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昵称 钟声阵阵</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 6900445</p> <p class="ql-block"> 今天,12月13日,一个沉重难忘的日子,公祭87年前因侵华日军攻䧟南京后疯狂屠杀而遇难的中国同胞的死难纪念日。</p><p class="ql-block"> 今天,南京举行了国家公祭,悼念遇难同胞。</p> <p class="ql-block"> 看着央视新闻的公祭日直播节目,我翻阅多年前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笔记和照片,回忆起参观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1995年冬末,我们柳州市区(县)两级宣传部门的负责人,来到了苏州和张家港,学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经验。</p> <p class="ql-block"> 离开苏州,我们去往南京。<span style="font-size:18px;">行前,己知南京市于两周前的12月13日举行了遇难同胞的公祭仪式。到了南京,我们一行人第二天便奔</span>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位于南京大屠杀时的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的纪念馆,走进了一段难以忘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南京大屠杀指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后,在60天左右的时间里,丧尽天良的日本军队屠杀了南京城内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和放下武器的国军俘虏达30多万人,犯下了弥天大罪,其间不乏掳掠奸淫等恶行,惨绝人寰。 </p> <p class="ql-block"> 硝烟散尽,十字架静静伫立,把30万个曾经鲜活的生命沉沉地背负。图片、胶片,撬开封沉的岁月,令人发指的暴行,裹着血雨腥风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进入纪念馆便感气氛凝重而肃穆,心情压抑沉甸。纪念馆弹痕累累的残破城墙和阿拉伯数字300000触目惊心,警醒着人们,数字背后是一段耻辱的历史;草坪上模拟的万人坑掩埋着死难者的骨骼,橱窗里揭示当年屠杀场景的老照片,展台上陈列着的机枪步枪刺刀等凶器,无声地诉说着1937年冬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死难同胞的悲惨遭遇无不刺激着参观者紧绷的神经。</p><p class="ql-block"> 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遗物陈列室”中,展示了大量受害者的个人物品,如衣物、日记、家书等,每一件都承载着家人的思念和受害者的苦难。这些遗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后人的警示,提醒我们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p> <p class="ql-block"> 1937年11月,松沪战争后,日军分三路进犯南京,兵临城下。“死守南京”,这是当时南京民国政府最后的作战命令,由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向教导总队队长桂永清下达。</p><p class="ql-block"> 文件的右上方加盖有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关防章。文件中严令“非有命令不得放弃,违者按连坐法治罪。”</p> <p class="ql-block"> 仅过一天,12月12日,唐生智就奉命下达了守军撤退令。来不及撤退的数万守军,放下武器成为日军的俘虏。</p> <p class="ql-block"> 沦陷后的南京城。手无寸铁的同胞被日军押解着,漠然地、麻木而无助地走向城外。抓到的青壮年则被捆绑着手腕手臂押上汽车,脸上毫无表情,任由驱赶,而显无奈。</p> <p class="ql-block"> 途中,被押解的同胞若有不从,便遭日军枪击或刀劈。</p> <p class="ql-block"> 日军攻陷南京后,将俘获放下武器的国军俘虏和掳掠的南京市民,押解驱赶着走向中山码头、燕子矶江滩、下关九甲圩江边和汉中门外、下关南通路麦地、大方巷广场、南门外花庙等处,然后开枪扫射,鲜血染红了长江水,尸体堆成小山……,看纪念馆内仿真模拟的屠杀场景触目惊心,仿佛就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南京大屠杀期间,刽子手向井明敏和野田毅为满足杀人乐趣,玩起“杀人比赛”,以谁先杀人超100人分胜负。于是两人如疯狗一般,不分老少男女,见人就杀,刀刃都砍得卷起了毛边。最后,两人分别杀了106人、105人。游戏结束,两人得意洋洋。其罪恶之丑露,无以言表。</p><p class="ql-block"> 1945年日本投降后,经南京军事法庭查明审判,向井明敏、野田毅两人均承认控罪,1948年1月28日被执行枪决于雨花台刑场。</p> <p class="ql-block"> 崇灵寺附近树林。当时的南京城内,随处可见被屠杀的的中国人的尸体。</p> <p class="ql-block"> 南京大屠杀期间,《纽约时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等中外媒体,对侵华日军屠杀我同胞的野蛮行径均有大量的报道和揭露。浏览和翻拍当年这些真实历史的老照片,震耳欲聋般地提醒我们铭记历史,心情很是复杂,极不平静,既愤慨倭寇丧失人性的反人道暴行,为遇难同胞的悲惨遭遇唏嘘不已,还为他们的屈从懦弱悲哀!他们怎么想的呀,怎么不以多博少以死相拼呢?!</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后来开辟的照片墙展区,整理展出遇难者照片和幸存者照片。</p> <p class="ql-block"> 巧遇幸存者。老妇人右手抚胸动作的雕塑及原型人物。</p> <p class="ql-block"> 日本政府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删除其教科书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内容。参观纪念馆时,工作人员展示了封面标注有“极密”二字的日军步兵33联队的《南京附近战斗详报》。“战斗详报”是日军的官方记录,是日军当时、当天记录下来的日志,非常可信。“日本人不承认有南京大屠杀的事实,但这就是铁证”。纪念馆工作人员如是说。</p> <p class="ql-block"> 在纪念馆外区域一角,看到一日本老人出资建制的赎罪碑,忏悔大屠杀带给中国同胞深重的灾难,谴责日军的罪恶行径。</p> <p class="ql-block"> 步出纪念馆,迎面看到纪念馆外围墙的内侧,有一组纪念大屠杀遇难者的大型雕塑和军旅诗人王久辛创作的长诗《狂雪》,3.7万字,长诗记述和谴责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p><p class="ql-block"> 抚慰着纪念墙,默读着《狂雪》,心情仍未平静……。长歌当哭,为死难者而作。</p> <p class="ql-block"> 参观纪念馆毕,我们还来到了码头、江边、城楼,循着路牌的指引,默默行走,想象着当时的凄惨场景,唏嘘不已……</p> <p class="ql-block"> 2014年,国家立法,确定每年的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p> <p class="ql-block"> 在起诉日本政府南京大屠杀罪行的斗争中,幸存者夏淑琴勇敢地站出来,向世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成为揭露日军暴行的重要证人。她还积极参与国际诉讼,与日本右翼分子斗争,捍卫历史的真相和受害者的尊严。</p><p class="ql-block"> (此图来自网络,致谢意)</p> <p class="ql-block"> 战后,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经调查判定,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19万余人;零散屠杀有858案,死亡人数15万余人,总计死亡人数超30万,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惨案。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史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p> <p class="ql-block"> 国行公祭,祀我国殇。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祈愿和平,万世永昌。</p> <p class="ql-block">(此三图来自网络,致谢意)</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一长河,国耻哀思怅。倭寇侵华仇恨深,此事翁难忘。</p><p class="ql-block"> 纵是老来身,白发三千丈。也学龙城飞将心,七尺男儿样。”</p><p class="ql-block"> 一一《卜算子.南京大屠杀祭念日感怀》</p> <p class="ql-block"> “碧血凝聚雨花石,血染金陵白骨泣。重整河山悲以砺,踏平狼烟展旌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