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于古堡之中,堡内部有南北向大街两条及多条小巷,民居均分布于两条大街的两侧。大部房屋都是现代的,偶然出现一两座破旧的明清建筑。乡干部领我进行拍照,主人用奇怪的眼光瞅着我们。堡内的大街以镇政府边的钟楼为中心,南北延伸,北侧街道称为后街,又称庙街,南侧街道称为中街,南门外称为南关;东墙内侧的南北向街道称为东二道街,现存有河石铺的路面32米。 两条南北向大街两侧又有东西向巷道6条,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当又转回到古楼门前的停车位时,镇干部看我要走的情况,又鼓动我要去看李家大院。说来这里的客人一般是多参观这里的明清住宅,像你这样专看土墙和墩台的人很少,李家大院是镇上旅游的标志性景点。 对于明清大院之类的景点,我是没有兴趣的,因为临近这里的山西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都是参观过。这个小镇的李家大院的规模我想像的出来也就是那两家大院的一个偏房院落。因为就在附近三四十米,干部又着力推荐,也只好去观瞻观瞻。 民间传说,黄甫商贸最发达时有360进大院,其中以李家大院、魏家大院、祁家大院最为有名。问题来了,一个军堡怎么又变成了商贸发达的“金黄甫”的呢?这还要从明嘉靖年间一个民族融合的重大历史事件说起。明隆庆五年(1571年),明穆宗接受高拱、张居正等人的主张,实行对蒙古的封贡互市政策,这年9月,榆林城北10里处设立红山市,复筑易马城,汉蒙互市“用银一万五千六百二十五两,易马二千一百七十二匹”。此后相继在神木城北、府谷皇甫川又设立两个蒙汉边市。从此,堡城逐渐发展成为陕北与河套地区的重要贸易集市,物阜民殷,商务亦盛,素有“金黄甫、银麻镇”之称。 李家大院是一个精致小门头,这种设计不仅有助于防盗和保护隐私,还能在寒冷的冬季起到保温作用。符合山西和陕北大户人家讲究的。大门悬挂“天锡纯嘏”四个鎏金大字。前面在街上每去一处大院旧址,总叫人想起《红楼梦》上“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的句子。进了李家大院,这个修建于清代嘉道年间,距今200年历史,是榆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中期四合院。 建筑风格为北方四合院,形制为硬山式,灰瓦覆顶。民宅雕梁画栋,工艺精湛,堪称地方古建之精华。徘徊在这个花五年时间建成占地1400平方米,三进大院,34间房的院屋内,可以欣赏两百年前的民居建筑风格,引人注目的是精美镂空雕饰。当我知道这个经历200多年,至今墙体不潮不损。保存完好的秘决是地基用煨炭做底层,感知到古人的聪明智慧和清中期黄甫古镇的繁荣昌盛程度。 李家大院对面是一个坐南朝北的戏台,戏台正对一个寺庙。山门是汉白玉的雕柱,向上的十几级台阶上大庙的蓝色匾额:黄甫大庙。这个牌匾的特色是字体大小小大且字体简繁混杂。不知书法家的深意如何? 黄甫古镇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据说在先前盛况时,360家大门过年不贴重复对联。读书人为显露自己才华,争奇斗异,刻意创新,诗境意趣,唯恐落后。初一起来欣赏对联亦为街坊文化盛宴。此情此景,曾引起府谷县县令的兴趣,专门跑来黄甫欣赏对联,看后赞叹不已。试想,字是门面,那时应该有很多书法家的。本镇人也应该重视书法的。这个牌匾的书法,我是欣赏不来的。 长城上的古堡上都有寺庙,应该是戍边战士和家属们的精神寄托吧。以前,在皇甫有城隍庙、等很多庙宇文物设施。挨城隍庙还有白衣菩萨庙、药王庙、龙王庙,戏台西侧有火神庙等等。只是在战乱和动荡时代,这些寺庙被拆了建,建了拆。保存下的古迹很少。但黄甫大庙因为在建国以后改建为粮站,所以在文化大革命中虽然一些塑像被毁损殆尽,但是部分庙宇房屋得以幸存,更值得欣慰的是墙壁的壁画被泥巴糊了起来,保存到现在栩栩如生。 探访黄甫川堡我最大的收获是在戏台的西侧的小广场上的宣传栏里,发现了一张“黄甫文化之名片长城”的示意图。图所绘的是延绥36堡的地图。图中绘制了延绥镇的大边、二边长城走向及标明了从灰沟营堡一直到宁夏黄河边的横城堡。当然包括这36堡的位置。我视为珍宝,这张图一下把36古堡清晰直观的展示在眼前,不在是以前抽象的名字。对我下面的行程按图索骥会方便许多。感谢镇政府。感谢一路陪我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镇干部,他话道:只要你宣传我们黄甫川镇就行了。 2024年10月13日于黄甫川镇<br> 何继荣,中国长城学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吴忠市作家协会理事,自驾万里长城(嘉峪关至山海关),撰写长城游记二百余篇、一百多万字,拍摄长城题材照片一万余张。被誉为“行走记录长城宁夏第一人”。著有《宁夏长城访古》、《山西长城访古》等系列专著,被业界誉为“长城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