奈的叹息。当然,余秋雨笔下,清政府和王道士无疑都是历史的罪人。大家如有兴趣,可去读一下这篇文章。</p><p class="ql-block">网络上还有另一种声音,而且是不止一个人发出的声音,意见与余秋雨先生相左,主要认为“清政府的无能和不力”是文物大量流失的根源,而对于王道士的批评过于刻薄,且情节与事实不符,他们认为王道士恪尽职守,为保护敦煌倾尽心身之力,发现藏宝洞是偶然,卖文物是不得已而为之,其所得都用于修复大部分的敦煌文物古迹,并未把所得据为己有。简言之,王道士是有功之人,即使有过,也是迫于无奈。</p><p class="ql-block">无疑,对王道士的功过是非认识是多元的。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我读过两遍,能感到,这是一个文人对于祖国的灿烂文化遭到破坏和珍贵文物的大量流失表示出的无比愤怒和痛心疾首的感慨,我认为,余先生对于敦煌文物流失责任的分析陈述还是公正的,只是没有对王道士的有功部分加以描述——当然也不能在此篇描述,如果描述,整篇文章就偏离了方向。但余先生是把主要罪责清晰的归咎于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上。</p><p class="ql-block">借用余秋雨先生“道士塔”中的一段作为结尾:</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p><p class="ql-block">没有走向省城,因为老爷早就说过,没有运费。好吧,那就运到伦敦,运到巴黎,运到彼得堡,运到东京。</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但我确实想用这种方式,拦住他们的车队。对视着,站立在沙漠里。他们会说,你们无力研究;那么好,先找一个地方,坐下来,比比学问高低。什么都成,就是不能这么悄悄地运走祖先给我们的遗赠。</p><p class="ql-block">我不禁又叹息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 我只得送缴当时的京城,运费姑且不计。但当时,洞窟文献不是确也有一批送京的吗? 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已零零落落,不成样子。</p><p class="ql-block">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于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 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16一17号洞窟</p> <p class="ql-block">↓17号洞窟为藏经洞</p> <p class="ql-block">敦煌莫高窟藏经洞,1900年发现的藏经洞。</p><p class="ql-block">1900年5月26日,中国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并挖出了公元四至十一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5万余件。</p> <p class="ql-block">↓藏经洞内王道士打坐塑像</p> <p class="ql-block">↓去年7月,游莫高窟留影。</p> <p class="ql-block">流失海外的绝美敦煌壁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古代中原地区与西域交通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诸多民族杂居之地,自古便是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的地方。以“敦煌石窟”和“敦煌壁画”闻名于世。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敦煌的标志性景点,其内部保存着大量的佛教壁画和雕塑,展示了古代艺术的辉煌成就。不论规模、数量或是内容都是巨大而丰富多彩的。</p> <p class="ql-block">▲奏乐飞天(隋 莫高窟390窟)</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 第220窟</p><p class="ql-block">从本质上来说,敦煌的壁画和寺院、墓室、宫廷的壁画有所不同,因为敦煌壁画吸收了外来的艺术思想,可以说敦煌壁画艺术是本土和外来艺术结合的产物,体现了东方古国文化的开放性特点。</p><p class="ql-block">↓下面,请欣赏现藏于英国的这一批祖国文化瑰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