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化的枝繁叶茂:潮汕文化

孙介基

<p class="ql-block">  按照约定,旅行摄影师阿南先生这次“行走南粤”采风活动,一路采风一路拍摄,笔者一路码字一路推文。继12月6日先后推出《由&lt;阳光下的韶关市﹥想到韶文化》和《佛山祖庙:广府文化的代表》,分别介绍了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客家文化,今天重点介绍第三大文化暨潮汕文化。由于潮汕文化涵盖内容较多,特色盘根错节,因此分列若干专题。</p><p class="ql-block"> 难免有瑕疵,然文责自负。</p> <p class="ql-block">  潮汕文化,也称潮州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它发源于广东潮汕地区(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和‌丰顺县汤南、‌留隍两镇。潮汕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本土、客家、海洋、商业、华侨文化融合的产物,以海洋文化为主,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又带有中原文化的某些特点。</p><p class="ql-block"> 潮汕文化的影响深远,不仅在当地有着深厚的根基,还誉播海内外。‌潮汕英歌舞、‌工夫茶、‌潮汕菜、‌潮汕商帮等文化元素,都成为了潮汕文化的代表,深受人们喜爱。其中,潮汕英歌舞被誉为“中华战舞”,工夫茶艺是联合国评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潮汕菜则是联合国评定的“世界美食之都”的代表,连续三次被官方指定作为中国饮食文化唯一代表参与世博会。</p><p class="ql-block"> 下面依据所列照片排序按专题介绍:</p><p class="ql-block">一、潮州古城与开元寺</p> <p class="ql-block">  潮州又称“凤城”,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p><p class="ql-block"> 古城以其独特的潮汕文化、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精美的古建筑群而著称,面积约3平方千米,格局完整,有着720多条走向讲究、纵横有序的街巷和大批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p> <p class="ql-block">  潮州古城建制至今有1600多年历史,潮州古城采用潮州古城的“外曲内方,四横三纵”的历史空间格局。古城始建于东晋,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城内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这些古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还体现了古代潮州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p> <p class="ql-block">  潮州老城的民居建筑群在平面布局上呈现出结构,主要由主体院落、从厝、火巷、后包、书斋和花园等潮州民居的基本元素构成。不同的组合形式展示了宅主的社会背景,包括文武官员、学者名士、与富商巨贾等多个群体的生活方式。这些建筑群的主体建筑、院落与装饰几乎保持完好,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技艺与工艺美术的精髓,成为潮州传统民居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在这片建筑群中,其建筑形式主要以“四点金”与近似“驷马拖车”的布局为主。木结构的房屋、门窗、墙头的屋脊和外墙檐下,均装饰着金漆木雕、石雕、灰塑、嵌瓷和彩画等精致细腻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  潮州古城墙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草创之初,是夯土城墙,宋代开始以陶砖易土。至南宋,终于形成长约5.3千米的城,仅城门就有11个之多。明代以石筑城,清代又加以修筑。直至民国初期,因拆城墙修建马路及其他市政设施,只保留下滨江一面长2100余米的城墙以作防洪之用。从上游汹涌而来的洪潮扑向古城时,防兵之城成了挡水之堤。</p> <p class="ql-block">  除了潮州老城民居建筑群,潮州古城还有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的广济桥,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的潮州开元寺,潮州清后期的祠堂建筑代表——己略黄公祠。</p><p class="ql-block"> 下面重点介绍开元寺</p> <p class="ql-block">  潮州开元寺前身为“荔峰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诏令全国挑选十大州郡各建大寺,以“开元”名之,潮州开元寺便是其一。当时,国中奉诏选十大州郡,各建大寺,均以“开元”名之。元代改称“开元万寿禅寺”,明代称“开元镇国禅寺”加额“万寿宫”,俗称“开元寺”。</p> <p class="ql-block">  潮州开元寺内建筑有四进,分别为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中轴为照壁、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玉佛楼;东侧为客堂、地藏阁、斋堂、僧舍、不俗精舍、祖堂;西侧为方丈室、观音阁、慧业堂、僧舍、诸天阁,形成庞大的四合院式建筑群。总占地面积11031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该寺地方宽敞、圣像庄严、文物众多,是“粤东第一古刹”和岭东佛学院所在地,也是中国现存四大开元古寺之一,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主要建筑有:</p><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p><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建于两层殿基之上,是开元寺最高的建筑,也是开元寺主体建筑。大雄宝殿面阔5间,进深4间,坐落在高出地面的台基上,重檐歇山顶,殿脊以葫芦、雉尾为装饰。殿身设附阶周匝,殿前有花岗石砌月胎,月台与附阶共嵌有78块石栏板,每方高80厘米、宽110厘米,分别雕刻“释迦牟尼出家”“白马窬城”“青山断发”等佛教故事,也刻有珍禽异兽、奇花异草,触目皆是。殿前栏板镌刻有“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皇风永扇帝道遐昌”16个大字。殿内神案前,有元泰定二年(1325年)用陨石刻成的大香炉,净高15米,由大小6层叠成,上镌“天人献花”字样及走兽、蟋龙、变莲瓣、梅花鹿等图案,刀锋犀利,棱角分明,刻工精美。石刻板历代重修,今存多为明清之物。</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p><p class="ql-block"> 天王殿面阔11间、50.97米,进深4间、15.84米,建筑面积为807平方米。面阔为传统木构建筑之最高规格;明间较宽,其余各间渐次缩小,为较早期之布局特点,从面阔与进深比推测其为南北朝时期建筑平面遗构;以板筑贝灰沙夯墙代替末间屋架,整体性能好,墙身下厚52厘米、上薄36厘米,收分明显,以厦两头四片纵向隔寺抵住纵向水平推力,增强房屋的纵向刚度;其正立面屋顶中央高、两侧低,正面所辟胖三门明间高而次间低,保留了早期建筑手法。</p><p class="ql-block"> 另外还有藏经楼、金刚殿等。</p> <p class="ql-block">  潮州开元寺内文物丰富,有唐代石经幢、宋代阿育王石塔、宋代大铜钟、元代石雕大香炉、明代木雕千佛塔、清代乾隆皇帝御赐的雍正版《大藏经》等。</p> <p class="ql-block">二、广济桥 </p><p class="ql-block"> 潮州广济桥,真是一座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桥梁啊!让我来给你详细介绍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  这座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历经多次修缮和改建。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广济桥形成了“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格局。在1958年,为了加固维修,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而在2003年10月,广济桥开始了全面维修,总体按明代风格修复,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并于2007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又称潮州湘子桥,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名桥之一。它位于广东省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不仅是古代广东通向闽浙的交通要津,更是潮州八景之一,被誉为潮州文化的历史地标。</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的建筑特点非常独特,它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全长518米。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西边梁桥长137.3米,有桥墩8个,桥孔7个,石梁宽5米;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这种设计不仅美观大方,而且非常实用,能够很好地适应韩江的水文条件。</p> <p class="ql-block">  现在,广济桥已经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每天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游客们对广济桥的评价也非常高,纷纷称赞它的历史韵味和建筑之美。有的游客还表示,在游览广济桥的同时,还能品尝到潮州当地的美食,感受到潮州人民的热情好客,真是一次难忘的旅行体验呢!</p> <p class="ql-block">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对潮州广济桥充满了期待呢?如果你有机会来潮州旅游的话,一定要亲自去广济桥走一走,感受一下这座古老桥梁的独特魅力哦!</p> <p class="ql-block">三、南澳岛 </p><p class="ql-block"> 南澳岛位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北濒柘林湾、南濒南海,介于东经116°56′~117°9′、北纬23°24′~23°29′,属基岩质大陆岛,中华白海豚重要栖息地,被誉为“东方夏威夷”。</p><p class="ql-block"> 南澳岛地处中国福建、广东和台湾三省交界海面,距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仅7海里,素有“粤东屏障、闽粤咽喉”之称,历来是中国东南沿海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也是中国大陆对台和海上贸易的主要通道。郑和七下西洋,曾五次途径南澳,而且南澳在中国及世界航海史上也被屡次提及。</p> <p class="ql-block">  长山尾灯塔位于南澳岛的最西端,是南澳长山尾码头防波堤上的重要航标。‌</p><p class="ql-block"> 长山尾灯塔的建筑风格独特,鲜红的塔身与周围的碧海蓝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尤其在黄昏时分,落日余晖洒满海面,与灯塔的光芒交织出一幅动人的画卷,使其成为南澳岛的“网红落日打卡点”。此外,灯塔附近还有一个启航广场,游客可以在此远眺南澳大桥,感受海风的轻拂和海浪的轻唱。</p> <p class="ql-block">  “自然之门”,是南澳北回归线标志塔,位于汕头市南澳县青澳湾的北回归线广场,是我国建成的11座北回归线标志塔之一,处于北回归线与我国大陆东岸的交点处。在广东唯一的海岛县南澳县上,也是唯一一座位于海岛上的北回归线标志塔。该标志塔由CIID常务理事——郑少文总设计师主刀设计。</p><p class="ql-block"> 每年夏至正午,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影将穿过“自然之门”上方圆球中心圆管,投射地台中央,达到“立杆不见影”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青澳湾沙滩位于南澳岛的最东端,被誉为“东方夏威夷”,是广东省仅有的两个A级沐浴海滩之一‌‌。</p><p class="ql-block"> 青澳湾形似新月,沙滩洁白细腻,海水清澈见底,滩平阔、沙细白、水清碧,无淤泥、无污染、无骇浪,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天然海水浴场‌。</p> <p class="ql-block">  南澳大桥是中国广东省汕头市境内连接澄海区与南澳县的跨海通道,位于后江湾水域之上,为汕头市东北部通道的组成部分。南澳大桥是广东省内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p><p class="ql-block"> 南澳岛的天主堂,主教在汕头,教友助,自发信主,自给自足,感恩祝福。</p><p class="ql-block"> 四、汕头石炮台公园</p> <p class="ql-block">  石炮台公园是以崎碌炮台为主景点建筑而成的纪念性公园。它位于汕头的东南角,为环圆形城堡建筑,是清代粤东地区的主要海防建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十九世纪中期,第一、二次鸦片战争先后爆发,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与美、英、法等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实行门户开放,汕头就是当时十个通商口岸之一。由于外国商船纷至沓来,加上海防松散,当时驻潮州总兵方耀顺应民意,以“邻分不净,潮海严防”为由,奏请清廷建筑崎碌炮台。</p><p class="ql-block"> 崎碌炮台主要以贝灰砂、煮烂糯米饭及红糖浆调廿夯筑而成。大门、炮巷均采用规格花岗石块砌筑,因而俗称“石炮台”。</p> <p class="ql-block">  炮台总面积19607平方米,其中城堡面积10568平方米,有一条宽23米、水深3米的护台河环绕炮台一周。炮台内广场直径85米,全台直径116米,外墙高6米,内墙高5.15米。</p> <p class="ql-block">  炮台分上下两层,各设18个炮位和若干枪眼,底层的炮巷4.1米,长约300米深邃迂回。炮台内有一道27极波纹型石阶,设计巧妙实用,便于炮械循级推上台面。</p><p class="ql-block"> 台面上有72个通风报话塔,每三个为一组,呈品字型鼎立。它是炮塔上下传达信息及供底层的通风采光之用。炮台东北面有一月牙型点将台,用于指挥及观看兵丁操练,在点将台的西北角有一条螺旋石台阶通往炮巷。</p><p class="ql-block"> 台阶较隐蔽,便于作战时疏散及向台面运送弹药。</p> <p class="ql-block">  石炮台坚固严密,炮台里的火炮最大的一座为五千斛前膛洋炮,射程可达十五、六华里,对入侵者有一定威慑作用。炮台广场东北角有一口淡水井,是当时清兵生活饮用水。虽然水井离海边只有数十米,但水质却很甘甜清纯。</p><p class="ql-block">五、汕头小公园</p> <p class="ql-block">  汕头小公园‌,全称为“汕头小公园开埠区”,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是汕头市的一个历史文化街区。小公园开埠区以“中山纪念亭”为发端,拥有我国建筑面积最大的近代骑楼建筑群,多数是早年“下南洋”的华侨返乡投资建设的。‌</p> <p class="ql-block">  小公园开埠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0年,当时汕头作为通商口岸正式开埠,成为全国第三个、全省第二个设海关的口岸。随后,美、英、法、德、荷、丹麦、瑞挪、日、奥、西、意、比等国家纷纷在汕头设立领事馆、洋行、教会和医院,推动了汕头的经济发展。在20世纪20年代到抗战前夕,小公园的建设达到了高峰期,华侨资本的涌入和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汕头商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小公园开埠区的建筑风格独特,以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群为主,呈现出放射状的路网结构。这些建筑不仅是商业活动的中心,也是海内外潮人的共同记忆。小公园开埠区不仅是汕头老城的核心地标和文化标志,还见证了汕头“百载商埠”的历史。2021年,小公园开埠区的中山纪念亭街区和西堤街区被评为“第三批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p> <p class="ql-block">  一座小公园,汕头百年缩影。用一句话概括:</p><p class="ql-block"> 骑楼群里,时光漫步</p><p class="ql-block"> 美食天堂,舌尖舞蹈</p><p class="ql-block"> 老城新韵,繁华依旧</p><p class="ql-block"> 夜色温柔,灯火阑珊处</p><p class="ql-block"> 复古摄影,岁<span style="font-size:18px;">月痕迹,</span>每一步都是景老街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篇致谢旅行摄影师阿南先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