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总比不得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杜国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条消息很火:页岩油勘探再获重大突破,11亿吨页岩油坐标高邮、金湖凹陷花庄。</p><p class="ql-block"> 作为高邮人,我高兴的不得了。我要唱一首歌:“谁不说俺家乡好。”</p><p class="ql-block"> 但作为一辈子跟文字打交道的人来说,该条消息在文字上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令人看不懂。诸如,高邮有没有“花庄”,“高邮凹陷”(含金湖)又什么意思?一般读者一头雾水。</p><p class="ql-block"> 我是个喜欢“活到老,学到老”的人,拿起电话,咨询了我的老同学,在油田工作过的陈鹤楼,“专业事由专业人员来解答”再好不过。“花庄”,是一地名,在扬州市江都区的原武坚镇。高邮凹陷是个专有名词,也是个地质学上的术语(亦叫名称)。油,不一定在江都一处或高邮、金湖一处,但地下的油可能是连片的,也可能是断面的。“花庄”与高邮的“汤庄”(地下一片)是“邻居”,应该是连着的,就像砌房造屋一样,“山墙靠山墙”。这是一条线,这是一大片。而高邮湖下面的油与“金湖凹陷”又连成一大片了,当然就带上了金湖名字。</p><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同学告诉我,这次发现的是水平井,产量很高,如果是直井,产量就没有这么高了。页岩油开采的成本很大。中石化的专家都是数学高手,要左算右算的,上算下算的,前算后算的,什么时候开采上算,用什么方法开采上算,怎样开采达到最大值才上算。石油人通过初期的“放炮”打洞,再到精确地对“地下宝藏”进行“C丅扫描”“核磁共振”,看清影像,仔细研判,容不得半点马虎。听上去太复杂了吧,容我简单点想,开采地下油比古玩界的“赌石”还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真是太有力量了。用高邮土话说:有总比不得好。作为一种战略储备先放在地下,知道自己的家底子,做到“备战备荒为人民”。</p><p class="ql-block"> 当然,我也想到另一层,我的家乡是否可以创造性地开拓工作,力争“嘴勤,腿勤,手勤”,让中石化先在咱高邮建一个基地什么的,超前大量征用一下土地,来它一个“要得富,大修路”,把摊子铺下来再说,从“多大个鱼打多大个花”的思维定律中,来它个人为的“鱼跳龙门”,为高邮的后续大发展,税收大突破再打下一个坚实基础,争取早日实现“强富美高”新高邮大目标。</p><p class="ql-block"> 有总比不得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杜国富,网名东方邮都,江苏高邮人。过去靠笔杆子吃饭,有多篇文章发表于报刊纸媒以及收录于公开出版书籍。现在偶码文字,怡情悦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