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上的惊艳

但凭诗酒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为网络下载)</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万家灯火中,南京人远远便望见流光溢彩的高塔,那就是大报恩寺里的报恩新塔。</p><p class="ql-block">这座报恩新塔由轻质钢架玻璃材料建成的,而今巳然是南京城的地标。但当初这座新塔建成时,在南京并不讨喜,人们认为它丑死了!之所以觉得它“丑”,是因为设计者没有按旧塔复建,而旧塔之美,曾作为中国的名片享誉世界,给南京人带来无尚荣光。</p> <p class="ql-block">1838年,安徒生在童话《天国花园》中,通过风妈妈的四个儿子——北风、南风、西风、东风的叙述,描绘了世界各地的旖旎风光和独特景物,其中安徒生写道:“我(东风)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这里的瓷塔就是大报恩寺琉璃塔。</p><p class="ql-block">安徒生描写得很准确,当时的报恩塔就是瓷砖建成的。如果你对瓷砖没有感觉,就去大报恩寺里看看这座琉璃构件制成的拱门,再看看这座为琉璃塔专责烧制琉璃构件的,经考古出土的明代琉璃官窑,便可知晓大概。</p> <p class="ql-block">大报恩琉璃宝塔是相当于二十八九层楼高的鸽舍建筑。它出现在500多年前的南京,确实是个奇迹。更令人惊叹的是,其外观全部是白瓷砖和五色琉璃瓦。白瓷砖嵌于塔的外壁,每块瓷砖中央都有一尊佛像。据载,每层所用砖数相等,只是体积自下而上逐层递缩。每层塔楼的层面覆盖、栏杆和拱门,均用五色琉璃构件,其中黄绿相间的拱门上,飞天、雷神、狮子、白象、花卉等图案,造型生动,色彩绚丽,制作精美,被誉为“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明清两代,香火兴旺,游人不绝。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时曾登临此塔,并赋诗咏赞。乾隆皇帝登临此塔,亲自题写九级匾额。</p> <p class="ql-block">从安徒生的描写可见,琉璃塔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景物,在安徒生生活时代的欧洲是广为流传的。事实上,早在17世纪,荷兰画师尼霍夫就将大报恩寺及琉璃塔形象传播到西方,成为当时推动欧洲“中国潮”的重要因素。而在迪士尼的纪念邮票里也老早就大报恩塔的身影。同筐的还有明孝陵的石像。之后的四百年中,大报恩寺的琉璃宝塔作为明代南京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与古罗马大剧场、亚历山大古城、比萨塔等并称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直到1856年毁于太平天国战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报恩塔所在地自然是大报恩寺。大报恩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吴赤乌年间,最初名为建初寺及阿育王塔,是中国继洛阳白马寺之后的第二座寺庙,也是中国南方建立的第一座佛寺,历经各朝,大报恩寺有过长干寺、天禧寺等名字,其塔的前身则是阿育王塔。明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为纪念生母碽妃,在慈恩旌忠教寺旧址建大报恩寺,当时监建大报恩寺的正是七下西洋的郑和。咸丰年间与大报恩寺一同毁于战火,此处成为一片废墟。</p> <p class="ql-block">本世纪初,南京市的确有过复建明代大报恩寺的念头,但在考古挖掘中发现了属于长干寺的地宫,出土了七宝阿育王塔等一系列世界级珍贵文物,包括佛顶真骨。被国家文物专家称之为“规格最高,规模最,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寺庙遗址”。于是复建方案调整为“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沉重的琉璃塔也被轻质的钢架玻璃所代替。成为眼前所建。</p> <p class="ql-block">作为遗址公园,在这里自然会看到一些被完美保存的寺庙遗址。如“三大殿遗址”、“画廊遗址”等,供人们发幽古之思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为公园,这里有许多构思精妙的文化元素,如“千年对望”、“莲池海会”、“梁武帝问道达摩”、“经变画廊”、“感恩圣地”、“菩提树下”以及“佛诞故事”等,足以令游客深受教益,流连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