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严家炎说“凡有华人之处必定会有金庸小说”,我最喜欢被誉为“金庸武侠之最”的《天龙八部》。在小说主角中,多数读者对萧峰赞美颇多,而对段誉虚竹,特别是容貌丑陋,言语木纳的虚竹颇多微辞,并用“迂腐”概括其性格,带有呆、傻之意,但我最喜欢他,我认为正是那“迂腐”的性格造就了虚竹颇具传奇色彩、戏剧色彩的人生。<br> 虚竹自幼在少林寺长大,受佛家思想影响很深,把佛家为仁为善、苦乐随缘等训告奉为生活准则,“珍珑棋会”上,真诚善良的虚竹,为了救大恶人段延庆,冒险下子,令他戏剧性地成了天下神之又神的“逍遥派”的掌门。但忠厚老实的虚竹,虽然叫了无崖子“师父”,但他始终坚信自己是少林寺的和尚,事后见少林僧人离去,就溜了,要回少林禀告师父,再考虑是否可当逍遥派掌门,的确“迂腐”。但事实证明,这一不思变通的“迂”行,却是聪明睿智之举。第一,他这样可以不按无崖子的安排到大理无量山中寻李秋水,因为李秋水已经不在无量山中,而且武功秘笈又被段誉取走,所以去也白去;第二,逍遥派的人特别喜欢以貌取人,所以虚竹如果真到无量山找到李秋水,她也不会教他什么的。后来一见面,李秋水即说他“丑八怪小和尚”对他十分鄙夷;第三,恰好是这一溜却遇到了天山童姥,他又一直不肯叫无崖子为师父,一再申明不愿当逍遥派掌门,甚至把贵无可比、尊不可言的七宝指环让给了童姥;一直以少林和尚自居不愿杀生,不食荤腥;一直视少林武学为正宗,视童姥武学为旁门左道,不愿学习;一直坚持“苦乐随缘”“无求乃乐”的信念,但又愿为童姥牺牲,哪怕是性命……这一系列“迂”行,恰消除了天山童姥的猜疑心,证明了他的无私与至诚,让天山童姥打消了心中的一切顾虑,要殚精竭虑地硬逼他学自己的武功。 <br> 虚竹的经历中,“护戒”与“破戒”是最让人忍俊不禁的部分,是读者感到虚竹最可爱的部分,同时也是读者们为之冠以“迂”的最重要部分。犯戒之事他绝不为,但他在护戒的同时又伴生出许多犯戒。在小店里,特别强调要“半点荤腥都不能落的素面”,结果阿紫在他的面里放了鸡汤,混了肥肉;天山童姥要他杀鹿,他不肯,结果一会儿就杀了人;在冰窑里他不食荤腥之物激怒了天山童姥,抓来西夏公主,令他破了淫戒……就这样在他的不断维护下不断破戒。在他破了淫戒后,终于失去了护戒信心,从护戒变到自觉“破戒”——“拿起鸡腿只是食,而不知其味”。这却让他摆脱了物质层面“佛”的束缚,升华到对精神层面“佛”的追求,自然而然地达到了“瑶台本无镜,何处染尘埃”的境界,心中本无荤素之别,生死之差,淫欲之邪,又护什么呢?为什么护呢?所以,他的“迂”反而促成了对“佛道”更精深、隽永的理解,一下子超越了像鸠摩智、神山大师等假佛,成了真佛。<br> 虚竹深受佛教思想影响,他在护戒、破戒、寻找爱情等世事中,获得了精神升华, 自然地实践了我们常说的“仁善、忠信、义勇、真诚、豁达”,“一切随缘”“只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难得糊涂”等人生哲学,不为荣尊显贵喜,不为悲怨哀怒愁,不为谣诼谤诟苦。对人待物从不刻意,在无欲无求中自然天成,所以他总能事事如意——不求武却成了绝顶高手,不奢情却拥有情人,无欲权却成了西夏附马,灵鹫宫主人。反之那些热衷名利者,慕容复舍弃了人生中的友谊、爱情、亲情,常伺机而动,笼络人心,野心复国,堪不破“虚无”之理,终成了精神错乱的狂想者;天山童姥和李秋水不明了“众生无我,苦乐随缘”的道理,同门相煎,为世俗之念,市井之快所困,九十多岁仍为美丑情孽争吵不休,被自己设下的地狱煎熬一生,把自己的幸福寄望于他人,多么可悲可叹呀!这正印证了萨特“他人就是地狱”的名言。<br> 因此虚竹性格的“迂”不是傻,不是蠢,而是一种“无为而无所不为”的人生的态度。在物欲横流的当代,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人生中也许以这种“无为而无所不为”的人生的态度,放宽心境,顺其自然,或许更能成为快乐幸福的生活者。</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