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篇(副本)

心向祖国

<p class="ql-block">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如同一个个微小而坚韧的细胞,共同构建着社会的肌体。我的家庭,是热爱党国的温暖港湾;是遵纪守法的模范之家;是默默奉献的平凡群体;是充满欢声笑语的温馨小窝;是勤劳朴实的幸福家园。</p> <p class="ql-block">(一)家庭概述</p> <p class="ql-block">1977年2月3日(农历腊月十六),我与爱人秦五英结为连理。彼时家境贫寒,婚礼无房,只得借住叔叔家堆放杂物的小屋勉强成事。此后,父子齐心协力,建起了四间土坯房。1982年,我购得村中旧校舍,拆旧翻新,盖起了五间砖瓦结构的新房。1996年,通过集资,我们在县城北关拥有了第一套66平方米的单元楼。后因县城规划拆迁,以旧换新,从北关搬至县城最南端,2006年2月1日(农历2005年腊月二十三),我们搬进了黄金海岸140平方米的宽敞明亮单元楼。</p> <p class="ql-block">2015年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儿子一家</p> <p class="ql-block">女儿一家</p> <p class="ql-block">我同爱人</p> <p class="ql-block">1970年代的结婚证</p> <p class="ql-block">我叫王向国,1954年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75年,我在晋庄兽医站工作;1979年,调至县畜牧局担任干事;1986年,成为县政府办公室秘书;1993年,任集店乡副乡长、副书记;2001年,升任壶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正科),后享受副处级待遇。工作期间,我撰写了许多报告、讲话和通讯报道,多次在电台和各级报刊发表。主编《壶关县养殖典型100例》一书,参与编写《壶关水利志》,为《山西经济年鉴》撰稿多年,编辑《壶关(常平)经济开发区规章制度汇编》。退休后,2018年担任壶关县老年学学会秘书长,《壶邑红叶》执行主编;2020年,与书龙、根才合作,编修家谱《西七里王家》,并于2021年清明节发放至全村村民;2020年,任“壶关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2021年,成为“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同年被县政协聘为“文史专员”。</p> <p class="ql-block">我的爱人秦五英,1954年8月11日生,先务农后参加工作,曾在县印刷厂、壶化集团任职,2006年退休。在农村,她辛勤劳作,精耕细作,连年丰收;在工厂,她出满勤、干满点,工作认真,一丝不苟,年年被评为厂模范;在社会,她待人友善,广交亲朋,邻里和睦,品德高尚;在家庭,她和气可亲,勤俭持家,忠厚实诚。我们育有一子一女,儿子韶华在壶关经济开发区工作,女儿韶丽在壶化集团任职。</p> <p class="ql-block">2000年8月22日(农历),韶华与雷芸在原籍晋庄镇西七里村举行了婚礼。1984年修建的五间新房前,全家人留下了珍贵的合影,前排是父母亲,中间是侄女丹利。</p> <p class="ql-block">2000年8月,全家在老家小桥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儿子和儿媳</p> <p class="ql-block">韶华和雷芸在婚礼时未能拍摄结婚照,这是2015年结婚15周年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儿子韶华,毕业于沁县师范学校、太原师范学院。199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北庄小学、崇贤小学任教,担任闫家河、王章小学校长,常平中学教务处主任。2012年调入壶关经济开发区工作至今。</p> <p class="ql-block">儿媳雷芸,毕业于晋东南幼儿师范学校、山西师范大学。199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常平小学、红旗小学、实验小学任教,现为中小学一级教师、专技八级。</p> <p class="ql-block">(二) 孙辈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1、嘉璇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2014年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上,嘉璇荣获100米、200米、400米三项冠军。</p> <p class="ql-block">常平中学田径运动会中,嘉璇获得多项荣誉。</p> <p class="ql-block">孙女——嘉璇,2002年10月8日(农历九月初三)生。2005年就读于体育幼儿园,2008年进入实验小学,2014年升入实验中学,2017年进入常平中学,2020年考入吕梁学院美术系,现为大二学生。</p> <p class="ql-block">2、嘉如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孙女——嘉如,2010年11月22日(农历十月十七日)生。2013年就读于城南幼儿园,2016年进入实验小学,2020年转入东方红小学,现为小学六年级学生。</p> <p class="ql-block">2018年实验小学庆元旦“小歌手”大赛中,嘉如荣获第一名。</p> <p class="ql-block">2018年7月至9月,壶关县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歌手大赛,分为成人组和少儿组。8岁的嘉如参加了少儿组的比赛。</p> <p class="ql-block">在预赛场上</p> <p class="ql-block">紧张的复赛</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决赛</p> <p class="ql-block">在这次庆祝活动中,嘉如从百人团的预赛、复赛、半决赛、决赛一路走来,最终脱颖而出,荣获壶关县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歌手大赛铜奖,获得荣誉证书一册、奖金500元、金话筒一个。</p> <p class="ql-block">嘉如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在校表现优异,1至6年级共获得30余次荣誉,其中包括6次成绩优秀奖、4次讲故事奖、2次三好学生奖、5次绘画比赛奖、2次小制作奖,以及10余次优秀小作者、小歌手、作业评比等奖励。</p> <p class="ql-block">红旗小学六年级</p> <p class="ql-block">2022年元旦</p> <p class="ql-block">2024年实验中学获得奖励</p> <p class="ql-block">3、云诗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外孙女——贾云诗,生于2007年6月30日(农历五月十六日),先后在实验小学、实验中学就读,现为初三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名列班级前茅,全校排名50名左右,连年获得优秀奖励。</p> <p class="ql-block">2022年元旦时的云诗</p> <p class="ql-block">(三)难忘的父母</p> <p class="ql-block">我的祖父王东枝、祖母马贵香,育有两男一女,父亲是老大,叔叔王喜常,姑姑王喜花(嫁本村)。据父亲讲述,祖辈生活一般,解放前拥有7间房屋、13亩地、一头牛,土改时被划为中农成分。</p> <p class="ql-block">1990年元宵节,父母在县城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亲刚参军时</p> <p class="ql-block">1953年,父亲(右二)在湖南长沙当兵时,退伍前与战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2000年,73岁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父亲:王常柱(1927年3月28日——2002年12月27日),享年75岁。父亲一生老实本分,踏实肯干,勤勤恳恳,艰苦朴素,历经磨难,享受甚微。他当兵7年,参加过解放战争的多次战役,在著名的淮海战役中负伤,屡次立功,获得多枚奖章,曾任班长。转业后在阳泉矿务局工作数年,1960年回村务农,无论是农业合作社还是人民公社时期,他始终是一位诚实本分、踏实肯干的劳动者。土地承包经营后,他精心务作责任田,70多岁仍坚持上地劳作,将毕生奉献给了农村和农业。</p> <p class="ql-block">母亲向舍则(1925年——2002年7月14日),享年77岁,出生于晋庄镇十里村。母亲善良慈祥,老实本分,任劳任怨,操持家务,受苦受累,享福不多。她一生含辛茹苦,相夫教子,用瘦弱的身躯养育了我们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