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古观象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裱褙胡同2号,始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是明清两代皇家天文台,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p> <p class="ql-block"> 古观象台离我家步行20分钟,无数次经过这里,可是几十年来始终没有进去看看,冬日暖阳下终于有空去一趟,很长知识呢。</p> <p class="ql-block"> 日晷</p> <p class="ql-block"> ⬇️郭守敬(1231年-1316年),中国元朝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仪器制造家。</p> <p class="ql-block"> 郭守敬制作的观测天文的玲珑仪,仿制模型。</p> <p class="ql-block"> ⬇️沈括(1031年-1095年),北宋时期科学家、政治家。</p> <p class="ql-block"> 浑仪是测量天体方位的仪器,经过历代的发展演变,到北宋时,结构十分复杂,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沈括对此作了很大改进:取消了浑仪上不能正确显示月球公转轨迹的月道环,放大了窥管口径,使其更便于观测极星,既方便了使用,又提高了观测精度。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郭守敬创制的新式测天仪器——简仪,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p> <p class="ql-block"> 宋朝以前就发明的浑仪。</p> <p class="ql-block"> 在浑仪基础上制作的简仪。</p> <p class="ql-block"> 星晷</p> <p class="ql-block"> 简仪</p> <p class="ql-block"> 古观象台西侧和北侧有马道供人登台,台上有八架古观象仪器。</p> <p class="ql-block"> ⬇️赤道经纬仪,是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设计制造的。</p> <p class="ql-block"> 由子午圈、赤道圈、赤经圈等组成,主要用来侦测太阳时和天体的赤经、赤纬。</p> <p class="ql-block"> ⬇️纪限仪也是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设计制造。</p> <p class="ql-block"> 纪限仪,用来测定60度以内任意两颗天体的角距离和日、月的角直径。</p> <p class="ql-block"> ⬇️玑衡抚辰仪是德国耶稣会士戴进贤等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制造。仪器分为三重:最外一重叫子午双圈,双圈空隙表示子午线;赤道单环与子午双圈相交。子午圈下半部分用云座支撑,南北两极设有铜轴。中间一层由连接在南北两极的赤道经圈和游旋赤道圈组成。最内层是贯于两极轴上的双层赤经圈,其上端有一十字丝,使观测更为准确,是中国古代最后一架大型青铜仪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同其他4架仪器一起被德国侵略者掠劫至柏林,于民国十年(1921年)归还中国。</p> <p class="ql-block"> 玑衡抚辰仪,主要用于测定真太阳时,天体的赤经差和赤纬。</p> <p class="ql-block"> ⬇️地平经纬仪是德国耶稣会士纪理安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设计制造。仪器集地平经仪和象限仪的构造与作用于一体,所不同的是,将象限弧向上,游表不用夹缝方法,而采用游表两端各开一窥孔的方法,装饰上与前两架仪器有所不同,是古观象台唯一采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式艺术装饰的天文仪器。</p> <p class="ql-block"> 地平经纬仪,主要用于测定天体的方位角和地平高。</p> <p class="ql-block"> ⬇️古观象台现藏的这架天体仪是中国历朝唯一存世的浑象,由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于1673年设计制造。</p><p class="ql-block"> 它的主要功能为演示天体的运动,进行黄道坐标、赤道坐标和地平坐标的换算。</p> <p class="ql-block"> 这尊浑象“天体仪”,因其重要的象征作用,被誉为“诸仪之统”。</p> <p class="ql-block"> 该仪曾于1900年被德国侵略者掠至柏林,1921年才重新安放在北京古观象台上,至今球面上还留有侵略者打下的弹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地平经仪是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设计制造。</span></p> <p class="ql-block"> 地平经仪,主要用于测定天体的方位角。</p> <p class="ql-block"> ⬇️黄道经纬仪是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设计制造。</p><p class="ql-block"> 主要用于测量天体的黄道经度和纬度以及测定二十四节气 。</p> <p class="ql-block"> ⬇️象限仪,又称地平纬仪,是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设计制造,也叫四分仪。</p> <p class="ql-block"> 象限仪,主要用来测定天体的地平高度和天顶页距。</p> <p class="ql-block"> 古观象台从明正统七年(1442年)到民国十八年(1929年)连续观测近500年,积累了大量的天文科学资料,为人类的天文事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古观象台不仅进行天文观测,同时还进行气象观测,至今仍保存着清雍正二年(1724年)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180年间的气象资料,是世界上现存较早、较完整的气象观测记录。</p> <p class="ql-block"> 从古观象台台上下来,已经快到闭馆时间(下午4:30),抬头一看月亮都出来了,院里还有室内展室没有来得及看,意犹未尽,下次再来。</p><p class="ql-block"> 古观象台最新闭馆时间更改为:周二,想过来的朋友一定注意掌握好时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