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甘薯之父”陈振龙故乡

金戈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初探“甘薯之父”陈振龙故乡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b><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陈继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 福州旅游的偶然机会,使我来到了“甘薯之父”陈振龙的故乡:福州市长乐区鹤上镇青桥村。陈振龙之大名似有耳闻,经友林祥介绍,其战友陈顺乐家就是在陈振龙的故乡。</b></p><p class="ql-block"><b> 步入青桥村,山清水秀、风光旖旎,使人心旷神怡。由陈振龙后裔原村长陈顺乐先生作向导,游览了此处的美丽乡村。迎面有一座为续修族谱而建的“溯源亭”,1997年8月建,如今仍华丽如新。附近一棵高大的榕树下,有座漂亮的凉亭,前竖一碑题“鹤上取青桥”,是长乐区文保单位。桥下一条溪水清澈透底、蜿蜒其中,溪旁“陈振龙纪念亭”跃入眼帘,亭中有“先薯碑”撰文,是陈振龙引种番薯的经历、功绩的赞美之语。碑的两侧楹联题“有种教民功侔炎帝,救荒为国德被中华”。沿溪而行,有一摩崖石刻,有“龙溪”二字,相传是宋尚书张镇所题。</b></p><p class="ql-block"><b> 陈顺乐先生介绍了村有三宝:甘薯、龙眼和茶叶。村里立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番薯种植系统”的石碑,有“番薯示范基地”作为推广。也是著名的“龙眼之乡”,满目的青翠,原来都是龙眼树。茶叶则是茉莉花茶而出名,远销京津及全国各地。</b></p><p class="ql-block"><b> 参观的重头戏是“陈振龙纪念馆”,纪念馆飞檐雕窗、古色古香,沿两级石阶而上、有石雕围栏,颇有气派。门前两侧石柱有一幅楹联“引种入闽纱帽池边成伟绩,舍身为国取青桥畔仰前贤”,体现了陈振龙的辉煌一生。</b></p><p class="ql-block"><b> 进入馆内,分别有几个章节介绍陈振龙的生平、经历,以及取种(甘薯)与推广。有弃儒从商、帆船出洋的模型,有引种归来、众人迎接的画面。还有一座高大的陈振龙塑像,目光坚定、手拿甘薯藤。上有“功在桑梓”的匾额,则是乾隆五十年赐予五世孙陈世元的,表彰其引种到山东、北方推广,功勋卓著。</b></p><p class="ql-block"><b> 馆内布置的很全面,记得有几个大标题:孰知传种一书生,及计民生之大利。含弘化光,忧国还乡。八尺薯藤一蕊紫花,漂洋归来兼济百姓。</b></p><p class="ql-block"><b> 在“为民生计,涉险带种”一章叙述了陈振龙三次带种的风险:陈振龙出生于福建长乐书香世儒之家,年轻时曾考取秀才,后来乡试落榜,就弃儒从商。万历十六年(1588)趁“隆庆开关”窗口期,随商帮往来于福建和吕宋(菲律宾)之间。在菲律宾,陈振龙发现当地土著种甘薯(红薯),高产,味甜可口,饱腹感强,而且在当地种植产量高。于是他设法要将甘薯带回中国,改变家乡百姓食不果腹的日子。</b></p><p class="ql-block"><b> 甘薯原产于南美洲,十六世纪新航道发现,带到了西班牙。吕宋岛沦为西班牙殖民地,于是也种上了甘薯,解决饥荒问题。由此对甘薯视为珍宝,殖民地海关严检不得出口。</b></p><p class="ql-block"><b> 陈振龙第一次他把从当地买来的薯块藏在随身所带箱子中,不料被海关查获,被严厉批评教育一番。第二次,陈振龙暗地购买目标较小的薯藤编入藤筐中,但仍被海关发现,还差一点被抓进监狱。陈振龙依旧没有放弃,最后他暗中斥巨资从当地人手里买来八尺薯藤,偷偷藏在竹筒之中。随后陈振龙用绳子将竹筒系在船舱上使其浮于海面。也有说法是他将薯藤与潜水绳缠绕在一起,这才最终躲过关卡。经过七昼夜航行陈振龙回到福建,随即在住所附近的空地试种甘薯成功。</b></p><p class="ql-block"><b> 次年福建大旱,福建巡抚金学曾为此大伤脑筋。其子陈经纶向巡抚金学曾汇报其父带回薯藤的经过,建议试种甘薯以解粮荒。金学曾对陈振龙涉险带种而归的义举大为称赞,命其觅地试种。陈振龙父子依照土人传授种植之法,在达道铺纱帽池舍旁空地试种。7月份种下去,4个月后启土开掘,甘薯子母相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枣,可以充饥。陈经纶再上《献番薯禀帖》,称番薯适合东西南北种植,恳请金学曾“乞广生民计,通饬各属效文栽种,以裕民食”。金学曾采纳建议,通令各地如法栽种,大获丰收,闽中饥荒得以缓解。闽人感念金学曾之功,将甘薯改名金薯,又因来自“番国”,俗称番薯。</b></p><p class="ql-block"><b> 陈振龙的后代子孙“克承世业”,一家七代不仅积极致力于番薯的引种、推广,还将种薯技术传授亲戚朋友,把番薯推广到更多的地方,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农作物推广世家。</b></p><p class="ql-block"><b> 陈振龙的曾孙陈以柱在浙江省鄞县试种番薯,还将薯种与种植技法传授给莆田人徐缓携往江浙传植,把番薯从闽中推广种植到长江流域。</b></p><p class="ql-block"><b> 乾隆年间,陈振龙五世孙陈世元携同好友余瑞元、刘曦把番薯引种到山东,在北方各地推广。他还汇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甘薯专著《金薯传习录》,是宝贵的农业科学史文献。据四川地方志记载:当地的番薯也是由陈世元的朋友引种、推广的。</b></p><p class="ql-block"><b> 陈世元的三个儿子陈云、陈燮、陈树继承父志,利用在各地经商的机会,将番薯推广种植到了河南、河北、北京一带。</b></p><p class="ql-block"><b> 陈振龙及其子孙一心情系民生,花费了七代人的心血,引种、推广种植番薯,终有所成,功德无量。晚明史学家何乔远曾作《金薯颂》称赞陈振龙引种之功。</b></p><p class="ql-block"><b> 同时,又参观了“取青陈氏巷口房支祠”,是陈氏的祠堂,有祖先的排位,陈氏后代有功名的介绍等。</b></p><p class="ql-block"><b> 从陈振龙的“盗种”,使我联想起普罗米修斯的“盗火”。普罗米修斯是位天神,冒险从太阳车取了一颗火星带到人间。使人们用它烧煮食物、驱寒取暖。传说是他与智慧女神雅典娜共同创造了人类。普罗米修斯的盗火,毕竟是神话传说。而陈振龙的盗种,却是真实历史。</b></p><p class="ql-block"><b> 从明朝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番薯传入我国,到清朝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政府下令全国推广番薯,这近二百年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增长的高峰期,百姓常受饥荒之苦。古籍记载,荒年时,“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番薯的种植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也推动了我国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加快了这一时期社会人口的增长。</b></p><p class="ql-block"><b> 新中国成立后,番薯种植食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从四万万的人口基数骤增至八亿,作为代粮“重器”——番薯扮演了重要角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们,谁也不会忘记吃番薯的经历,“番薯泡饭”是记忆中的主粮。</b></p><p class="ql-block"><b> 1957年,福州市人民政府又重修了“先薯亭”。今天,我们仍可以看到亭前悬有一幅黑漆烫金刻制的楹联:引薯乎遥迢德臻妈祖,救民于饥馑功比神农。联句将陈振龙等引种红薯的功绩,比作妈祖、神农,这样的评价与尊崇,可见陈振龙等引种红薯的功绩,造福华夏、影响深远。</b></p><p class="ql-block"><b> 1962年冬,郭沫若先生特地去福建省图书馆查阅《金薯传习录》。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写下了《满江红——为红苕传入中国370年而作》:……挟入藤篮试密航,归来闽海勤耕植。此功勋,当得比神农,人谁识?</b></p><p class="ql-block"><b> “古有陈振龙,今有袁隆平”这样的评价,也是很贴切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2024、11、28</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