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那天得知陈鑫明离世,是在我的预料之中,因为在五天前与陈鑫明的侄女在一起共进午餐,她告诉我,她伯伯在医院已经病入膏肓,这次很难再出院了,最多还能活一个星期,得到这个消息心里非常难过。</p><p class="ql-block">饭桌上我们大家一起为陈鑫明祈祷,但愿陈鑫明这次能闯关成功,创造奇迹再次走出医院大门。</p><p class="ql-block"> 不到一个星期,得知陈鑫明的离去,感觉是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可是事实又如此真实。他这次真的走了,离开了这个曾让他匆匆忙忙、辛勤耕耘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我和陈鑫明相识是在二十多年前,他任泸州工业机械局办公室主任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厂已由中央一机部下到省机械厅管理。</p><p class="ql-block"> 陈鑫明把泸州工业机械的宣传工作抓得有声有色,我们每年都要参加省机械厅举办的新闻终总结表彰大会和泸州市机械局的好新闻年终总结表彰大会。我是长挖厂专职的新闻干事,我们单位的领导热衷于理论研究工作,所以长挖厂的新闻工作百分百的放手让我一个人管理,而且是全部开放型的放权,从不干涉我的工作。也就是这个理由,我和陈鑫明有着上下级工作关系的联系长达数多年。</p><p class="ql-block">最让我难忘的是,我们泸州工业机械分管的各个厂矿的新闻人员,每年在陈鑫明的带领下,一起奔赴成都,宜宾等地,参加省机械厅举办的新闻年终总结表彰大会的那几天,不论是在会场上,还是行走在往返的路途中,陈鑫明即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上级机关领导又是一位我们的知心朋友,一路上不但细心关照我们的生活,而且在参会中关心我们的新闻稿件质量和获奖情况。在陈鑫明的关照下,我和大家一样,每年都和大家出行一次,参加省机械厅举办的表彰大会,每年都会名不虚实地获得省机械厅的奖励和表彰。在陈鑫明的辛勤耕耘下,每年我们泸州的上稿率和获奖稿件都在省厅名列第一名,而且受到省机械厅的嘉奖和表扬。</p> <p class="ql-block"> 陈鑫明早年就注重历史文化的保留,为我们三线企业留下宝贵的历史文字记载。1991年,陈鑫明和国家机械杂志社的安自能老师取得联系,积极努力筹备出版泸州工业机械行业的历史书籍的情况,现在还在我的脑海里滞留。</p><p class="ql-block">陈鑫明为使这项工作得到各个工厂的支持,他顶烈日冒酷暑,深入各个工厂,宣讲这次出书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功夫不负有心人,陈鑫明用真诚打动各个工厂的主要领导,在各个工厂的大力支持下,出书进展顺利。</p><p class="ql-block">文字的书写落在当时各个工厂宣传部门承担,我厂宣传处的领导把这个工作落实到我的头上,让我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完成近三万字的文章书写。在我们完成初稿的时候,工作难度最大的是陈鑫明,他要认真仔细阅读各个工厂上交书写的文字。记得他曾经这样说过,那段时间,为了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所有的文字材料,他白天除了处理日常工作外,几乎都是在晚上阅卷我们交的书写文章。他用半个多月的时间,看完了出书的所有文字材料,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眼睛坏了,从此戴上了眼镜。这本书的书名就是《泸州冲击波》。这本书技术含量高,给泸州各个工厂,尤其是三线企业留下宝贵文字材料记载。在后来的江阳区出版的三线建设书刊和泸州市出版的三线建设书籍,里面的史料有一部分都是出自《泸州冲击波》此书。</p> <p class="ql-block"> 我厂在走上自负盈亏的道路之后,不再归属泸州机械局管理,我和陈鑫明就很少联系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2023年的一个春季,陈鑫明和泸州市政协有关人员来茜草三线建设展览馆参观,我担任展览馆的解说员。那天,我们见面非常高兴,有说不完的话题,在忙碌的交谈中,他不忘告诉我,解说漏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我听后非常感动,没想到陈鑫明听的那么认真。我回家后,急急忙忙在微信中与陈鑫明交谈,这句话该怎么加上去,最后达成共识。那个时候看到他的身材非常好,心里很是高兴,谁知一年多的光景就离开了这个世界。陈鑫明安息吧,天堂没有痛苦!</p> <p class="ql-block"> 陈鑫明,生于1944年农历10月24日,卒于2024年冬月初四,阳历2024年12月4日去世。他是原泸州市机械工业局办公室主任,四川省文史研究员,泸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长期从事泸州本土文化的研究。</p> <p class="ql-block">2024.12.10日</p><p class="ql-block">泸州江南新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