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古代文化之古墓(第四十六章)

红山文化专业委员会

<p class="ql-block">编辑:旭东 顺喜 铭台 刊发:旭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赤峰古代文化之古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四十六章)</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辽庆陵</b></p><p class="ql-block"> 位于巴林右旗白塔子(索布力嘎)公社辽庆州故城北三十华里,当地称“王坟沟”,以其地古有庆云山,故称庆陵。</p><p class="ql-block"> 庆陵是我国北方重要皇陵之片,由东陵、西胶和北陵组成,全用砖、木结构,方园约十余里,规模宏伟、工程浩大。</p><p class="ql-block"> 辽庆陵是辽代极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高度发展阶段所筑造的帝陵,葬有辽圣宗及钦哀皇后,仁德皇后,辽兴宗及仁懿皇后,辽道宗及宣懿皇后。</p><p class="ql-block"> 辽庆陵在圣宗时期就开始着手筑造,太平十一年(公元1032年)圣宗崩上京东北三百里大斧河之行帐,葬上京西北二百里赤山。同年建庆州于庆陵之南,充奉陵邑,十一月(兴宗)皇帝文武大孝宣皇帝(即辽圣宗)于庆陵,以遗物赐群臣更名其山为庆云山,殿为望仙殿。</p><p class="ql-block"> 重熙二十四年(公元1055年)兴宗崩于行官、辽道宗清宁元年(1055)十一月,葬兴宗皇帝于庆陵,宋及高丽遣使会葬,更名其山为永兴山。清宁四年葬钦哀皇太后于庆陵。</p><p class="ql-block"> 寿昌七年(公元1101年)道宗崩于行,天祚帝于乾统元年(1101年)六月仁圣大孝文皇帝(道宗)及宣懿皇后于庆陵。</p><p class="ql-block"> 庆陵建成以后,历时九十余年,虽遭几次森林火灾,但经过不断修葺、兴建、扩充,仍为辽代中晚期重要的政治活动中心。天庆九年(公元1120年)金兵式破上京路,被州、怀州、庆州等全部建筑及皇妃子弟影堂焚烧殆尽,诸皇陵申的金宝宝器被熬一空,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元、明、清各代也不再维修保护。到了日本统治东北期间,加上军阀的盗揭,使庆陵彻底毁坏。1953年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根据田村实造、小林雄调查、挖掘的另散材料,出版了《庆陵》一书,这是目前关于辽庆陵的最完整的资料只一。</p><p class="ql-block"> 庆陵建造时期由于樊丹经济维厚,随葬器物极为丰富、豪华、侈著。除了大量的金玉宝器外,各种生活器皿、玩赏,木器等不计其数。特别是墓中保存的大量壁画,是我国古代北方绘回史上的丰砷。东陵壁画尤为绚丽壮观,有各种高大、生动的人物画,有民族风格的建筑装饰纹样,还有契丹民族所喜好的四季山水,是我国北方草原画派艺术作品的宝库。</p><p class="ql-block"> 墓中保存的帝、后哀册,分别用汉文和胬丹文铸刻,碑身高大雄伟,刻工刚健有力,保存完整,为我国罕见的“国宝”。1948年日本投降后,这批珍贵的哀册,被截于沈阳,其后由东北博物馆收入《辽代石刻集录》一书,完整的保存下来,大夫地丰富丁我国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1964年,自治区人委将辽庆州(包括庆)因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直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真保护。</p><p class="ql-block">(史料整理:哈 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研读《昭乌达盟地方志——文物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