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巨光的心里话</p><p class="ql-block"> 同学张巨光读了我(高树全)书写编撰的《岁月留痕》一书后,以《我的心里话》为题给我发来长篇留言,现原文转发,供分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同学张巨光</p> <p class="ql-block"> 反复拜读高树全同学所著《岁月留痕》一书,感慨良多,还是跟老同学说说我的心里话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树全著《岁月留痕》</p> <p class="ql-block"> 说实话,《岁月留痕》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树全有个和谐的家庭、家里有坚实的脊梁,有优秀的血脉传承。</p><p class="ql-block"> 读《岁月留痕》多遍,我联想极广、感触极深,特别是树全的老父亲,用他坚实的脊梁,承担起养育家庭儿女的重担,他是一位有责任担当的父亲、是一位可亲可敬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说到这,不仅使我想起了至今难忘的一件小事。</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是1965年的秋季,我们林甸一中初中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在学校参加义务劳动,主要是配合一个工程队给学校正在建筑的房屋砌地基。同学们的任务是打零工、给工程队工人师傅打下手,负责搬砖、和砂浆、往地基中间填土,干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零活,我的任务是“填土”,就是当工程队瓦工师傅把地基外边两侧的墙面用砖砌起几层高以后,我就把土填到地基中间,把内外墙两侧中间的空隙用土填满、夯实。</p><p class="ql-block"> 那天,把已经建好的地基里的土填得差不多满了以后,我就凑到一位约五十多岁的瓦工师傅那里,想跟师傅学学怎样砌砖墙。</p><p class="ql-block"> 知道我的想法后,老师傅便认真的给我讲解了砌砖墙的技术要点,并告诉我砌砖墙要注意的事项:“砌砖要压缝,整砖要尽量用在外墙上,看着拉起的水平线放砖,调整垂直面、高低面,砂浆要打满等等。”老人家一边跟我说技术要领,还一边耐心给我做砌砖墙的示范,手把手的教我砌砖墙的动作,让我实际操作,和他一起砌地基砖墙。</p><p class="ql-block"> 通过听老师傅的耐心讲解,看老师傅动作要领和自己的实际操作,使我学到了以前不懂的知识,初步掌握了砌砖墙的技术要领。</p><p class="ql-block"> 事后我才知道,原来这位老师傅就是我的同学高树全的老父亲一一高守玉老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树全老父亲高守玉</p> <p class="ql-block"> 这事已经过去将近六十年了,我现在还能清晰的回忆起当时老人家那慈祥和蔼的面容。</p><p class="ql-block"> 树全老父亲虽然是个普通的劳动者,但他勤劳肯干,朴实无华,为人忠厚,勤俭持家,用他辛勤的汗水,养育了优秀的儿女,高氏家族的兴旺、和谐,这是老人家优秀良好基因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巨光(左)和高树全(右)</p> <p class="ql-block"> 困扰我心中几十年有个“迷”,那就是我们在初中读书时我就知道,树全在高中二年级有个三哥树德,在初中三年级有个四哥树诚,他们都是我们林甸一中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好学生,那我就更想知道的是树全大哥、树全二哥的情况如何呢?</p><p class="ql-block"> 对其大哥、二哥的情况,我们在林甸一中读书期间树全没说过,我又不好意思窥视打听人家的私密,毕业分开后,聚会的机会少了,唠家常的机会也少了,就更没有机会了解树全大哥、二哥的情况了,这个事便成了我心中的一个“迷”。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树全兄弟姐妹合影</p><p class="ql-block">左起:六弟树有 四哥树诚 二哥树源</p><p class="ql-block"> 大哥树魁 姐姐淑琴 三哥树德</p><p class="ql-block"> 老五树全</p> <p class="ql-block"> 直到读了《岁月留痕》,我才知道了大哥树魁是个称职的长兄,事业有成,在为人处事的各个方面都为弟弟妹妹们作出了表率;二哥树源更加优秀,是五十年代从林甸考出去为数不多的大学生,真可谓是凤毛麟角啊!二哥是佳木斯大学教授,一生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成就辉煌。</p><p class="ql-block"> 解开了我心中的“迷”,让我更加钦佩这个家庭了。</p> <p class="ql-block">张巨光(右)与北京何氏眼科医院王业玮院长(左)</p> <p class="ql-block"> 用现在时髦的话说,看一个人是否成功,主要是看他的子女,看他的家庭,树全的家庭是幸福的。我和高树全都是1965年考进林甸一中的最后一期老三届学生,我俩又都有过当兵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巨光(左)与战友唐永才(右)</p> <p class="ql-block"> 树全家教良好,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在一中读书时间虽短,却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夯实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初中毕业后,树全有过打工、知青、读书、教师、当兵等经历。</p><p class="ql-block"> 树全同学入伍前就已经是国家正规的中专毕业生,林甸县第一中学的语文教师,是国家在编干部,入伍后,能从最底层战士做起,干一行爱一行,每项工作都认真去做,要强上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进步,深得同志的好评和信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同学友人欢送高树全入伍照</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赵凤辉 徐振环 李万志</p><p class="ql-block"> 高树全 陈喜宝(班主任老师)</p><p class="ql-block"> 于治安</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姚德君 王占生 于云生</p><p class="ql-block"> 杨广权 薛福民 刘长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部队提干后,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诚实做人,认真做事,领导交给的每项工作,都能圆满出色的完成任务,深得首长的认可和重用。他辉煌地走过了二十七年的军旅生涯,勤政廉洁,履职尽责,在团政委的岗位上光荣退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树全在职期间照</p> <p class="ql-block"> 树全家庭幸福,生活如意。妻贤子孝,孙女乖巧,家给人足,其乐融融。退休进入干休所后,老有所养,笔耕不辍,多篇文章、多首诗歌见诸《林甸往事》、《美篇》等自媒体平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树全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 树全热爱生活,重情重义,尤其注重同学的感情。我们林甸一中原65届初中一年级一班的部分同学每年的正月初一都要聚会一次,从1968年初中毕业开始一直坚持到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那年,我们已经雷打不动地走过了五十二个春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部分同学聚会合影</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张巨光 苑淑英 单雅波 于佩常后排左起:于云生 于治安 王占生 李万志</p><p class="ql-block"> 高树全</p> <p class="ql-block"> 树全家在外地,他也积极参加同学聚会,实在到不了场,他就打个电话或发个微信,表达歉意,表示祝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巨光摄哈尔滨医科大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同学中有位“会看”面相的人,他说:“树全是个有福之人。”我问:“何以见得?”他说:“你看他额头(天庭)饱满圆润、耳垂硕大浑厚,这是有福的象征。”事实已经证明了这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树全近照</p> <p class="ql-block"> 我们都已过了“古稀之年”,到了这个年纪也应该相信“认命”了,我想,人的一切恐怕都是命中注定的吧。就写到这里吧! </p><p class="ql-block"> 同学张巨光2024年12月8日写于大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巨光工作期间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