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12日,我们知青组全体成员欢聚在上元小馆,纪念下乡56周年。</p> <p class="ql-block">1968年12月12日,我们一女中6位不同年级从未谋面的校友,乘坐同一艘船前往苏北大丰插队落户。还好,6位校友中,俩俩都是同一班级的,也就是说,6个人来自三个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p><p class="ql-block">从无锡到大丰,船整整航行了两天,12月14日近中午,终于到达了大丰县三龙公社斗龙大队。与我们同时分配到该大队的还有另一所初级中学的五位男生,自此才相认相识。</p><p class="ql-block">印象中大队部有好几间屋,还有个小食堂外加一个厨师。那天,为迎接新一批知青的到来,食堂师傅特地招待我们,煮了一锅红豆米饭,还有一锅青菜炖肉。我们边吃边议论:这饭这菜好奇怪的,但味道不错。事后才知道,这可是精心安排的挺不错的一顿饭菜了。因为以后我们的一日三餐,基本与玉米为伴了。</p><p class="ql-block">饭后,带队的老师坚持让我们每人交二毛钱的饭费,那可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啊,没办法,只能不情不愿交出来。</p><p class="ql-block">饭罢,呼拉拉来了一群大姐大妈,由生产队长带领,每人骑一辆自行事,原来是来接我们去我们的插队目的地:斗龙一队。</p><p class="ql-block">她们的车技个个了得:去生产队的路窄窄的,还高低不平,车座还驮着我们,一路还与我们亲切交谈,十几里路一会儿就到了。</p><p class="ql-block">知青组还没有自己的房子,宅基地批了,只等上面的资金到位。队里临时安排我们住在生产队的用房:养猪做豆腐的地儿隔出一间,铺了三张床,全是用芦苇编的,这样把我们安顿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批给我们的宅基地,地里还长着毛豆。我们在这里拍照留念,另外2个队友有事缺席了。</p> <p class="ql-block">2018年11月,时值插队落户五十周年,我们相约回第二故乡。生产队早己今非昔比:有部分老乡己离世,与我们当年年龄差不多的老乡们大部分跟着子女去了外地帮忙照看孙辈,那些仍留守的老乡们早早等待在村口迎接我们,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p><p class="ql-block">生产队里大片的棉田全没有了,听说田已承包给了安徽人。我们家前的一条小河变混浊了,通住家的小桥也变危桥了,我们曾经的家也被拆了,说是被队里曾经的领导买下房屋並被拆除了。</p><p class="ql-block">唯一的变化,是一幢幢砖瓦房替代了泥屋,家家也用上了自来水,自行车也被摩托车更替了……</p> <p class="ql-block">另二位因故未能一起回大丰。</p> <p class="ql-block">岁月匆匆,当年十七八岁的青春少女,在苏北广袤的大地上洒满了汗水、泪水甚至鲜血,也收获了满满的坚韧、坚强和自信!</p><p class="ql-block">付出总有收获,生活总会向前!</p><p class="ql-block">而这插队下乡的第一天,也深深刻在了我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写于2024年12月1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