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贤山有"三古":古道•古寺•古银杏

江浙一兵

<p class="ql-block">湖州是一座有着23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众多,古道数量更是惊人。据说湖州共有古道约1600条,仅一级古道就有115条,这些古道穿越山川、河流,连接着历史与未来。这些古道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还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和保护利用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早已听说仙顶寺有一条南宋古道,也是湖州历史上比较久远的一条。在没去之前,我在脑海里想象着,南宋时期的古道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块石还是青砖,我不得而知。百闻不如一见,那就现地探寻走一趟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栖贤山位于湖州高铁站西侧,又名西崦山,相传春秋战国时,齐国因田常作乱,齐相管仲后裔到此避难,此山就名栖贤。栖贤山上有仙人顶,最高处名妙高峰,海拔280米。明代戏剧家梁辰鱼在寻中唐张志和遗迹时,曾攀登栖贤山,感怀这里的优美风光,写下诗句:“诸峰皆南来,此山独岞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栖贤山中有座寺庙,叫仙顶寺,名字听起来就好仙。近在眼前的网红打卡点,在湖州工作生活30年的我,趁秋高气爽的一个午后,我们夫妇俩伙同妻子的两个小姐妹阿花、阿俊,第一次前往。栖贤山除了仙顶寺和1500多年的古银杏有名外,还有一条南宋古道,也是野外探险者必走的一条路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宋古道则位于西塞山风景区的芦山村,沿着乡村小路前行三五百米,攀登一小段石阶路,越过盘山公路,并在山体上看到一处石刻,“仙顶寺南宋古道”7个红色大字,古道就在眼前,未走过多少还有几分神秘。妻子同小姐妹选择走盘山公路,我奔着南宋古道来的,当然要独自走一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条南宋古道由青砖、条石和碎石铺设而成,路面上长满了青苔,很有历史年代感。古道顺栖贤山势蜿蜒而上,约一米多宽、一千米长,两旁植被茂盛,古树参天,修竹苍翠,遮天蔽日,如同进入原始森林。古道时而平坦,时而曲折,时而需弯腰前斜,时而又要俯冲直下,是一次不折不扣的登山爬行,稍不留神,有摔倒的危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南宋古道入口不远处,一侧建有一座六角凉亭,叫“遇仙亭”,难道有仙人来过不成!尽管古道只有一千米长,但路面坑坑洼洼,加之山势较陡,我爬行到仙人顶已累的气喘吁吁,但累并快乐着。仙人顶三面翠绿,中间黄墙,犹如仙居一般。明末王豫有诗:“天上妙高山,人间仙人顶。何日能臻此,忘却人间世。”明初“吴中四杰”之一的张羽曾慕名而来,并作《游仙人顶诗》一首:“盘云陟危磴,十步五回坐。道旁无虎迹,曾有仙人过。”仙人顶是一处平旷岗阜,峰峦怀抱,中有始建于南梁时期的佛刹仙顶寺,已有1500多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爬完了南宋古道,顺道游览一下仙顶寺和古银杏。仙顶寺位于栖贤山上,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年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该寺院最初是昭明太子读书修佛的场所,昭明太子名萧统,曾被梁武帝立为太子,然未及即位英年早逝。传说昭明太子葬妃,为纪念太子妃种下了32棵银杏树,如今仅存活的一棵,却成了仙顶寺的镇寺之宝。‌想不到仙顶寺还有这么一段悽美的爱情故事,存活至今的那一棵,也许就是天意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仙顶寺在历史上地位非同一般,相传达摩曾在此山面壁修行,这里也被认为是达摩来中土的第一个道场。达摩在527年进入中国后,认定湖州西塞山为东方妙喜佛国,并在栖贤峰建立了第一个道场。南宋明期,仙顶寺内的古银杏已生长了数百年,我相信当时的湖州百姓以及苏东坡、陆游、文天祥等社会名流,一定也走过那条南宋古道,朝拜过仙顶寺,赞美过象征忠贞爱情的古银杏,你只要仔细瞧,那棵见证了南宋历史风云的古银杏,同一根系上长出的两株主干令人称奇,多么像相亲相爱的昭明太子和太子妃,如今成了人们朝拜和求姻缘的神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论你是历史爱好者还是徒步爱好者,都能在栖贤山这条南宋古道上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感动。古道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锻炼,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当我第一次踏上这条南宋古道时,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响,与古人对话,与历史交融,原来古与今那么近。走在南宋古道上,每一步我都走的无比坚定,因为那里留下了古人奋进的足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原创。完稿于2024年12月21日太湖之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