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云南省元阳县在哀牢山南部,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境内层峦叠嶂、沟壑纵横、云海浩翰,山地连绵,无一平川。经过千百年来各族人民辛勤的劳动,依山开垦了36万多亩的梯田,堪称世界一绝。从海拔700米到1800米,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以一座山坡来讲,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只要登上元阳随便哪一座山顶,就会看到充满在大地之间的、那如山如海汹涌而来的都是梯田。它象万道银梯,依山势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经纬纵横,蛛丝密布,大的有三、四亩,小的只有几分,在陡峭处,田如天梯,美若龙脊,气势磅礴,逶迤壮观,万千气象。元阳梯田是哈尼族人多年来生生不息地“雕刻”的山水田园风光画,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1> <h1> 哈尼族以数十代人毕生心力,垦殖了成千上万梯田,挖筑了成百上千条水沟干渠,条条沟渠如银色的腰带,将座座大山紧紧缠绕,大大小小沟箐中流下的山水被悉数截入沟内,分渠引入田中进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长流,梯田中可长年饱水,保证了稻谷的发育生长和丰收。<br> 春天是插秧的季节,梯田已经在灌水养田,还没插秧,这时的梯田犹如一叠一叠的镜子,镶嵚在弯弯曲曲变化多端的线条里。在一日的早、中、晚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因太阳、天空和云彩的颜色变幻,水田色彩也跟着变化,水中映照着蓝天白云,云动水变,移步换景,远远望去,层次分明。成为一道无与伦比的绝世人文景观。</h1> <h1> 清晨,路边大片的梯田美景处于云雾弥漫中,烟雨迷蒙的梯田,是最美的,那是一幅在不停舒卷着的画面,似烟、似云、似雾,时而在山脚下、时而在山腰中袅绕。当太阳呈逆光角度驱散晨雾,层层梯田便渐渐染上金光,坐落其间的哈尼族彝族山寨,被云雾掩映得扑朔迷离,如诗如画,如梦如幻。</h1><h1> 脱去云雾般的外衣,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辽阔的大地雕刻!以多面的立体形、几何图形铺展着,青山、绿树、村庄点缀其中;从高高的山坡上垂落下来,彩色的水田镶嵚在以田埂为线条的色块中, 远处的云海,久久不散,近前的田埂却是线条清晰、姿态柔美。</h1> <h1> 多依树的日出是最美的,早春二月的天气雨水多,空气通透,云雨相伴,变化多多,雨过天晴时天空的云彩是最美妙。天色微亮,梯田像版画一样呈现在眼前,水中的色彩起着明显的变化,蓝色渐渐退去,逐渐变为亮白色。<br> 云层很厚,太阳从乌云的隙缝中透出一缕缕光影,在斜阳和彩霞的映照下,水中的颜色随着天上云彩的变幻而瞬息万变,每一秒的光影都会和上一秒不一样。连片的梯田就像是浩瀚的大海,雄伟壮丽,丰富的层次和美妙的曲线,五彩斑斓的色彩,那种视觉的冲击让人应接不暇。这一人间奇迹在自然环境中所呈现的千姿百态,可真是美轮美奂,如诗如梦。</h1> <h1> 老虎嘴梯田,处在几座高山的山坳中间,地势险要。从海拔1600米的观景台望去,脚下很深的悬崖,因为坡度陡,立体感强,颜色的层次丰富,五彩斑斓,是元阳哈尼梯田最具代表性最壮观的地方。这里也是拍摄落日最好的地方。虽然老天不够眷顾我们,一直阴沉着脸,光线不太理想,不过即使这样,老虎嘴梯田勾划出的那种曲线之美深深地震憾着我们。<br> 一阵雨后,夕阳终于露出一点红光,洒向田中,给大地的调色盘中注入亮丽的一笔。元阳的美是难以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述的,在美丽的大自然面前,只有身历其境,去亲身体验,去慢慢感受,去细细品味,并把自己的情感也融合进这美妙绝伦的画卷中去。</h1> <h1> 云南省东北部,滇、桂、黔三省交界之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罗坪,那里有一望无垠的油菜花。延数十里,好似波浪滚滚的金色海洋。324国道从花海中穿过。圆锥的小山,像棋子般散落在广袤的田野中,金黄色的油菜花围着小山包向远处延伸。</h1><h1> 盛开在喀斯特峰丛中的80万亩油菜花海,充分展现了世界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园的独特魅力。登攀了一个有点陡的小山坡,视野很好,俯视一片片平整的花田,其间阡陌纵横,景象独特。一位本地的老汉,身着民族服装,牵着一头牛,成为大家拍摄的模特。养蜂人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田中小路上聚焦着许多卖东西的小摊,打扮得花技招展的牛车穿行其中。</h1> <h1> 螺丝田因地下溶洞塌陷而形成的“漏斗”,黄褐色的田埂圈成了螺纹,让人赏心悦目。</h1> <h1><p> 东川红土地位于云南乌蒙山区,属高原山地貌,山岭纵横交错,山峦起伏不平,温暖湿润的环境,土壤里的铁质经过氧化慢慢沉积下来,逐渐形成了炫目的色彩。地方政府引导老百姓对红土地实行间耕,一部分红土地翻耕待种,另一部分红土地已经长出绿油油的庄稼,远远看去,就像涂抹上的色块,色彩绚丽斑斓,衬以蓝天、白云和那变幻莫测的光线,构成了红土地壮观的景象。</p><div> 这是一次记录大地色彩之美的影像旅行;成片白色油菜花,白色的线条、火红的泥土、独一无二的形状,白色的油菜花瓣微微泛青,透明一般柔弱着娇嫩着,肆无忌惮地从山顶一直宣泄到山脚,有一种波澜壮阔的柔美。<br></div></h1> <h1>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铁元素与阳光、雨水共舞,绘就了层次分明、色彩斑斓的画卷。红土与翠绿交织,金黄的麦浪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每个季节更替,都是大自然的一次精心装扮,是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在大地上进行雕刻出来的景色。<br> 这里不仅是农民耕耘的希望之地,更是摄影家追逐光影的天堂。每一帧都是上帝遗落的画作,等待着每一个旅人去发现,去沉醉。高坡之上看这里的炊烟渺渺,看见红土地上面升腾的晨雾和云海,用摄像机来捕捉这里的美景。走进东川红土地,就是踏入了一个梦幻的童话世界,每一次快门的落下,都是对这片绝美大地艺术的致敬。</h1> <h1> 抚仙湖畔鲜花盛开</h1> <h1> 建水古城古称临安,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的文化名城,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城内有保存完好的精美古建筑50余座,堪称一座“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反映出建水古城尊孔崇儒的风气,据说当年云南科举考试中榜者中临安府人士要占半数,堪称云南之冠,故有“临半榜”之称。因人杰地灵,文采斐然,故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之美誉。<br></h1><h1></h1><h1> 十七孔桥:横跨泸江与塌冲河交汇之水面上,是云南省著名古迹之一,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桥中建有三层楼阁,两端各有亭阁一座。桥身用巨石砌成,全长148.26米,宽3米,远看犹如一艘楼船,近观似长虹卧波。它造型奇巧,是我国现存的优秀古桥之一</h1> <h1> 团山村是云南历史的一部分, 历经600百年仍然不朽。</h1> <h1> 一段13公里长的铁路线和四座充满历史韵味的车站,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h1> <h1> 说起云南。很多人就会想起风花雪月的大理,或想起悠然惬意的丽江,会想起四季如春的昆明。但很多人不知道这样的一个地方:这就是普者黑。</h1><h1> 普者黑位于云南文山境内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彝族语意为盛满鱼虾的池塘。景区内有300多座孤峰星罗棋布,83个溶洞千姿百态,54个湖泊相连贯通,2万亩水面清澈透明。这里的夏天,温度在22—28度,上万亩荷花铺天儿开。这里曾经是中国数千年前民族迁徒的终点。从上古时期,这些渴望寻找桃花源的民族,就开始了世代的迁徒,在这里找到了梦中的栖息地,插秧播种、水田耕作、撑船捕鱼、玫瑰种植、葡萄采摘,酿着醇香刚烈的腻脚酒,唱着豪迈的歌声,让普者黑的山水充满了诗情画意。</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的荷花硕大无比,恣意蔓延,野趣横生。风拂弄着荷叶,时而卷起,时而翻飞,荷花随风摇曳生姿。</span></p> <h1> 坝美村四面大山环绕,靠划船通过 900多米长的天然石灰溶岩水洞进出村寨。黑幽幽的山洞,深不见底,进口是长而窄、呈三角形,出口象张大嘴的狮子口。弃舟登岸,但见小桥流水,鸟语花香,一个隐藏在群山环抱中的小村庄出现在我的眼前,翠绿的稻田、古老的水车、高大的凤尾竹,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层层民居依山而建,前面是豁然开朗的田野景色。河水从中蜿蜒穿行,构成山环水抱、山水相依的景观。千年的大榕树,枝繁叶茂,树根盘根错节裸露在地面上,村民们常在农闲之时,汇聚在如盖的大榕树下,享受着慵懒的时光。孩子们静静地听老人们讲着过去的故事。老榕树就是这样一代代承载和见证着坝美的一切。</h1> <h1> 滇东南有一座与佛同名的小城,一座温暖而美丽的城市,充满了活力与浪漫。原本的行程计划中,它只是其中的一个中转站。这里的湖泊与森林,阳光与空气,这里闲暇舒服的温度、旖旎多元的风光,这里的一切一切,吸引我在此停留了十天。去感受别处不曾有过的气息,这就是我的远方和诗意。弥勒,是座水做的城市,一座面积三千多亩的湖泉生态园占了半座城,湖面碧波荡漾,湖岸青草绿地,椰树林立,花草成丛,令人心旷神怡。湖泉生态园是弥勒之魂,弥勒之韵,弥勒之灵气秀美在这里得到最好的展示和呈现。湖泉公园是整个弥勒的标志之一,整个区域非常干净整洁,湖边有荷花、椰子树、还有沙滩区域,让人有一种海边的错觉。</h1> <h1> 东风韵,一个诗和远方的文旅艺术小镇,一个感悟生活,体验艺术的伊甸园。这里一半是建筑,另一半则是薰衣草花海。大片的薰衣草自下而上遍布山坡,花湖相映,在太阳下,形成一片极美的画面。盛开的花田间,掩映着一条米轨,用以纪念滇越铁路为东风农场带来的法国葡萄,米轨之上镌刻着来自世界上不同语言表达的“我爱你”,成为这片大地对游人的告白。一座座砖结构的城堡,没有一根钢筋水泥和木料,全部都是通过几何结构原理,用一块块红砖交错搭建而成。花筒艺术馆建筑外形酷似造型各异的酒瓶,红色的砖墙十分抢眼。建筑内部则以独特的艺术形态,将西方穹顶与中式瓦窑相结合,饱含了抽象的后现代主义元素。</h1> <h1> 一排仿真人摸拟百人合唱表演,音乐声起听者肃然,感受着植根于乡土文化的创造才能激活出的艺术生命力。</h1> <h1> 370年悠久历史的可邑小镇,是彝族阿细人聚居的圣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的发源地。</h1> <h1> 位于红河州蒙自市的碧色寨,是一个建在半山腰上的小村庄。100多年前,随着滇越铁路的建成,这里成为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世界各地的人们蜂拥而来,在这里闯荡向往的“江湖”。走过的是岁月,留下的是故事。斑驳的黄墙红瓦、静止的法式挂钟、绵延天际的铁路轨道。静静矗立的百年时光,也让这座云南最早对外开放的小站见证了无数峥嵘岁月。<br></h1><h1> 碧色寨站一分为二,一边是中国式的商号、民居建筑;另一边是法国式的火车站、公司建筑,东西方文化在方圆4平方公里的小山村碰撞。吃面包、喝咖啡、品红酒、养奶牛,甚至打网球都在这里兴起。那时在国内大城市见不到的西洋生活,在滇南碧色山村却习以为常。</h1> <h1> 在安南咖啡馆里,喝上一杯越式滴漏咖啡,等待着过往的火车,期许着人生的美好,愿我们多年后依然拥有芳华。</h1> <h1> 这座历经百年的小火车站,见证了当年滇越铁路线上殖民者的掠夺,也见证了二十多万建设劳工的血泪以及八年抗战、对越自卫反击战、乃至中越商贸往来国际联运大通道等等每一个历史时刻。如今,泛亚铁路东线昆明到河口的高铁已经贯通,滇越铁路已经成为了历史博物馆,但碧色寨火车站却至今仍在使用,每天迎送着一趟往返昆明与河内的列车,并成为了国内仅存的最古老的火车站之一。<br> 畅游古老神奇的碧色寨,品读滇越铁路历史文化,欣赏中、西方建筑。在物是人非的情感碰撞中,感悟沧桑巨变;在情景交融中,体会“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在游览中受到思想教育,激发爱党、爱国、爱家的热情,是一次心灵涤荡和精神洗礼。</h1> <h1> 西南联大蒙自分校</h1> <h1> 从云南返宁,在空中俯瞰横断山脉壮丽景色。横断山脉这一名称缘于清末江西贡生黄懋材,当时他受四川总督锡良的派遣从四川经云南到南亚次大陆考察“黑水”源流,看到澜沧江、怒江间的山脉并行迤南,横阻断路而给这一带山脉取了个形象的“横断山”名称,在由海转陆的过程中,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而形成的褶皱山,在东西向转向南北走向的同时,各山脉间的空间也被东西向的压力急剧压缩。不到60公里的宽度,容纳下了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独龙河四条南北平行而不交汇的河流,形成了著名的四江并流的奇观。天空散发出迷人的蓝色如深邃的大海,横断山脉呈墨绿色调,脉络清晰可见,高山、峡谷、河流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h1>